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勾股定理、整式运算、面积等的认识。
2.经历不同的拼图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体验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3.通过验证过程中数与形的结合,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部分知识并不是孤立的。
4.通过丰富有趣的拼图活动,经历观察、比较、拼图、计算、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
5.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通过丰富有趣拼的图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勾股定理、整式运算、面积等的认识。
2.通过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使学习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
教学难点
1.利用“五巧板”拼出不同图形进行验证勾股定理。
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
教学准备
剪刀、双面胶、硬纸板、直尺(或三角板)、铅笔、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1.你都知道关于勾股定理的哪些历史故事?
2.你知道勾股定理的内容吗?说说看。
3.你已知道的关于验证勾股定理的拼图方法有哪些?(教师在此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回想前面拼图。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的“弦图”和所示方法,并使之亲自验证勾股定理。教师可利用课件介绍“弦图”的历史,及“弦图”被定为2002年世界数学大会的会标等小知识。)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教师介绍“五巧板”的制作方法,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板制作“五巧板”。
步骤:做一个Rt△ABC,以斜边AB为边向内做正方形ABDE,并在正方形内画图,使DF⊥BI,CG=BC,HG⊥AC,这样就把正方形ABDE分成五部分①②③④⑤。
沿这些线剪开,就得了一幅五巧板。
2.取两幅五巧板,将其中的一幅拼成一个以C为边长的正方形,将另外一幅五巧板拼成两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你能拼出来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拼图、思考、交流经验,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引导。)
3.用上面的两幅五巧板,还可拼出其它图形。你能验证勾股定理吗?(学生亲自实践,加深对五巧板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理解,在此,对以“a”为边的正方形在直角三角形的内侧不易理解,教师要适当地引导,不要限制学生思维。)
4.利用五巧板还能通过怎样拼图来验证勾股定理?(这个问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和拼图,教师在这要引导适度,不要限制学生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在拼图过程中进行交流合作。)
三、相互交流,整理结论,加深理解
了解学生拼图的情况及利用自己的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情况。教师在巡视过程中,相机指导,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拼图及让学生讲解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整理结论。
四、课堂总结
从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是学生的感受和想法,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所说的进行全面的总结。)
五、巩固
教科书第179页,习题第1题。
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过程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它的验证方法非常之多,你想了解更多的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吗?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勾股定理”,一起走进神秘的勾股世界吧!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利用五巧板拼“青朱出入图”(教师利用课件介绍“青朱出入图”的历史)。你能利用“青朱出入图”验证勾股定理吗?(给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探索和交流的时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2.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介绍一些国外的勾股定理验证方法,重点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画家达·芬奇对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
步骤:
(1)在一张长方形的纸板上画两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并连结BC、FE。
(2)沿ABCDEF剪下,得两个大小相同的纸板Ⅰ、Ⅱ。
(3)将纸板Ⅱ翻转后与Ⅰ拼成其它的图形。
(4)比较两个多边形ABCDEF和的面积,你能验证勾股定理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合作,教师巡视帮助,引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最后,验证方法让学生进行讲解、板演、叙述,教师做简单的总结。)
你还想了解其他的验证方法吗?
三、课堂总结
1.从两节课的课题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2.你学到了哪些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给出学生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小结本课题。)
四、巩固
教科书第179页,习题第2题。
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巴比伦人和中国人看出了这个关系,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验证了这个关系。同学们,你们对勾股定理感兴趣吗?你想尝试自己验证勾股定理吗?请发挥你的才智,去探索勾股定理、去研究勾股定理吧!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