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八中学初三年四班 刘忆冰
中华五千年,江山代有人才出。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曹操无疑可以说是争议最多的一位人物。
曹操,奸雄乎?英雄乎?
在多数人的眼中,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阴险、歹毒、蛮横之人。人们有这么个印象,主要原因有三:其一,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曹操有一句很狂妄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其二,他夺了人家汉室的江山。其三,他杀杨修、杀孔融……
看起来,理由相当充分,但是,“众所周知”真的就是事实吗?
据史书《魏书》记载,一次曹操遭董卓迫害,出逃到他的朋友吕伯奢家,却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当他事后知道自己已铸成大错时,后悔莫及,悽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从曹操“悽怆”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宁愿自己辜负别人,把悲伤留给自己,也不愿让别人辜负自己,这才是他的本意啊!他说这句话完全是出于勉强的自我排解,自我安慰及自我反醒而已。清代小说评论家毛宗岗曾对曹操的这句话作这样的评价:“此亦孟德之过人处也。”是的,他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这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偏偏扭曲了曹操的本意,对这句话进行加工,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一来,性质就完全变了。而《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使作者的错误观点误导了一代又一代不明就理的读者。──孰不知,《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小说的内容,亦可真亦可假啊!
至于曹操夺汉,《三国志》、《三国演义》当中都有这方面的描写。没错,曹操夺汉这一事实不可否认,但这能成为我们厌恶他的原因吗?显然不能。历史要发展,就难免会有战争与征服。中华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后来的唐太宗灭隋建立唐朝盛世,成吉思汗西征欧洲,乃至努尔哈赤入主中原都无一例外地验证了这一历史潮流的存在。而曹操夺汉只是顺应了这一潮流而已。而且,当时残酷的环境令曹操别无选择,不进则退,不打就意味着挨打。
再说曹操的“残杀”人才。就拿杨修来说,他究竟为什么被曹操所杀?是人们所说的忌妒杨修的才学?非也,关键在于杨修违背了曹操的用人原则。对此,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这样评论:“如果是对曹操的军国大事有用的人,即使别的地方有差池那倒不要紧。他最讨厌的是耍嘴皮子又不与他同心同德的人。相同的,对一个政治家来说,不能为己所用者,纯属多余。”不能为己所用,这才是曹操杀死杨修的真正原因。而孔融等人的被杀,或多或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综上所述,简单地说曹操歹毒奸险,以至于京剧中把曹操定义为白脸,都是不确切的。
有首歌这么写:“看似花非花雾大雾,涛涛江水流不住。一生豪情壮志铁傲骨,原来英雄,是孤独。”曹操是孤独的,千百年来,他“花非花雾非雾”,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但曹操是英雄,一生豪情壮志,活得精彩,活得漂亮。
曹操,是英雄,真英雄!是英雄自风流!
(指导教师:柯智贤)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