课 题 | 看不见的光 | |
学习目标 | 1、 了解看不见的光 2、 认识红外线及其应用 3、 认识紫外线及其应用 | |
重点难点 | 看不见的光 | |
预习导学 | 1、 什么是光谱?把不同颜色的光按 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 什么是红外线?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红外线? 3、 什么是紫外线?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紫外线? | |
学习研讨 | 1、把不同颜色的光按 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有能量的辐射,叫 ; 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 。 | |
应用导航 | ||
小结 | 1、 什么是光谱? 2、 什么是红外线?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红外线? 3、 什么是紫外线?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紫外线? | |
基础训练 | 1.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线属于看不见的光.靠近红光的是__________线;靠近紫光的是__________线. 2.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__________. 3.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__________.大气层上部的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不受伤害. 5.紫外线的主要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中考链接 | 6、(2004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电视机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 7、过度的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种光线造成的?(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X射线 D、γ射线 8、比较红外线和紫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线的主要作用是杀菌作用 B、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是热作用 C、红外线是介于红光和橙光之间的一种可见光 D、紫外线是处于紫光外侧的一种不可见光 | |
拓展延伸 | 9、阅读材料: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每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经21小时后返回舱顺利地回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将这一举世瞩目的壮丽过程再现于人们的眼前。在节目中播出的“地球与太空的对话”中,我们看到,我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在太空中与地面对话的情景。当地面上的人与他对话时,他总是要在地球上的人话音落下一会儿之后才能作出反应,因为声音的信号是靠无线电波传送出去的,无线电波和可见光都属于电磁波,它们在同一种环境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因为杨利伟乘坐的返回舱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距地球表面有343km高,所以无线电波信号从地面传到飞船中需要较长的时间。节目中还播出了杨利伟在太空中拍摄的许多照片,在照片中,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星球啊!这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的星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对此功不可没。在杨利伟拍摄的这些照片中,地球是一个粉蓝色并丝丝缕缕披挂着白云的美丽星球,而太空却是漆黑的,只是在远处零星点缀着一些闪烁的星星。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飞船的返回舱在祖国大地的正上方时,从我国地面上发射出的无线电波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太空中的返回舱? (2)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对地球起了什么作用?请推想,如果没有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地球将会怎样? 10、(2003福州)下文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象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处出现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面画上横线___________; (3)从本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___________; (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11、(2006 山东青岛)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另一部分光反射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__________,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________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_________光线。 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1)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 1 \* GB3 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声全反射( ) = 2 \* GB3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声全反射( ) (2)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请你总结一下发声全反射的条件是: = 1 \* GB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GB3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
教学后记 |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