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竹影

孙静

古人云:竹之为物,非草非木,不同凡草,不同俗木。

竹的清影倒映在我心里多少年了?我放思绪飞去很远……

对竹的感情怕是要上溯到刚上学的时候。从我的第一位数学老师那里,我认识了竹笋,竹子的芽。由此引起了我对竹子的研究,便常常跑到竹园去,看竹笋一天就窜得老高;看它卸掉了外皮露出嫩绿的竹竿,就忍不住想摸一摸;看它刚长出的节怎么越靠近根部就越短呢?还有,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竹笋会从哪里冒出来……竹子对我充满了奇妙。刚从竹壳里探出的竹竿白白嫩嫩柔柔弱弱,你都担心它会不会被风吹折。放心好了,它见风就会迅速变硬,再长出两片叶子为它摇旗助威。再大的风也奈它不得,相反,只会让它叫得更响更欢。

竹有着非同一般的坚韧。

那时候作为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对竹的感觉是质朴的,甚至仅仅是物质的。可是,所谓的感情往往是沉淀后升华出来的一丝最纯最美的回忆,回忆里有对逝去的童年的朦胧的怀想,还有对那段永不回头的无忧无虑的岁月的“憧憬”。

而后就渐渐长大了,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便有了真真切切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滋味。初一的时候不知为何突然对国画有了浓厚的兴趣,这个用水墨表现的体裁几乎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我兴高采烈的每天“挥毫泼墨”恨不能化作一缕墨香融入它悠远的韵味中。画国画很自然就涉及到了竹──这个寄托了从古到今无数名士君子清高的心态不羁的性格的特殊物种,似乎因了它的存在无数飘荡在凄风苦雨中的落魄的心便有了归宿。而我,生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却像专为了追逐先人的遗风般痴狂的喜欢上了竹,成天旋转着一双不知所以然的眼睛四处搜寻着竹的清影,每每发现丁点踪迹总是欣喜若狂就像他乡遇见故己。我的墙上案上课本的空隙全部充塞着竹清瘦的身影,大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气概。而且很长时间以来我固执的认为竹具备最完美的线条和优雅的姿态,那是无与伦比的美。

高中时代思想的独立和性格的健全为我深化对竹的感情提供了可能。学校围墙内的某一角落有一泓清泉,绕泉就是一丛修竹,我像发现新大陆般为其命名:“沁园”,从此这里成了我的私人角落。雨后初晴我踏着潮气探访它的新生儿竹笋,枯黄的外皮下展现着生命的新奇;阴雨绵绵我踩着泥水询问它们无恙否?紧紧挤在一起的身影带给我会心的一笑和一丛盎然的清新,我便觉得纵有千种困难在它的微笑里也不足挂齿。有时候我也在它的林间小憩,它庇护下的喜阴众草长得翠绿葱茏,还有悠然自得的小蜗牛。才又明白竹并不是难以接近的,并不只有不同流合污的风范更有仁慈善良的爱心。

竹一节一节的提升着我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

基于这种追求我全力投入了专业学习,并为此开始了半年多四处飘流的生活。激情和梦想与喧嚣和浮躁同在,我终日忙碌忘了身在何方将去向何方。直到有一天我听见了来自内心的呼唤,并顺着它的指引走进了济南植物园,欢快的溪声尽处,是郁郁葱葱的、久违的竹!我远远的站着望着,莫名的就想哭,泪还未湿满眼眶,笑意却已盈满我的脸庞漾向心间。走进它的深处倾听问候与细诉,萧萧竹声如一把神奇的梳子,理顺了繁杂的思绪直指通达的前方。风拂过叶间枝间,“唰啦啦”没有音符却是世间最美妙的乐声,清爽,清雅,清幽。

当我带着坚定和宁静的心态又踏上征程的时候,我深知竹声里的喻意:人世间最难得的是内心的恬淡与平凡,它无关乎你的地位、收入和状态。

竹蕴含着许多人终其一生也不明了的哲理。

现在我来到了这里──东门和电教馆守候着竹的学校。也曾因有形的压力蓦然卸掉而产生的懈怠,但又被无形的引力拉着肃立于竹前。家乡的竹北国的竹不改其翠绿与傲然,光洁硬挺的竹竿昭示着它不变的性格,它坦然生长在寂静的角落并不刻意求得别人的注视。超然而不轻狂,成熟而不世故,似有思而不为思所羁,似有虑而不为虑所郁,自然朴实,明净深邃。

竹影轻叩我心,终于叩开了一个新的层面。

提起竹就不得不说竹林七贤。这群以清高、简易、明敏、俊秀、优雅作为人物鉴赏和评论基准的高逸之士,为了反对虚伪的礼教和追求个人自由多半选择了退归山林,“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他们自然与竹成了至交。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行云在空,明月在中”的高超,还可享受“天风徐来,一叶独飞”的轻逸。真不知是竹子超凡的风韵陶冶了高士们脱俗的情趣,还是他们兼有诗人与哲学家的气质滋养了竹子的摄人气韵。正如佛石所言:中国文化的精蕴,恰敛于其胸,现于其形。

至此,竹早已不是简单的为帚、为笔、为篓、为筐的原料,更是雅士们的知音,可怡神,可舒怀,可咏志。“竹下品茶则绿意盈盏,竹下饮酒则翠色满怀。”自是别有一番风味。“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与竹如此心气相通,恐他人难望郑燮项背。“竹生荒野外,稍云耸自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真心。”“衙前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竹具有谦谦然的君子之风,又会给人带来温和的有节制的快乐,但竹的描绘实非一日之功,画竹所谓“六分半书法”。墨竹一道,更需详审竹之阴晴变化方能随意下笔致生意具足。“成竹在胸”即由此而来。

书画,文思,感悟得以在竹空心的茎里融会贯通,畅行,并提升。

这就是竹,无花而香的竹,刚柔相济的竹,广泛的根基赋予它顽强的生命力,它因此又超越了清高的文人雅士的脆弱易折,它浸润了天地灵气而茂,而荣,“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

竹四时有变,我尤其喜欢秋竹,秋风中的竹子虽消瘦但不折腰,虽孤独但不动摇,虽忧思但不哀鸣,体现着千年的修行万世的造化,主啊,竟有这般通灵之物!竹伴着我一路走来,抚慰着我多年风雨兼程的追求。洋洋千字道不尽我对竹的感激和敬仰。大言无声,只说:

有人嫌太清,又有人嫌太瘦。都不是。

我知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