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欣赏王羲之书法

新学网 > 语文 >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 书圣王羲之 > 欣赏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因官至右军将军,又称王右军。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古人评价他的书法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由于年代久远,难以认定王羲之有真迹流传下来,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都是后人摹写、勾填的,或者从石刻上拓(tà)下来的。墨迹摹本有《兰亭序》《奉橘帖》《丧乱帖》等,刻本有小楷《乐毅论》《黄庭经》,行书集字《圣教序》《金刚经》,草书《十七帖》等。

王羲之《兰亭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王羲之和朋友共四十余人在会稽山(在浙江绍兴西南)上

一个叫兰亭的地方举行消灾祈福活动(即“修禊”)。大家分坐溪水两旁,饮酒作诗,王羲之受命为众人的兰亭诗作序。当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周围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身在其中.“游目骋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既“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又乐而生悲,“临文嗟悼”,于是乘着洒兴,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写下这一文学和书法的名篇。其中有增删涂抹的痕迹,可见此帖是即兴之作。待到他醒过酒来,“他日更书数十百本”,总觉得不如那一本好。

传说唐太宗在世时把《兰亭序》“置于座侧,朝夕观览”,死后把它带进昭陵做陪葬。不过好在他于贞观十年(636年),曾让人摹拓十本以赐近臣。一般认为在所有临摹本中,冯承素的墨迹摹本最为近真,较好地表现了王羲之书法的形貌与精神。我们现在欣赏的,正是这一摹本。

笔画全篇各种笔法兼备,各种笔画的起止、转换、顿挫都极其圆熟,各得其宜,各显神采。多数笔画以中锋运笔为主,显得劲、稳健,字中某一突出笔画尤其如此,如“群贤毕至”的“毕”的一竖,“少长成集”的“少”的一撇,这种笔画稍有一偏侧就成为败笔了。但是也偶尔用偏锋侧锋,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映带左右”的“带”的多个起笔,可以见出各种不同的尖颖,尽显纤细精巧之状,蕴涵妩媚秀丽之风。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力和高雅的艺术情趣难以达到这种境地。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笔画的神奇变化,看出王羲之当时书写的精神状态。我们看“茂林修竹”的“茂”字,点画有轻有重,游丝连绵,行笔灵活连贯,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堪称笔墨舞蹈。

结体体式变化多端。《兰亭序》里,字的笔画或疏或密,字形或大或小,甚至有许多横扁字、瘦高字,王羲之都顺着字的自然形态来书写,不像其他帖里那样严整、规矩。其中“之”“以”“也”“为”等字都有重复,但都有意或无意地变换了字的形态,绝无雷同。尤其是“之”字,全篇有二十多个,个个别具情态,即开篇六行而论,其中三个“之”字写出了三种体式、三种风格。古人早有评价:“凡(总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构别体,就中‘之’字最多,至二十许字,悉无同者,是时殆有神助。”

章法书写时顺势而下,没有刻意追求丁巧,字列之间或宽或窄,有些字列旁边有添字,还有多处涂改,在率意之中显出天然之美。篇中偶有笔画粗重的字,分外醒目,也有形体颇大的字.显得整中有变,又可以看出率意之中的精心。古人评价其章法时说:“若千丈文锦,卷舒展玩,无不满人意。”丰富多彩的笔画和多姿多态的结体,造成满篇飞动的神采,如同创造了一个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百花园。这是王羲之创造力焕发的表现。

《丧乱帖》是王羲之给友人的书信,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唐代勾填本。

既然是书信,就有信笔而书的特点。不过仍可见出笔法的精深造诣。其中有方笔,如首列字的横画起笔,显得斩截、劲利;有圆笔,如第五列“复”字的右半边的起止笔,显得温润、含蓄;有粗笔,如第七列的“临”字左边一笔,显得厚重;有细笔,如第三列的字,显得轻灵、秀气。另外,笔画有直有弯,直笔劲健直挺,如第二行的“再”字和“荼”字;弯笔画成弧线,柔和、优美,如第三列“绝”字的末笔,第六列“哀”字朱笔。细看任何一笔,均妥帖得宜,无论运笔如何多变,无一败笔,如第四列的“当”字就多有转折,笔法不乱。当然,这些笔画也是交叠使用的,有时同一个字里就有多种笔法同时存在。相比较而言,《丧乱帖》的笔法与《兰亭序》有所不同:《兰亭序》的笔法更精巧、纤细,仍有有意作书的意味;《丧乱帖》的笔法更加率意、天然,这是由书信的文体特点所决定的。

在结体方面,基本上采用往左倾侧之势,比《兰亭序》字的倾侧感更强。横画右端上提,竖画下端往右偏移;字的右上角往上突,左下角往下坠。“势如斜而反正”,看似不稳,其实很稳,显得生动活泼而不呆板。第六列“奔驰”两字动感很强,若有奔驰之状。第三列“摧”字结体奇特,而别有情趣。第一列“羲”字左密右疏,第七列“感”字左疏右密,如此疏密也许是无意中的创造,但宛如精心设计、安排的。有些字虽然潦草.但仍不失其结体的和谐、美感。

在章法方面,由于是书信,所以更为率意,动感更强,字与字的连贯性更强。从整体看,是由静向动、由徐趋疾、由整变“乱”的。书写速度前后有所变化,首列似是缓慢的,写得稍规矩。从第三列开始加快速度,到第七、八列便运笔如飞,最后的两个“顿首”均合为一字,已是匆匆不暇的了,表现出“不知何言”的激动与感慨。这是王羲之书写时逐渐进人动情状态的表征。他书写此帖时的心情与书写《兰亭序》时有所不同,写《兰亭序》时的心情以轻松欢快为主,写此帖的心情是“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这让我们感悟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这一艺术法则。

帖文如下: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遭遇)萘毒,追惟酷甚,号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盖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丧乱帖》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