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上册 > 心声
【教学目标】理解心声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2、学习作者心理、动作描写。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方法】授讲时不必划段落层次,从理解作者思路入手,先让学生默读全文
【教学目的】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
【教育目标】1、注意本文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2、通过小说,引导学生探求儿童的心理特征,并对当前教育的某些现象提出质疑。3、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重点难点】本文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
【教学依据】 《心声》是一篇表现学生生活的儿童小说。它以纤丽的情节叙述,清丽的人物形象,令人伤感的语言和深沉的思想内涵感染着读者。小说描写了与契诃夫小说《万卡》中主人公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李京京要求在语文
【目标与分析】1、知识与技能:⑴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⑵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设计意图:此目标就是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会复述故事情节,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2、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3、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教材赏析】《心声》是当代女作家黄蓓佳的作品。小说写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万卡》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纠正同学的朗读错误被嘲笑;在公开课上终于得到机会,
【设计思路】这是一篇反映校园生活的小说,学生对小说反映的事件比较熟悉,有的可能还有过类似经历,因此这篇小说易于学生把握和理解。教法上以朗读、体会、讨论为主,激发共鸣,引发思考。【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2、认识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
【集体备课思路】1、抓住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构思教案;2、要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三维目标】1、进一步学习人物刻画的方法。2、自由探究课文,感知人物形象及其情感态度。3
【教学目标】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辩证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对矛盾冲突的分析,运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文章主题。3、
【教材分析】《心声》这篇小说写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要求在语文公开课朗读课文《万卡》,遭到老师拒绝,通过故事揭示社会生活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学生分析】学生在父母的呵护
【教学内容分析】这篇小说反映了当前教育的某些现象,指导阅读时,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征,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以利于素质教育的理念的树立和推广。 【教学对象分析】鉴于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通过自读、合作探究基本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本文,让学生了解别的孩子的家庭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2、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概括故事的能力。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教学重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通过情节反映的社会生活。 2、品析“心声”的内涵,并学会如何进行文学欣赏。 3、细品并学习小说中出色的心理描写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重点】细品、内化语言。【教学难点】如何理解
教材理解
这是一篇儿童小说,通过小学生李京京的故事,揭示了当前社会生活和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1、情节结构:课文的主要情节是按时间顺序发展的。学校要上公开课,内容是小说《万卡》。非常喜欢这篇小说的李京京要求朗
1、课文的主题,对现在的教育有怎样的针对性?首先,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是什么?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在课文中,老师重视对“优秀学生”的教育,并给予他们过多的机会,对像李京京这样有“问题”的学生,指导和
一、阅读课文,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小说为什么取名“心声”。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心理和主题。李京京的“心声”不仅在于执着地要求在公开课朗读小说,其深层次的“心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能公正
1、这是一篇儿童小说,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征。2、李京京的心理和生活,是有很沉重的压力的。这也许不能为在父母呵护下的孩子所能理解,我们可以让他们关注这样不和睦、甚至离异的家庭给相同年龄段
【作者介绍】黄蓓佳,1955年生于江苏省如皋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2年毕业被分配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次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1972年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三店一中肖新桂】〖唤醒自我表现自我·珍视学生的言说方式〗学生起初感知世界具有朦胧性、情感性和生命性,所以在他们的言语里,时常有诗意而模糊的表达;另一方面学生词语的贫乏又无法把他的内
黄蓓佳1莫泊桑2 契诃夫1契诃夫2契诃夫3 心声
极偶尔的,我从晚上众多的电视频道中寻找到了中央台电影频道重播的《苔丝》。十多年里,这是我第三次看这部电影。我已经不记得第一次看它的时间是八二年还是八三年了。如果是八二年,那么距今是十七年的漫长时段。如
《心声》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内容是写教李京京语文的程老师要上一节全区的公开课,讲课的内容是小说《万卡》。老师设计的课上有“表情朗读课文”,并且指定由班上的六名同学来朗读。李京京因为嗓子沙哑的
女儿是标准的“坏孩子”《我要做好孩子》中的主人公金铃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成绩中等,不听话,是个标准的“坏孩子”。但她机敏、善良、正直,为了保留心中那份纯真,向大人们作了许多“抗争”。写这本书时,黄
黄蓓佳年岁不大,但她的少儿作品却整整影响了两代人,早期的《小船,小船》、《唱给妈妈的歌》、《芦花飘飞的时候》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个时候她正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有一天向江苏的《少年文艺》投了
《万卡》(1886年出版)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小说,描写了俄国处于社会底层的穷苦人的生活。学徒万卡的悲惨遭遇因出自这个弱小无援的孤儿自己对爷爷写信的泣诉而显得格外凄凉动人。万卡的可怜的一线希望最
【背景】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
【教材分析】《心声》是一篇儿童小说,揭示了当前社会生活和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的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辩证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运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文
【配读导引】有人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李京京的花儿开得很难,开在风中的课堂,开在心灵经历了长途奔跑之后。和李京京一样,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孩子,总是努力地开放自己的花朵,虽然别人都不以为意,但他一直都
学习辅导
【阅读实践】一、阅读下面的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程老师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课上要求大家表情朗读。大家把讲义拿出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每个人都拿出讲义,端端正正摆在面前。“那天由这几个同
一、达标训练1、《心声》的作者是,主人公是。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⑴huǎng()惚⑵小狗似的蜷()在他旁边⑶咽()了一口唾沫⑷妒()忌⑸祷()告⑹发窘()3、下列一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词中加粗字注音。棱角()纸捻子()发窘()撇嘴()祷告()抽噎()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过 yǐn()嘟 nang()撒 jiāo()咳 sòu()lǎn 在怀里()毛毛 là là()3、解
一、给加粗字注音恍惚()窸窸窣窣()撇撇嘴()沙哑()嘟囔()发窘()抽噎()唾沫()二、选词填空1、爷爷放下水烟袋,一把将京京在怀里。(抱拥揽)2、京京像个小狗似的在他旁边。(蜷蹲坐)3、他了一口唾
图片资料
棱角(léng)抽噎(yē)恍惚(huǎng)祷告(dǎo) 过瘾(yǐn)簪子(zān)圣诞(dàn)发窘(jiǒng)妒忌(dù)窸窣(xī sū)从容不迫(cóng)斩钉截铁(zhǎn)
斥:(chì)斥责窸:(xī)窸窸窣窣 斤:(jīn)斤两蟋:(xī)蟋蟀 已:(yǐ)已经 己:(jǐ)自己 巳:(sì)巳时
弄:nòng(捉弄)呵:kē(呵责)似:sì(似乎) lòng(弄堂)hē(呵护)shì(似的)
【呵斥】 大声斥责。【抽噎】 抽搭。【恍惚】 神志不清。【祷告】 向神祈求保佑。【过瘾】 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发窘】 感到为难;表现出窘态。【妒忌】 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
【程老师】1、“程老师总喜欢拖那么几分钟”,你对程老师拖堂怎么看?老师上课拖堂,虽说是一种认真负责的表现,但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这种做法耽误了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学生不一定能理解。最好能按时上下课。2、“
通过以上对“心声”含义的分析,作品的主题也可概括为:通过写李京京渴望表达亲情的心声,呼唤教育工作者尊重每个学生的真情,批评教育战线存在的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第一层含义:李京京深埋心底的亲情、友情。第二层含义:李京京非常想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第三层含义:作者借主人公的故事呼吁我们的教育工作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1、程老师总喜欢拖那么几分钟,好像这样就能让全班都考一百分似的。这句话作者用具有童趣的语言委婉地表达了对程老师经常拖堂的一种不满的情绪。这是作者对当前教育现象的一种委婉而含蓄的批判。2、那个穷苦的、可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已经打过放学铃了”到“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写李京京要求在公开课朗读课文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第二部分(从“回家的路上”到“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1、双线交织是本文最突出的结构特色:课文的明线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学校要上公开课,内容是小说《万卡》,非常喜欢这篇小说的李京京要求朗读课文,遭到老师的拒绝。李京京心里很不服气,他不仅自己努力练习,而
1、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2、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⑴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⑵回家路上,李京
1、研讨刻画李京京形象的描写方法。本文在塑造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2、文中是怎样进行心理描写的:课文中对李京京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很多,充分
本文作者通过区公开课上李京京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是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启示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关爱每一个个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批评
多媒体教学
课文拓展
课件下载
课外阅读
励志故事: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