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作者:温庭筠
温庭筠档案资料:唐代诗人
温庭筠名言 温庭筠经典语录 共收录温庭筠的名言22条
唐·温庭筠《经西坞偶题》。本句大意是:芳草本无感情,人们自己见芳草而产生丰富的感情并因而迷醉。这是一首见景生情的诗:“摇摇弱柳黄鹂啼,~。”弱柳摇曳,芳草萋萋,黄鹂啼鸣都是客观自然景物。这些美丽的景物,引起作者的主观审美情趣,不禁沉迷陶醉于美景之中。作者的“自迷”之情,是由客观的“无情”的“芳草”所引发。它和苏轼词中名句“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花褪残红》)一样,是颇富哲理意趣的。~可借以比喻男女情场中,一方自作多情,恋恋不舍,单自相思;而另一方却毫无所察,根本不知道有人思恋自己。
《经西坞偶题》唐·温庭筠《经五丈原》。象床宝帐:祠庙中种龛里的陈设,这里指供在庙中的诸葛亮神象。谯周:蜀汉的大臣,在他怂恿下,蜀后主降魏。这两句大意是:供在祠庙中的诸葛亮已无话可说,从此卑劣的谯周成为后主宠信的老臣了。这是诗人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诸葛亮而作的。诗人认为,诸葛亮一死。蜀汉国势便江河日下,可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像已无计可施,无言可说了。“老臣”两字,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称誉:“两朝开济老臣心”(见《蜀相》),是对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刨蜀汉,辅佐后主巩固政权的概括,而谯周是十卑劣小人,在他怂恿下,后主降魏。诗人暗将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作对比,尤其是在谯周名字前面冠以称誉诸葛亮的“老臣”二字,收刊了比痛骂更强烈的艺术敢果。无怪沈德潜说此句“诮之比于痛骂”(《唐诗别裁》)。这种运用反语的写作手法可资借鉴。
《经五丈原》唐·温庭筠《经五丈原》。五丈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请葛亮率军伐魏屯兵于此,不幸壮志未酬,病逝军中。下国:指偏处西南的蜀国。卧龙:指诸葛亮。寤:使人醒寤。主:指后主刘禅。中原得鹿:指司马氏统一中国。《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后世就以“得鹿”比喻取得政权。这两句大意是:号称卧龙的一代名相诸葛亮虽然竭智尽忠,也无甚使昏庸的后主刘掸醒悟,天下政权不由人愿地旁落在司马氏手中,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已无计可施了。《经五丈原》是凭吊诸葛亮祠庙时写的一首咏史诗。诗句充满对昏君的讽刺和对时势不造就英雄的叹惋。
《经五丈原》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蛾眉:形容女子长而美的眉毛。也写作”娥眉”。这两句大意是:睡醒了,却懒得起来画眼眉,梳洗打扮时动作也是慢腾腾的。这里描写一位女子早晨睡醒时矫慵懒散的神志,表现她空虚孤寂的心境。
《菩萨蛮》唐·温庭筠《添新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二。骰(tóu投)子:一种赌具,骨制,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掷之以决胜负。因其点着色,故也称“色子”。红豆:一种植物的果实,形如豌豆,色鲜红,一名“相思子”。这两句大意是;那小巧玲珑的骰子各面都嵌入了红豆,那刻骨的相思之情你知不知道?全诗为:“井底点灯探烛(“烛”隐喻“嘱”)伊,共郎长行(“长行”是古双陆戏名,隐喻“长别”)莫围棋(隐喻“违期”)。~。”前二句以谐音双关,说与郎长别时,曾深为嘱咐不要过时不归。~二句用骰子上刻有红点巧喻自己的刻骨相思,笔法别开生面,设想也很新颖,在写作上有可以借鉴之处。
《添新声杨柳枝词二首》唐·温庭筠《三洲词》。这两句大意是:夫妇团圆应当持久,不能像水中圆圆的月影,随着波动,月影就会破碎;也不要作枝头的落雪,尽管它洁白如梅,却无梅的芳香,也无梅的高洁。这是写一位年轻商妇对丈夫的思念,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切莫白白辜负了自己的青春。诗句表现出女子青春意识的觉醒和对爱情生活的渴望。这两句还可借用来说明凡事要讲求实际,不要徒务虚名。
《三洲词》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不道:不理会,不管。这几句大意是:夜雨打到梧桐树的叶子上,不管离别的人情思正苦,任自嘀嘀嗒嗒,在冷落的石价上一直滴到天明。秋雨淅沥,本来就容易引起人的愁思,何况又在三更人静之时,滴在梧桐枯叶之上,又是离情正苦之际。一点一滴的秋雨,与其说滴在叶上,不如说敲打在离人的心上,牵人愁绪,促人失眠,把人弄到极为难堪的地步。人自情伤,而对雨声深致怨尤,看似无理,却写出了至情,手法十分含蓄。
《更漏子》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这两句大意是:山月不知道我思念丈夫的心事,无情的水风又白白地摇落了眼前的春花。游子浪迹天涯,深闺久盼不归,于是女子把满腔离怨别恨都发泄到山月水风等自然景物上。怨月恨风虽然毫无来由,却把女子的柔意痴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用于写相思之情。
《梦江南》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这两句大意是:她用两面镜子从前后照着,向头上插戴簪花,镜中的花朵和她美丽的容颜交相辉映。这两句描写一个贵族女子清晨梳洗打扮完毕,对镜顾影自怜的情态。词人以花朵映村美女的容貌,使人物的形象显得分外艳丽多姿,手法巧妙自然,效果极佳。可用来描写美丽的容貌。
《菩萨蛮》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鬓云:鬓边如云朵一样卷曲轻扬的黑发。欲度:将要掠过,这里形容鬓发飘散的形状。本句大意是:鬓边的黑发像云朵那样卷曲,将要飘过她雪白的香腮。这里描写一个贵族女子准备起床时的模样。用“云”来比喻她的鬓发,用“雪”来比喻她的腮颊,突出其年轻美貌的特点。而用“欲度”来表现鬟发的动态,就把人物晨起前鬓发散乱、慵懒娇弱的神情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了。可用来描写美丽女子梳洗前或鬓发被风吹拂的情景。
《菩萨蛮》唐·温庭筠《题柳》。羌管:笛。相传笛产于羌,故称“羌管”、“羌笛”。这两句大意是:何处传来一声悠扬悦耳的羌笛曲呢?原来是流莺在最高的枝头上千啼百啭地歌唱。以“羌管”的悠扬悦耳之声比喻流莺的百啭千啼,贴切生动。可用来描写流莺悦耳的鸣声。
《题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却:反,还。这两句大意是:雨后天晴,夕阳斜照,红杏枝头虽已零落衰败,但清香如故。原词上片写雨后的春景,~两句一扫伤春悲秋的消极、感伤情绪,写出红杏尽管零落,但仍把它特有的清香留给人间。可用以形容雨后暮春景色,或取其引申义,赞颂受到政治迫害而仍保持气节的正直、坚贞的人。
《菩萨蛮》唐·温庭筠《菩萨蛮》[杏花含露]。含露:带着露珠。团:指盛开的花朵一簇簇挂满枝头,看上去好像一团团的花球。本句大意是:枝上盛开的杏花带着朝露,就像一团团洁白芳香的雪球。杏花沾露,自然特别鲜润、洁净,用“香雪”来比喻,尤其显得素净高雅。而一个“含”字,生动地描摹出杏花娇艳欲滴之色;一个“团”字,准确地刻画出杏花缤纷繁盛之状。寥寥七字,写尽了杏花盛开时的色、香、形,使其丰神秀韵,跃然纸上。可用于赞叹、描写杏花花繁枝茂,也可用于表现早春胜景。
《菩萨蛮》唐·温庭筠《杏花》。初绽:刚刚破蕊绽放。雪花:白花。这两句大意是:杏花初绽时颜色艳红,等到繁花盛开后就变得如同雪花一般洁白;重重叠叠的花枝,高高低低地布满了小小的院落。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小园杏花盛开时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而且写出了杏花由初开到盛放时颜色的变化,足见诗人观察的细致,描绘的准确。可用于表现盛春蓬勃喧闹的景象,也可用于描写杏花。
《杏花》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茅店:用茅草搭盖的客店。这两句大意是:天边残月犹挂,山中茅店里传来报晓的驰名中外。村外板桥上银霜未消,依稀可辨地留着行人的点点足迹。诗人摄取了料峭春寒中早行时的特有景物,诉诸视觉,形成画面,手法独特。茅店、板桥,写出山村的偏僻、古朴;残月、驰名中外,紧扣“早行”主题;霜桥、人迹,不是沓乱众多,而是稀疏的一行,再点“早行”题旨。这幅荒山早行图,表现了诗人行旅的艰辛,心中的凄冷。前人对此句全用实字,罗列名词的特殊结构,十分称道,清人赵翼称它“不着一虚字,而晓行景色,都在目前,此真杰作也”(《瓯北诗话》)。今天写作时,可引用以抒发早行之感叹。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塞寒行》。河源:指黄河的发源处。怒触:愤怒地触及(河岸),这里指黄河奔腾呼啸。剪断朔云:比喻狂风吹散积云。朔(shuò硕):北方。这两句大意是:黄河上游大水奔腾咆哮,狂风就像利刀,它把云层剪断,苍天显得更高。诗句笔力劲健,境界高远,描写生动,把狂风比作能剪断积云的利刀,也很形象。可用来描写激流和狂风。
《塞寒行》唐·温庭筠《威阳值雨》。这两句大意是:咸阳桥上雨丝像悬空而挂的帘箔,千点万点迷蒙一片,隔隐了钓船。这两句写雨中之景:纵向看,悬空垂落的丝雨从咸阳桥上落下;横向看,万点珠雨迷茫一片,远处的钓船隔着烟雨水雾,依稀可见。可化用以描写细雨迷蒙的雨中景色。
《威阳值雨》唐·温庭筠《瑶瑟怨》。本句大意是:秋天的深夜,长空澄碧,月华似水,偶尔有几缕飘浮的云絮在空中轻轻掠过。这是一幅清寥淡远的碧空夜月图,轻轻掠过的浮云更显出夜空的澄洁与空阔。可用以描写秋夜碧空月色。
《瑶瑟怨》唐·温庭筠《题望苑驿》。弱柳:指初春细嫩柔弱的柳条。这两句大意是:千条嫩柳婆娑,一枝红杏横斜,杏花上带着点点春雨,柳条像一根根下垂的碧丝。这两句绘形绘色地摹画出初春时节绿柳红杏互相映衬的动人姿色,可用来描写春景。
《题望苑驿》唐·温庭筠《梦江南》斜晖:偏西的阳光。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情思。白苹洲:江中长有白苹的小洲。 白苹: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 意思: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
《梦江南》唐·温庭筠《望江南》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
《望江南》温庭筠的作品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名句
推荐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作者:温庭筠经典语录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mingrenmingyan/13446569024134.html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