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上册 > 外国诗两首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外国诗两首》
【知识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写景诗的特点。【能力目标】分析写景诗的意境。【教育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识记本课的生字词。⑵掌握本课的作家作品常识。⑶掌握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能力目标:分析两首写景诗的意境及其各自特点。3、情感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教材分析】1、《蝈蝈与蛐蛐》: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歌颂大自然美如诗歌,运歌声不断,运充满生机。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
【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全诗的主旨。2、品味田园诗的语言。3、体会本诗蕴含的思想感情,感悟全诗的主旨。4、学习同题材诗的欣赏、比较。【教学重点】感受本诗所写夜景特点,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
【实用教案】〖创意说明〗 本教案的创新点在读写结合学诗歌。两首外国诗歌的特点是人文内涵更为丰富、含蓄,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读诗时教学生学会放飞想像,用改写、续写来加深对诗作的理解,培养审美能力。两首诗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捕捉住蝈蝈和蛐蛐这两个富有生机的意象所呈现出来的场景;通过语言品评的方式再现《夜》这首诗歌所创设的画面感。2、过程和方法:通过不同译文之间的比较来品评诗歌的语言。3
【教学目标】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教学重难点】1、诗歌诵读。2、诗歌仿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
【课文分析】《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蚰蚰》一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揭示的却是
【教学目标】1、学习静谧、遐想、喧响等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诗人为什么
【教学思路】这是两首描绘大自然的诗歌。抓住意象的特点,感受美好的意境,领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学生赏析诗歌的关键步骤。教读本课,要先营造符合诗歌意境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诗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⑴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⑵写景诗的特点。⑶分析写景诗的意境。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
【教学目标】1、了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教学媒体】磁带、录音机。【其他】学生课前预习这两
【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把握全诗主旨。2、学会比较阅读。3、揣摩诗句,通过联想和想像,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 1、感受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借助联想和想像,以意
【教学目的】1、了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教学重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分析诗歌的写作特色。【课
【教学目标】1、学习静谧、遐想、喧响等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3、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诗人为什么
【教学目标】1、体会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理解诗歌内容,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文分析】《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蚰蚰》一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揭示的却是
【教学内容】本课在第14~17页。前首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作,通过倾听炎热夏天蝈蝈的乐章和寂寞冬天蛐蛐的歌儿,领悟生命的热情,感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后首是俄罗斯田园诗人叶赛宁的诗作,描
【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写景诗的特点。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教学构想】1、这两首都是田园诗。田园诗一
教材理解
蝈蝈与蛐蛐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
《蝈蝈与蛐蛐》一诗的构思有什么特点?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
一、《蝈蝈与蛐蛐》一诗中,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 此题意在让学生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全诗的主旨。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
1、这两首都是田园诗。田园诗一般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因人、因诗而异,各有其特点。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两首诗的具体内容、景物描写、语言特点、感情意蕴等方面进行比较。2、欣赏《蝈蝈与蛐蛐》一诗,可根
【作者简介】1、济慈: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6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
1、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从内容上看,作者把蝈蝈和蛐蛐比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比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颁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流露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从结构上看,这句
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6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71年出版第一部
蝈蝈与蛐蛐《蝈蝈与蛐蛐》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也是一首大自然的欢歌。它描写了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妙无比,歌颂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1、这首诗
《外国诗两首》课文参考图片蝈蝈蛐蛐6松林鸟 长脚秧鸡夜莺月夜小溪·草地小
济慈《济慈书信集》 叶赛宁的作协会员证叶赛宁与邓肯
《外国诗两首》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诗歌单元的第四课,这两首诗分别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我认为这节课谢老师上得十分精彩,在教学中既体现出了诗
听了谢小青老师的《外国诗两首》,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一节有创新的诗歌教学课,对外国诗歌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1、引导学生以多种方法学习诗歌:传统的诗歌教学往往以朗读为
教无定法,但毫无疑问,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学习的快乐,学到了知识技能,培养了审美情趣,得到了性情陶冶,课堂就达到了最高境界。小青老师的一节《外国诗两首》,教法灵活,敢于创新,诗文“变身”为书画,浅唱
学习辅导
一、基础知识训练1、根据拼音写汉字:昏 yūn()夜 yīng()微 yàng()2、《蝈蝈与蛐蛐》作者是,他是的浪漫主义诗人。《夜》作者是,他是诗人。3、《蝈蝈与蛐蛐》和《夜》都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诗,你还能再另外
一、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
一、达标训练1、济慈,(国别)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叶赛宁,(国别)诗人,他擅长描绘的景色。2、辨别下列各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⑴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⑵明月洒下它的光
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栖息()草茸茸()欢嚷()喧响()2、根据注音写字:树 lí()yōu 暗()沉 jì()昏 yùn()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⑴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一、基础巩固1、请给加粗字注音:昏晕()栖息()茸茸()银波微漾()2、填空:⑴《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英国诗人,1816年发表处女作。⑵《夜》的作者是俄罗斯的,这首小诗展示了夏夜的、,传达出诗人对大
图片资料
昏晕(yūn)隐藏(cáng)树篱(lí)消逝(shì)栖息(qī)凝成(níng)喧响(xuān)欢嚷(rǎng)夜莺(yīng)微漾(yàng)沉浸(jìn)草茸茸(róng)
栖:(qī)栖息蝈:(guō)蝈蝈 洒:(sǎ)洒水掴:(guó)掴耳光
晕:yūn(晕厥)盛:chéng(盛饭)嚷:rāng(嚷嚷)yùn(晕车)shèng(盛夏)rǎng(吵嚷)
【昏晕】头脑发昏。【树篱】用树密植而成的围墙。【沉醉】大醉,多用于比喻。【消逝】消失。【栖息】居住(多指暂时的)。【幽暗】昏暗。【喧响】声音大而杂。【沉寂】十分寂静。【欢嚷】欢叫。【沉浸】浸入水中。多
【层次结构】《蝈蝈与蛐蛐》这首诗可以分为两节: 第1~8行诗为第一节。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领以下7行诗,主要写了“蝈蝈的乐音”。还写了“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可喜的草丛”等富有盛夏特色的景
《蝈蝈与蛐蛐》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夜》 “夜”有时是黑暗、恐怖
蝈蝈与蛐蛐济慈[这是诗的第一节,用动静相衬的手法描写盛夏时“蝈蝈的乐音”。]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
《蝈蝈与蛐蛐》 这首诗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夜》这首田园诗,通过对夜里各种景物的描写,展现
这两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精微,学习时应着力于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用心领悟蕴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这两首都是礼赞大自然的田园诗,学习时,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两首诗的具体内容、景物
1、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
1、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合作鉴赏: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
1、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从内容上看,作者把蝈蝈和蛐蛐比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比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颁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流露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从结构上看,这句
方寸之间的大气美《蝈蝈与蛐蛐》短小精致,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冬两季的具体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两种昆虫的吟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演出。但是这种描写表现出了大自然一年四季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1、提挈巧妙的句子: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⑵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⑶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2、诗意浓郁的句子:⑴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⑵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⑶
【知识考点归纳】1、了解写景诗的特点。2、能初步分析写景诗的意境。【典型考题分析】例题:请找出对《夜》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诗歌展示了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B、诗歌在写作过程中以
不同的诗人面对大自然,总是有不同的感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就捕捉到了两种很平常的昆虫叫声,发出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则给我们描绘了宁静、美好的夜。一、《蝈蝈与蛐蛐》 1
多媒体教学
课文拓展
课件下载
课外阅读
励志故事: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