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3.在活动中发展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能力,认识探索规律的必要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是对这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教材以学生所熟悉的日历表为背景,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将数学知识的学习隐含在具体的情境当中,不仅让学生学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
(一)设置悬念,引出课题
猜一猜: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堆钮扣(40颗),请同学们从中数出三堆数目相等的钮扣(每堆不少于8颗),按左、中、右的顺序摆放在桌面上。然后按老师的指令操作:(1)从左堆拿出3颗放入中堆;(2)从右堆取出5颗放入中堆;(3)从中堆取出与左堆剩余数目相等的钮扣放入左堆。请你猜一猜:你的同桌现在中堆还剩多少颗?能猜出其他同学的吗?
(如果有学生能猜中,可让其说明思路;如果猜不出,老师来猜一猜,猜对了吗?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到的?这个游戏的奥秘是什么?由此引出课题――探索规律。)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1.探索游戏中的规律
请一个学生报出自己原来每堆的颗数(如原来每堆13颗),师生共同分析具体数目下各堆数目的变化情况:
左堆颗数 | 中堆颗数 | 右堆颗数 | |
原来的颗数 | 13 | 13 | 13 |
从左堆拿出3颗放入中堆 | 13-3 | 13+3 | 13 |
从右堆取出5颗放入中堆 | 13-3 | 13+3+5 | 13-5 |
从中堆取出与左堆剩余数目相等的钮扣放入左堆 | (13-3)+(13-3) | (13+3+5)-(13-3) | 13-5 |
现在中堆还剩(13+3+5)-(13-3)=13+3+5-13+3=3+3+5=11(颗)。
再请一名学生报出自己原来每堆的颗数(如原来每堆10颗),同样列表分析得出:现在中堆还剩(10+3+5)-(10-3)=10+3+5-10+3=3+3+5=11(颗)。
提问:(1)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与交流,得出:中堆所剩颗数正好是从左堆拿出的颗数的2倍与从右堆拿出的颗数之和。)
(2)这个规律在其他情况下是否仍然成立?
(可让学生再试几次,在此基础上进行猜想。)
(3)如何验证你所得到的规律?
(师生共同分析后指出:引入字母,可使问题一般化和简洁化。随后列代数式、进行代数式运算,从而验证规律,解开游戏的奥秘。)
2.探索图形的规律
做一做:将火柴棒按下图方式摆放
(1)搭1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搭2个、3个呢?
(2)搭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
(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拼摆的过程中感悟火柴棒根数的变化规律,并在同桌间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并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使学生认识到: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评价时要关注各种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3)搭100个呢?搭200个、300个呢?……
(在求解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每给一个三角形个数,都要像(2)一样经历求火柴棒根数的过程,显得很繁琐,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自然引出下面的问题。)
(4)如果用a表示所搭三角形的个数,那么搭a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不同的方法会使结论的表达形式不同,要引导学生经过代数式运算,最终将形式统一起来。通过此题,学生将体会探索一般规律的必要性,同时感受符号带来的简洁、方便,由此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探索数表中的规律
(教师展示2002年10月日历表,学生每人一张同样的小日历表)议一议:
星期日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1 | 2 | 3 | 4 | 5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日历表的套色方框中各数字之间有什么规律?
(先由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展开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本组的成果。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各小组中,及时了解情况,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
(2) 这些规律对其他这样的方框成立吗?
(让学生动手在日历表中随意确定几个方框进行验证。交流时,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名学生的验证情况。)
(3)这些规律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
(让学生先猜想,再验证。验证时,先让学生思考:如何把任何一个月中这样的方框表示出来?由此引出用字母表示数,经过代数式运算验证规律。)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交流能力。教学中教师可适时启发学生提问题的角度,如改变方框的大小、形状等。)
(三)反思、评价,提炼方法
1.从以上三个活动中总结出:
探索规律的过程:特殊一般。
一般方法:(1)寻找数量关系;(2)用代数式表示规律;(3)验证规律。
2.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师生交流)。
(四)巩固练习
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可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6次后,可以得到几条折痕?如果对折10次呢?对折n次呢?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填写下表:
对折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 | n |
折痕条数 | 1 | 3 | 7 | 15 | … |
(教师先示范折一次,得折痕1条,折两次,折痕3条,之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多折一次,折痕增加2条,而不是1条?再多折一次,居然增加4条,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折。)
(五)布置作业
1.习题3.8第1题。
2.编制一道生活中具有数学规律的题目,并进行解答。
(让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并借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
从课堂实施情况来看,效果不错,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热烈,时常有精彩的表现,出现欲罢不能的场面。如活动2,学生提出了多种方法,表达时有的用语言表述,有的因说不太清楚,就上台来画图表达;活动3,学生发现的规律很多,超出了教师的想像,最后因时间关系不得不中止学生的继续探讨。还有在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时,同学们畅所欲言,一位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谈到:过去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没想到数学原来如此有趣。有的学生发出感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当然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局面,如活动1,一位学生猜对了,但他是事先与同桌商量好两人每堆的颗数一样,这样他最后根据自己中堆所剩的颗数猜出了同桌中堆的颗数,当时教师愣住了,没想到学生会这么快猜对,不过很快就找出了破绽,反问:如果事先并不知道同桌原来每堆有多少颗,你还能猜出来吗?这才化解了问题。还有活动3,不少学生不知如何提出问题,后在教师引导下,才有了思路。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案例点评〗
课程改革的实施带动了课堂教学实验的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更充分地反映数学学习的价值,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市广大数学教师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
桂林市外国语学校吴娟老师针对新教材实施做出了有效的探索。这一节课的教学就较好地反映了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做到了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并具备了以下特色:
1.灵活处理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教材中只提供了一个探索规律的例子,不足以开展对问题的探索,为此教师设计了一个探索规律的游戏活动,补充了一个探索图形规律的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规律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便利。
2.明确师生角色位置,组织、引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有机结合。从教学实录中我们看到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形成了学习能力的自主建构。
3.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清晰,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得当。规律的探索过程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学会了学数学和用数学。一个简单的游戏将观察、猜想、类比、推理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融于其中,使课堂教学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4.巩固所学知识,加强了能力的自主建构。探索规律这一课运用了有理数运算、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等数学知识,从运算的过程和推理的结果,都强化了所学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加强。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