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拯救青海湖

祁永年

它是湖,不是海。人们赋予它海的名字是因为它有海的气魄,宏伟磅礴,烟波浩淼。

然而有人预言,它可能会变成另一个罗布泊。事实证明,这并非杞人忧天。

青海“花儿”中有不少唱“西海”的作品,如“西海的头上云起来,日月山根里雨来”,“腾云驾雾的龙王爷,西海里为王着哩”。西海,就是众所周知的青海湖。

高原神湖: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达4635平方公里,比洞庭湖大1.5倍还要多,环湖360多公里。据说过去骑马跑一圈也得十来天,即使今天的吉普车,环湖一圈也得花一天时间。

蒙古语把青海湖叫“库库诺尔”,藏语则叫作“错温布”,意思都是青色的海,与汉语同一意思。在历史上,羌人还把青海湖叫作“卑笔禾羌海”,汉人文献中又称之为“鲜水”、“仙海”,当然最常见的还是“青海”。直至1929年青海省成立才加了一个“湖”字,以区别于省名。民间认为青海湖是“西湖”,直至现在,河泊流域的老年人仍称之为“西海”。

青海湖还是一个历史名湖。秀丽的湖光山色、肥沃的湖畔草原,使青海湖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争夺这片风水宝地,历史上发生在青海湖边的战争持续不断。早在汉代以前,羌人在这块地方游牧为生,所以统称“羌海”。西汉末年,王莽在湖边设西海郡,筑城戍守。南北朝时,鲜卑乙弗部落拥有青海湖,首领号称“青海王”。南北朝后期到唐初,这里又是吐谷浑王国的中心,湖边有首都优傥城。唐代,吐蕃与诏朝大将薛仁贵、李敬玄、哥舒翰等先后在湖区大军团鏖战,争夺地盘,死伤不知多少人,所以杜甫诗说:“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尽管唐朝在这里设筑了神威军、应龙城,但是长期的战争严重地破坏了湖区环境,对此柳促庸又有诗句:“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在明代,蒙古诸部为争夺湖区而大肆杀伐,三世喇嘛在湖边弘扬佛法,藏传佛都从此传入蒙古。清朝在湖边筑察汉城,每年会集蒙古王公祭海会盟。

青海湖还是鸟禽等野生动物成长的天堂。它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湿地水禽保护区,分布有鸟类12万余只。湖区泉湾湿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栖息、繁衍区,春季有20多只黑颈鹤在此栖息,少数进行繁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也在这里越冬,数量达1500余只。保护区内还分布着普氏原羚、岩羊等兽类多种。

环湖崩溃:

前些年,青海作家杨志军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环湖崩溃》。当时许多人认为这近似寓言,但这种寓言如今被现实地摆在了人们面前。生态危机是青海湖不能回避的现实。

水位下降有关专家根据历史资料推算,青海湖水位在1908年至1957年间,从3250米下降至3196.57米,平均每年下降17.2厘米,湖泊面积减少8.4平方公里。从1957年至1988年,湖水水位平均每年下降约10厘米,湖水含盐量也逐年上升。继鸟岛成为陆岛后,湖滨东缘又出现了两个脱离母体的子湖──尕海和耳海。气象专家的科研成果显示,由于上世纪末气候暖干,湖区周围降水少,注入青海湖的河水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青海湖湖水“收支”不平衡,加上人为活动因素,青海湖水位下降是必然的。

土地沙化在湖西北角已被10多平方公里的沙丘包围,湖区的沙滩盐渍化严重,鸟岛周围满目黄沙。鸟岛在20多年前还是一个湖中孤岛,1978年成为三面临水的半岛,而现在已成为离湖岸几公里的陆岛了。湖南部黄河段,草场向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明显,退化面积迅速增加。海晏县青海湖畔的沙龙已经向湟水河谷移动,根据6年前的数字,青海湖周边区域内现有沙漠化面积4.3万公顷,天然灌木森由以前的34万亩锐减为现在的14万亩。

草场退化青海湖环湖地区的草地是青海最好的草地,以金银滩为代表的环湖草原也是青海最优良的牧场,畜牧环境极好。几十年来湖区人口不断增加,目前区域内有10万人左右在从事农副业,开垦耕地34万多亩。每年夏天,一片连一片的油菜花美丽异常,人们对一望无际的金黄不由发出赞美之声。油菜地的大片出现,大量的草地被开垦为农发出赞美之声。油菜地的大片出现,大量的草地被开垦为农业综合开发用地,也成了环湖生态恶化的原因之一。

物种减少青海湖是我国高原内陆湖区水禽候鸟栖息繁衍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最大的内陆高原湿地水禽保护区。区域内共有鸟类20种,约12万只,其中以鱼鸥、鸬鹚、斑头雁、棕头鸥等水禽聚集较多。另外,区域内还分布有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等物种。由于生态恶化,受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数的15──20%,尤以湟鱼为最。藏野驴、野牦牛等珍稀动物数量也呈减少之势。

面临人类和自然界双重侵害的青海湖还能撑多久?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专家陈桂琛在一篇文章中断言:如果任由生态环境恶化下去,用不了40年,湖区的沙漠化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青海湖面积将进一步缩小,鸟岛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这对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将产生极大的危害。

湟鱼之痛:

湟鱼的学名叫裸鲤,属高原冷水鱼种,因其生长在高寒、高盐碱的水体之中,个体生长速度极为缓慢。青海湖是湟鱼的主产区,过去民间曾有“马过布哈河都能踏死几条鱼”的说法,可见湟鱼之丰。近年来,由于人们无节制地捕捞和生存环境的变化,湟鱼种群到了结构变异、产卵场被破坏的境地。

布哈河是注入青海湖最大的一条内流河,占青海湖年注入量的70%,也是湟鱼最主要的产卵场。由于降水量减少,布哈河水量逐年减少。几乎每年都发生逆流产卵湟鱼,因搁浅无法洄游入湖而死亡的现象。最严重的1998年四、五月间,布哈河平均水流量由平常的每秒60立方米下降为1.3立方米,致使大批产卵鱼死亡在干涸的河道上,形成一尺多高的死鱼长带。今年的7月初,青海湖另一条注流河出现流,在长达17公里的河道内,附近支流内逆流而上准备产卵的湟鱼大量死亡,形成了一条半米厚的死鱼道。看到此景的渔政人员痛心不已,说当时的情景实在无法形容。

天灾固然可怕,但人祸所造成的结果一点儿都不亚于天灾。每年成鱼季节,有大量的渔郎进入湖区非法捕劳,鱼贩子也趁机进驻,进行现场收购。位于湖东北岩红沙山是非法捕捞集中地之一,每到捕捞时节,渔郎们就驾驶着手扶拖拉机及汽车,带着木制机船、渔网、简易帐篷等捕捞工具,进驻红沙山腹地,进行疯狂捕捞。并将捕到的鱼现场售给鱼贩子。这些鱼贩子身份和来源复杂,有从河南、四川等地来的民工,有环湖农场的职工和家属,还有来自湟中、湟源两县的农民。

湟鱼的命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1986年开始,青海省政府先后三次决定对青海湖封湖育鱼,效果并不明显。从今年1月1日起,省政府决定第四次实施封湖育鱼计划。封湖期为10年。在封湖期内,禁止任何单位、集体和个人到青海湖及湖区主要河流及支流湟鱼主要产卵场捕捞湟鱼。并在流通领域禁止销售湟鱼及其制品。封湖的同时、政府部门还对建造拦河闸坝、引水渠道、水库等水利工程提出了具体要求。由于环湖区域较大,加上渔政部门落后的装备和很少的人员,能否全面禁止偷捕现象不得而知,但我们不希望子孙后代们只在生物馆中看到湟鱼。

守土有责:

人们称青海湖为雪域高原上的镜子。为使这面镜子永远洁净,不让她消失,青海在多年前就开始关注环湖生态和湖区资源。

上个世纪70年代初,青海湖区的鸟类资源就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部门每年在候鸟繁殖育雏季节派专人驻守管理。1975年,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中国政府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青海湖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6年6月,被子青海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12月,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其发展和保护纳入了国家有关计划。

面对环湖生态急剧恶化的局面,环湖州县政府和保护区管理部门开展了防治沙化、草场恢复、减畜育草、河流治理等工程,取得了一些成效。作为生态大省,青海湖的治理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根据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日前制定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规划》,全面恢复青海湖生态要用30年时间。

规划显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青海湖区要实施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天然草地恢复等10项建设工程,治理范围涉及到海北、海南、海西3个州的4个县共23个乡。整个工程需投资70亿元,要用30年时间。记者向省计委有关部门求证该规划的可行性时,得到答复:规划已经过专家论证,但70亿元从何而来是个问题。作为青藏高原气候的重要“平衡器”,青海湖生态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青藏高原气候的异常变化,从而直接危害到黄河、长江等源头地区的生态状况。面对高原神湖的现状,中国人不能不着急,在此我们由衷祈愿:神湖早日恢复往昔风采。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