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意境”
欣赏评论诗词,意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人们欣赏评论诗词时常常提到诗意、诗味,“诗意”“诗味”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鉴赏诗词需从意境入手,注意领会意境。
前人在说明诗的意境时,曾用下面这个比喻:
生活像米,文是煮米成饭,可以充饥;诗是酿米成酒,用以怡情。
此比喻未必贴切,但它道出了“写诗必有意境”的要求。
苏轼曾写过《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原文如下。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这是两首题画诗,其一中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对后代作画赋诗产生了极大影响,这四句大概说的就是意境的问题。
“意境”是什么?先拿两首唐代小诗为例体会一下。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忌满光先缺,乘昏影暂流。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骆宾王《玩初月》)
李峤的《风》除了告诉读者“风”的特色外,没有留给读者余味,大概就是苏轼说的“赋诗必此诗”吧;骆宾王的《玩初月》除了写出“初月”的特色外,似乎还在告诫读者什么——“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读者从中似乎能够体会到什么,但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到的东西就是“意境”。
宋代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曾这样评价王勃的《咏风》:“最有余味,真天才也。”《咏风》有何余味?请看原诗: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王勃《咏风》)
“风”“去来无迹”“动息有情”,“有情”体现在“加林壑”“驱烟”“卷雾”“起松声”,“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宋玉《风赋》),努力做到让“我”受益。王勃年少才华横溢,但“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王勃《滕王阁序》)。在此诗中王勃借“风”寄托自己的“青云之志”。这大概就是此诗“余味”之所在吧。这样的“意境”在李峤的《风》中是无法体会到的。
辛弃疾有一首咏月的词《木兰花慢》,其“意境”与众不同,原文如下。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辛弃疾使用屈原的《天问》体,从“月落”着笔,驰骋想象的羽翼,连珠炮似的对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尤其“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这连续的三问,让我们意识到词人朦胧猜想到了“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宇宙观”;结尾二句“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对月亮运行经过海底的说法提出疑问,是说如果月宫中的房子不被撞坏,玉兔也和蛤蟆一样,顺利渡过大海,没有发生任何问题,那么圆圆的月亮又为什么渐渐地会变成“钩”样的月牙呢?这与“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骆宾王《玩初月》)的发问相比,更为具体深刻。本词视野广阔,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包含生活逻辑,且有难能可贵的科学断想,彻底打破前人咏月的陈规,道前人所未道,发前人所未发,其意义较那些对月伤怀的作品寄托深远,其意境较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咏物词更高一筹。这也就是我们从中体会到的“意境”吧。
二、什么是“意境”
从上面几首诗词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意境”。但是要对“意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意境”是一个艺术概念,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相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唐代司空图说的“思与境偕”(《与王驾评诗书》),指的便是意境。
具体地讲,意境是作者主观方面的“意”(包括思想感情、意趣、理想、情操以及创作意向等)和客观方面的“境”(包括景物、音响、人物、气氛、色调等)的统一,也就是南宋姜夔说的“意中有景,景中有意”。
清末学者王国维提出了“境界”说。他讲的境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指人生的求索、修养、造诣所须经历的阶段或所要达到的水平。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种境界也。”(《人间词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事业家或学问家,首先要高瞻远瞩,总结前人经验,立定自己目标;第二步要苦苦寻求,为达到目标锲而不舍;第三步,才能一朝顿悟,有所发现,做出贡献。其二,“境界”,就是指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意境”。如诗词,王国维强调真情实景,“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
王国维进一步提出判别诗词是否有境界的标准,即是否做到情景交融。也就是说,诗词的写景与抒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才能有境界(意境)。他指出:“‘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笔者认为,因为这个“闹”字逼真地写出了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也饱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欣之情。他又举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笔者认为,因为这个“弄”字,细致地刻画出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也隐隐透露出词人对春色将阑的惋惜之情。所以从作品是否具有真情实景的意义来看,王国维界定“意境”说:“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也。古诗之佳者,无不如是。”(《元剧之文章》)
下面,考察两首同写“庐山瀑布”的诗作。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苏轼在《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中写道:“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谁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从苏轼的评价来看,他是褒李诗贬徐诗的。苏轼为何褒李诗贬徐诗?李诗神奇瑰丽,想像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余味,这“余味”便是意境所在。徐诗刻画瀑布之状颇工,亦不失为咏庐山瀑布的佳句。场景虽不小,但亦给人局促之感,写得太实,显得呆板,正印证了苏轼所说“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徐诗比起李诗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来,相去实在甚远。可以说徐诗也有意境,但是言尽意止,意境平浅而不高远。
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所谓“意境”,是指文学作品里景中有情或情中有景或情境交融的艺术境界,也就是作者主观和客观的和谐统一。换言之,有真情实景的作品,便有意境。作品有了意境,能使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有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共鸣、受到感染。
三、诗词“意境”例析
诗词贵有意境。而主观的意,要受作者的生活遭遇、品德修养、世界观、人生观等因素制约,因此,同一个“境”,由于不同的作者之“意”相异,自会造成不同的意境。下面我们考察几组写同一个“境”的诗歌。
(一)鹳鹊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畅当《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两首唐诗同写“登鹳鹊楼”,而意境二致。畅当的《登鹳鹊楼》,写出了势峻、楼高,野阔、流长,给读者以峭拔、开阔、辽远之感,但仅此而已,缺乏耐人寻味的意境。而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抓住白日和黄河,写出山的高峻气势,尽管太阳已经被高山遮住,却还泛着白色的光辉;滔滔的黄河东流入海的浩渺景象,也仿佛出现在眼前。景是雄丽壮阔的。诗人缘景生情,接着写出:希望眼界更开阔,看得更高远,立足点自然就要更高。这就构成一种开朗高远的意境。诗人所写是他眼前的实景,以表现他的抱负胸襟。
(二)洞庭湖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
同一个洞庭湖,杜甫和孟浩然的诗歌,意境各异。杜甫的《登岳阳楼》首联记述登楼的欣喜心情,颔联极言湖面的浩渺广阔,颈联写自己的困苦境况;虽然个人遭遇如此困苦,但尾联却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所见者大,所思者远,造成了开阔崇高而深沉的意境。孟浩然的《临洞庭》,把洞庭湖的气象写得够宏大的:湖水秋涨,与岸齐平,水天相接;云梦二泽水气蒸腾,波涛喧涌,似乎能把岳阳城撼动。可惜后两联所赋予这种境的感情,不能统一:用欲渡湖而无舟楫作比,表明自己想做官而无人推荐,这样平居闲处,有愧于“圣明”之世,最后发出“临渊而羡鱼”亦是徒然的感慨。全诗的意境就略显平庸低浅。
(三)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同样是咏“清明”,晚唐杜牧和北宋王禹偁的作品的意境不同。杜牧的《清明》创造了一种恬静、清逸的意境;而王禹偁《清明》创造了一种淡泊萧然、自乐自足的意境。
(四)梅花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园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同样是咏梅,北宋林逋和南宋陆游的诗作,意境各殊。林逋的《山园小梅》创造了一种静谧、高洁的意境,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况,创造了一种孤芳自赏的清新意境。
(五)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
清代施补华在《岘傭说诗》中这样评价这三首诗:“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细细品味,我们发现,虞世南的《蝉》创造了高扬的意境,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创造了幽怨的意境,李商隐的《蝉》创造了抑郁的意境。
四、如何创造“意境”
诗词作者如何在自己的篇章中创造意境呢?这是一个文艺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创作实践问题。意境是诗词必不可少的,但是,意境又不是整齐划一的,在不同的诗词中有着不同的形式。诗词作者一般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造诗歌的意境。
(一)触景生情。在一首诗或词中,先绘景再抒情,从而造成意境。而抒写的“情”是由所见或所闻的“景”引出的,这体现在诗词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如黄巢的《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见到秋天菊花的生长境况,而想到改变菊花的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将所见之景和引发之情,艺术地概括在四句诗中,有着完美的意境。触景而生的情,是“报与桃花一处开”,而内在还有更为深邃的思想,那就是,要为劳苦大众改变现状。从这可以看出,此诗的意境,不仅完美,而且深远。
再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写寄居洛阳的诗人在一个春天的晚上,听到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引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即触“笛声”而生“故园情”。李白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诗的意境所在。
(二)以景托情。在一首诗或词中,先抒情再绘景,使得情中有景,从而造成意境。在作者笔下,所绘之景染上了作者某种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古人称为“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感情色彩的境界。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此诗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意境凄凉、幽怨。
再如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写“不尽”的“边愁”,结句以景托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意境壮阔而悲凉。
(三)情景分列。在一首诗或一首词中,写景部分与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立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融合。在一句之中,上半写景下半抒情的,如杜甫《江亭》中的“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前后句都是一半写景一半抒情,“水流”“云在”是景,“心不竞”“意俱迟”是情;在两句中,上句写景下句抒情,或上句抒情下句写景的,如陈亮《水龙吟》中的“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即上句抒情下句写景;在四句之中,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或上两句抒情下两句写景的,如张孝祥《西江月》中的“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即上两句抒情下两句写景;在一首之中,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或上半部分抒情下半部分写景的,如杜甫的《蜀相》: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上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对诸葛亮的远见和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
(四)寄情于景。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是寄情于景。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此诗写出西涧春晚之景:幽草涧边生,深树黄鹂鸣,春潮带雨,野渡无人。因作者为人洁身自好,处仕途而愧无建树,便形成诸事一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这种思想感情注之于写作中的景,于诗便构成一种自然淡泊的意境。
再如辛弃疾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
此词写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除“谁家”的发问和“最喜”的流露,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表面看来,作者没表示态度,但在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寄有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此词的意境所在。
(五)景略情在。有些诗词,表面看来,全是抒情。本是触景生情,情景一致,但写成诗时,把景略去,直抒胸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是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美。
五、诗词“意境”的要求
诗词有意境而一般亦不算好诗词,有意境只是对诗词的基本要求,还有更高的要求,就是意境要高超、新颖。怎样才能使意境高超、新颖呢?
(一)须境近而意远。所谓境近,指的是景物要具体、真实,又是人们所熟悉的;所谓意远,指的是思想感情要深远。境近,才能使人感到亲切,有艺术感染力;意远,才能以深远的思想感情启发人、打动人,从而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黄巢的《题菊花》,就达到了境近而意远。菊花在秋天生长,这是常见之景,可谓境近了,在这常见之景的描绘中,寄寓的不是一般的感情,而是深邃的思想,又称得上是意远。
(二)必景新而情殊。选择前人没写过的景物或场景,能达到景新,但是,有些景物或场影,像风花雪月和生死离别之类,是永久存在的,经常出现的,不可回避的,写这样的景物,若能达到景新,则更新颖。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另一方面要写出独特的感受。比如唐代长安的慈恩寺塔,引了不少文人骚客登临题诗,所题的诗优劣不等,其中有一首是章八元的《题慈恩寺塔》,即:
七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讶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
这首诗写慈恩寺塔面面俱到,从塔的形状到登临的景况都写了,用语虽多,但却不能使人感到新颖奇巧,而寄于景中的情更是少得可怜,没抓住景物特点,没写出独特感受。杜甫的《登慈恩寺塔》则不同,因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写出了独特的感受,所以具有高超的意境。诗的开头只用两句:“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就写出塔高耸天的特点,下面的“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也是形容塔高,登临塔上仿佛听到了天河的流水声,如此写塔高耸天的特点,给人印象多么强烈。更主要的是,本诗写出了独特的感受,登塔下望,作者见到了长安周围的景象,写出了有独特感受的诗句,即: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作者见到塔下景物一定很多,写出来的只是雾气蒙蒙,泾水和渭水看不清了,连长安城也难分辨。这是作者当时的感受,在这感受中,蕴含着对国家的忧虑,唐王朝的政治气氛也正是“但一气”的。这里,景物写的有特点,所寄寓的思想感情也很深远。
(三)容矛盾为统一。诗词的意境,一般的,是情与景在感情色彩上一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可是,有些诗词作者,故意将感情色彩正好相反的情与景写在一起,并使其和谐统一。这样的情与景,因为既矛盾又统一,对比鲜明,所以有着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如《诗经·风雨》,景是风雨交加,群鸡乱叫,是让人烦闷的,而情却是欣喜的。一个久盼“君子”的妇女,盼了很长时间,逢上风雨交加,群鸡乱叫,自然烦闷得很但是,就在这时,“君子”来了,欣喜之情便难以抑制了,烦闷的景与欣喜的情加以鲜明对比,就更突出了欣喜的情,既矛盾又统一。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矛盾的,把这一矛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一个和谐统一的境界中。辛弃疾的《菩萨蛮》,既抒发了作者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又流露了抗战不可行的消极情绪,这是作者矛盾心情的反映,而矛盾的心情却为一个统一的画面所蕴含,青山、流水和山里的鹧鸪啼叫,写在一起是很和谐的。
在如何创造完美、高超的意境方面,古代的诗人和词人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以上三个方面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如用渲染来烘托,化景物成情思等,也有助于创造意境。用渲染来烘托,就是通过景物的渲染来烘托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景物描写上虽用了笔墨,但使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了。化景物成情思,就是借助某些艺术手段使景物更富于思想感情。如王维《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写泉水的流声用“咽”,写日光的微弱用“冷”,这样就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多地带上了幽僻的情调,景物也就成了有感情的东西。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