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上册 > 语文四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
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上册 第二组 第5课 《语文四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完成并检查预习任务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学到的观察方法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并认真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的诗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任务设计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了解苏轼、陆游的生平及作品首尝试自读,理解两首诗借助字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重难点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关键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课时两课时教具风景画、录像、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
一、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三、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四、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背景图,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留下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题西林壁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九课题西林壁教学目的、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课时一课时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
图片教案
题西林壁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1、听范读。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检查预习生字:缘、庐、峰。4、指名读《题西林壁》。5、齐读。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
【教学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朗读并且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难点】突出“远、近、高、低、横、侧”几个字的展示的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重难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2、读懂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中的哲理;3、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课时目标】〖第一课时〗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2、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2、读懂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中的哲理;3、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学习步骤:初
教材理解
1、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1、教学《题西林壁》时,要突出“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体会诗人在庐山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1、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2、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重庆市云阳县关市小学孙小芳】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构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预习时让学生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
《古诗两首》参考图片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苏轼 陆游 三苏祠 东坡井 陆游祠
《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是人教版第七册语文课本中的两首古诗,两首古诗朗朗上口,每首古诗的后两句都蕴涵着人生的哲理,在教学中难点就是体会每首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在教学第一首诗《题西林壁》时,学生在理解诗
学习辅导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出诗人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学习课文时在理解诗意的同时,注意体会诗人的心境。并注意欣赏古诗的语言。一、我能把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m____ah__y__ 莫 腊 浑
一、默写古诗《题西林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加粗词的意思1、题西林壁:题:
A级基础知识达标(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火眼金睛,辨字组词(12分)莫()军()黄()模()浑()横()借()酒()峰()腊()洒()锋()二、吟诗园(默写古诗)(24分)题西林壁______
A级基础训练:课内巩固与强化(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火眼金睛(辨字组词)(16分)题()腊()浑()疑()提()借()挥()凝()莫()庐()酒()壁()寞()炉()洒()臂()二、我当小翻译
【多音字组词】重:chóng(重复、重新)只:zhǐ(只有、只好)zhòng(重量、重担)zhī(船只、一只鸡)
【反义词】远──近高──低真──假暗──明
【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缘】因为。【莫】不要。【识】认识,了解。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这是作者由看到的景象产生的联想,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
《题西林壁》描写了诗人游庐山时的感受,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游山西村》生动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的欢悦气象,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达
【诗的内容】《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行写庐山的景色,后两行抒情说理。《游山西村》这首诗前两行写农家招待客人的情景,后两行写来时路上的所见所惑。【课文结构图】
题金陵渡【唐】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山中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思考练习第2题】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意思是: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见到局部。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它启迪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合
多媒体教学
课文拓展
课件下载
课外阅读
励志故事: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