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名言 珍惜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珍惜的名言179条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本句大意是:一寸光阴像一寸黄金那样珍贵。黄金是古人认为世间最值钱、最珍贵的东西,拿时来间比黄金,足以见其无比的价值。~是古人总结出的至理名言,千古流传,它引导人们珍惜每一个细小单位的时间。
唐末五代十国诗人 王贞白 《白鹿洞二首》唐·李筌《太白阴经·国有富强》。诚:真正。任:任用,利用。这两句大意是:只要充分利用土地,不愁没有财富。土地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只要充分开发并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的一切资源,就会创造出无穷的财富。此名句说明土地的重要,可提高人们珍视土地的意识,珍惜每一寸土地。
唐代道教思想理论家,政治军事理论家,隐士 李筌 《太白阴经·国有富强》见《论语·卫灵公》。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疾:忧虑,担心。没(mò末)世:终生。没,一直到完了。称:称道,赞扬。本句大意是:君子最担心的是自己毕生名声不被人称颂。名声记录着一个人一生的功过,标志着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因此古往今来,所有的志士仁人,都无比珍视自己的名声。要想博得好名声,就要兢兢业业、谨谨慎慎,一生对自已的行为负责。应该勤勤恳恳,努力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而不能庸庸禄禄、无所事事.更不能为非作歹,横行不法。本名句可供劝诫青少年珍视自已的名声时引用。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唐·韩愈《幽怀》。但:只。四序:春夏秋冬四季。迭:连续。侵:推移。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总是悲哀时光太易失去,四季接连不断地向前推移。此名句表现一种伤时的心理活动。时光易逝,四季相迭,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引发过无数人的喟叹。韩愈抓取瞬间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类共同的思想感情,选取角度较新,语言又十分朴素,因而独其风格,别有诗味。
唐代文学家 韩愈 《幽怀》唐·方干《送从兄郜》。这两句大意是:不要轻易地虚度光阴,觉得自己还年轻少壮,花白的头发不会宽容你。这是劝戒人们珍惜年华的名句。诗文长于比拟,前句以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处不在的时间,比作可任人随意抛掷的物体,后句以无主观感情可言的华发拟人。两个比拟手法的运用,既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又使之显得生动活泼。“莫虚掷”三字给人以警示,“不相容“一句更增强了人的紧迫感,两句都起到了极好的劝戒作用。
唐代诗人 方干 《送从兄郜》唐·杜荀鹤《赠李蒙叟》。这两句大意是:即使人生百年,很快也就过去了,怎么忍心不珍惜宝贵的时光!此名句直笔写怀,抒发惜时的人生感触,直陈其事加上反诘的修辞手法,既淋漓地表现出强烈的思想情感,又显得灵活多变。而其手法又自然贴切,让人不觉,可谓炉火纯青。
唐代诗人 杜荀鹤 《赠李蒙叟》三国·曹植天地是永恒的,永无终极,人生是极其短暂的,就象朝霞,绚烂夺目一时,转瞬消逝,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在短暂的瞬间,尽量活出自己的意义。
三国文学家 曹植见唐·元稹《苦雨》。这两句大意是:日月东升酉落,昼夜似转珠一样周而复始。两句乃触物兴感,慨叹光阴迅速地逝去。可用以表达要珍惜光阴,珍惜人生,适时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唐代诗人 元稹 《苦雨》见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这两句大意是:男子汉的青春只有一次,百岁之寿也不过像狂风一吹而过。此名句揭示青春不再来,时光如风逝的道理,以告戒人们珍惜光阴,前句直言相告,开诚布公,后句借用比喻,手法委婉。两句一直一曲,相映成趣。
唐代文学家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北朝·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两句大意是:粮食是天下百姓生命之所系,是国家之至宝。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我国自古就有珍重粮食的优良传统,这两句至今仍不失为警世箴言。
北魏农学家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明·施耐庵《水浒》第一百十六回。这几句大意是:凡事大多是得到得容易.失去得也容易滑到得困难,失去得也困难.这几句“浅显明确的语言,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十真理,凡事得之容易,必不珍惜,往往随便将其丢弃;若得之困难,历尽干辛万苦,也必然对其万分珍惜,决不肯将其随便丢弃。对自已亲自带大的孩子格外有感情,对自己栽培的树木花草分外喜欢,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这几句教育青年人艰苦刨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要轻易毁坏丢弃。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唐·李颀《送魏万之京》。蹉跎:虚度。这两句大意是:不要注视长安都市上那些行乐的处所,而使宝贵的年华白白流逝。这是一条劝勉友人珍惜光阴,专意于功业,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名句。人要成就功业,必须从年轻时即开始发奋,如果把精力用在“长安行乐处”,则必将培养出一代花花公子。因此,本名句的劝勉既有“智”的要求,又有“德”的要求。此条行文流畅,寓意深刻,而劝勉之意又可直接领悟,使诗文的表面与深层都含有教益,既适用于少年,又可使成年人传诵,可谓老少咸宜。
唐代诗人 李颀 《送魏万之京》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繁枝:盛开的花。嫩蕊:含苞待放的花。这两句大意是:枝头盛开的花已纷纷谢去,无法挽留,只希望含苞待放的嫩朵缓缓吐蕊,不要一往而尽。繁枝易落,过时者将谢;嫩蕊细开,方来者有待。诗人用拟人手法与花儿商量,好似花真能解语一样,给人以亲切之感。通过这惜春爱花的描写,传达出诗人悲老惜少的感情。写惜春可作参考,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更值得借鉴。
唐代诗人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唐·窦巩《赠王臣小儿》。莫倚儿童:不要倚仗年轻。轻岁月:轻抛光阴。丈人:老年人。这两句大意是:不要倚仗自己年轻,就轻易地把美好的时光抛弃,要知道,那些鬓发斑白的老年人,曾经和你们这些年轻后生一样有过美妙的年华。这是一个过来人以长辈的口吻劝诫儿童珍惜岁月的名句。“丈人曾共尔同年”一句,道出了人生不驻,转瞬百年的规律,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它使青年人自然地联系到自己,从而使“莫倚”一句落在坚实的基础上,不给人以训导感,不使青年人产生逆反心理。这种说理方式,在现今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常用。
唐代诗人 窦巩 《赠王臣小儿》南朝·粱·萧绎《纂要》。这两句大意是:一年的大计在于春天运筹得如何,一天的大计在于早晨谋划得怎样。这是一个千古流传、至今仍家喻户晓的名句,它的生命力表现在以极通俗极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一条重要的人生哲理,以理性的逻辑力量取胜。名句通过“一日之计”与“一年之计”的表述,警示与劝喻人们要精于筹措,珍惜时光,抓紧有利之时成就番事业。由于它采用了通俗的形式,不使人感到有训诫的意味,故而使人喜闻乐用,长久流传。这其中成功的经验,值得写作时借鉴。
南北朝时期梁皇帝 萧绎 《纂要》清代儿歌《早打点歌》。这几句大意是:日月像棱行,光阴似箭飞,少年人应该早些作准备!这是一则劝诫少年儿童珍惜光阴,抓紧学习,为今后走向社会作好准备的儿歌。打点,本来是收拾、准备的意思,这里用“早打点”代指早早抓紧学习,为明天、为将来作好准备,既含蓄蕴藉,又通俗易懂,且不乏几分幽默感。而前两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由于其比喻形象传神,精警简约,已成为日常口语,习用至今。
《早打点歌》 《早打点歌》元·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不道:不说,不管。春秋:年华。这两句大意是:且不说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么肯虚度了这宝贵的年华!关汉卿是元代的书会才人,他不管社会的反对和攻击,和勾栏瓦舍里的下层艺人生活在一起,表现出坚强的性格。《一枝花·不伏老》这套散曲就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生活道路和坚强性格,表现了他对社会的反抗,今天我们可以用此两句表现珍惜人生,珍惜光阴,努力奋斗,争取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的思想。
元代杂剧作家 关汉卿 《一枝花·不伏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注引《晋阳秋》。大禹:夏朝圣君。凡俗:一般人。分:一寸等于十分。这几句大意是:像大禹这样的圣人还珍惜每一寸光阴,至于一般的凡夫俗子,更应当珍惜每一分光阴。这又是一个征引圣哲来说明道理的典型的例句。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是分为等级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贷》)。像大禹这样的圣人尚且珍惜寸阴,凡夫俗子一定要下十倍的工夫,珍惜每一分光阴,这个名词虽是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产物,但它阐述的珍惜时间的道理还是正确的,尤其是在朝着现代化迈进的今天,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因此,这些惜阴名句,今天读起来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壁: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阴:光阴。本句大意是:古来的圣哲之人不珍视直径尺把的璧玉,却珍重每一寸光阴。中国文化有“宗经”、“征圣”的传统,事事总要引经据典,援引圣人的教导,以圣人的行动作为社会的行为规范。“璧”是整个封建时代都极为珍视的国之瑰宝。此句以圣人轻视尺壁却重视寸阴的对比垂训后人,说明时间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教导人们要珍惜光阴,用意极为深刻。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原道训》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逆旅:旅店,招待旅客的地方。光阴:时间。过客:过往的客人。这两句大意是:天地是万物寄宿的旅店,时间是历史长河中过往的旅客。前句从空间上讲万物在变化,后句从时间上讲光阴在流动。两句形象地说明一切事物和时间在无限的宇宙中都不过是一个过程,这是符合辩证思想的时空观。作者认为,既然时空都在变化,浮生若梦,面对着阳春美景,自当纵情游赏,及时行乐。现在可以反其意而用之,劝人们珍惜时间,在天地间干出一番事业;讲时空变化,也可引此名句。
唐代诗人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徒:空。这两句大意是:少年精力旺盛的时候不努力学习,到老来只能白白地留下伤感与悲哀。这是有名的惜时、劝学名句。光阴苦短,人生不再,金色的少年时代转瞬即逝。这一阶段精力旺盛,记忆力好,求知欲强,正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代。如果此时不知努力学习,老来必将留下无穷的遗憾。名句深刻揭示了二者内在的必然的因果联系,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逻辑力量,既通俗且优雅,因而至今常用不衰。
宋代乐曲家 郭茂倩 《乐府诗集·长歌行》见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重(chōng虫):再。这两句大意是:年富力强的阶段一旦过去,就再也不会重来一次;早晨这段宝贵的时间,无论如何不会在当日再次重复。此句采用直言其事的手法阐述切莫蹉跎岁月的道理。“不重来”、“难再晨”直言相劝,试图通过最直接、最坦率的方式给人以警示,使人及时自勉,奋发努力,有所作为。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使文风显得简洁、自然,而且给人以坦诚相见的强烈印象,反而比刻意雕琢修饰更能收到劝诫的效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杂诗十二首》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刘翔脚伤复发无力支撑,倒在第一个栏架前,遗憾地退赛。
奥运冠军,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跨栏一级运动员 刘翔宋·邵雍《光阴吟》。旬:十天为一旬,此指“十”。安得:哪得。这几句大意是:一年三百六十六天,时光飞逝像飞奔的车轮,周而复始一刻也不曾停息,怎能使一年四季长年像春天一样呢?此条前两句以飞奔的车轮形容时光的飞逝,比喻形象巧妙,后两句抒发感慨。光阴不息,年复一年,眷夏秋冬,循环往复。时令并不都像春天那么美好,而且飞速而过。由此生发开来,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从现在做起。诗句既有哲理性,又有思想性,既有形象的比喻,曲折的笔法,又直言其事,抒写胸怀,既有情,又有境,因而很容易打动读者。
北宋哲学家,易学家 邵雍 《光阴吟》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227713117.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珍惜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