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上册 > 看云识天气
教材分析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过程与方法目标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
【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2、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2、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教学难点】分析、把握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积累“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千姿万态、变化无常”等词语。⑵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2、能力目标:⑴复习巩固
【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2、理清文章的思路。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
【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2、理清文章的思路。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能根据云的变化,较为准确的判断天气状况,掌握一些地理知识;能准确分析比喻句,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体会其形象生动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
【教学目标】1、阅读了解课文中关于云和天气的科学知识;2、揣摩比喻句的好处,学会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来描绘景物;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建议】1、复习巩固比喻这种修辞,积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层次美、语言美。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教学难点】云层、光彩的种类繁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了解怎样看云识天气:学习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的特点,摘抄文中的佳词妙句,积累丰富的词汇;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体会说明文条理分明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目的】1、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教学重点】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教学难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⑴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⑵领会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妙处。⑶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础知识。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2、掌握云、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3、培养说、想、综合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教学重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表达,想像,概括的能力。【教学难点】运
【教材分析和处理】〖内容分析〗《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旧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激发了解、研究、探索自然的兴趣。2、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知识要点的能力。借鉴修辞、描写、谚语等写作手法
一、导入语1805年深秋拿破轮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进的步伐。正当拿破轮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荷兰
【教学目标】1、德育点: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2、知识点: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了解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的作用;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3、能力点:培养观察能力和积
【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2、培养观察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3、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难点】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难于区分。【设想】运用“
【教学目的】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得到识别天气阴晴雨雪的知识。2、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教学设想】1、安排一教时。2、文章第二部分(2~6
【教学目的】1、学习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事物。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教学重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教学难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教
【教学过程设计】1、知识目标:⑴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⑵理解作者从两个方面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2、能力目标:⑴理清本文写作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⑵复习巩固比喻修辞,并在写作中运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2、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3、学习运用比喻的妙处。4、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5、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6、培养学生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步骤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2、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3、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4、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教学重点】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
【教材分析和处理】〖教材分析〗1、单元教学目标:⑴单元内容:第四单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单元。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体裁、题材等丰富多样,主题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看云识天气》是科普说明文;《
教材理解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是概述,语言很有特点。先总说一句:“天上
1、这是一篇科普文,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天气知识的学习上呢?还是放在说明文的学习上呢?还是两者兼有呢?如果放在对天气知识的学习上,很容易上成地理课,应该以学习文章的阅读规律为重点,把握这一类文章的特点。对
一、默读课文,完成下面两题1、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课文中的原话):。2、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参考答案】1、这道题检查学生把握中心句的能力。中心句
1、复习巩固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2、建议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云的图片,加强感性认识。3、教师不要讲得太多,主要通过学生的读书、讨论和教师的答疑来完成。4、结合“有关资料”教
【看云识天气的一些谚语】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我们在这里将这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王娴】 〖关于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四)、注重应用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甩两袖清风,战三尺讲台。应用教学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是提高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
本文是一篇条理清晰而又生动、富有文采的说明文。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抓住云与天气的关系这一中心点,理清文章的思路。其中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云与天气的关系太复杂,不必学得过细,大体了解即
看云识天气 参考图片
本文是朱泳燚老师根据有关资料编写的。朱泳燚,1940年春生于上海,在上海、常熟读小学,在常熟、无锡读初中和中师,1960年夏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1962~1965年间,由江苏省教育厅借调至南京,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思路明晰、文笔鲜活的说明文。它以生动的文笔,形象地介绍了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给人以知识的滋养和启迪。尤其是异彩纷呈的修辞手法,在这篇说明文中构成了一道生动亮丽的风景线。1、精美的比
野外探险旅游,对气象的观察是极其重要的。学会看云识天气和观察动物行为,及早做出预防,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护人身安全。观云识天抬头观天,从天色、云的种类、风的情况、日月星晨之光线聚合情形,即可预测天气变
天空有各种不同颜色的云,有的洁白如絮,有的是乌黑一块,有的是灰蒙蒙一片,有的发出红色和紫色的光彩。这不同颜色的云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所见到的各种云的厚薄相差很大,厚度可达七八公里,薄的只有几十米。
太阳的白色光实际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一系列有色光波组成的。这些光的波长很不一样,红色光波最长,橙色光波其次,紫色光波最短。空气的分子和其中飘浮着无数细小的灰尘和水滴,它们都能够把太阳的各色光
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称这七色彩环为日晕或月晕,统称为晕。其中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为22度的晕最为常见,
历史上,曾经有人见过4条彩虹并列在空中的奇景,那是1948年9月24日晚6时左右,在苏联列宁格勒的涅瓦河上空出现的。当时天空中是一片乌云,后来从海面上突然吹来了一阵充满水滴的风,一瞬间乌云下出现了太阳
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成的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混合组成的可见悬浮体。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等,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云的形状不同,它的形成过程、它的组成和性质也不相同,所以有经验的人从云的形态上能判断出会不会下雨。气象学家把云分成四个大类型(叫族),每个类型又包括几种云(叫属),一共是四族十属;直展云,包括积云和积
虹低日头高,明朝晒断腰。(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湖北)在午后,太阳位于西边较高的天空,这时如有虹出现,它的位置必定比太阳低,而出现在东边的地平线之上,说明暴雨区正在东方。由于我国的天气变化,基本上
【设计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一篇篇课文是一个个的信息库,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个意义上讲,应该是理解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过程。基于此认识,在教
【案例背景分析】2003年11月22日本人在崇雒中学七年级(1)班教学《看云识天气》,七年级(1)班的学生分为6组,每组设组长一名,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学生阅读有一定的速度和能力,生字词有独立解决的能力
【片段一】师:你们喜欢看天上的云吗?生:(齐)喜欢。师: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天上的云像什么?生:像奔马,像雄狮。生:像鱼鳞。生:像峰峦,像河川。师:是的,天上的云可谓是千恣百态,变化无常,你可别小瞧了这些
【案例主题】《看云识天气》为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单元第17课,为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生动的科普读物,介绍的知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全篇文章采用了生动说明的形式,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
学习辅导
一、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2、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3、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一)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
1、选出加粗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A、大雨倾盆顷刻倾销B、绫纱棱角棱镜C、日晕月晕晕车D、峰峦层峦叠障留恋2、给下面句子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⑴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
训练一一、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余正确的一项是()A、峰峦(lán)预兆(zhào)一霎时(shà)B、鱼鳞(líng)绫纱(lín)匀称(chèn)C、弥漫(mí)日晕(yùn)谚语(yàn)D、薄云(bò)轻盈(yíng)崩
图片资料
1、懂得看云识天气的意义,要学以致用。2、熟知文中几种云和天气的关系,积累一些生动的语句。3、能够看云识天气,能用分类的方法、生动的语言去介绍客观事物。
标题中的“看”是观察的意思,“识”是辨认的意思。本文以云的变化为线索,通过对云层的分类介绍,说明了云与天气的关系,云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看云与识天气的关系,并且告诉我们怎样认识、掌握这些规律及其意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是概述,语言很有特点。先总说一句:“天上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如何看云识别天气的方法的科普文。作者凭自己多年的观察体验,抓住“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一特征,先从总体上指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可以看云识天气;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
朱泳燚,当代语文学家,生平不详。1、相关资料: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方便人们判断。所以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⑵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⑶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3、情感目标:⑴培养良好的观察习
峰峦(luán)绫纱(líng)弥漫(mí)冰雹(báo)粼波(lín)晕(yùn)谚语(yàn)丝丝缕缕(lǚ)一霎间(shà)肆虐(nüè)
卷:juǎn(卷云)晕:yùn(日晕)华:huá(华夏)模:mó(模型)juàn(试卷)yūn(晕倒)huà(华山)mú(模样)薄:bò(薄荷)蒙:mēng(蒙骗)bó(薄弱)méng(启蒙)báo(薄脆)měng(内蒙)
薄:(báo)薄脆绫:(líng)绫纱弥:(mí)弥漫峦:(luán)峰峦簿:(bù)簿册凌:(líng)凌晨称:(chèn)称心恋:(liàn)依恋顷:(qǐng)顷刻耸:(sǒng)高耸券:(quàn)证券倾:(qīng)倾倒怂
【预兆】预先露出来的迹象。【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峰峦】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轻盈】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
【光彩光明】“光彩”指光泽明亮和色彩艳丽,如“光彩现象”等;还指光荣,有面子,如“今天的事情很光彩”等。“光明”运用范围较广,可指发光体明亮的光线,又可指正义事业的前途大有希望,如“大开光明之路”等;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招牌”是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比喻准确而形象。本句也是第一段的中心句,引出说明的中心,说明看云和识天气的关系。2、“天空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结构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云和天气的关系。第二部分(第2~5段),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三部分(第6段),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四部分(第7段),看云识天气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
1、层次清楚,有纲有目。2、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3、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4、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1、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的语言最基本的特点是准确。这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发展过程以及内部规律和内部联系的一种实用文体,目的
本文中多处用到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阅读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
【重难点语句】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解析:此题主要检测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的应用,应联系上下文考虑。参考答案:打比方,用“
1、课文中第一部分哪些句子说明了云的“姿态万千”?哪些句子有说明了云的“变化无常”?提示: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紧扣了“万千”、“有时……有时……刚才……一霎时”,紧扣了“变化无常”。2、第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句解:题目是“看云识天气,课文开头从看云的结果写起:“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前四字总说云的形态,后四字总说云的特征,点明题目。]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
【例题】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十分准确。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体会其表达效果。1、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一定有时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2、出现了高层云,(一定有时往往)在几个钟头
多媒体教学
课文拓展
课件下载
课外阅读
励志故事: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