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秋天的雨》词语教学 《秋天的雨》字理析词课例与评析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三年级上册 > 秋天的雨 > 秋天的雨词语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用笔画出“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等词语表示的颜色)

师:秋雨有这么多的颜色,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就是——

生:五彩缤纷。

师:同学们刚才勾画出这么多词语表示的颜色,由此可见“五彩缤纷”的意思就是——

生:(齐答)颜色很多。

师:“五彩缤纷”中的“彩”字有一个偏旁,就是表示颜色很多的。你们找找。

生:三撇旁——“彡”。(教师析解略)

师:“五彩”是不是只有五种色彩?

生:表示有很多种色彩。

师:同样表示颜色很多的还有哪些词语?

生: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万紫千红……

师:既然都是表示颜色多,就用这些词语来替换课文中的“五彩缤纷”行吗?(教师让学生将“五颜六色”等词语置放到课文里试读,引导同学们思考辨析,有的说可以替换,意思一样,但大部分同学认为“五彩缤纷”不能用“五颜六色”替换,只是感觉不好,但说不出道理。于是教师从“缤纷”的绞丝旁入手,通过画图引导同学们从字理上理解其本义:“缤纷”原指旗帜后面缀连的飘带,古代叫“旗游”,因风吹而游动飘拂之意,所以“缤纷”这个词语带有一种“动感”。为了进一步理解词义,教者做了如下演示——)

师:你们看,老师张开的手掌上有不少彩色的纸屑,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它比较合适?

生:五颜六色。

师:为什么?

生:因为颜色很多。

师:大家再看看,(老师把手上扬,各种油亮的彩色纸屑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这回该用哪个词——

生:(高声齐答)“五彩缤纷。”

师: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五颜六色”和“五彩缤纷”的区别了吗?

生:明白了,“五颜六色”只是表示颜色多,而“五彩缤纷”不仅表示颜色多,而且还有一种动态美。

评析: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引导学生重点品味“五彩缤纷”这个中心词。根据字理析词“分解——组合”的教学要则,先将“五彩缤纷”拆分成“五”“彩”和“缤纷”三个词素进行析解。“彩”字中的“彡”是个一形多义的部首,在“彩”中表示“色彩和纹路”,“彡”和“五”是概数,表示颜色多。“五彩”的意思不难理解,因此重点放在对连绵词“缤纷”的字理析解上,由“缤纷”两个字的绞丝旁切入,知道了其本义就是指旗子的“旗游”飘动的样子,因此“缤纷”这个词语就带着一种“动感”。至此,“五”“彩”和“缤纷”三个词素各自的意思已了然明白,然后组合起来,“五彩缤纷”就是不仅表示“颜色多”而且还具有一种“动态美”。通过这样的分解和组合,学生切实地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本义。

师:下面大家就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哪些描写色彩的词句是属于动态描写的,把它念读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动笔勾画,而后争相念读。教师随机评价,略。)

生:“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教师结合句子引导学生学习多音字“扇”,并对会意字“扇”进行字理析解)

生:“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引导学生从形声字“飘”的形旁“风”想象“飘”的动态)

生:“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从“你挤我碰”这一词语中“挤”的提手旁引导学生想象互相挤碰的情景。)

生:“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频频点头”的“频”是从步从页的会意字,“页”是“首”的倒写,与人的头部有关,就此,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不断地走一“步”就点一下“头”的动态。)

生:“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这里虽然没有动态描写,但通过“像金色的海洋”我们也可以想象稻浪滚动的样子。

师:说得太好了。现在大家再想想,能用只表示色彩多而没有动感的“五颜六色”去代替“五彩缤纷”吗?

生:不能。因为“五彩缤纷”不仅表示颜色多,而且还有一种动态美。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是别人写的文章,作者用词精准恰当,充满了生趣和动感之美。你们心中的秋天也一定是很美的,请大家拿起笔,尽量能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一两个句子,写出自己心中那“五彩缤纷”的秋天。

(学生写句,而后念读,师生共同评价。)

在依据字理理解“五彩缤纷”本义的基础上,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结合文句和语境理解其文中义。学生通过寻找念读文中“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动态语词和想象中的稻海无边,稻浪翻卷的秋天景象,真切地感受到“五彩缤纷”不仅表示颜色多,而且还具有一种动态的美感。至此,通过本义和文中义的相互验证和诠释,学生也就能比较准确地理解“五彩缤纷”的词义,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内行看门道”的阅读境界。最后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目的是学以致用,切实地把识字析词、阅读理解、写作训练三者融为一体,凸显语文教学的本色。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