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毅 袁学汉
留园亦为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花园,徐置东西两园,东园即现在留园,西园后来舍作佛寺,即今西园戒幢律寺。清嘉庆时(1796~1819年)园归布政史刘蓉峰,经修茸改建,以园内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称寒碧山庄,人们俗称刘园。光绪二年(1876年)湖北布政使盛康据此园,吸取诸园之长,重修后又扩充了东、西、北三部分,易名留园。现有面积约三十余亩。
留园规模宏大,厅堂华丽,装饰精致,尤以建筑布局出色,在苏州诸园中首屈一指。园内建筑,根据宴客聚友、读书养性、清寒避暑、游息娱乐等的需要,设置厅堂、庭院、山池、林木,把全园有限的空间巧妙地分隔、组合成若干不同的景区,数十处各具特色的大小庭园,组成了园中有园、堂奥纵深、曲境通幽的妙观,真可谓造园艺术的佳作。
留园全园分四部分:中部以山水为主,东部以建筑见长,北部系田园景色,西部是山林风光。
入园沿着曲折长廊经过两重小院,可直达中部景区。当走至古木交柯处,从北侧一排漏窗中,即可隐见窗外的湖光山色和参差的楼阁,此处赏景有“寸步一景,移步换景”之妙。经花步小筑。绿荫轩、暖阁便至明瑟楼,楼为二层半间,形似画船后面的楼舱,近水而筑,体态轻盈,造型轻巧,取《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水明瑟”之意而名。明瑟楼向西,就是中部主体厅堂涵碧山房,厅面阔三间,取宋代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秋已变红”之意而命名,又因建筑为夏日观荷而设,又称荷花厅。厅高大宽敞,陈设朴素,厅南庭院中置牡丹花台,厅北面湖平台广阔。这里是全园精华之所在,至此中园诸景尽收眼底:中央池水清澈明静,“小蓬莱”飞落碧水之中,曲桥上紫藤花棚繁花累累;东部汲古得绠处、清风池馆、西楼、曲溪楼等亭楼建筑掩映于古木奇石之间;池西山腰上闻木樨香轩和池北山顶可亭遥遥在望,前后是连绵起伏的假山,石峰屹立,林木森茂,一道云墙形如蚊龙;从闻木樨香轩看寒碧山房、明瑟楼、绿荫轩,花墙楼阁高低错落,逶迤相接,倒影地中,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画卷。每值中秋佳节,桂香浮动,更是令人陶醉,正如闻木樨香轩前对联形容:“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
饱览了中部山水园景后,来到曲溪楼畔,向东便是华丽的东部庭院建筑群。这里以高大豪华的主厅五峰仙馆为中心,有书房还我读书处等辅助建筑环绕于四周。五峰仙馆高深宽敞,陈设精致,梁柱均用楠木,所以又名楠木厅。厅前院中峰石挺秀,取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诗意为名。厅前假山为苏州诸园厅堂前规模最大的一处,假山之中传说有十二生肖形态,要人们仔细端详方可看出。再往东,经揖峰轩、石林小院便至与五峰仙馆并列的另一座豪华厅堂——林泉耆硕之馆,意为这馆是年老而德高望重者的游憩之所。厅为四面厅形式,厅分前后两部分,前厅雕梁画栋,后厅朴素简雅,中间有银杏木精雕的月宫门,屏风分隔,俗称鸳鸯厅,是我国古典厅堂建筑的精品。厅北矗立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雄峙居中,瑞云峰、岫云峰映衬左右,相传这是宋徽宗时朱大勔在江南搜刮奇花异卉、珍木怪石时而留下的“花石纲”遗物。冠云峰特别高大,高六点五米,全石清秀奇特,玲珑剔透,通过多褶孔窍,涡洞连接,体现了米芾所概括的太湖石的瘦、皱、漏、透的四大特色,是江南名峰之一。俞樾在《冠云峰赞有序》中描述其状:“如翔如舞,如伏如跧,秀逾灵壁,巧夺平原。”此峰三面入画,但由于太湖石的奇特,人们各有自己的观视角度,如从西北方望之,宛如一尊送子观音,婷婷玉立,故人们呼之为“观音峰”;有人细观此石,峰顶似雄鹰飞扑,峰底似灵龟昂首,呈鹰斗龟形态,巧夺天工;有的说它石巅高耸,四展如冠,而名“冠云”。冠云峰前后,尚有冠云亭、冠云台、冠云楼,楼上匾题“仙宛停云”,以示此处似神仙宫苑。
留园的西部和北部是一派自然山林、田园风光,另有一番风趣。
偌大的留园,游人一进园门便可不受日晒雨淋,贯通全园连绵不断的回廊曲榭将四区园景、厅堂建筑联成一体。廊长七百米,随形而变,依势而曲,是其它诸园所不及。长廊壁上,嵌有历代名人书法碑刻三百多方,称为留园法帖,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吴江董汉策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所刻的二王法帖,其他还有苏轼、米南宫、董其昌等人的字帖。
留园集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所以俞樾在《留园记》中称:其泉石之胜、华木之美、亭谢之幽深,诚足为吴中名园之冠。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