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
(2)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
(3)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2.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交流意识。
(2)经历探索过程、表示规律,体验数、符号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认识事物是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教材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重大进展,它不仅导致了大量的数学发现,而且对人类的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字母能表示什么》是《字母表示数》一章中的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起始。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学生要能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使学生的思维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上栗镇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山区学校。近年来,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室。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少部分来自小城镇。他们天真活泼,爱好学习,已掌握了部分数学知识,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只有少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实际教学检验,这节课有如下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的引入方式,会调动孩子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在这堂课中,我编了一个童话故事,将与本节有关的内容融入到这个故事中制成课件。这样,既吸引了学生也引出了课题,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有了自主意识,也产生了学习兴趣。
在探究新知时,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从具体的图形中抽象出所用小棒的根数与搭成的正方形个数的关系。接着,通过同学之间议一议,让学生既动手又动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最后,用代数式表示规律,体会到认识事物是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形成符号感。
2.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
(1)在探究所搭正方形个数与所用火柴棒根数的关系时,由学生动手搭1个、2个、3个、10个,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再探究搭100个,x个正方形所需小棒的根数。
(2)用字母表示运算律时,让学生先观察两组数字等式,再过渡到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在了解字母能表示公式、法则时,将学生带入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在运用提高中,也通过一首儿歌再次体现这一点。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数学思考目标(3)实施得不够好。
当学生总结出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出规律后,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搭200个正方形所需火柴棒的根数,但并没有让学生理解到认识事物是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如果此时教师能补充一句概括性的话,则能加深学生对这一点的印象。又如,在搭三角形时,找到规律后,如能计算一下搭20个这样的三角形要多少根小棒,就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2.部分学生不能进行方法的类比迁移。
弄清正方形的个数与所需火柴棒的根数这一关系后,学生本应在探究过程中得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动手实践、多角度观察、同学间的讨论与合作等,但少部分同学在后来习题中遇到类似问题,仍不会利用自己所感知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案例点评〗
一个新颖的引入方式,会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本节课首先利用一个童话故事,将与本课时有关的内容融入到这个故事之中,这样既吸引了学生也引出了新课。
整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轴心,摆正了“字母能表示什么”与“如何从数过渡到字母 ”之间的关系,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从熟悉的、具体的图形中抽象出所用小棒的根数与搭成的正方形个数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这种关系,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通过同学之间的议一议,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整堂课上,学生的口、脑、手都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为了让学生突破从具体数字到抽象字母之间的思维障碍,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对教材作了适当的处理:(1)选用学生喜欢的方法计算搭200个正方形要用多少根小棒;(2)用字母表示运算律时,让学生先观察两组数字等式,再过渡到用字母表示运算律,降低了难度;(3)在了解字母能表示公式、法则时,再次将学生带入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