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上册 >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4、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2、把
图片教案
【教学目标】〖基础目标〗1、读准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正确理解重点字的意思。2、熟读课文,在自主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当堂成诵。〖深层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2、了解什么叫白描,加深对
【学习目的】1、诵读积累,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2、品读赏析,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理解提升,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学习难重点】在深
【教学目标】1、诵读、美读,领会湖山空灵之意。2、游湖、看雪,揣摩文章写景之笔。3、说人、话情,见识人物闲雅之趣。【教学重点】诵读、美读,疏通文意,体验西湖夜雪的空灵境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真切地走
【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3、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1、雪后奇景的赏析。2、描写手法──白描。【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教学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3、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4、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在课文学习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当堂成诵。2、学习白描手法,了解这种写作方法的基本特征。3、仔细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精妙,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顾问的阅读理解能力。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白描手法)。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4、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2、把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并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2、知识和技能: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
【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2、 积累文言词汇。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教学重点】雪后奇景的赏析。【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抒情的关系。【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法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白描的手法。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寻求人生的启示。【教学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4、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2、把
【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这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这套教材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二
【教材分析】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
教材理解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
1、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
一、背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1、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2、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设题意图:背诵课文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功,培
1、本文用1课时完成。可以用10分钟让学生自读和初步背诵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印象。用15分钟和学生一起探讨文章内容,重点在于理解,不要讲解得过于琐碎。用15分钟处理练习题,突出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手
创设问题空间,激发自主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
西湖风光,以温媚俏丽为特色。苏东坡说:“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袁中郎描绘得更为艳气,道是:“山色如蛾,花光如颊,波纹如绫,温风如酒”。又由于邻近杭州城,这里日常车水马龙,士女群集,歌吹如沸
《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曾被高中语文读本收录,后来又被人教社编入初中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可见其可读性和必读性。对于中学生而言,其艺术特色和内涵情致,都是值得鉴赏品味的。“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张岱(1597~1689)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明代散文家张岱正是通过简洁才显露他的艺术才华的,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
【观点摘要】教材插图是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绘制(拍摄)的精美图画。它们具有形象、生动、可感的特点,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觉效果俱佳的插图留给读者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课文(选文文章)。教材插图也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绍兴山阴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小
2005年11月23日星期三第四节课,听了一节语文课《湖心亭看雪》,班级是二年二班,执教者是语文组郭邵慧老师。《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文言文,作者是清代文学家张岱,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冬天在西湖看雪的美景,如
学习辅导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⑴崇祯()雾凇()拥毳()沆砀()⑵铺zhān()一jiè()chī()人金líng()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⑵
1、解释加粗的词:⑴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⑵是日,更定矣________⑶惟长堤一痕________ ⑷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_______⑸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⑹及下船________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 _______ 2、翻译下
阅读下文,完成1~5题。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一片(块)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提(拾起)而掷去之。又尝同席(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乘轩冕(有篷的华丽车子)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
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字词注音:更()定拥毳()衣崇祯()雾凇()沆砀()()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⑴更定⑵湖中人鸟声俱绝⑶余拿一小船 ⑷拥毳衣炉火 ⑸独往湖心亭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明亡后,隐于剡溪山中。他是明末小品文的代表作家。其文清新自然,富有诗意。《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
1、反复诵读,感悟文章写景使用白描的特点和表现出来的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淡淡的哀愁。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的那段历史,更好地把握主题。3、与《观潮》作比较阅读,体会白描与工
【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本文写景的白描手法;2、写景、抒情
本文使用白描手法写景。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作者
【重难点语句】1、文章写于明朝灭亡后,却用明代的纪年,有何深意?〖解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联系作者生平思想可以看出答案。〖参考答案〗说
1、层次结构:文章首先交待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然后作者将笔峰一转,叙述了在湖心亭的奇遇。2、中心思想:通过用浅淡的笔触描述了山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1、注音:更定(gēng) 拥毳衣炉火(cuì) 雾凇(sōng) 沆砀(hàng dàng) 喃喃(nán) 莫说相公痴(chī)2、同音字辨析:3、形似字辨析:4、解词:余住西湖(第一人称代词“我”)是日更定(这)拥毳衣
1、作家作品: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湖心亭观雪》即选自《陶庵梦忆》。2、文学常识: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1、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2、写景时采用了白描、渲染等手法。3、寥寥几笔,意在言外;一唱三叹,回味无穷。
图片资料
一、1、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2、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二、在
1、给加粗字注音:⑴是日更定 ⑵拥毳衣炉火 ⑶雾凇⑷芥2、解释加粗词:⑴是日更定: ⑵余拏一小舟:⑶上下一白: ⑷焉得更有此人:3、填空:《湖心亭看雪》是明代的________在明亡后追忆前尘往事的小品文。4、古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
1、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
多媒体教学
课文拓展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维城,号陶庵、蝶庵、天孙,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长于世代簪缨之族,早年服饰豪侈,为人放达不羁。早慧,多才艺。明亡后,避居剡溪山中,布衣蔬食,发愤著书。有《
断桥残雪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
一向提到张岱,大概最喜欢举他的《湖心亭看雪》,这可能是因了看雪有清淡的韵致,比起《柳敬亭说书》和《西湖七月半》的琐琐说人谈事,屏去了热闹,来得高远吧。其实,按照前人的说法,陶庵老人著作等身,即便失传了
西湖十景,自南宋流传至今,已历七百多年。据南宋祝穆《方舆胜览》所载,西湖十景依次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麯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每两个景目,依次
湖心亭旧为湖心寺,湖中三塔,此其一也。明弘治间,按察司佥事阴子淑秉宪甚厉。寺僧怙镇守中官,杜门不纳官长。阴廉其奸事,毁之,并去其塔。嘉靖三十一年,太守孙孟寻遗迹,建亭其上。露台亩许,周以石栏,湖山胜概
扩写,指对原文加以扩展补充,使之充实具体。扩写要忠实于原作,不改变中心意思;为了突出中心,扩充那些值得扩充之处,而不是任意发挥,故意把话拉长;扩写时,要注意情节的发展合乎逻辑,人物性格前后统一等。扩展
课件下载
课外阅读
励志故事: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