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第一节 数据的代表》
教学设计示例1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2.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一、教学目的1.理解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2.使学生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众数与中位数的概念.难点:在一组数据中有两个居于中间的数的平均数做为中位数时的判定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2.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2
教学内容:众数、中位数.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 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两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
教学目标1、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的方法.2、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教学建议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难点是准确操作计算器.2、计算器上的标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上有关统计计算的符号.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3.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器统计的省时、省力的优越性.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四)养育渗透点通过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并会求加权平均数;(二)会运用平均数的简化运算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会计算平均数及运用平均数的简化方法,会运用加权平均
第一课时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二)能力训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基础上,了解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2)逐步培养学生能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合理选用这三个统计量。(3)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
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2、根据有关平均数
第一课时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二)能力训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适当的数据代表
多媒体教学
课件下载
课外阅读
励志故事: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