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上册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3、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四书” 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3、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本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这一特定
【学习目标】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学习方法】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
【教学目的】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教学重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和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教学时数】总计1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1、查工具
【知识教学点】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能力训练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
【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以获得思想上的启迪。2、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3、批判质疑,评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透彻领悟格物致
【教学目标】1、 目标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2、 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 学会圈点批注关键词句的读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准确的理解课文中大量的名
【教学目的】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自古以来,人们
【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在自读中质疑提问。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4、感受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做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点】1、找到并理
【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1、重点: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
教材理解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
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
一、熟读课文,思考一下,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此题意在引导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联系实际思考一些问题。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
一、不妨在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学习重点:一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当然,允许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另外确立学习重点。二、引导学生熟
【“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王渝生)】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1980年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攻城不怕坚,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
说话、写文章要看对象,也就是说,说话写文章要有针对性,要心有听众、心有读者。《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针对性极强。丁肇中在与中国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
【福建省福安市松罗中学郑贤勇】由于自下而上的认知模式既符合归纳的思维方式,又符合一般中学生的年龄的思维心理特征,一般运用较多。而自上而下的认知模式更多地借助于原先的有关知识,学生一般能以运用,但在论点
1、道理论证:例如本文两处引《大学》中的句子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2、举例论证。文中举了王阳明观竹而失败的例子,实验研究竹子性质的例子,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例子,作者自己在美国的例子等等。3、对比论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实一致的。但传统具有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自1999年第2期《散文选刊》。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56年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
丁肇中由于和里希特各自独立发现一种新型的J/A粒子,而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
一、全文结构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什么是“格物”和“致知”。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和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
一、典型例题分析“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
一、整体感知本文着重谈论治学应该具有的精神,即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材料。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
一、议论文的概念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二、议论文的要素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
我虽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但我肯定我不是天才。在12岁以前,我还没上学呢!念小学时,我们学校是一所大学附属小学,妈妈是那所大学的校长。小学的教师全是妈妈的学生,谁都不管我。爸爸、妈妈也不怎么管我。当时
一、作者简介及文章写作背景 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
6月18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办公楼礼堂为我校学生作了名为“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会,介绍了他的主要实验成果和科研的一些经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丁肇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王阳明“格”竹一事,让我们发笑的同时,清楚地认识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对“格物致知”精神的曲解,又与下文写真正的“格”竹作对比,从而论证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是有
《四书》:是儒家经学的典籍。《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全称。南宋朱熹将这四部分辑录在一起,并加以注释,题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为《四书集注》,四书之名始立。它们记载了中国古代的典章文物,
《大学》: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的《礼记》中的一篇。《礼记》的作者无法确考,据传为孔门“七十后学”各据其所闻撰写而成,其中有少量也许出自秦汉学者之手。此篇传说是曾参的学生记述曾参的言行的。文中提出三纲
教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恍然大悟,应让学生怎么样获取知识,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了我们:“格物致知”,“第一,寻求真正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
2004年6月30日上午,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为南航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国际空间站上的 AMS实验》的学术报告。AMS实验是由1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研究机构合作承担的国际性大型
朱熹的思想系以格物致知论最为重要,且最有影响。分析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思想与科学活动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朱熹思想对当时正处于发展高峰的中国古代科技乃至后来的科技发展所起的作用。 朱熹的格物致
丁肇中是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74年11月12日,他和他的实验小组利用美国海文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
2004年2月28日,美丽的山东大学校园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继1994年首访山东大学之后,他再次走进山大校园。记者和山大师生一起聆听了丁教授题为“AMS实验课题介绍”的
2004年2月28日,美丽的山东大学校园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继1994年首访山东大学之后,他再次走进山大校园。记者和山大师生一起聆听了丁教授题为“AMS实验课题介绍”的
一提起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丁肇中,人们都会说:那是一个奇人,又是一个怪人。说到“奇”,丁肇中确实有一段令人惊奇的人生经历。他祖籍山东日照,祖父曾追随孙中山革命,后牺牲。他父母毕业于美国
1976年12月在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场面,获物理学奖的美籍科学家丁肇中教授(1936年~)用汉语在大会上发言。虽然会上很少有人能听懂汉语,但大家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出生在美国、
主持人:“外交学院论坛”现场已坐无虚席,论坛将在几分钟之内开始。 主持人:工作人正在主席台上调试扫描仪等设备。演讲的题目是“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结构”。 主持人:嘉宾已坐上主席台,论坛马上开始。 吴建民:各
据解放日报报道,丁肇中教授带来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科学探索工程──—国际联合空间站计划,他领导的小组将于2005年发射阿尔法磁谱仪上天,在空间站上长期观测宇宙射线,以揭开暗物质、反物质之谜。此次,他
颜元称:“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于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i]或许受明魏校《大学指归》启发,钱穆先生的《大学格物新解》引入同属
民族感情被异邦人伤害的结果是愤怒,而被本是同根生的同族人伤害的结果是什么?是莫名的羞愧和难言的痛楚。刚刚在上海落幕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让敏感的国人扎扎实实地体验了一回这种羞愧和痛楚。500多名
“在雨季的时候,一个像波士顿的城市,在一秒钟之内也许要落下千千万万的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雨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出那一滴雨。”丁肇中就是凭着这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惊人毅力,发现构成物质的第四种基
“追求客观真理和用实践去检验真理。” ──丁肇中的座右铭 1974年,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美国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所,进行了一项大胆的、复杂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实验,他发现了一种人们以前完全没有预
1974年11月10日,是一个不平常的星期天。这一天,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所领导的小组,在美国纽约州阿普顷国立布鲁海文实验室里,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 虽然人们近些年来不断发现新的基本粒子,然而
盛夏,与朋友的一次午餐小聚,偶然间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相遇。还未来得及问及他此次来华的意图,经田先生介绍,丁肇中先生就兴奋地从餐桌前站起来握着我的手说:“我很羡慕你们这些书法家,能写一
物理学家丁肇中给外人的印象是个奇人。他仅用5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去年12月,中国气象局请他作了一场关于寻找反物质的学术报告,使我
对丁肇中教授的感知只有在你面对他的时候才可能略得一、二,否则,你将无法测度其万一。因为,对这位以66岁年纪仍然活跃在国际实验物理界前沿、领导和主持着当下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实验的物理学大师来说,恐怕
丁肇中看了一眼坐在台下的朱棣文,说:“Steve,对不起,我要用中文讲了。”6月28日,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在上海世博会议大酒店举行,有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科学家参加。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国麻省
10月18日,在参观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引力实验室时,丁肇中对该实验室如何精确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产生了很大兴趣。虽然该校胡忠坤副教授向他做了简要的介绍,但丁肇中显然还不完全明白。丁肇中拿出一张纸一支笔,
知书明理──—做智慧的人人的一生,就文化知识积累而言,主要是有三种功能:一为明物,就是掌握事物的本质;二为知理,就是懂得为人之道;三为识人,就是能够分辨贤恶。智慧则是支撑这三大功能的坚固基石。怎样才能
一、时代呼唤:科学人文交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江泽民同志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已精辟地概括出时代特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成果的作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朱青生教授将其概括为两条:传道与授业,他解释说,道中有道惑,业中有业惑,传道授业的过程就是解惑的过程。《十九札──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这本小书,就是朱老师在北
学习辅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绝不是袖手旁
【阅读实践】一、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
【同步达纲练习】一、根据本义写出相应的成语。A、船挂满帆,一路顺风行驶。()B、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C、一抬脚就成功。()D、事情在于人做。()二、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
【达标训练】1、“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这“四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A、合格的事物 B、推究事物的道理C
【知识掌握】1、本文作者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家,______奖获得者。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_____的______篇。宋代朱熹抽取_____中的______、《中庸》两篇
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领悟() 彷徨()() 袖手旁观()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袖手旁观一帆风顺B、格物致知豪无选择C、推之四海传之万世D、寻求真理学术权威3、下列
【基础能力测试】1、解释下列词语。①格物致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袖手旁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一帆风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片资料
儒(rú)家论(lún)语测量(liáng)中庸(yōng)探索(suǒ)彷(páng)徨(huáng)丁肇(zhào)中
儒:(rú)儒学健:(jiàn)健康徨:(huóng)彷徨懦:(nòu)懦弱键:(jiàn)关键惶:(huóng)惶恐唯:(wéi)唯物主义遵:(zūn)遵守治:(zhì)治理惟:(wéi)惟妙惟肖尊:(zūn)尊重冶:(yě)
没:méi(没有)埋:mái(埋藏)应:yìng(应变)当:dāng(应当)mò(埋没) mán(埋怨)yīng(答应)dàng(当铺)
【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推究。【致知】求知,得到知识。致,获得。【正心】使心地端正。儒家提出的一种修养方法。【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
【词语辨义】彷徨徘徊相同点:①都是动词,都有走来走去,不知往哪个方向去的意思。②都有犹豫的意思。如:当我徘徊在十字街头时,是他伸出了温暖的手。句中的“徘徊”也可换成“彷徨”。不同点:彷徨也可以是形容词
1、“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师:本文的标题是论点吗?生:本文的标题是论点。生:“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师:“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探察物体”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实验”。生:中国的传统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本文作者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丁先生针对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举例子,讲道理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文章首先谈写此文的目的──“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2、分析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论述思路;3、与前面学过的议论文进行比较,看一看本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与它们有何不同。
作者对传统的格物致知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他是如何阐明这种看法的?作者赋予“格物致知”新的含义是什么?是如何论证这种观点的?不仅如此,作者还由此推而广知,把格物致知精神推广到整个文化、社会领域。要让它成
本文是著名科学家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分为
【层次结构】这篇文章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就格物致知的实验精神,专门写给中国学生的。本文的结构问题。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简述写作原由。指出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第二部分
本文论证的是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也就是格物致知精神。文章以作者自己的经验与体会为例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学习本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从整体上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是怎样提出论题,主体
课文一开篇就很亲切、自然地提出了问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接下来,作者并没有沿着这个思路谈问题,而是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从而引出“格物致知”。在解释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明了
1974年11月12日,物理学家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领导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一发现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他也因此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
1、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品味: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运用摆事实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分析:此题一是考查学生从文章中提出关键信息的能力,二是理解本文所选事例在文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摆事实论证方法的认识。]参考答案:本文的
1、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2、学习本文举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3、复习复句知识。 重点:用典型的事例和现身说法来证明观点的方法;通过讲道理来证明观点的方法;真正明白格物致知的含义。难点:观念的转变,
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了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也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既是文章标题,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
多媒体教学
课文拓展
漫漫人生路上,就如同海上航船,有一帆风顺的时候,也有风浪袭头的时候,所以生活中,总是伴随着困难和挫折。那些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人,成功的大门永远向他敞开,相反,那些面对挫折一蹶不振的人,永远也无法
青春,人生中闪光的年龄,人们对它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人们寄希望于青春,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把握好这一去不复反的大好时光。青春时代人们对未来浮想联翩,有的人将其付诸现实,努力奋斗,脚踏实地的赢取美好的未
同学们:很高兴在张敏之教学楼揭幕式上和大家谈谈我个人在科学上的体验。小时候常听我父母谈起张敏之先生的事迹和在教育上的贡献,同时我还记得是我母亲讲她小时候在烟台上学的故事,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自然科学
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阔别10年之后,2月27日再次走进山东大学的校园。在说自己一生最大的追求时,他表示,“我毕生的追求,就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就是兴趣。”据齐鲁晚报报道,
丁肇中是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74年11月12日,他和他的实验小组利用美国海文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
2004年2月28日,美丽的山东大学校园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继1994年首访山东大学之后,他再次走进山大校园。记者和山大师生一起聆听了丁教授题为“AMS实验课题介绍”的
一提起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丁肇中,人们都会说:那是一个奇人,又是一个怪人。说到“奇”,丁肇中确实有一段令人惊奇的人生经历。他祖籍山东日照,祖父曾追随孙中山革命,后牺牲。他父母毕业于美国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邀请新上任的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原驻法大使)到他家里做客,吴院长向丁教授提了一个要求,请丁教授到外交学院讲课。丁教授欣然同意了。外交学院为什么要请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讲课呢?
美籍华人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今日在此间对中国载人飞船发射并回收成功表示祝贺。丁肇中说,“我出生在中国,所以今天对我来说是美妙的一天。”他此次访华是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参加第三世界科学院(T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近几年一直在从事探索宇宙奥秘的研究。他目前正在从事一项被他称为“寻找宇宙最初的基本东西是什么”的研究。近日,趁他出席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教兴国国际研讨会”之机
宇宙中90%的物质是看不见的,它们在哪里?宇宙中最小的粒子比原子还小,它们又是什么样?是否存在一个与我们的感观世界完全相反的物质世界?昨天,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专程来京作前沿物理科普报告,他只用一小
“在雨季的时候,一个像波士顿的城市,在一秒钟之内也许要落下千千万万的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雨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出那一滴雨。”丁肇中就是凭着这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惊人毅力,发现构成物质的第四种基
丁肇中教授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1992年7月被授予南京大学名誉教授,丁肇(zhao)中幼年时代居住在南京许府巷,十一岁时在南京读过两年书。丁肇中为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这既是他对祖国改革开放现状的切身感受,
盛夏,与朋友的一次午餐小聚,偶然间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相遇。还未来得及问及他此次来华的意图,经田先生介绍,丁肇中先生就兴奋地从餐桌前站起来握着我的手说:“我很羡慕你们这些书法家,能写一
1974年11月,一个震撼世界物理学界,特别是高能物理学界的消息传开了:丁肇中领导的实验小组发现了“丁粒子”。1976年,丁肇中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成为第三位中国血统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回忆他的成才
课件下载
课外阅读
励志故事: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