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清楚了解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以及解方程的含义.
2.让学生学会根据条件列出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例2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2.通过例3方程的解的检验问题培养学生准确解题的能力及数学问题的严密性.
(三)德育渗透点
从已知到未知,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进一步体会到概念中语言的准确美与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尝试指导为主、练习巩固为辅,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增强课堂上民主意识的体现.
2.学生学法:识记→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使学生了解方程的有关概念,会检验方程的解,并能根据求某数的简单条件,列出某数为未知数的一元方程(仅限于一次,二次).
2.难点:列关于某数的简单方程.
3.疑点:关于方程解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题,学生讨论解答,得出有关概念,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题,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我们上一节共同学习了等式和等式的性质,我们知道了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
(出示投影1)或电脑显示如下
1.如果,那么,为什么?(根据什么等式性质)
2.如果,那么,根据等式什么性质?
3.如果,那么,根据等式什么性质?
4.如果,那么,根据等式什么性质?
师:同学们对这组问题回答的非常准确,条理清楚.说明我们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方法的劲头很足,望同学们发扬.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题中等式:
;
;
;
.
这些等式中,象-3,6,2,-1,3,-7,5,8这些数都是已知的,我们把这些数叫做已知数.
再观察式中的也表示一个数,不难发现它相当于一个问号“?”,在研究它之前是未知的,像这样的数叫做未知数,像这样的式子,我们已经知道它是等式,因此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把这个结果代入方程中,看一看会有什么结果?当学生能够回答出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这一结果后,引出概念: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只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方程的根.
(2)再观察到的变形过程
a 被减数等于差加上减数.
得,
即.
再据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得,即.
(说明是小学解法)
e 两边都加上7,得,,
即.
两僆都除以5,得,
.
提出问题:上面两种变形最终我们求出了什么?
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样吗?
【教法说明】通过上面提问由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归纳上面过程实质上就是求方程解的过程.
师:求得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如:求得方程的解的两种方法,都可以叫解方程.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提出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由各组派代表回答,如何判断一个式子是方程?
学活动:分组讨论,准备派代表回答,回答结果:(1)含有未知数,(2)等式.
(出示投影2)
例1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指出已知数和未知数,如果不是,说明为什么?
①;②;③;④.
【教法说明】例1教学应注意,方程必须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未知数的系数是1,可以省写.这个1,也是已知数,已知数包括它的符号.
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3)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指出已知数和未知数;如果不是,说明为什么?
①;②;③;④.
【教法说明】这组可采用分组抢答形式,用竞赛加分的办法完成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分成四组,班长记分,教师主持.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