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下册 >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预习提示】1、自读课文,做到“三看一查”。“三看”课文:看注释,看简析;一查:查工具书。了解孟子的生平和主张,熟悉课文内容。2、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划标出疑难词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
【教学目标】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教学重点】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课型、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背诵课文;3、学习本文阐述道里的方法;4、领会课文深刻道理。【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知识;领会课文深刻道理。2、难点:学习古代名家阐述道里的方法。【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2、掌握句子节奏。3、理解、疏通文段。4、理解课文思路,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主旨句。5、背诵第四段。6、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目的】1、理解古代哲人思想。2、顺畅朗读背诵。3、积累文言词汇。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重点:⑴顺畅朗读背诵。⑵积累文言词汇。2、难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教学时间】
一、直接导入二、确立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 3、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三、简介作者、作品1、学生交流积累。 2、出示孟子
教材理解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单元节选了《孟子》中的二篇著名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其中之一。这篇文章仅160余字,但字字都值得理解与回味。在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不光老师们争论不休,就连一些教辅书籍甚至专家们的看法也不一致。我认为:作为学术问题,虽然可以各述己见,百家争鸣,但它不能影响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
学习辅导
多媒体教学
课文拓展
阅读孟子,首先要了解孟子其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特点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影响甚大的儒者孟子一书虽然并非全由孟子所作,却也能够代表孟子本人的思想和风格孟子的生平事迹,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这篇列传,包括十几个人,始于孟子,终于墨子,是一篇战国学者的合传重点是孟子和荀卿二人司马迁对孟子尤其尊重,开头便说余读孟子书,至梁
告子是孟子书中的篇目,分上、下两篇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人,孟子持性善说即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告子持性恶说即人生下来本性为邪恶,告子以两人的论辩开头,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性善及其相关理论应当指出,当时的人多用比喻论证,其某些论述按照现代的逻辑标准看并不严格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
课件下载
课外阅读
励志故事: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