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名言 修养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修养的名言148条
《礼记·中庸》字面意思: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礼记·中庸》《礼记·中庸》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一定能获得长寿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礼记·中庸》清·袁枚《遣兴》。本句太意是:惨练功法多是从艰苦中得来。原诗上句为:“须知极乐神仙境”。这两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强调即使是天上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神仙,他们的法术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艰苦地掺练才得到的。言外之意,当然是说一般人要想掌握一点知识,一点本领,更得勤学苦练。本名句可供勉励青少年刻苦学习时引用,也可用以勉励人们进行刻苦的道德修养。
清代诗人 袁枚 《遣兴》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世上人的心性修养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是一切事务治理好的前提。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唐·张九龄《上姚令公书》个人的道德修养到了完美的境地,一切毁谤都将自行止息。
唐代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张九龄 《上姚令公书》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东汉政论家、文学家 王符 《潜夫论·叙录》春秋·孔子《论语·学而》。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俭朴。让:谦让。本句大意是:性格温和,心地善良.态度恭敬,生活俭朴,待人谦让。原话是孔子的学生称赞孔子所具有的品德的.这种品德有利于巩固封建秩序,因而为封建统治者所倡导,作为封建社会个人修养的典范。现在应该批判地继承,在对敌斗争中,在大是大非面前,是不能~的。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诗经·淇奥》。切:用刀切断,指加工骨器。磋(cuō搓):用锉锉平,指加工象牙。琢(zhuó浊):用刀雕刻,指加玉石。磨:用物磨光,指加工石头。这两句大意是:(修养品行:好比加工玉石,)像切割,像锉平,像雕刻,像磨光。此条以加工骨器、玉器为例,比喻君子要努力修养品行,坚持德行的砥砺。所以原诗说:“有匪君子,~,”后多用~来形容研讨学问或修饰文章。切、磋、琢、磨是四个表现精雕细刻的动词,该名句连用四个动词,增强了直观性,使较为抽象的砥砺德行、研讨学问通过几个巧妙的动词传神地表现出来。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淇奥》血气最忌讳的是盛大,心胸最忌讳的是满足,才华最忌讳的是显露。少年人的血气方刚,所以最容易义气用事。遇到不平的事情,便要挺身而出。他们总以为自己本领很大,无所不能。谁都知道,年轻人往往很少恐惧之感,什么事情都不怎么去思前想后,瞻左顾右。思想得少,就会没有顾忌,直来直往。而且有时候还特别讲究哥们义气,爱拍胸脯。气要与神相抱才行,气好比是军兵,而神才是司令。司令要有兵去执行命令,光下命令而无人执行不行。光有兵而无司令,或者司令软弱也不行。少年人智慧少,所以气血一旺,就可能出现问题或者差错。那些闹事打架,惹是生非的,都是年轻人。所以,服兵役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头脑简单,容易受人摆布;血气方刚,容易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等到年纪大了,就会顾虑重重,牵肠挂肚。一个人的心胸是宽广的,还是狭窄的,对于一个人的成就很关键。心胸宽广了,便会无所不包,可以容纳天下,那么一切善恶敌友都可以集合在我自己的胸中了。如果心胸狭窄,连自己都装纳不下,怎么还能够去容纳得了别人!但常见有些人,胸中稍有见地,便自以为了不起,目中无人,骄傲自满,天下只有老子第一了!结果是,容纳不了别人的,自己也不会被人容纳;自己跟别人过不去,别人也会跟自己过不去。《老子》说:“持盈之道,损之又损。”要保持最满足的地步,就必须不停地损抑自己,这就是谦虚。谦虚使人进步,原因是自己总不会满足,心胸也就不停地有所收益,能够装得下更多的事物,以至于大到天下和宇宙。而我与天地宇宙成为一体,那就是弥勒佛了: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 笑世间可笑之人。人不自满,别人就会替我们自己来满足;人一自满,别人就会来给我们损害。秦始皇的阿房宫最大,结果最先被人烧毁;孔子的门庐不高,而天下后世人却不停地在为他加高。道理是很简单的,就看人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自损!人们都推崇李白的才华横溢,但李白却一生落魄而壮志难酬。就是因为他才气太大,时刻显露在外,往往容易让人受不了。许多有才的人,都得不到真正的重用,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才华的本身便是与人不能相处的。才华就是要表现自己,就好象那处在囊中的锥子一样,时不时地就要冒出尖来,这尖也一定会扎住人的。人们爱才,但却又怕才把自己给伤着了。叫现在的人们读李白的诗可以,但要他们都与李白本人去接触,恐怕就不那么痛快了。李白要的是痛快淋漓,咱们自己也想痛快淋漓哩!他痛快淋漓了,我们反而也就不能够痛快淋漓了。所以说,所有有才华的人,要想在社会上得到发展,就少一点牢骚,不要抱怨什么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话。如果我们能够把才华收起一点,用浑厚的风格来表现,与人相处得就可能融洽一些。这样以来,我们才会得到大家的同情和支持,而才华也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发挥。
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唐·王勃《上刘右相书》。源:指江河的源头。流;指下游的水流。形:指实物的形状。端:端正。这两句大意是:如果源头干净,那么下游的水流就会清澈;如果实物的形体端正,那么它的影子就会正直。这两句以自然现象隐喻做人的道理,属对工整,辞约义丰,不仅易于记诵,而且能引人深省。可供论述只有立得直、行得正才能留下好名声时引用。
唐代诗人 王勃 《上刘右相书》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引古语。峣(yáo摇)峣:高峻的样子。缺:残破。皦(jiǎo绞)皦:洁白貌。这两句大意是:高峻的东西容易残破,洁白的东西容易被玷污。事物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两句话告诫人们:居要位者要特别严于律己,因为此时最容易出现史误。可用于对人立身的劝说,或用于说明矛盾转化的道理。
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黄琼传》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长:常。戚戚:指面容、神情悒郁悲凄。这两句大意是:君子胸怀坦荡宽广,小人心胸狭窄,常常忧愁。有些人胸怀旷达,无私无畏,因而总是显得无忧无虑,泰然自若。有些人则心胸狭窄,多私心杂念,因而总是显得愁眉苦脸,哀哀戚戚。这两句可以用来形容或说明人们的品质、性格存在种种差异,所以遇事表现很不一样。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述而》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君子的操行、修养自己开始,从而平治天下。孟子很看轻那些“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放弃自己的田地却去耕耘别人的田地,要求别人的很多,要求自己的很少)的人。孟子认为作为君子,应以“修身为本”,大家都从自己“修其身”做起。这样就可以达到天下平。在“修其身而天下平”这个意义上,孟子奉劝大家从“我”做起,在今天仍很有启迪意义。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明末清初教育家 朱之瑜 《诚诚二首》春秋·孔子《论语·泰伯》兴:开始。(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泰伯》春秋·孔子《论语·里仁》。齐:看齐。内:内心。自省(xǐng醒):自我检查,反省。这两句大意是:看见贤人就希望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反省一下自己有设有和他一样的毛病。见贤思齐,就是自觉地树立榜样,督促自己不断地上进。见不贤而内自省.就是对照别人检查自己,吸取教训,使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应当牢记这个格言。可供论述人应该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失误时引用。“见贤思齐”的成语使用率很高·甩以形容虚心向有才德的人学习,注意自身修养。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里仁》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安:安乐。怀:关怀。这几句大意是:对于年老的,使他得到安乐;对于朋友,就信任他;对于年少的,就关怀他。《论语·公冶长》:“子路曰:‘愿闻子(孔子)之志。’于曰:‘~’。这几句表现了孔子以仁信对待所有人的志向,显出他广大的胸怀。可以作为人们生活的志向和修养的目标,也可以作为统治者施行仁政的具体要求。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公冶长》五代后晋·刘晌《旧唐书·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孙氏这段格言,来源于《文子·微明》和《淮南子·主术训》:“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此语本为处世为人的格言,孙氏则引申为医德修养的准则,强调医者治病,既要胆大,如赳赳武夫,临事不惧,勇往直前;但心要小(细),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孙氏倡导的胆大心细智圆行方的从医格言,不仅为后世从医人员提供了医德规范,也为人们祛病延年创造了求医的良好医风。
五代时期历史学家 后晋政治家 刘昫 《旧唐书·孙思邈传》明末清初·张履祥每个人都想培育好自己的子女,但往往不懂得、不重视修养自己品德、行为的重要性
明末清初理学家 张履祥见《孟子·公孙丑上》。善:正确的。拜:致札。这两句大意是:子路听到了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高兴,禹听到了善言,就向人致礼。~两句,后浓缩为“闻过刚喜,闻善则拜”的成语,表现一种良好的修养和品德。人们应该书之座右,身体力行,为政者更应如是。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公孙丑上》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四书集注·孟子集注》明·薛瑄夜明珠即便是埋藏起来,它的光泽一样可以显露出妩媚。美玉虽然还没从山里挖掘出来,但也能看到山色隐隐含辉。这才是修养的真谛。
明代官员、理学家 薛瑄战国·孟轲《孟子·粱惠王上》。老吾老:尊敬我的长辈。及:推及到。幼吾幼:爱护我的子女。这几句大意是:尊敬我的长辈;以这样的心意推及到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以这样的心意推及到别人的子女。这是孟子从道德伦理角度阐发他的仁政爱民思想。尊敬自己的长辈,也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子女,也爱护别人的子女。对别人的长辈和子女像对待自己的长辈和子女一样尊敬和爱护。这样的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样的君主自然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护。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粱惠王上》宋·吕蒙正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北宋名相 吕蒙正明·陈继儒《小窗幽记》以理智来判断所听到的言语,则心中自有主张。以品德修养来摒绝私欲,则心境自然清明。
明代文学家 书画家 陈继儒 《小窗幽记》春秋·管仲《管子·心术下》。这几句大意是和颜悦色,善意待人,就会亲如兄弟;恶声恶气,粗暴待人,比使用兵器更加伤人。管子的这些话对当今的社交活动、公共关系和人际交往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售货员、售票员、服务员、接待员的同志们,也不妨把它书之座右,付诸行动,对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经营将大有好处。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心术下》隋·王通《文中子·魏相》。囮(é娥):鸟媒,捕鸟时用来引诱同类的鸟。佞:用花言巧语谄媚人,这几句大意是:听到指责就发怒的人,这是给善于进谗言、陷害人的人提供媒介;见到赞美便沾沾自喜的人,这是给善于阿姨奉承、献媚取宠的人刨造条件。这几句是说为人应戒骄戒躁。若是听到指责就暴跳如雷,准还敢直言进谏?势必让善于进谗言者趁虚而入,其结果自然是成为卫聋又瞎的孤家寡人。若是听到赞美便喜气洋洋,不可一世,自然给善于献媚邀宠的人提供良机。作者用“囮”,“媒”二字形象地表达了阿涛则怒、见誉则喜的人与谗者。佞者的媒介关系。可以此二句说明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者应具有闻谤不怒﹑见誉不喜的修养。
隋代文人 王通 《文中子·魏相》宋·苏轼《留侯论》。卒然:突然,出其不意。卒:同“猝”。这几句大意是: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物,面临突然的事变不会惊慌,遇到无缘无故加给他的屈辱也不会发怒。《留侯论》是苏轼的一篇著名史论文章。作者认为一个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不足为勇,充其量不过是匹夫之勇;只有“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才算是有大勇者,因为这种人“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意即这是胸怀宽阔,志向高远的人物。作者认为,留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兴汉的关键所在,就是他具有“忍小忿而就大谋”的大智大勇。~几句可用以形容临危不惧,遇辱不怒,从容大度的智勇人物,
北宋文学家 苏轼 《留侯论》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敏:同。“序”。这几句大意是,父子之间有骨内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男女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讲的是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行为准则.用以维系封建的社会秩序,现在人们谈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时,还常常引这几旬概括而又典型的话。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隐约:难以捉摸。确乎不拔:坚定不改变。浩然:正大刚正之气。这几句大意是:不因为富贵而损害道德修养。不因为形势难以捉摸便变更其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节操和正大刚正之气。韩愈是中唐时期的大儒,以孟子的继承人自居。~几句即是从《孟子·膝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引申而来,但较孟子语更为具体,更为原则,尤其是“不以隐约易其心”,明确指责了那些见风使舵,投机钻营的势利小人。可用以勉励年青人重视个人修养,坚定政治方向,不可为形势所左右。
唐代文学家 韩愈 《省试颜子不贰过论》唐·韩愈《答李翊书》。迸:犹言莲遂(穟穟),本意是禾穗成长,这里形容果实累累,多而丰硕。沃:肥祆油汪汪的样子。晔(yē叶):明亮。霭如:和善的样子,指文章写得纯正而和顺。这几句大意是:根部长得茂盛,结的果实就特别丰硕;纰膏充足肥润,发出来的光就特别明亮;躬行仁义的人,他的文章就纯正而和顺啊。《答李翊书》是韩愈的篇著名的文论,阐述了韩愈倡导文章复古的基本亲旨。~几句说明了人品与文品的关系。韩愈通过“根茂”则“实遂”,“膏沃”则“光跸”的生动比喻,说明道德是文章的源泉。韩愈认为,道德修养对写文章的人根重要,须是仁义之人,文章才写得好。用现在的话讲,文学作品不单是文学技巧问题,它与作家思想、品德、修养有着极重要的关系。学文之道,一则要志向纯正,一则是要注重修养。
唐代文学家 韩愈 《答李翊书》春秋·老子《道德经》。大意是:善于做将帅的人不逞强尚武,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动怒;经常获胜的人,不炫耀武功。善于用人的人会谦下于人。此二句是从正面谈不可轻易动武的道理。作者认为:善于作战的人,一定得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让感情代替理智;善于获胜的人,一定得谦虚、谨慎,不可让胜利冲昏头脑,不能炫耀武力,不能轻易发动战争。如若不是这样,身为将领而脾气暴戾,性情乖张,则很容易中计、上当;获一小胜则沾沾自喜,动则兵戎相见,则一定会兵败身亡。可以此二句强调为将者的气质、修养的重要性。
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道德经》春秋·孔子《论语》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见《论语·学而》曾子语。日:每无。三省(xǐng醒):多次白找反省。谋:谋划,做事。信:守信。传(zhuǎn转):老师所传授的学业。习:温习.这几句大意是;我每天都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操心办事有没有不忠诚的行为?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有没有不守信用的地方?对老师所传授给我的学业有没有温习熟练?固然“吾日三省吾身”多少有点夸张,但对于一个谨慎的人来说,经常地作一作自我反省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如此,同时,为别人做事要竭诚尽力,与朋丧交往要格守信用,老师教授的知识要时常复习,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是值得提倡的。这几句可供论述培养优良的品德和良好的习惯时引用,也可供鼓励青少年时引用,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宋·欧阳修等《新唐书·魏征传》。素履:一贯的实践。成迹:一定的实迹。毁:诋毁。有信:真实可信。积年:多年。顿:立刻,一下于。亏:毁坏。这几句大意是:行为有一贯的实践,办事有一定的实迹,即使有个别人诋毁,也未必可信,多年表现出来的品行,不会一下子就被毁坏。一个人的品行,是由自己多年的表现形成的,所以即使有个别人进行毁谤,别人也不会相信,因为多年来在别人头脑中形成的印象不会一下子就被毁掉。为人要始终如一,步步积累,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品格在别人的头脑中有坚信不疑的印象。这几句可用于告诫人们要时时事事注意自己的言行修养,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可用于耻笑那些诋毁一贯品行高尚的人的行为是徒劳无益的。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魏征传》春秋·孔子《论语 ·宪问》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理解:一个人有德行,有修养,就一定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一个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养。勇和仁的关系也一样。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反过来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宪问》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201412187.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修养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