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北极旅鼠自杀之谜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 旅鼠之谜 > 北极旅鼠自杀之谜

旅鼠是一种极普通、可爱的小动物,常年居住在北极,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爱斯基摩人称其为来自天空的动物,而斯堪的纳维亚的农民则直接称之为“天鼠”。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年头,它们的数量会大增,就像是天兵天将,突然而至似的。

旅鼠虽为哺乳动物,但其繁殖能力是很强的。在北极的3月份,当北极狐为求偶而发出的粗哑尖叫声打破了宁静的苔原带时,旅鼠早已产下了第一窝仔,并在雪下忙于抚养其新生的子女。赶上好年头,一只母旅鼠一年可生产6~7窝,新生的小旅鼠出生后30天便可交配(最高的记录是出生后14天便可交配),经20天的妊娠期,即可生下一窝小旅鼠,每窝可生11个,据此速度,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万只后代,确实令人惊叹不已!

与高度繁殖力相适应,旅鼠为了补充繁殖时所消耗的能量,它的食量惊人,一顿可吃相当于自身重量两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广,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几乎所有的北极植物均在其食谱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们戏称旅鼠为“肥胖忙碌的收割机”。

旅鼠的天敌颇多,像猫头鹰、贼鸥、雪鹗、北极狐、北极熊等均以旅鼠为食。一对雪鹗和它们的子女一天就可吃掉100只旅鼠。甚至于草食性的驯鹿,也会对旅鼠大开杀戒,用蹄将其踩死,然后吃掉,也算得上改善一下生活了。

最使人们感兴趣的还是旅鼠及其天敌具有周期性的数量波动。每隔3~4年,旅鼠数量会剧增,并且通常仅持续一年的时间便开始下降。调查结果证明,有些年份在北极狐的胃中可发现整窝旅鼠,说明北极狐是从雪下将旅鼠挖出来的。旅鼠数量的增加,给北极狐的繁殖提供了绝好的条件,这时100%苔原地区的狐狸洞都有北极狐居住,每窝平均产仔8只;当旅鼠数量降低后,北极狐食物来源严重不足,不得不以营养价值低的食物为食,雌狐体质下降,不怀孕,即使怀孕,生出的幼狐体弱多病,不久便会死亡。这样,连续1~2年的时间,北极狐的数量便会急剧降低。雪鹗主食旅鼠,情况也是如此,当旅鼠数量增加时,雪鹗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而当旅鼠数量降低后,大量的雪鹗由于饥饿,被迫南迁。因此,在北美,每隔3~4年都可见到这种雪鹗的大量迁入,而在两次迁入之间,很少见到雪鹗。

在平常年份,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使其数量稍有增加,甚至保持不变。只有到了丰年,当气候适宜和食物充足时,才会齐心合力地大量繁殖,使其数量急剧增加,一旦达到一定密度,例如1公顷有几百只之后,奇怪的现象便发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旅鼠突然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吵吵嚷嚷且永无休止,它们停止进食,似乎是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来临。这时它们便一反常态,不再是胆小怕事,见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都面不改色,无所畏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真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连它们的毛色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便于隐蔽的灰黑变成目标明显的桔红,以便吸引天敌的注意,来更多地吞食和消耗它们。与此同时,还显出一种强烈的迁徙意识,纷纷聚在一起,形成大群。先是到处乱窜,像是出发前的忙乱,接着不知由谁一声令下,则会沿着一定方向进发,星夜兼程,狂奔而去,而大海又总是它们最终的归宿。有趣的是,当它们进行这种死亡大迁移时,总会留下少数同类看家,并担当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使其不至于绝种。这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周密安排好的。

旅鼠的“死亡大迁移”:

在所有的北极动物中,小小的旅鼠也许是最为神秘莫测,令人费解的了。在其诸多的奥秘当中,最令人莫名其妙的则是所谓的“死亡大迁移”。

1868年,人们已注意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年春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一艘满载旅客的航船行驶在碧波荡漾的挪威海面上,突然,船上的旅客发现有一大片东西在蠕动,原来是一大批旅鼠在海中游泳,一群接着一群从海岸边一直向海中游来,游在前面的,当体力用尽后,便溺死海中,紧随其后的旅鼠仍奋不顾身,继续前进,直到溺死为止。不久,海面上就黑压压的一片,全是旅鼠的尸体。目睹这一惨烈场面,不知道那些观众的心情是兴奋、悲悯,还是恐怖呢?

时至今日,这种仍现象屡有发生。

至于旅鼠为什么会集体自杀,科学家们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却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提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来。

有人认为,旅鼠的集体自杀,可能与它们的高度繁殖能力有关。旅鼠喜独居,好争吵,当其种群数量太高时,它们会变得异常兴奋和烦躁不安,这时,它们便会在雪下洞穴中吱吱乱叫,东奔西跑,打架闹事。因此有人认为,由于其繁殖力过强,旅鼠得不到充足的食物和生存空间,只好奔走它乡。值得一提的是,旅鼠的分布极广,除北欧以外,在美洲西北部、俄罗斯南部草原、一直到蒙古一带均有其分布,但只有北欧挪威的旅鼠有周期性的集体跳海自杀行为。因此,有的生物学家进一步解释:在远古时代,有一块古老的陆地叫大西洲,大西洲地处亚热带,四季如春,物产丰富。后来海陆变迁,这块富饶的大西洲沉没了。在大西洲未沉没以前,因为北欧陆地上食物的匮乏,北欧旅鼠的祖先就会泅水过海,前往大西洲寻找食物。而那时候,波罗的海和北海都比现在窄得多,所以旅鼠是有能力游过海去的。这种说法的依据是,有考古学家在不列颠海岸以南的地方发现了远古挪威旅鼠的化石。但是后来,大西洲已经不见了,而旅鼠却一直执迷不悟,遵循着祖先的足迹,以为彼岸即乐土,结果落得葬身海底的下场,才演出了一幕幕旅鼠集体自杀的悲剧。

但是,这一学说存在严重的不足。因为旅鼠是啮齿类动物,它几乎以北极所有的植物为食,而且即使达到每公顷250只的密度也是地广鼠稀,所以旅鼠的迁移并非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更加有说服力的是,旅鼠在迁移过程中即使遇到食物丰富,地域宽广的地区也决不停留。况且,旅鼠也迁入巴伦支海和沿北冰洋北上,若按上述观点,许多年前巴伦支海北部理应有陆地,否则,旅鼠又为何北迁呢?

对此,前苏联的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解释,在10000年以前,地球正处在寒冷的冰期,北冰洋的洋面上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风和飞鸟分别把大量的沙土和植物的种子带到冰面,因此,每逢夏季,这里仍是草木青青,旅鼠完全可能在此生存。只是由于后来气候变化,才导致原来冰块的消失,而如今向北跳入巴伦支海的旅鼠,正是为了寻找昔日的居住地。这一解释虽然有道理,但缺乏充足的证据,因此仍不尽如人意。

另外一种学说则认为,由于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旅鼠活动过度(紧张不安,东奔西跑)和社群压力增加,结果旅鼠的肾上腺增大,神经高度紧张,显得焦躁不安起来,而且运动的欲望十分强烈,于是便开始分散和迁移,有些企图横渡江河湖泊和大海,尽管旅鼠善于游泳,但终因体力不支而被溺死,有些刚跑到食物稀少的边缘地区,忍饥挨饿,旺盛的性欲随之下降,于是种群数量开始大规模降低。不过,此学说也有一定的缺陷,因为高密度的后果往往不会马上在当代就出现,而是在下一代才受影响。

当然这些说法也只是推测,科学家们还在继续探索。总之,关于旅鼠集体自杀的问题,有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也有旅鼠自身生理上、行为上,甚至遗传上的因素,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还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揭开旅鼠集体自杀之谜。

另外,研究旅鼠生命周期的科学家还发现,在其数量急剧增加的时期,旅鼠体内的化学过程和内分泌系统同时也发生变化。有人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正是生物体内控制其种群数量的开关,当其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促使该种群大量的集体死亡。但旅鼠到底是集体自杀,还是在迁移过程中误入歧途,坠入大海而溺死,至今仍然看法不一,这一直是生物界中一大难解之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