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当前位置:新学网 >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王符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名言作者:王符

王符档案资料:东汉政论家、文学家

王符名言 王符经典语录 共收录王符的名言36条

剑不试则利钝暗,弓不试则劲挠诬,鹰不试则巧拙惑,马不试则良驽疑。

汉·王符《潜夫论·考绩》。暗:不明。劲:强。挠:弱。诬:受骗。驽(nú奴):能力低下的马。惑:分不清。这几句大意是:宝剑不试一试,则不知其利钝;弓箭不试一试,则不知其强弱;猎鹰不试一试,则不知其捕获猎物的能力高低;战马不试一试,则无法辨别它是不是好马。这四句讲的是一个同题,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事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得住实践的检验。任何主观猜测、判断,都是靠不住的。只有亲自实践体察,才能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的结论,才不会影响工作,造成失误。可用以说明凡事应经实践的检验。

《潜夫论·考绩》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王符名言

汉·王符《潜夫论·贤难》引谚语。吠(fèi费):狗叫。吠声:指许多猗闻声跟着叫。这两句大意是:一只狗见形而叫,一百只狗闻声也跟着叫。这两句话比喻一些人不察真伪,胡言乱语,随声附和。可用于讽刺某些头脑简单,随波逐流,专好附和某种情势井聒嗓不休的人。

《潜夫论·贤难》
无德而贿丰,祸之胎也。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贿:财物。这两句大意是:没有道德的人而拥有丰厚的财物,就埋下了灾祸的胚胎。没有道德的人而财物丰厚,就会引起人们的不平;甚者,利用丰厚的财物胡作非为,为害一方,这样都会引来祸害,那财物就不是福而是造成祸害的根子了。这两句可用于说明拥有的财物要与自身的道德修养相称,要以德取财,不取不义之财。

《潜夫论·遏利》
象以齿焚身,蚌以珠剖体。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齿:指象牙。焚:毙命。焚身犹言丧生。蚌(bàng棒):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软体动物,贝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产出珍珠。这两句大意是:大象由于牙齿贵重而丧命,蚌蛤因为可产珍珠而被剖体。“象以齿焚身”是由《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演化而来。贿,即财。晋国范宣子执政时很贪财,常要求诸侯给他送厚礼。郑国子产带信给他,劝他不要过分重视财物,钱财过多会招致毁灭性的灾祸。~两句比喻身边财富过多,就会招祸甚至丧生。

《潜夫论·遏利》
痛不著身言忍之,钱不出家言与之。

汉·王符《潜夫论·救边》。著身:及于自身。不出家:不从自家拿出。这两句大意是:疼痛不加于自身,就劝人“忍着吧”;钱财无须自家拿出,就劝人“送给他”。疼痛不在自身,人人都能宽言劝其忍耐;钱不出于自己,人人都能劝其不必吝啬。这是一种旁观者不关痛痒,不负责任的议论,道出了一种事不关己,妄论是非的心理。可用于揭露那种不考虑别人的痛苦和困难,妄发动听言论的人和事。

《潜夫论·救边》
贵富太盛,则必骄佚而生过。 王符经典语录

汉·王符《潜夫论·忠贵》。佚(yì义):放荡。这两句大意是:富贵太隆盛,就必然会骄奢放荡,从而产生过错。富贵太盛,就会放纵自己,荒淫放荡,从而产生过错。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乐极生悲”。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对富贵的享受不可过分。

《潜夫论·忠贵》
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

汉·王符《潜夫论·浮侈》。给:供。卮(zhī只):酒壶。这两句大意是:山林再大,也经不住野火的焚烧;江海再深,也灌不满一个有漏洞的酒壶。事物的存在、发展都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而它的存在是离不开某种条件或环境的。山林虽大是有限的,山火蔓延是无限的,江海虽深是有限的,漏卮漏水是无限的。以无限对有限,所以再大的山林也不够火烧,再深的江海也装不满漏底的酒壶。

《潜夫论·浮侈》
与狐议裘,无时焉可。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这两句大意是:与狐狸商量用它的皮做皮袄,什么时候能商量成呢?比喻只凭主观愿望谋求对方牺牲自己的根本利益,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根本不会成功。现有成语“与虎谋皮”,原作“与狐谋皮”。

《潜夫论·述赦》
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索:寻找。良于:比……更好。典:经典。这几句大意是:在夜里寻找物件,没有比火更好的东西;在当世寻找人间正道,没有比经典更好的东西。~以类比手法说明儒家经典对于人生的极端重要性,是几千年正统思想的反映。此条前边举例,后边说理,由直观到较为抽象,生动具体,由浅入深,是一种说理的行之有效的具体手法。现在仍可借以说明学习经典理论著作的重要。

《潜夫论·赞学》
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 王符名言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至圣:最杰出的圣人。知:智。这几句大意是:虽有最杰出的圣人,也不能生下来就有智慧;即使最有才能的人,也不是生下来就有才能。王充认为就是帝王圣贤,也得从师求教,因为人不是生而知之者。接着他列举:黄帝师风后,颛顼师老彭,帝喾师祝融,尧师每成,舜师纪后,禹师墨如,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秀,孔子师老聃。这十一个都是最高的圣人,“犹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一般的凡夫俗于自然更需要拜师求学。这儿句可用以强调尊师的重要。

《潜夫论·赞学》
人不可以不矣就师。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本句大意是:人不能够不跟随老师学习。该名句强调,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一切事都无师自通。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十分聪慧的人,也必须向别人学习。“就师”就是“从师”拜别人为师,或跟随别人学艺。人如果不就师、素质就很难提高,社会的发展速度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一句所揭示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属于一种格言式的语言。

《潜夫论·赞学》
养稊稗者仿禾稼,惠奸宠宄者贼良民。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稊(tl提):一种类似稗子的草。稗(bai败):稗子。稊稗都是稻田的害草。惠:给以好处。奸宄(gui鬼):作乱犯法的人。贼:伤害。这两句大意是:培养稊稗,势必损害庄稼的生长;豢养奸宄之徒,势必伤害善良的人民。成语有“养虎伤身”,“养痈遗患”之说。“养虎”、“养痈”不仅伤身,而且害人。有稊稗,必然会伤害禾稼;有恶人,必然会伤害良民。梯稗和禾稼不能并存;奸宄之徒怎能和良民共处?作者通过比喻说明铲除奸宄.惩办恶人的重要,发人深省。

《潜夫论·述赦》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常:长久不变。弛:废弛。这几句大意是:国家不会有永久的太平,也不会有永久的混乱。法令能够执行,国家就能得到治理;法令废弛,国家就会出现动乱。这几句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国家,都必须依法治国,加强法制,一旦法令废弛,就意味着国家动乱的到来。

《潜夫论·述赦》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 王符经典语录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为(wei围):治理。本句大意是:治理国家的入应当以富民作为根本。民为国之本,若要国家富强安定。必须先使人民生活富裕安定。此句可用来阐述以富民作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潜夫论·务本》
苟得其人,不患贫贱;苟得其材,不嫌名迹。

汉·王符《潜夫论·本政》。苟:如果。名迹:名声,迹行。这几句大意是:如果发现一个非常需要的人,就不要嫌弃他的贫贱;如果得到一个非凡的人才,就不要嫌弃他的名声和迹行。王符在《潜夫论·本政》中强调君主要有治国安民的人才来辅佐,对于这样的人才要不拘一格地提拔,不要计较他的地位和名声德行如何。这几句用于说明荐拔人才要不拘一格,惟才是举。

《潜夫论·本政》
论士必定于志行,毁誉必套于效验。

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志行:志向,行为。毁誉:批评、赞扬。参:参照。效验:效果。这两句大意是:评论一个人必须以他的志向和行为来决定,批评或赞扬一个人必须参照他行事的效果。评论一十人,对之进行批评或赞扬,要由选个人的志向和行为来决定,还要以他的行事效果来参证。不能随众附俗,人云亦云,不能因为其出身尊贵,是上级,是故旧,是亲近者而赞扬,也不能因其出身低贱,是下属,是新交,非亲近者而批评。

《潜夫论·交际》
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隋氏之珠,产于蜃蛤。

汉·王符《潜夫论·论荣》。和氏之璧(bì毕):春秋时楚人卞和所得到的一块美玉。璞(pú匍)石:内藏有玉的未雕琢的石头。隋氏之珠:传说隋侯救了一条受伤的蛇,蛇衔夜明珠报答,即名隋靛珠。蜃蛤(shèngé慎格):大的蛤蜊。这几句大意是:和氏璧出于璞石,隋侯珠产于大蛤蜊。和氏壁是名贵的,但它出于束未经雕琢的玉石;隋侯珠是宝贵的,但它出于平常的蜡蜊。平常的事物不可小觑,因为精华出于平常。这几句用于比喻宝贵的物品和有才能的人往往出于平常的物品和平常的人之中。

《潜夫论·论荣》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王符名言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兼听:听取多方的意见。偏信:只听一方片面之词。这两句大意是:国君所以贤明是因为能够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国君所以昏庸是因为偏听一方的片面之词。这是两句很有名的话,说明广泛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偏听偏信就会受蒙蔽而失之偏颇。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征曾用这两句话告诉唐太宗如何区分明君暗君,受到太宗的称赞。《资治通鉴》记载,当唐太宗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时,魏征将这两句话概括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回答唐太宗。从此,“兼昕则明,偏信则暗”以更高的知名度广泛流传,以至人们误认为这是魏征的话了。

《潜夫论·明暗》
国以贤兴,以谄衰;君以忠安,以佞危,此古今之常论。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贤:贤德的人。谄:谄谀奉承者。佞:奸臣。这几句大意是:国家因为多贤能的人而兴盛因为多谗谀之辈而衰亡;君主因为有忠臣而安宁,圆为有奸臣而危险,这是古往今来普通的道理。这几句用于说明国君近贤用忠,远佞废奸对国家兴衰的重要性。宋人王安石、元人揭傒斯都有类似的言论,可见它是人们的共识,说它是“古今之常论”不为虚妄。

《潜夫论·实贡》
忠信谨慎,德义之基;虚无诡谲,乱道之根。
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
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 王符经典语录

汉?王符知人用人最简捷的途径,没有比考核贡献更好的。如果贡献、功劳确实考核清楚了,那治和乱的情况也就表现的非常明显,人的品质好坏、能力高低会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

养寿之士,先病服药。
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信欺在性,不在亲疏。

汉·王符《潜夫论·本政》一个人是贤明还是愚钝,在于他的思想素质, 不在身份的贵贱高低;一个人是诚信还是欺诈,在于他的秉性,而不在于远近亲疏.强调用人要不分亲疏贵贱.心:心脏,这里指思想索质.信;诚信. 欺:欺诈.性:秉性. 无故无新,惟贤是亲。

《潜夫论·本政》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王符名言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积下不已,必极黄泉之深。
富民者,以农桑为本。
富贵未必可重,贫贱未必可轻。 王符经典语录
父母常失,在不能已于媚子。
夫高论而相欺,不若忠论而诚实。
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 王符名言《赞学》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潜夫论·叙录》
不谄上而慢下,不厌故而敬新。

王符的作品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名句

《赞学》

《潜夫论》

推荐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作者:王符经典语录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mingrenmingyan/13446568393912.html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