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耳,字伯阳,谥曰聃,一说老子即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约生活于前580年至500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
老子曾为周“守藏室之史”(做史官,管理藏书),后见周朝衰落,社会风气颓败,于是弃官归隐,归隐后著《老子》。《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也大致全面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其中“道”的观念,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反对儒墨两派的道德观,认为真正道德是不追求道德,提倡柔弱虚静,减少私欲,知足不争;理想政治是无为而治,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社会。《老子》包含丰富的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哲学有巨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角度吸取了《老子》思想。老子死后,他的思想被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进一步发展,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成为后来道教哲学的主要思想,对中国历史影响十分深远。
传说老子辞官归隐,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向西行去,当走到函谷关(有人说是散关)之时,关令尹喜是个喜好道术、“隐德修行”的君子,早已风闻老子西游之事,料定他必过此关,遂嘱关兵注意盘查迎候,果然迎到了老子。二人相见甚乐,连日交谈,尹喜虚心求教,聆听金声玉振,茅塞顿开,喜不自胜。他要老子终老此地,自己奉养不怠,老子却执意要走。尹喜见实在挽留不住,只好同意放行,但又想,让这样一位无与伦比的“博大真人”连同其博大精深的学问一起永远消失,简直是开天辟地以来最大的、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于是他便恳求老子说:“老先生将远遁隐居了,我也留不住,只是请求您勉为其难,作书一部,把您的大学问存留于人世吧!”老子推辞不过,只得答应下来。于是静坐默思,运动刀笔,“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然后,他告别尹喜,骑上大青牛,飘然出关而去,“莫知其所终”,但终有《老子》流传于后世。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前苏联、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译出版。美周《纽约时报》列其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