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 第四单元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网友投稿,投稿日期:20070310一、说教材特点1、各课简介: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闻逸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
【单元说明】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在“
一、单元解读像前三册书一样,八年级下册教科书也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大部分。而第四单元都是有关民风民俗
教材理解
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在“歌会”的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始终与民族文化相伴随。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学
以民风民俗为代表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丽之宝。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表现丰富生动的民俗风情以及民间艺人轶事的。对于这些情趣盎然、妙趣横生的文化珍宝,我们必须认真揣摩,仔细
一、达成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品味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发现和关心身边的语文,并在实践中吸收和丰富自己的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
一、单元学习要点1、立足语言教学,品味语句,积累语言;2、适当扩展教学范围;3、积极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二、教学设想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学习辅导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门楣(méi) 苋菜(xiàn)淳朴(chùn)B、钹(bā)家醅(pā)招徕(lài)C、囿于(yuàn)绰号(chuò)抠下(kōu)D、龙吟凤哕(huì
一、基础知识平台(共16分)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4分)喜微()门楣()蘸一下()撂下()民鷰()招徕()发怵()荸荠()2、将课内词语补充完整。(4分)引经____________无穷______应变一马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平台(共16分)1、看拼音写汉字。(4分)蹲jù()chóu()和pì()喻招liǎn()chún()朴jì()讳晶yínɡ()jǔ()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加粗词语。(4分)⑴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
一、基础知识平台(共16分)1、下列各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招徕 lái囿于 yòu家醅 pēi过瘾 yǐnB、红苋菜 jiàn规矩 jū晶莹 yíng招揽 liǎnC、花茸茸 róng龙吟风哕 huì门楣 méi车
1、关注民俗: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3、从课文出发,以揣摩品味文章语言为立足点,注意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文笔生动,妙趣横生。学习这些课文,你不仅能够感受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
1、初步了解祖国生动丰富、趣味盎然的民风民俗。2、揣摩品味文章中重要的语句,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3、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例1】阅读《云南的歌会》,回答下面的问题。1、《云南的歌会》一共描绘了几个歌唱的场景?在每个场景中,作者分别描写了哪些内容?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作者在不同的内容上各有什么侧重?精析:只有对课文内
课题出处体裁作者朝代思想内容写作特色云南的歌会《沈从文散文选》散文沈从文现当代描述云南歌会,抒发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之情。1、场面描写细致传神。2、运用映衬、烘托手法,创设动人情境。3、语
学习本单元要掌握文章所写的民族、地域、时代背景,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对民族、故乡以及往事的眷恋和神往之情。查找资料,了解相关的民俗民风等状况。搜集整理有关民俗节日的传说、神话、轶事,感受其特别的魅力。查字
1、通读课文,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构思脉络。大多数散文,形式上比较自由,但脉络层次还是清晰可辨的,因此,抓住文章脉络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步骤。2、扣住联想特点,理解文章内涵,体味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悟。
多媒体教学
课文拓展
课件下载
课外阅读
励志故事: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