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是杭州的南大门,历史悠久,境内的“跨湖桥文化”距今有8000年。公元2年始建县,始称余暨,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现名,一直沿用至今。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撤县设市,2001年3月25日,撤市设区。
萧山地处钱塘江南岸,为杭州南大门,东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全区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117.6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38079人。辖有22个建制镇,4个街道。4个街道总人口258882人。区委、区政府驻地北干街道。
萧山地形类型多样,以平原为主。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南缘,年平均所温16.1℃,降水量1402.5毫米,常年无霜期248天。地处浙江南北要冲,临江近海,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钱江一桥、二桥、三桥、五桥和六桥飞架钱塘江南北。浙赣、萧甬铁路,沪杭甬高速公路、104国道、省道杭金公路和杭金衢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浙东运河和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也在境内汇流,我国东部地区大型现代化航空港——杭州萧山机场2005年航空旅客发送量762.3万人次。
改革开放以来,萧山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超过15%的速度增长,多次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明星县(市)”、“全国十大财神县(市)”、“国家卫生城市”、“浙江省品牌强县(市、区)”等称号,是浙江省的首批小康县(市)。近几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绩居浙江省县(市、区)级前位。2000年和2001年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排名中萧山分别列第9位和第7位,2002年到2005年再列第七位,浙江省第一位。被命名为中国纺织生产基地、中国羽绒之都、钢结构之乡、中国伞乡、中国镜乡、中国化纤名镇等称号。2005年,萧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8.05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依次为5.6%、65.7%和28.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190元,增长16.3%,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6274美元。完成财政总收入64.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95亿元,分别增长20.1%和20.4%(原口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绩均保持全省县(市、区)级首位。
农业基础日益稳固
全区平原约909平方公里、山地约259平方公里。2005年农业总产值5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粮食复种面积50085公顷,总产量26.82万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畜牧、水产、蔬菜、花卉苗木、茶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4.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生猪饲养量为140.03万头;全年水产品产量达38628吨,比上年增长8.5%。蔬菜种植面积30370公顷,年产量113.44万吨;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0385公顷。
围垦钱塘江滩涂是萧山人民的一大创举,自1965年以来,先后围涂30次,至2000年底,围垦造地面积达52.62万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誉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工业经济发展强劲
工业是萧山经济的支柱,截止2004年底,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0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工业销售产值1969.6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746.03亿元,增长22.2%,销售产值1716.35亿元,增长23.3%。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6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实现工业利税总额159.68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工业利润总额93.41亿元,增长28.1%;全员劳动生产率75697元/人,比上年提高6560元/人。
技术创新工作继续深化。全区新增企业技术中心35家,累计企业技术中心14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杭州市级47家。技术创新项目37个,其中市级以上10个。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218只,其中国家级3只。
规模以上企业优势明显。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26家,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87.0%,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产销超10亿元企业17家,超5亿元企业增至41家,超1亿元企业增至308家。年末全区股份制有限公司达到17家,企业集团46家,新增2家上市公司,累计达到6家。
企业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年末累计拥有名牌产品147只,其中:国家级名牌产品10只,增加8只,省级名牌产品40只;市级名牌产品44只。全区累计拥有著名商标121件,其中:国家级商标2件;省级著名商标54件;市级著名商标65件。
建筑业发展较快。年末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50家,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277.88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实现增加值25.38亿元,增长5.0%。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200万平方米,增长23.3%。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我区连续4年荣获全省县(市、区)科技综合实力第一名。2005年又顺利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再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称号。
年末拥有各类技术人员47924人,比上年增加3424人,高、中、初三级职称人员构成为1:8.05:20.25;全年实施科技项目234项,其中国家级28项、省级16项;全年申请专利1300件、授权专利485件;全年获各类科技进步奖88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级2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21项,合同成交额0.59亿元;全年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28项、省级科技项目15项,其中2项列入2005年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项目、2项列入2005年度国家科技兴贸计划项目;萧山高性能机电基础件产业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区创业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孵化器;3个项目已列入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初选项目;2个项目获杭州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列项;4个项目获2005年杭州市网上签约科技计划项目列项。累计建有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03家,其中国家级37家、省级36家、市级3家。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以超市为主要形式的商业业态结构继续巩固,连锁经营有了新的拓展,购物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天润发超市、乐购公司、世纪联华、五星电器、国美电器等知名商家落户萧山,全区已有连锁商场超市52家,连锁分店94家,加盟店20家,共有营业面积24余万平方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3.08亿元,增长15.1%,超年度计划0.1个百分点。其中批零贸易业113.21亿元,增长14.8%;餐饮业9.87亿元,增长17.8%。总额中非国有经济113.08亿元,增长16.8%;非国有经济比重达到91.9%,提高1.4个百分点。
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商业城、新世纪市场园区、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钢材物流中心等四大百亿市场进展顺利。年末有各类专业市场136个,其中消费品市场98个;生产资料市场26个。新增星级市场8个,累计达33个,其中四星级4个、三星级6个、二星级19个。全年市场成交额301.04亿元,增长15.3%,其中十亿元以上市场8个。
旅游业
萧山作为东南沿海地区黄金旅游线的纽带,是国际大都市上海和东方大港宁波的中心点,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颇多。境内的“跨湖桥文化”距今有8000年,2004年被正式命名,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有良渚文化遗址——蜀山,建于东晋的祗园寺,建于南朝的江寺,岳飞抗金时行军驻足、渴饮而名并刻有“宋岳武穆行军经此,饮潭水而欢”的欢潭,清代抗英名将葛云飞墓,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成立的农民协会——衙前农民协会旧址等。
旅游业快速发展。以“一湖三园”为重点的旅游“双十”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投资百亿元的旅游“双十”工程已累积投入资金66亿元,湘湖度假区总面积51.7平方公里,首期4.64平方公里启动区块内一期湖堤、湖岸修复工程中的主体工程已完工,作为启动区主要景点的“一湖、二堤、三岛、四亭、五码头、十二座桥”基本完工;杭州世界休闲博览园、杭州世界休闲风情园、杭州东方文化园正在全面建设之中;成功举办了第七届萧山杜家杨梅节、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萧山)钱江观潮节等节庆活动;2006年休博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0万人次,增长3.7%,其中境外游客16万人次,增长57.3%;实现旅游总收入25亿元,增长4.2%,其中营业收入8.36亿元,增长9.3%;旅行社接待11.2万人次,营业收入10441万元,增长17.1%;旅游景点接待106.8万人次,营业收入3091万元;年末拥有涉外星级宾馆饭店22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8家、二星级6家;涉外宾馆饭店全年接待130万人次,营业收入6.20亿元,分别增长25.0%和26.3%,客房平均出租率70.0%。2006年7月萧山跻身“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10强城市之一。
对外交往不断增加
萧山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地区,1993年经外交部批准,与日本山梨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1.09亿美元,增长23.3%,其中进口18.28亿美元,出口32.81亿美元,分别增长23.3%和30.5%,实现贸易顺差14.53亿美元。企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83家,超2000万美元的企业34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9家和6家。出口队伍日趋壮大,累计有外贸公司184家,自营进出口权生产企业746家,有境外办事处(公司)37家。
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22.0%;纺织品出口额增长49.5%;服装出口额增长24.9%;羽绒及其制品出口额增长18.7%;家具出口额增长18.0%;化工产品出口额增长19.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继续稳健增长,幅度为15.8%。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老城区日益美化,新区建设发展迅猛,交通、通讯、电力、供水、排污、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全区建成通车里程达到2001.60公里,各类运输完成货运总量5095万吨,全社会旅客发运量11800万人次,比上年上升28.0%。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72亿元,增长16.1%。移动通讯、互联网络、数据通信等新的业务快速发展。年末固定电话机46.84万户,增长7.7%;“小灵通”20.17万户,增长27.0%;移动电话88万部,增长14.3%。全区电话主线普及率(含移动电话和小灵通)达到131.7线/百人。宽带网已基本覆盖城区和主要集镇,年末登记注册的因特网用户达12.72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10.41户,比上年增长55.1%。
供水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东部供水应急工程;建设第三水厂三期工程;开展了南片地区自来水管网配套和进村入户工作;自来水供水干管总长度达到715公里,增长2.1%;日供水能力75万吨;全年完成一户一表改造1.50万户。
城市设施
各项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城区实有道路总长度222.46公里,总面积545.02万平方米,分别增长5.2%和7.2%。自来水供水干管总长度达到715公里,增长2.1%;日供水能力75万吨;全年完成一户一表改造1.50万户。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已开通42条公交线路,其中城区开通23条,公交线路总长度达710公里。全年供水量达20389万吨,比上年增长13.91%,其中生活用水量7522万吨,比上年增长25.6%。居民生活用电4.7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19%。
电力设施得到改善。全区变压线路9986公里,其中农村7679公里;全区变压器容量累计达326.43万千伏安。全社会用电量949912万千瓦时,增长17.6%,其中居民生活用电47233万千瓦时,增长11.1%。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年区、镇两级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54亿元,累计投工464.69万工,完成土石方545.66万立方米。完成标准塘建设165.48公里。完成标准农田建设2155公顷。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1.8万千瓦,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5.98万千瓦,增长2.4%。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我区相继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科技先进县(市)。城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县级市十佳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年底,全区有209所幼儿园,有小学160所,在校生103510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有初中46所,在校生47136人,初中段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10所普高,在校生24622人,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段的比率达95.03%,比上年提高3.83个百分点。成人教育继续发展,萧山电大在校生5751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人数达6904人次。特殊教育成绩继续得到巩固,“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9.53%,来萧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得到重视,现已基本得到解决。
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医疗机构646家,其中医院、卫生院77家;拥有病床3500张,每千人拥有病床2.97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491人,其中医生2000人;全区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十万分之198.21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6.84%,提高2.62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4.71%,提高4.23个百分点;年末拥有市级以上卫生镇、街23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4个;浙江萧山医院总体工程已竣工,进入内部设备的安装阶段;完成了50个卫生院、8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计算机系统联网工作,群众看病结算更加便捷;完成了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农村改厕工作有力推进,三格式户厕进一步普及;积极防控麻疹和禽流感疫情,疫情监测、应急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84元,增长13.2%,超年度计划5.2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4023元,增长29.7%;恩格尔系数为0.359。农民人均纯收入9498元,增长10.1%,超年度计划2.1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7680元,增长7.0%;恩格尔系数为0.353。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含外币)316.10亿元,比年初增加55.03亿元,增长21.1%;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到26865元,比年初增长20.1%。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2.9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7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70.8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36平方米。
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不断扩大。截至年底,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累计达144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9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83%;人均园林绿地面积68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3.18平方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