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当前位置:新学网 >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杨万里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名言作者:杨万里

杨万里档案资料:南宋诗人

杨万里名言 杨万里经典语录 共收录杨万里的名言74条

动则生,静则乐。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 杨万里名言

见宋·杨万里《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这几句大意是:我急着饮酒,月比我更急,酒刚刚斟入杯子,月就争先跳人杯内,它还领着青天一同入杯,结果连月带天都被酒蘸湿了。这是诗的开头四句。诗句生动活泼,极有风趣,不仅把月的形象写得活泼调皮,也反映出作者开朗而幽默的性格,显示了“诚斋体”洒脱明丽的诗风。

《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仙名。

见宋·杨万里《水仙花四首》其三。仍:更,亦。这几句大意是:(水仙花)气韵奇绝芳香更奇绝,月光清丽高洁比不上它的清丽高洁。像俊秀飘逸的天仙不着地面行走,凌波水上姑且借“水仙”作为芳名。赞美水仙的体态、气韵、品格像冰肌玉骨、幽香飘逸的天仙一样美,因为它凌波于盈盈水面,才取了“水仙”这样一个美丽名字。语言含蓄风趣,写物形神兼备。

《水仙花四首》
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

见宋·杨万里《促织》。遣:使,令。这两句大意是:促织鸣叫一声就能使一个人感到悲凄,而它却整夜声声不断,到天亮仍无休无止。促织的叽叽细吟,极能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勾起内心沉积的悲痛。它鸣叫一声就能勾起一个人的愁思,而今它却通宵鸣叫,到晓不休。这声声的低吟会使多少人悲伤,诗人没有明说,读者不言自明。一与多的递进悬念,是构成这两句诗情感发展的关钮;物与情的融汇,是这两句诗的突出特点。

《促织》
不肯染时轻着色,却将密绿护深红。

见宋·杨万里《咏榴》。这两句大意是:石榴花不肯轻易把它的艳丽为初夏点染着色,却把它火红的花朵深藏在密绿的丛叶之中。用拟人手法写石榴花,构思新颖,别有意趣。

《咏榴》
置虚器于水中,未充则唱,既充则默。 杨万里经典语录

宋·杨万里《庸言》。置:放。虚器:空的器皿。充:满。唱:指发出声响。这几句大意是:把空瓶子放到水中,水未充满时就发出咕嘟咕啷的声响,水充满了就默不作声了。作者通过一个常见的物理现象阐述一种社会现象,形象地比喻那种所学不多、半瓶子醋的人,常常爱夸夸其谈,自我吹嘘;而越是经纶满腹、饱学多识的人则越发谦虚,不尚空谈。此句可借以赞美饱学而谦虚的人,讽刺浅薄而爱自我炫耀的人。

《庸言》
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

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其一。听天:听任天然。这两句大意是,(张文潜笔下的)春天红花、秋日朗月和严冬冰雪,都一如自然天成,他不用前人、古书上的陈词滥调来雕琢描绘,而依仗着现实生活触发的创作激情,自然地予以展现。张文潜即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崇尚自然,反对雕琢,主张为情造文,不能为文造情,他的艺术追求是一个“真”字。杨万里的诗歌主张和张耒现实,所以他对张来的诗十分喜爱。这两句可用于说明要从生活出发,以真实的感情从事创作,不可因袭别人的陈词滥调编织自己的作品.

《读张文潜诗》
烁句炉槌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

宋·杨万里《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其一。炉槌:冶炼工具。缘:因,由。渠:它,指炉槌。这话句大意是:作诗为文好比炼铁,反复锤炼字句岂能缺少?但要写出绝妙好词,未必全靠熔炼字句的工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要写出好诗,还得在捕捉诗情、提炼意境……等方面下工夫。诗的下两句是“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此名句可引以说明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熔炼字句,锤炼语言,不可或缺,但绝不能仅限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努力,还得有其它方面的工夫才行。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便有诗。

宋·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其一。征行:远行。这两句大意是:关起门来寻觅句子不是作诗的方法,只要出门远行便能写出好诗。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写不出好的文学作品;只有深人生活,才能获得创作的素材,引出创作的情思,从而写出好作品来。在说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时可以化用。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
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名言

宋·杨万里《庸言》。化:融会贯通。非学,指不是卓有成效的学习。本句大意是:学习却不能融会贯通,便不是卓有成效的学习。此条强调学习必须融会贯通,倡导扎扎实实的学风,反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融会贯通是一条根重要的教育原则,故而杨万里把它提高到区分“学”与“非学”的衡量标准来认识,确实起到了震聋发聩的作用。此句短小质朴,而说理精到,本身即是谨严学风的最好说明。

《庸言》
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

宋·杨万里《又和风雨二首》其二。这两句大意是:拼上消失这晚春残花的点点红色,换来初夏新绿的茁壮生长。这是杨万里写的一首和风雨诗中的名句。该诗以残红喻长者,以新绿喻后生,在感叹“风风雨雨又春穷”的年岁已暮的伤感之中,能够升华出拼却老红换新绿的境界,显现了老一代人的诚心,的确感人至深。此诗以比拟手法表现人的感情和高尚的境界,以鲜明的诗戢形象和独到意境展现诗意之美,使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成攻的范例。

《又和风雨二首》
大吏不正而责小吏,法略于上而详于下,天下之不服,固也。

宋·杨万里《驭方》上。这几句大意是:大官吏不端正却苛求小官吏,对上面遵守法律要求很松而对下面要求很严,全国百姓不会心悦诚服,那是很自然的。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大官贪污受贿而要小官清廉,大官胡作非为而要小官遵纪守法,对人要求严格而对己要求宽松,对上要求宽松而对下要求苛刻,这些都是难以服众的,即使人们暂时口头不说,心里也不会接受。

《驭方》
法存则国安,法亡则国危。

宋·杨万里《上寿皇乞留张械黜韩玉书》。这两句大意是:法制发挥作用,国家就安定;法制丧失作用,国家就危险。法为治国之根本,实行法治的社会。必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社会秩序得以维护,自然是国泰民安。相反,实行人治的国家无法可依,任凭长官意志行事;有法不依,徇私舞弊、贪脏卖法之风盛行,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刑不上大夫,法不治官吏,则势必丧失民心。民心一失,焉能不乱?此二句精警明确,把“法存”、“法亡”提到“国安”、“国危”的高度,用以说明法治之重要,背法之危险,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上寿皇乞留张械黜韩玉书》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经典语录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柳花:即柳絮。这两句大意是:在夏日里午睡醒来,一点情思也没有,只是闲散地观看小孩子们随风追捉柳花。作者写自已在漫长的夏日里悠闲懒散的情绪,形象逼真,颇富情趣。可用来描写空虚孤寂、百无聊赖的生活。

《闲居初夏午睡起》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杨万里《竹枝歌》。这两句大意是:弯弯的月亮遍照九州大地,在月光普照的九州大地上,不知有多步家欢乐多少家悲愁?这里效仿民歌的手法,表现对于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诗句明白晓畅,韵味悠长。可用来形容阶级对立的社会状况。

《竹枝歌》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宋·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鸥鹭:生活在水边的鸟。这两句大意是:只有水鸟无拘无束,南来北往自由地飞翔。以淮河为分界线的宋、金两个王朝,自然不能自由来往,“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骨肉同胞更被隔绝。作者面对界河,看到一切都受拘管,感慨万端,淮北本是宋朝的国土,人们却不得涉足,只有鸥鹭可以南来北往,自由飞翔,不由得发出人不如鸟的慨叹。哪一天祖国才能统一,骨肉同胞才能像鸥鹭一样自由自在地南来北往呢?当我们思念海峡彼岸的骨肉同胞时,不是也可以借鉴这种意境吗?

《初入淮河四绝句》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宋·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一。桑干:即永定河上游的桑干河,在今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古人认为过了桑干河就到了塞北边境。中流:指淮河中流。绍兴和议规定宋、金以淮河中流分界,界河以北全部割让给金。这两句大意是:何必到桑干河才是遥远的边境呢?淮河中流以北就是天边了!公元一一八九年冬,杨万里奉南宋王朝之命,去迎接金廷派来的使者。舟入宋,金分界的淮河,他触景伤怀,写下了以《初入淮河》为题的四首绝句,诗句以地理上的近反衬意念上的远;从地理上来看,桑干是远的,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却只是一水之隔,近在眼前;可是一条淮河却分隔着两个朝廷,原来的内河今已成了界河;原来的中原腹地,如今已成了异域,就像远在天边一样。在~的慨叹中,反映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流露出一种沉痛的感情。今天面对那种人为的“国境线”,仍然可以抒发这种感慨。

《初入淮河四绝句》
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 杨万里名言

宋·杨万里《小溪至新田》。这两句大意是:落花满路,没人怜惜,被人踏成花泥,花香透过嘟背。杨万里的这两句诗,又为抒写惜花之情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从诗句来看,此时落红满路,春已归去。赶路的人并不注意这郊野间的落花,他们来去匆匆,把遍地残红踏成了花泥。美丽的花朵已经无影无踪,可是它们还把芳香留给了人间。正如陆游所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这香气透过脚背,沁入心脾,使人们心旷神恰。这两句本是写景之笔,抒情主人公并未直接出现,但是透过这客观的写景笔墨,我们仍然可以体味到作者的一片深情;惜其“满路无人惜”,爱其踏作泥犹香,不正是这两句诗的意蕴所在吗?

《小溪至新田》
脚中书卷云凌乱,身外功名梦等闲。

宋·杨万里《寄题刘凝元坟山壮节亭》。等闲:平常。这两句大意是:胸中的学问如云一样散乱无章,身外的功名像梦一样无足轻重。这两句写古代高士不拘小节、不求功名的淡泊胸襟。就当争的处世态度来说,陶中书卷不应凌乱,身外功名无须追逐。

《寄题刘凝元坟山壮节亭》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寺徐公店二首》其一。这两句大意是:儿童急忙跑着追扑黄蝶,黄蝶飞进了菜花丛中,无处可寻了。这两句写农村儿童在田间追扑蝴蝶的情景。把儿童的好奇、贪玩、爱动、喜欢捕捉小动物的年龄特征、心理态势和天真形象,都生动地刻画出来了,极富生活情趣。特别是儿童飞跑着追扑黄蝶的高兴劲头,和黄蝶飞入菜花丛中,花黄蝶黄,浑然莫辨,儿童失去追扑目标时的扫兴样子,都令人宛然如见。描写小孩们的生活情景可作借鉴。

《宿新寺徐公店二首》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宋·杨万里《桑荣坑道中八首》其七。这两句大意是:放牛娃在柳荫下不知不觉睡熟了,没人管束的牛群自由地啃着草,一头牛边吃边走,竟吃过柳阴西边去了。这两句刻画了放牛娃牧牛时贪睡的情景。这首诗前两句写一个雨后晴天,河堤上野花盛开,青草肥美,清水满溪,缓缓而流的情景,后两句写牧童放牛。丽日、清风、野花、青草、溪流、柳阴、牧童、牛群,描绘出一幅恬静的村野牧牛图。~两句把牧童柳荫熟睡,牛边吃边走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极富生活气息。此名句可用于写农村儿童生活。

《桑荣坑道中八首》
鱼儿解作晴天雨,波面吹成落点痕。 杨万里经典语录

宋·杨万里《晓坐荷桥》。解:懂得。这两句大意是:鱼儿似乎懂得在晴天也能下雨,在水面上吹出一串串小水泡,就像落下的雨点,溅起了点点水痕。诗人写鱼儿在水中吹水泡的情景,并把它解释为顽皮的鱼儿故作晴天之雨,构思新颍,富于意趣。

《晓坐荷桥》
冻蝇触纸飞还落,仰面翻身起不来。

宋·杨万里《上巳》。这两句大意是:经冻的苍蝇哪怕是碰上一张纸也会翻身落地,再也飞不起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古代的节日。这时的过冬苍蝇虽然还活着,但已经半死,只是苟延残喘而已,它们一点打击也经受不得。诗句以“触纸”来形容打击之小,但即使如此也经受不住,它们想逃命而不得,虽然“仰面翻身”,拼命挣扎,最后终于“起不来”。作者观察细致,刻画传神,可用以描写冻蝇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

《上巳》
细听蛩声元自乐,人愁却道是它愁。

宋·杨万里《蛩声》。蛩(qióng穷):即蟋蟀。元:同“原”,本来。这两句大意是:仔细听来,蟋蟀的鸣声原来是快乐的;本来是人自己发愁,却埋怨是蟋蟀的叫声充满哀愁。就是这位作者,在一首名为《促织》的诗里,埋怨蟋蟀“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现在他终于发现蟋蟀的鸣声并不悲愁,而是人的主观感情影响了听觉。文学上常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就是把人的主观感情融入客观景物,从而在景物的烘托下,使人的感情显得更为强烈。这里作者反其道而行之,使愁绪与蛩声分离,其目的仍是为了强调“人愁”。两种写法,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

《蛩声》
半柳斜阳半柳阴,一蝉飞去一蝉吟。

宋·杨万里《秋暑》。这两句大意是:在斜阳的照射下,柳树一面明亮,一面阴暗,一只蝉鸣声乍断,愤然飞去,另一只蝉鸣声又起。诗句一写柳树,一写鸣蝉。写柳则斜阳映照,半明半阴,色泽层次分明;写蝉则一去一留,一断一吟,有形有声。诗人善于捕捉一刹那间的生活景象,展示出自然的机趣。

《秋暑》
落日无情最有情,偏催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无声。 杨万里名言

宋·杨万里《初秋行圃》。咫(zhǐ旨)尺:距离很近。这几句大意是:将落的太阳看来好像无情却最有情,催促千树万树上的蝉在傍晚时一齐鸣唱。听来觉得近在咫尺,却找不到它藏身的地方;一旦寻到它的近旁,却又没有了声响。诗句充满着大自然有和无的辩证法。落日自照,暮蝉自鸣,相互间本无特殊的情意,但正是太阳的照耀促使暮蝉使劲地鸣叫,从这一层关系来说,太阳又是最有情的。循声寻蝉,从听觉上判断蝉就近在咫尺,但又怎么也发现不了它的身影;待发现了它大致藏身的地方,蝉察觉动静又停止了鸣唱,以致失去了寻找的目标。循声寻蝉确实存在着“探迷”一样的情趣。

《初秋行圃》
蝴蝶新生未解飞,须卷粉湿睡花枝。

宋·杨万里《道旁小憩观物化》。这两句大意是:一只蝴蝶刚刚生成,还不会飞翔,触须犹卷,蝶粉尚湿,卧睡在花枝之上。诗人很善于观察,一只初生的蝴蝶被他描摹得十分形象。因为是“新生”尚“未解飞”,所以它的触须还卷而未伸,身上的粉还未干,躺卧在花之间,一副稚嫩的姿态。“睡”似是表现静态,但这只新生的蝴蝶处于“未解飞“与“解飞”的转化阶段,其身体各个部分在暗暗地生长着、变化着,所以它并不是真在“睡”,并不是完全处于静态中,很快它便会展翅飞去。在状物之先要学会察物,作者这种利用一切机会观察和表现物化的作法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道旁小憩观物化》
藤深猿不见,声到客愁边。

宋·杨万里《晓晴过猿藤径》。这两句大意是:(到了猿藤径)却看不见古猿的影子,只有那凄厉的猿啼声从枯藤深处传到了愁客的耳边。这首诗是写猿藤径之猿的,但在诗中“猿”并未出现,只是通过对猿所生活的环境氛围的描写(“入径惟逢树,无人况有烟”)和猿的啼声的描写(“~”),说明辕在此山中,藤深不知处。读者通过山荒林密、烟重藤深的景物和从中传出的凄厉哀鸣,已可想象到猿的生活情景了。诗句诱人想象,含而不露,这是一种别致的描写方法。

《晓晴过猿藤径》
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

宋·杨万里《寒雀》。小集:短时聚集。这两句大意是:冬日雪霁晚晴,喜欢群聚的麻雀成群地飞下空庭,小集梅梢,唧唧喳喳喧闹不休,好像在对语漫话,庆幸晚晴。两句诗把小麻雀写得活灵活现,趣味盎然,不但写出寒雀的习性特点,还以人心推测鸟情,赋小雀以灵性。写麻雀情态,可作参考。

《寒雀》
更无一个子规啼,寂寂春山花自飞,啼得春归他便去,原来不是劝人归。 杨万里经典语录

宋·杨万里《初夏即事》。这几句大意是:春天过去了,再没有一个子规啼叫了,静静的春山中野花自己飘飞着;子规把春天啼叫得归去了,自己也飞走了,原来它啼叫并不是劝人归去呀!子规一名“催归”,传说它啼叫是催人归家。诗人在这里为了表达惜春之情,所以说子规“啼得春归他便去”,原来它是催“春归”,而不是劝“人归”。诗句构思新颖,不落俗套。可用来咏子规鸟,抒写惜春意绪。

《初夏即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

宋·杨万里《小池》。惜:珍惜.舍不得,晴柔:柔和明丽的晴日。这两句大意是:泉眼珍惜它每一珠涓滴,使泉水无声地从泉眼里细细流出。绿树喜爱明丽晴柔的阳光,用池水作为妆镜,顾盼它绰约的丰姿。杨万里善于表现物象的动态之美。他把玲珑妩媚的小,写得生动而有情致,令人目悦神怡。可化用来描写泉边溪畔的小巧景致。

《小池》
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锵若山落泉。

宋·杨万里《芭蕉雨》。欣然:欢快、高兴的样子。妍:美,这里指导声音悦耳动听。这几句大意是:芭蕉的翠叶遇到雨就分外高兴,整夜不停地弹奏出清越动听的乐音,轻声细响巧学飞蝇触到了窗纸,大声歌唱有如山泉倾泻铿锵轰鸣。诗人写芭蕉多写它绿润硕大的翠叶,给人的视觉以美的享受。杨万里写《芭蕉雨》则转换了审美角度,摈弃了视觉感官而调动听觉神经,他写夜雨打在芭蕉叶上发出悦耳的声音,而且随着小雨、大雨的变化,发出的乐声也迥然不同:时而如飞蝇碰到了窗棂纸,发出窸窣细响;时而如悬泉飞泻,激荡出铿锵的轰鸣。人们倾耳聆听,仿佛被带进一个美好的音乐境界,大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用声音写芭蕉之美,角度新颖,能启发人的想象,不落俗套。

《芭蕉雨》
绕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时也自凉。

宋·杨万里《咏芭蕉》。这两句大意是:绕身的翠叶就像无数青色的罗扇,即使没有风儿吹来,自己也感到凉爽。芭蕉原产亚热带,花白色,叶大如扇,环花茎而生,因此诗人产生了奇妙的联想。诗的全文是:“骨相玲珑透八窗,花头倒插紫荷香。~’,不仅写出了芭蕉的花姿、香气,而且巧于摹形,启人想象,诙谐幽默而富于意趣。

《咏芭蕉》
绿锦堆中半团雪,千枫拥出一桐花。 杨万里名言

宋·杨万里《晚过黄州铺》。拥:拥簇。这两句大意是:在绿色的锦堆中出现半团白雪,那是千片枫叶中拥出的一朵桐花。以成堆的“绿锦”喻枫叶,以“半团雪”喻恫花,形容生动,比喻新颖。可用来写刚刚开放的桐花。

《晚过黄州铺》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宋·杨万里《月季花》。这两句大意是:别有风味的芳香超过春天的桃李,更有坚强的品格敢与寒梅在雪霜中争强斗胜。月季“无日不春风”。春天开的月季花,不但堪与春花中的佼佼者桃李争艳,而且她风味别具的芳香远胜于桃李;冬天开的月季花傲寒挺立,其品格之坚强敢与“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争胜。诗句通过与桃李、梅花的比较,从香味、品格等方面赞美了月季花的美丽可贵。

《月季花》
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雪宫孤弄影,水殿四无人。

宋·杨万里《水仙花四首》其四。萧然:冷落凄清的样子。弄影:形容花影随花枝轻轻摇曳的样子。雪宫:指花室。水殿:指花池。这几句大意是:水仙花孤单单地开放着,无以为伴,活像一位美丽的仙子正在晶莹如雪的仙宫里孤独地舞动着倩影,水殿四周无人,她那冷落凄清的样子让人难以亲近。作者把水仙花描绘成一个孤独高洁的美丽仙子的形象,花室如雪,故称“雪宫”;花池多水,故称“水殿”。诗句想象力丰富,拟人手法成功,可用来描写水仙花。

《水仙花四首》
春早横招桃李妒,岁寒不受雪霜侵。

宋·杨万里《山茶》。这两句大意是:山茶花早春先开横招桃花李花的妒忌,在岁末酷寒的季节里它不畏飞雪严霜的欺凌,常绿不凋。“似共东风解相识,一枝先已破春寒”(明人张新诗句)。山茶于冬春之交开花,先于桃李,独领春光,因此横招桃花李花的妒忌与不满。它“叶厚有棱犀甲健”(苏轼咏山茶诗),“老叶经寒壮岁华”(沈周咏山茶诗),是常绿植物,叶厚革质,浓绿而有光泽,因此不怕霜侵雪逼。这两句从花早开、叶不凋两个方面突出山茶的特点,盛赞山茶的品格,构思很有特色。

《山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经典语录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句大意是:碧绿的荷叶无穷无尽,仿佛一直接到天边;沐浴在晨光里的荷花显得特别红艳。杨万里原诗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作品赞美了西湖秀丽的自然风光。诗句色彩浓丽,景物鲜明,意境阔大,碧绿的荷叶,红艳的荷花,在阳光下相互映衬,无穷无尽地延伸到天边。这幅图画,何等开阔,何等美丽!可用以形容荷花的色泽或形容荷池的辽阔。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白玉梢头千点韵,绿云堆里一枝斜。

宋·杨万里《酴醾》。白玉:指冰洁玉润的酴醾花。绿云:指酴醾的翠叶如一堆绿色的云。这两句大意是:白玉千点连缀梢头,神韵无限;绿云堆里一枝横斜,风姿别具。杨万里不着重在形态上描摹酴醾,而着重写出酴醾的花魂神韵,使读者在深层的意蕴上去领略酴醾花的美。

《酴醾》
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滴泪成。

宋·杨万里《杜鹃花》。泣露啼红:滴着露水好像啼哭的红杜鹃。作么生:怎么生成。值:逢着。征人:行役之人。这几句大意是:滴着露水流着红泪的杜鹃花是怎么生成?它盛开时恰逢杜鹃鸟啼血悲鸣,但杜鹃鸟的口中该有几多鲜血?恐怕还是无数征人的泪水把它染成。杜鹃花鲜红如血,三月盛开。此时,正是杜鹃鸟啼叫的时候。根据古老的传说,冤禽杜鹃又是蜀王杜宇化成,因此诗人们往往产生奇妙的联想,认为杜鹃花之红是杜鹃鸟啼血所致。而杨万里的诗则一反成说,认为杜鹃花恐非杜鹃鸟啼血染红,而是行役之人的血泪染成。构思新颖,别出心裁,借咏物表达了对征人苦难的深切同情。两个设问,发人深思。这种以设问强调词义的写作手法可资借鉴。

《杜鹃花》
才怜欲白仍红处,正是微开半吐时。

宋·杨万里《郡圃杏花》。怜:爱。半吐:半开。这两句大意是:杏花将开未开之时,那红里透白的颜色和形状最惹人喜爱。杏花蓓蕾初绽时是浅红色,盛开之后渐渐变成粉白。诗人抓住这个特点,既写出了杏花含苞吐蕊时“欲白仍红”的娇艳之色和“微开半吐”的美丽之态,也道出了自己由衷的喜爱欣赏之情。这两句可用于形容、描写待放的杏花,诗人细致的观察力和用浅近通俗的语言加以表现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郡圃杏花》
大波一跳入半天,粉碎银山成雪片。 杨万里名言

宋·杨万里《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止》。这两句大意是:巨风掀起的大波,一下子能跳上半天;落下时水花四溅如银山粉碎,化作纷纷扬扬的雪片。作者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江风巨浪的景色写得奇丽壮观。波起波落,色态变幻,层次分明,极富动态感,堪称写江上风浪的佳句。

《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止》
春山叶润秋山瘦,雨山黯黯晴山秀。

宋·杨万里《题黄才叔看山亭》。叶润:草木枝叶润泽。瘦:形容山上草木凋零,山石嶙峋的样子。黯黯:昏黑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春天满山草木葱茏,枝繁叶茂,显得丰满;秋天山中草木凋谢,山石毕现,显得清瘦;雨天的山显得昏暗,晴天的山则变得格外秀美。作者着重采用了比较的方式突出了春山与秋山、雨山与晴山景色之不同,笔法很灵活。

《题黄才叔看山亭》
翠带千环束翠峦,青梯万级搭青天。

宋·杨万里《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翠带、青梯:皆比喻山上一层层绿色的梯田。这两句大意是:像千万条翠绿色的缎带环绕山峦,像千万级青绿色的阶梯直通青天。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山岭上的道道梯田,颇具民歌情调。诗人对于劳动人民以巧夺天工的双手创造出的人间奇迹,进行了由衷的讴歌,这种精神很可贵;两个比喻也很新奇贴切。可用来描写山坡上的梯田。

《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登山俯平野,万壑皆白云,身在白云上,不知云绕身。

宋·杨万里《中元日晓碧落堂望南山》。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几句大意是:登到山上,低头看平野,只见无数山沟都是白云缘缭绕,自己身子也在白云之上,不知道白云就围绕在身边。诗人选取了居高临下的俯瞰视角,来写自己登山的感受,一个“俯”字使整个境界变得无限开阔,所见范围是“万壑”,而“万壑”唯有“白云”,连自己都在白云的上面。这样写山高入云,用白云来衬托高山很成功。可用来描写登山时居高临下俯视平野的感受。

《中元日晓碧落堂望南山》
不知香雾湿人须,日照须端细有珠。 杨万里经典语录

宋·杨万里《晓雾》。这两句大意是:雾气润湿了人的胡须,却浑然不觉,太阳一照,才发现胡须尖上有细小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写雾湿人须,观察颇为细心,描绘也真切。“香雾”一词由杜甫《月夜》一诗化出,体现出作者对雾的喜爱心情。可用来描写早晨的雾气。

《晓雾》
满城烟霭忽然合,隔水人家恰似无。

宋·杨万里《碧落堂暮景辘轳体》。烟霭(ǎī蔼):像浓烟一样的雾气。这两句大意是:满城的浓雾转眼问合拢来,对岸的人家全都见不到了。从视觉感受的角度写大雾,不直言雾浓,而写“隔水人家恰似无”,这种景象自然是雾气遮掩视线所致,这就使雾的形象真切可感。可用来描写大雾。

《碧落堂暮景辘轳体》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宋·杨万里《明发房溪》。这两句大意是:却原来是松梢落下的霜水,雨声哪能比得上霜水声如此清轻。这首小诗很别致。前两句说:“青天自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晴天哪来雨声呢?诗人接着写“~。”霜是地面水汽在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时凝成的白色微粒,在天气晴朗的夜问或早晨才出现。原来诗人听到的是霜水的滴响,无怪声音如此清而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写霜色的洁白寒凉;“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陆游《蝶恋花》)形容寒霜染叶的威力,而~则是写霜水的声音,角度很新,前人未道。写作不落他人窠臼,才能使人耳目一新。

《明发房溪》
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挼霜水染红衣。

宋·杨万里《霜晓》。挼(ruó):揉搓。这两句大意是:只有江边的枫树偏为得意,揉搓着霜水染虹了自己的衣衫。用拟人手法写江枫,富于情趣,霜水染枫叶的意境也很优美。

《霜晓》
欲呈瑞雪飞花样,先遣浓霜起草看。 杨万里名言

宋·杨万里《新霜》。呈:呈现。遣:派遣,打发。起草:指霜起草间。这两句大意是:大自然想把瑞雪像飞花飘舞似的模样呈现在人间,就提早打发浓霜起于草间,先让人们观看。秋霜是冬雪的前妻,两者质洁而形似。在诗人看来,深秋的新霜是造物主的有意安排,在瑞雪尚未降落之前,先让霜华以它的晶莹和洁白给人们观看,接着再让人们欣赏那纷纷扬扬的飞雪如花的奇景。作者把浓霜比成雪花的先导,经过它再引出瑞雪来,可谓奇思妙想,笔法新颍活泼,极富于意趣。

《新霜》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宋·杨万里《晓行望云山》。长(zhǎng掌):长大。方知:才知。这两句大意是:拂晓在山中赶路,遥望前面座山峰忽然长高了,再仔细一看,才知道那长高的山峰原是变幻着的云彩,那不动的才是真正的山峰。写雨后晓行遥望山中云峰变幻的奇景,生动活脱,很有趣味,应仔细体会这种写景状物的妙处。

《晓行望云山》
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宋·杨万里《又和绝句》。剪剪:形容轻风削面,多指料峭的春风。红声:飘落飞花的风声。这两句大意是:料峭的春风说轻不轻,它带着寒意,吹舞着花片,发出了红色的风声。“红声”大概是杨万里独创的词汇。声音带色看似无理,却把吹着红瓣、带着春寒的料峭风声传神地表达出来。它使读者不仅听到风声,看到花色,而且感到了寒意,把听觉、视觉、触觉诸感官都调动起来了。体物之深、用词之妙及作者的创造精神,都值得学习。

《又和绝句》
做寒做冷何须怒?来早一霜谁不知。

宋·杨万里《晚风二首》其一。这两句大意是:晚风何须发怒逞凶,做寒做冷?充其量不过在来日早晨下一点霜,这种小手段谁人不知呢?这首诗全文是:“晚日喧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作品以“晚日”喻软弱主和的南宋小朝廷,以“晚风”比猖狂肆虐的金人势力。当时扬万里受命迎接金国贺正旦使,对飞扬跋扈金使还得优礼有加,内心充满了痛苦。于是咏物明志,托“风”以讽,议论严正。寄慨遥深,而又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含而不露。这种写作手法可资借鉴。

《晚风二首》
忽有小风人未觉,荠花无数总摇头。 杨万里经典语录

宋·杨万里《行圃》。荠(jì济):荠莱,草本植物,花白色。这两句大意是:忽然有小风吹来,人们并未察觉,只见无数荠菜花总在不断地摇头,才知道有微风轻拂。人们都有这种生活体验而形容不出,作者却能以轻松自然的笔凋毫不费力地描写出来,正见诗人的功力处。

《行圃》
八荒万里一青天,碧潭浮出白玉盘。

宋·杨万里《钓雪舟中霜夜望月》。八荒:八方极远的地方。碧潭:碧绿的潭水。这两句大意是:辽阔无边的青天像一碧万顷的潭水,天上的一轮明月就像是从潭水中浮出的一个白玉盘。景象辽阔,比喻贴切,可用以写望月之景。

《钓雪舟中霜夜望月》
寸寸低来忽全没,分明入水只无痕。

宋·杨万里《湖天暮景》。这两句大意是:夕阳一寸一寸地缓缓西沉,一转眼忽然全部没入地平线以下,分明是落入水里去了,可是再寻觅时却已找不到它的一点痕迹。作者对夕阳下落、没入水中这样短暂时刻里的变幻着的景象,观察得很仔细,所以表现于诗中也就显得形象真切。可用来描写夕阳下落的情形。

《湖天暮景》
晚来斜日无多暖,映着西窗亦可人。

宋·杨万里《苦寒三首》其一。可人:宜人。这两句大意是:冬日的夕阳并无多少暖意,但它把淡淡的光亮映照在西窗上,也使人感觉到温煦宜人。这首诗写冬天的感受与叹惋。全诗是:“畏暑长思雪绕身,苦寒却愿柳回春。~。”一抹淡淡夕阳虽不能给苦于严寒的人们带来多少暖意,但那斜日映窗的暖色,却也给人以温暖的心理享受。这两句作为表现冬日夕阳之美的写景佳句,常被后人化用。

《苦寒三首》
日摇秋水面,波闪白龙鳞。 杨万里名言

宋·杨万里《过横山塔下》。这两句大意是:太阳在秋水上摇曳,水波闪烁,像是一层层白色的龙鳞。这里描写日光照射水面的景象:水在动荡,看上去仿佛太阳在摇曳;波光闪烁,看上去仿佛龙鳞在闪光。比喻恰切,形象逼真。可用来描写水上日光。

《过横山塔下》
梅花寒雀不须摹,日影描窗作画图。

宋·杨万里《东窗梅影上有寒雀往来》。摹(mó摩):依样写字作画。这两句大意是:梅花和寒雀是无须人去描摹的,日影把它们映在窗子上,正好在窗上绘出了画图。诗句将隆冬景象写得富有生机,充满意趣。日影可以“描窗作画图”,这个艺术构思确实新奇而又真实生动。可用来描写冬日景象。

《东窗梅影上有寒雀往来》
丹枫明远树,黄叶暗鸣泉。

宋·杨万里《野炊猿藤径树下》。这两句大意是:枫林流丹,炙灼人眼,将远树映照得历历在目;黄叶飘金,铺地如毯,覆盖了近处叮咚作响的清泉。~两句将山中深秋景物写得有声有色,远景近景,层次分明。“丹枫”色鲜,能使远树变“明”;“黄叶”色幽,可把鸣泉变“暗”。以“明”、“暗”对举,突出色泽及音响变化,既具绘画美,又有音乐效应。眼前呈现出一片明丽的秋色,而没有萧索悲凉的秋意。写秋景可作参考。

《野炊猿藤径树下》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碧伞:指荷叶。这两句大意是:天已入暮,署气未减,荷花还在热得发愁,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盖的碧绿的荷叶之中。以荷花比美人面容,以荷叶比伞盖,都是常见的比喻,拟人手法也是惯用的手法,而这首诗把荷花、荷叶连在一起,从花藏叶底联想到美人躲于伞下,不仅写出事物的神态,也巧妙地表达了“暑热不散”的主题,使全诗意趣顿生。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一瞬间浮现出来的诗的意象,活脱脱地把它写下来,值得认真学习。

《暮热游荷池上》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经典语录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这两句大意是:午睡初酲,嘴里还留着梅子的余酸,仿佛牙齿都软了;窗外芭蕉迎风婆娑,绿叶与绿窗互相掩映,仿佛把绿色分给了窗纱。“留”字不但写出梅子酸味之烈,还写出了梅子酸味之久:睡前以梅解醉,醒后仍齿有余酸。“分”字不但画出绿蕉和绿纱交相掩映的幽雅境界,还画出芭薰绰约摇曳的风姿。两句写出了初夏时梅子刚熟、芭蕉绽绿的特征,还表现了作者的闲适心境,无论写景、抒情都很传神。

《闲居初夏午睡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尖尖角:还未放开的嫩荷叶的尖端。这两句大意是:小荷刚从水中露出那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调皮的蜻蜒落在上头了。本诗描绘了初夏的自然风光。原诗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此二句构思别致,意境清新:新荷刚出水面,蜻蜒早已立上,一个是“才露”,一个是“早有”,前后接续,把蜻蜒和荷叶相依相偎的和谐情景生动地描绘出来了,给全诗增添了无限情致。用以描写初夏的风光,十分恰切。这两句还被人们赋予新意,常用来形容政治眼光敏锐的人对新人物、新事物的关注、热爱;也甩来比喻人物才华初露就受到赏识和支持。

《小池》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

宋·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其三。良:作者的同僚,时任零陵司法参军,作者任零陵丞。醺(xūn薰):醉。这两句大意是:山花繁艳,给人以暖融融的感觉,使人的眼睛也受到醺染,似乎有了醉意;山色正浓,映照人们的衣裳,衣裳几乎被山色染绿了。两句写晚春山间景物。以“暖”状花红,以“浓”状山绿,设色浓艳,用字精警。花色为视觉,“暖”则为触觉,以触觉通于视觉,是用“通感”修辞手法。“醺”字则进一步将“暖”的感觉加以落实,且“暖”到使眼睛迷醉的程度,则花之繁盛,红艳自不言而喻。“山浓欲染衣”用的是夸张手法,山树像要把人的衣服染绿,则其绿之深、之浓可知。此名句可用来描写暮春山色,它们别致的修辞手段更值得学习。

《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
愿坚晚节于岁寒。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拨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杨万里名言
荀借一风争作竹,燕分数子别成窠。

宋·杨万里《春尽感兴》争作竹:竞相生长成修竹。别成窠:分别作巢,把雏燕作不同安置。前句可比作人才茁壮成长,后句则比喻培养人才、爱惜人才。

《春尽感兴》
数人而居一官,则不竟其公而竟其私;数人而治一事,则任其功而不任其责。《冗官》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过百家渡四绝句》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杨万里经典语录

宋?杨万里《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接:相连,形容叶繁密。交:交错,形容花的茂盛。嫩水:春水。新生:初涨。这是一幅赣南早春的乡村拂晓景色,沁人心脾。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
利害之心生,而是非之心昏矣。
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值。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骨相玲珑透八窗,花头倒插紫荷香。线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也自凉。 杨万里名言

杨万里的作品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名句

《行圃》

《寒雀》

《霜晓》

《晓雾》

《上巳》

《蛩声》

《驭方》

《山茶》

《秋暑》

《咏榴》

《小池》

《庸言》

《冗官》

《新霜》

《杜鹃花》

《芭蕉雨》

《竹枝歌》

《咏芭蕉》

《初夏即事》

《晚风二首》

《湖天暮景》

《春尽感兴》

《晓坐荷桥》

《苦寒三首》

《初秋行圃》

《又和绝句》

《明发房溪》

《郡圃杏花》

《读张文潜诗》

《小溪至新田》

《过横山塔下》

《晓行望云山》

《晚过黄州铺》

《水仙花四首》

《又和风雨二首》

《晓晴过猿藤径》

《暮热游荷池上》

《桑荣坑道中八首》

《闲居初夏午睡起》

《野炊猿藤径树下》

《道旁小憩观物化》

《初入淮河四绝句》

《题黄才叔看山亭》

《过百家渡四绝句》

《碧落堂暮景辘轳体》

《宿新寺徐公店二首》

《钓雪舟中霜夜望月》

《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寄题刘凝元坟山壮节亭》

《中元日晓碧落堂望南山》

《东窗梅影上有寒雀往来》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

《上寿皇乞留张械黜韩玉书》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

《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止》

推荐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作者:杨万里经典语录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mingrenmingyan/13446570154527.html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