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传统课文,与当今的学生有较大的时空距离,如何化远为近,推陈出新?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些巧妙的处理。一、巧引名言,解读文本在这篇演说词中,恩格斯用精简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一生伟大的
李丽《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教学实录《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学生:山东省曲阜杏坛中学高一(1)班时间:2004年10月25日教师:1844年8月恩格斯与马克思见面后,这两位历史的巨人结成挚友,共同
【情况简述】授课时间:2006年12月6日下午第二节。授课地点:达州市高级中学科教楼2楼多媒体教室。授课人:张春平。听课人:高2009级5班全体学生及通川区中小学教研室语文科指导教师、本校高初中的部分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 谭文淼】〖“六课一体”单元教学法课题〗3、教学生会说教学生会复述。所谓复述就是复述课文的内容或故事情节,分简述、评述、创造性复述。训练时我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让他们灵
【教学目标】1、能借助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句段,指出段与段、层与层及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2、通过品读文本,揣摩重要的语句,能结合语境说出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逐步提高揣摩语言的能力。3、了解马克思一
【课型】课内讲读课。【教学方法】中间突破法。【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一百多年前,马克思的女儿与马克思之间有过这样一次对话,“您喜爱的座右铭是什么”“思考一切”。这是马克思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个经典的回答,
【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揣摩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以特定的身份发表讲话时所
【教学目的】1、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重点和难点】揣摩在特定的环境和场合,以特定的身份发表讲话时的用词造句,理解
【教学目的】1、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2、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3、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教学设想】参照“单元知识和训练”中的知识短文:“理解文章的句子”,以课
【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围绕中心内容高度概括、语言精确、结构严谨的特点,学习悼词的写法。2、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伟大功绩,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对
【学习目标】1、 结合文体特点,提纲挈领,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走进马克思“跨越时空的美丽”人生,汲取精神营养,提升人生境界。【教学设想】采用
【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2、了解悼词及其特点。3、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揣摩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以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⑴ 使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并品味文章的语言。⑵ 掌握悼词的一般写法。2、过程和方法:阅读课文,运用学到的有关知识来分析欣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
【教学目标】1、认识马克思为人类社会作出的贡献,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内涵,把握文章主旨。2、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理解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通过听读、诵读,揣摩重点语句,体会其中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 了解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⑵ 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⑴ 合作探究,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内容连贯,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教学目标】1、把握悼词的情感特点,即文章的感情基调。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即马克思的贡献及逝世的影响。3、抓住主要文段,以诵读的方式,解析作者的观点。【教学重点】提取文章重要语句,解读马克思的贡献
【教学立意】“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上海市中小学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高中阶段实施生命教育,必须“以注重感情和理性并重为特征,使学生感悟人类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
【目标要求】1、教学目标:⑴ 了解演讲词和悼词的一般写作特点及本文的写作背景。⑵ 了解课文的结构和马克思的伟大功绩。⑶ 学习借助文体特点和有标志性的语句来理解文章内容、结构和层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方法。
一、课前延伸,酝酿气氛1、试放投影。(展示图片1“侯课一叶:马克思名言选读”)侯课一叶:《马克思名言选读》1、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2、科学
【教学目的】1、知识教学点:⑴ 体会悼词的基本特点。⑵ 理解文中关键词语、句子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2、能力教学点:掌握揣摩语言的一些注意点。3、德育教学点:⑴ 体会这篇悼词中所蕴涵的深刻感情。⑵ 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结构的把握和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
【教学目标】1、了解悼词的基本结构。2、体味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3、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4、掌握几个重要词语。【教学重点】1、马克思的伟大贡献。2、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艺术性。【教学难点】马克思伟大
1、实施教学的主要方法:⑴ 从《国际歌》引入,介绍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及生平,着重紧扣“两个重要发现”来阐述。⑵ 指导学生自读全文,然后划分结构。⑶ 列出全文的结构提纲。⑷ 着重分析第二部分(三至七段)。
1、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内涵,把握文章主旨。2、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教学中可通过设计思考题的方式启发学生分析结构,理解内容,重在训练学生的思
教材理解
学习辅导
都新课改了。过去的一套不能再用了。我是这么做的:用一课时即可。文章政治味太浓,无须罗嗦。可以设计几个问题,把全文当作一篇现代文来阅读来思考,像“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啊,“概括归纳筛选信息”啊,“理解重
在世界著名的演讲中,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引人注目的精品。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几经变化,但《讲话》几乎一直是热点篇目。其崇高的人文精神和巨大的审美价值由此可见一斑。这篇悼词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背景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情,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课的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深入领会文章的中心。一、运用背景材料的展示,激发学生的感
1998年5月3日在天津举行的全国省会、直辖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的讲坛上,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讲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创新的主导思想,另辟蹊径的教学探索,已见
教师:成都石室中学李镇西学生:天津大港二中高一(5)班时间:1998年5月5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板书课题)。听说同学们已经学过这篇文章了,那么,重新学习你们有没有新的发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
基础知识 高考知识点及学习内容 理解、记忆方法 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标题是编译者加的。马克思(1818~1883)3月14日逝世,3月17日安葬于伦敦海格特公墓,这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
1、文中怎样运用过渡,达到“行文绵”的艺术效果?这篇悼词篇幅虽不长,但意思转折较多,上下文之间十分注意过渡,并且过渡方式灵活,除了在大层次之间加进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外,主要是用语句过渡。一种是在段与段之
1、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不忍直接说出,而用“隐讳”的手法说出马克思“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把自己的极度悲痛的心情委婉而又含蓄地表达出来。“还不到两分钟”,表现了恩格斯的
1、内容高度凝练、概括:全文1300多字,按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概括地介绍了马克思伟大的一生。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他长期和马克思一起从事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对马克思的政治主张、思想人品、治学精神、伟
【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2段):概述马克思不幸逝世和由此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3~8段):论述马克思一生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赞扬马克思的战斗精神。文章分别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对全人类、对全世界无产者所做出的卓绝贡献,赞颂了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
1、这位巨人的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形象的说明马克思的逝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颂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2、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产阶级经济
【竞相 竞争 未竟 竟成】竞相:相互争着竞争激:激烈地争胜未竟:完成竟成:终究【纷繁芜杂 纷至沓来 纷纷扬扬 众说纷纭】纷繁芜杂:头绪繁多、杂乱、没有条理。纷至沓来:纷纷地、连接不断地来到。纷纷扬扬:
【肤浅】形容理解不深。【嫉恨】嫉妒,愤恨。【独到】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诽谤】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诅咒】泛指咒骂。【污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衷心】出于内心的。【要素】构成事物的
损:(sǔn)损失 诅:(zuò)诅咒 悼:(dào)悼念 陨:(yǔn)陨石 咀:(jǔ)咀嚼 淖:(nào)泥淖 殒:(yǔn)殒命 沮:(jǔ)沮丧 棹:(zhào)棹船
量:liáng(思量) 豁:huò(豁然开朗)liàng(量力而行)huō(豁出去)
诅咒(zǔ zhòu) 估量(liáng)即使(jí) 繁芜丛杂(wú)诽谤(fěi bàng)悼念(dào)驱逐(qū)豁然开朗(huò)肤浅 (fū)给予(jǐ)勒令(lè)卓有成效(zhuó)诬蔑(wū miè)寻常(xún)要
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当马克思生前好友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了花圈之后,恩格斯在葬礼上用英语
1、课文的重点:⑴ 围绕中心,分角度进行论述。⑵ 文章的第二部分(第三至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它高度概括地论证了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教学时,要突出抓住这点。⑶ 以议论为主,和叙述、抒情完美结合是
1、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演讲词的特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3、认识马克思的伟大之处,激发崇高的情感。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他的逝世,在欧美等国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这个标题中的“墓前”和“讲话”,我们看出这是一篇什么文章?是一篇以议论为主,悼词性质的演说辞。所谓悼词,就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
1、本文是一篇悼词,同学们要掌握悼词的写法。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所以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做出
在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时候,忽然为文章最后的两句话所吸引:“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正应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有大恨,才会有大爱;不被人恨,也就不可能
高中《语文》第一册有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第三自然段是一个长句:“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第二节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总写马克思一生的重大贡献,是先实践,后理论;后面五节内容详细交代理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
1、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
【摘要】现行教材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理解与把握是高中语文教学界一个长达40余年的悲剧性误读事件的历史性延续,这一误读事件的被揭示,或许能成为对高中语文课程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进行深层次思考的契机。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选进中学语文课本几十年了,2001年的版本才对文中的个别病句作了保守的修改,现如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语病。这里仅以第三段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因有所顾忌不便直说或不愿直说,而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样一种修辞手法叫做“讳饰”。也有人把它归为“婉曲”辞格。例如,把老虎叫“大虫”,把蛇叫“长虫”,把老太太去世叫做“赴瑶池”,把革命者牺牲
悼词,我国古代称为“谏辞”、“哀辞”、“吊文”、“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所以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
恩格斯(FriedrichEngels,1820.11.28—1895.8.5)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父亲是个纺织厂主。1837年中学未业,就被迫经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 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雕像《资本论》第一卷封面 马克思墓 马克思墓马克思在特里尔的故居 马克思在特里尔的故居 马克思在特
【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1843年迁居法国巴黎。中学毕业后,先后入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
一、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物?你对他又有哪些了解?试结合课文,并搜集有关资料,为马克思写篇小传。设题意图:从另一个角度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平时的学习和阅读,加深对马克思的了解。参考答案:
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这篇演说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第一部分的第一层,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
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40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
多媒体教学
课文拓展
课件下载
课外阅读
励志故事: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