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 人教课标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动手实践能力也比较强,在班级上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班风,估计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拔下自主探索归纳勾股定理。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并会用勾股定理解决身边与实际生活中相关的数学问题。

(2)在学生充分观察、归纳、猜想、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并在探索定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在探索定理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锻炼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和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

难点:通过计算面积探索勾股定理

四、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计算面积为学生设计一个合适的学习铺垫,引发学生的数学猜想,通过观察,计算,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探究总结,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高楼失火,消防人员赶来抢救,消防车很难靠得太近楼房,如果云梯的最大长度是25米,梯子底端离墙的距离7米,那么消防人员能到达楼房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二)尝试发现,探索新知

1、做一做

①探索活动一:

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观察图1

正方形A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B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B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C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C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2)在图2、图3中,正方形A、B、C中各含有多少个小方格?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上述结果的?与同伴交流。

(3)请将上述结果填入下表,你能发现正方形A,B,C,的面积关系吗?

A的面积

(单位面积)

B的面积

(单位面积)

C的面积

(单位面积)

图1

图2

②探索活动二:

(1)观察图3,图4

并填写下表:

A的面积

(单位面积)

B的面积

(单位面积)

C的面积

(单位面积)

图3

图4

你是怎样得到上面结果的?与同伴交流。

(2)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③探索活动三:

长方形A’B’C’D’是由长方形ABCD绕点C旋转90°得到,AC为对角线,求SRt△ACA

(长和宽为a、b,对角线长为c)

SRtACA=c=S梯ABD,A,-S△ABC-S△A,D,C

(a+b)(a+b)-ab-ab

(a2+b2)

即c2=a2+b2

2、议一议(合作交流,验证发现)

(1)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3)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长度,满足上面的规律吗?

通过上面的三个探究活动,经历反复观察、计算、归纳,并交流,从而得出定理,介绍定理的由来。

3、想一想

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解释这是为什么?

(三)引例再现,增强体验

让学生解决开头情景中的问题

(四)知识反馈,巩固深化

(1)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2)求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

(3)如图,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

(五)感悟收获

通过本节的探索研究,你收获什么?有何感受?

六、教学反思

1、本课我采用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思维、学习,取得好的效果:①用生活的现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再探究出勾股定理,又用定理解决问题,这样设计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这样的数学才是最在价值的数学;②设立三个探究活动探索勾股定理,让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不足的地方是利用方格纸求正方形的面积时,学生运用“方格边长”的意识淡薄,没有借助于工具图形解决问题的经验,花的时间较多点。

从生活实际出发把学生熟知的生活体验引入课堂,激发情趣,引入新课。

教师设置方格纸当铺垫,为学生计算面积,探索定理提供帮助。

鼓励学生充分经历这一观察、归纳猜想过程,引导学生尝试多种方法求三个正方形面积,从而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主动发现,再次感受成功的喜悦。

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勾股定理的应用。

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增加学以致用的乐趣、信心,并能体会数学源于实践并用实践思想。

这一内容的设计立足于强化双基训练,内容按不同的梯度出现,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需求。

学生自己总结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很强的收获感,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