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名人名言

文章名言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文章的名言

文章名言 文章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文章的名言153条

文以载道。明代散文家、藏书家 茅坤
文章憎命达。 文章名言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文章:指诗文创作。憎:厌恶。命达:命运显达,指官运亨通。本句大意是:好文章总是憎恶作者命运显达(意即能写出好文章的人,总是命运多舛,仕途坎坷的人)。~和“诗穷而后工”异曲同工,都说明在不合理的封建社会里,飞黄腾达、养尊处优的人写不出有价值的文章来,而沉沦下位、遭贬受辱的作家,才会创作出反映现实、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屈原、司马迁、曹植、李白、杜甫、苏轼、关汗卿、曹雪芹等卓有成就的作家,都证明了这一文学观象。此句可用于对遭遇坎坷的作家表示同情,也用于说明遭遇不幸的作家常常可以创作出立意不凡的不朽作品。

唐代诗人 杜甫 《天末怀李白》
文高由识高。明代学者 王文禄
文起八代之衰。

见宋·苏轼《潮洲韩文公庙碑》。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本句大意是:韩愈的文章使古文从八代骈偶绮靡的衰颓文风中振兴崛起。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他针对六朝以来社会上长期广泛流行的骈俪文体及形式主义文风,大力倡导形式与内容统一、适于表达思想感情的单句散行的散文。这一运动取得丁巨大的成功,改变了几百年来骈文几乎独霸文坛的局面,开拓了文章写作的新道路,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所以苏轼称赞他的文章是~。此句和清人刘熙载说韩愈“文集八代之成”(《艺概·文概》),都是对韩文的高度评价。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潮洲韩文公庙碑》
下笔风起云涌。明末清初文学家 蒲松龄
文章最要节奏。 关于文章的名言清代文人 刘大櫆
简为文章尽境。清代文人 刘大櫆
文似看山不喜平。

清·袁枚《李觉出身传评语》写出来的文章要象山一样起起伏伏,不要平淡无味,要写出点波澜,写出点曲折,那才吸引人

清代诗人 袁枚 《李觉出身传评语》
传神文笔足千秋。清代文人 永忠
文有大法,无定法。 文章名言元初名儒 郝经
骈四俪六,锦心绣口。

唐·柳宗元《乞巧文》。骈(piān)蹁):两马共驾一车,引申为并列,对偶。俪(lì吏):成双成对。锦心绣口:李白在《冬日于龙门送从第令问之淮南序》中,写其从弟“常醉目吾日:‘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后人即用“锦心绣口”形容文思优美,辞藻华丽。这两句大意是:四字六字,排比对仗,文思优美,辞藻华丽。骈四俪六,简称“四六文”,是骈文的一体,它形成于南朝,盛行于唐宋。其特点是:句法讲究骈偶和四六句,语言讲究平仄黏对,词汇讲究用典藻饰。《文心雕龙·章句》:“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常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指的就是这种文体。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乞巧文》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唐·韩愈《送穷文》。这两句大意是:面目令人讨厌,语言淡而无味。这本是韩愈自嘲之辞,现既可用以状人,也可用以论文,批评一种言之无物,枯燥乏味,令人生厌的文风。

唐代文学家 韩愈 《送穷文》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三首》其一。嬉笑怒骂:指各种情感。文章:指诗、文、词、赋等文学作品。这两句大意是:无论嬉笑怒骂,都能形成文章。这两句本是用来盛赞苏东坡有高深的文学素养,能用文字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各种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并形成富有文来的各种作品的。可供引用称赞某些善于用文字表情达意的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意在笔先,神余言外。 关于文章的名言清代文人 陈廷焯
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清朝文学家、史学家 赵冀
文章之妙,妙在自然。毛纶,号声山,明代文学评论家 毛声山
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贵穷理,理贵言情。 文章名言晚唐文学家 皮日休
未落笔时,先须立意。清代学者、书画家 蒋和
落笔要旧,景界要新。清代画家 唐岱
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
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 关于文章的名言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
文约而义薄,辞近旨远。元朝诗人 方回
凡文章先华丽而后平淡。宋代诗人 吴可
大文章弥朴,质有余也。西汉学者 扬雄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文章名言

唐·韩愈《荐±》。国朝:指唐朝。子昂:阵子昂,初唐著名诗人。这两句大意是:唐代的诗歌最为兴盛,而唐诗的兴盛是从陈子昂提倡诗歌革新才开始的。陈子昂反对齐梁以来偏重形式主义倾向的绮靡颓废的诗风,提倡汉、魏风骨。主张写诗要有兴寄,强调文学的现实主义,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生活,表选了对人民的同情,陈子昂是唐代现实主义诗风的奠基者,在唐代诗歌革新运动中起了启蒙作用。所以韩愈说:~。此名句可用于评价陈子昂在唐代诗坛的历史地位。

唐代文学家 韩愈 《荐±》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唐·韩愈《调张籍》。李杜:指李白与牡甫。文章:此指诗歌。光焰:光芒。这两句大意是: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亘古长存,永远放射着万丈光芒。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们对进步理想的热烈追求,而且在艺术上取得了高超的成就,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因此,他们被后人誉为“师仙”、“师圣”。韩愈的这两句诗,高度赞美了他们的诗歌成就,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地位,表达了由衷的景仰之情。可供评价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时引用。也可化用以颂扬其他取得重大成就的诗人、文学家。

唐代文学家 韩愈 《调张籍》
语贵脱酒,不可拖泥带水。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脱洒:指干净利落。拖泥带水:比喻写文章不简洁。这两句大意是:语言以干净利落为贵,不能拖沓冗长。文贵筒明,语贵凝练。拖沓冗长既有害文辞的优美,又有害文意的表达。~两句论的虽是诗法,对作文也完全适用。

南宋诗论家、诗人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
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

宋·陈騤《文则》事:指文章内容。言:指文章的语言文字。这两句大意是:内容以筒明扼要为上,语言以简洁精练为当。有些人讲话、写文章,唯恐自己的意思表达得不明白、不全面,因而反复重申,再三叙述,结果反使讲话罗里罗嗦,文章累赘重复。所以初学写作者应谨记这个名句:“~”。可供引用论述写文章时对内容与语言的基本要求。

宋代学者 陈騤 《文则》
真文不媚时,甘受人弹弋。 关于文章的名言

清·孔尚任《长留集·赠吴锐庵》。弋(yī艺):用带绳子的箭射。这两句大意是:真正的好文章并不媚时随俗,投人所好,也不怕人拿来当靶子进行批判攻击。真正的文章经得起人们的批评和历史的考验,尽管一个时期内可能受到攻击、禁止甚之焚烧,但它能得到人民的认可,最终成为传世之作,而那些歌功颂德的御用文字,流传下来的能有几多?

清初诗人、戏曲作家 孔尚任 《长留集·赠吴锐庵》
云中见祥凤,百鸟无文章。

清·黄景仁《和容甫》。文章:指羽毛上美丽的花纹。这两句大意是:在云中忽然看见吉祥的凤凰,顿时觉得人间的百鸟黯然失色,全说不上美丽和漂亮。传说凤凰身有五色,华贵无比,凡鸟自然远远比不上,即使锦鸡、鹧鸪等,也相形见绌。这两句可用于描写凤凰,也可用于形容某些品德特别高尚,才能特别出众的不同凡响的人物。

清代诗人 黄景仁 《和容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见唐·杜甫《偶题》。文章:指著作,作品。寸心:古人以为心只有方寸大小,故称心为“方寸”、“寸心”。这两句大意是:作诗著文是千古不朽的盛事,其中的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最清楚。在原诗中,杜甫对诗歌的源流发展,作者的成就高下,均作了系统的论述。这是开头的两句,主要强调了创作的甘苦。可供论述最了解作品的还是作者本人时引用。

唐代诗人 杜甫 《偶题》
学问有渊博,文章有法度。揭奚斯 元代文学家 字曼硕 揭曼硕
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度。 文章名言唐初史学家 令狐德棻 《周书》
文章之佳,由于胸襟气识。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
文章千古事;花月一帘春。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明代明臣 于谦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关于文章的名言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文以理为主,以气为辅之。宋末元初学者 刘将孙
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唐代诗人 李白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
精华在笔端,咫只匠心难。 文章名言唐代诗人 张祜
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

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信:真实,准确。文:有文采。表见(xiàn现):流传;“见”通“现”。这两句大意是:文章只有事实准确可信,语言富有文采,才能流传于后世。写文章。无非是为了记叙某些事件、论述某些道理或抒发某种感情,除小说、戏剧可以虚构之外,一般都要求事实准确,道理正确,感情真实。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能做到语言优美,富于文采,那么就可以被广为传诵甚至流传后世了。文学史上那些脍炙人口、久传不衰的名篇,大多具有以上特点。而那些胡编乱造、违反常情、矫揉造作的文章,尽管也可能喧嚣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转变,便很快就湮没无闻了。因此,熟记这句名言,对于作家特别是初试写作的青少年,会受益不浅的,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
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

清·刘大櫆《论文偶记》。律:戒律。妙:巧妙。这两句大意是:写文章虽没有固定的模式,严格的戒律,而好文章都必定有其巧妙之处。刘大櫆是桐城派重要作家之一,与方苞、姚鼐旧称称“桐城三祖”。他的论文宗旨,都集中在《论文偶记》中。他以“神气音节说”论文,所谓神气即文章艺术风格的内在精神及体现出来的气势;所谓音节,即文章表现人的感情变化时,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高低平从、疾徐抗坠。他认为写文章不必受戒律的束缚,但好文章都必定得神气音节之妙。所以他说:“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清代文人 刘大櫆 《论文偶记》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

清·黄宗羲《四明山九题考》。这两句大意是:文章产生于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产生于亲身经所。这是作者考证吟咏浙江名胜四明山的九个诗题的来历时说的话。他强调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应该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找灵感,寻找创作的源泉,切不可闭门造车,凭空臆想。

明末清初史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 黄宗羲 《四明山九题考》
著作在人品为先,文章次之。 关于文章的名言清代医学家 薛雪
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南宋学者 魏了翁 《跋苏文忠启》
文辞犹金石也,志识炉锤也。清代史学家、文学家 章学诚
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

唐·刘禹锡《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八音:古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类乐器的乐声为八音,此处泛指音乐。这两句大意是各个时代的音乐与各十时代的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时代对某些诗文评价的高低也有不同。诗文和音乐都是人们思想感情的流露,由于时代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品评标准自然也不相同。因而一切文艺作品都带有它所产生的时代的特点,都与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政治形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两句可供论述艺术与时代、政治之间的关系时引用。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
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 文章名言

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丰:指文章语言丰富。余:多。约:简练。失:少。这两句大意是:词句丰富但不多一句累赘的话,语言精练但不少一个该有的词。这两句准确地指出了文章的长与短、语言的丰富与简练的辩证关系,值得每一个从事创作的人,尤其是初学写作的青少年借鉴。可供论述文章写作的一般原则时引用,也可引用以评价某些文学名篇在语言上的特点。

唐代文学家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附会》。章:章节。易:变换。代:取代。这两句大意是:修改章节比童写一篇文章更困难,更换一个字比取代一句话还艰苦。修改文章,既要保持原作的内容风格,又要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确实是十分艰苦时。有时为了修改一个字、一句话,付出的劳动地重写一篇文章还多。可引用用以反映修改文章的艰苦。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
胸次山高水远,笔端云起风狂。北宋词人 向子湮
理极天下之精,文极天下之妙。明代文学家 王鏊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 关于文章的名言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宋·苏轼《答乔舍人启》。华采:行式上的华丽风采。体用:体现出实际作用。这两句大意是:文章形式上的华丽是次要的,具有社会价值和实际功用才是文章的根本。《西清诗话》上有一句巧妙的比喻:“蜘蛛虽巧不如蚕”,可以用来为这两句作注释。蜘蛛吐的细丝可以编织出精致美丽的蛛网,但却没有实用价值;蚕吐的丝只会结成不算美观的蚕茧,却可缫丝织绸,造福人类。如此说并非轻视或否定文章的形式美,而是说文章的行式与内容相比,内容更主要。

北宋文学家 苏轼 《答乔舍人启》
能改州瑕可为喻,瓦砾可为珠玉。

清·李沂《秋星阁诗话》。瑕:美玉上的斑点。瑜:美玉。这两句大意是:作诗须经过反复琢磨修改,润色提炼,去掉疵病,方成佳作。作者原文说.“作诗安能落笔便好?~,子美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子美诗圣,犹以改而后工,下此可知矣。”世界上落笔成篇,一字不易的作家是少见的,一首短诗或许有人作到,长篇巨著则断然不能。此句可用于说明修改在创作中的重要性,也可借以说明坏人经过教育改造可以成为好人。

清代诗人 李沂 《秋星阁诗话》
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zhēn珍):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告诫为主。攻:攻克,这里有治疗的意思。针石:古时治病的石针,现已失传。这几句大意是:箴这种文体,是用来规劝告诫、治病防患的,好比针石一样。这两句以治病防患的针石为喻,强调箴的劝戒作用。这种文体现在已经没有了,但人们还常把劝戒的话称为“箴言”。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文章名言三国政治家 曹魏开国皇帝 曹丕
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类拔萃。宋代诗人 陈克
辞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

唐·孙憔《与友人论文书》。辞:文词。意:思想,意义。工:工致。这两句大意是:文词必求高妙,意义必求深近,然后才能称得起是工致出奇的好文章。作者强调为文要在遣词、创意上下工夫。只有语言格调高超、陈言务去,文章义深意远,令人精警,才是既工又奇的绝妙好文。可引以作为衡量好文章的一种标准。

唐代文人 孙憔 《与友人论文书》
庚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庾信:字子山,北朝末期诗人兼辞赋家。他的艺术成就集六朝之大成,对诗歌形式作过多方面的探索,对唐代诗赋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这两句大意是:庾信的作品到了晚期更为成熟,他的笔锋雄健,气势凌云,纵横挥洒,无不如意。此名句是对庾信的文学评价,后一句也可借来评价其他优秀作家纵横捭阖、气势不凡的作品。

唐代诗人 杜甫 《戏为六绝句》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关于文章的名言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合:应当。时:社会现实。事:具体的事件.这两句大意是:文章应当针对某些社会现实而写,诗歌应当针对某些具体事件而作。这是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时提出的著名口号,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理论纲领。他要求诗文创作应从具体事件有感而发,要为现实社会政治服务,而不能仅仅抒写个人的情怀,成为流连光景的工具。他个人不仅从理论上极力强调,而且以大量的诗歌创作实践了自己的主张。现在虽不必强调诗文创作必定全都从某些具体事件出发,机械地图解政治,但仍要注意抒发真情实感,要尽可能地使作品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这两句在我国文学史上曾产生过深广的影响,现在可供论述文学创作要有明确的创作目的以及内容务必充实时引用。

唐代诗人 白居易 《与元九书》
世间富贵应无份,身后文章合有名。

唐·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合:应当。这两句大意是:想来一生不会富贵。但文学创作却可以获得成就,名垂后世。这里微含怀才不遇的不满情绪。但不看重荣华富贵.而看重文学创作,其思想境界还是较高的。可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不图名利,一心从事文学创作,并决心有所成就。

唐代诗人 白居易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文章均得江山助。但觉前贤畏后贤。

宋·王十朋《游东坡十一绝》其二。文章泛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江山助:指山川景物能激发、启迪诗人的情思。前贤:前代的名人,此指白居易。后贤:此指苏轼。这两句大意是:(白、苏仕途都有坎坷遭遇,足迹遍及江南各地,他们的)诗文成就均得到江山的帮助,但我觉得苏轼似比白居易高出一头,前贤也会觉得后贤可畏。南宋诗人王十朋酷爱苏轼诗文,在这首绝句里,他对白、苏两位大文学家进行了对比评论,表现出偏爱苏轼的倾向。现可借用这两句说明:壮丽的山川,优美的景物.往往能开阔人们的眼界,启迪人们的文思,使人们写出各种作品。而社会不断发展,时代不停前进,文坛、诗坛上也会经常涌现出新人,他们以崭新的姿态,崭新时视野,崭新的技巧,创作出崭新的作品来。这些带有虎虎生气的后生晚辈,每每令功成名就的老一代诗人、作家感到后来居上,后生可畏。

南宋政治家和诗人 王十朋 《游东坡十一绝》
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

宋·陆游《读近人诗》。这两句大意是:在形式上过分修饰雕琢,失去自然本真,本是文章的一大弊病;故意标新立异,追奇求险,尤其损伤文章的精神和内容。这是写作的经验之谈,很有见地,有志写作者应以此为戒。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读近人诗》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文章名言

宋·黄庭坚《戏呈孔毅父》。经:治理。丝窠(kē科):蜘蛛网。缀(zhuì坠):点缀。这两句大意是:文章如果没有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功用,那和蜘蛛网上点缀几滴晶莹的露珠,又有什么区别呢?作者反对那些无病呻晦的空头文章,主张文章必须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生。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说明无补于世的空文,就像蛛网上的露珠,虽然好看,但没有用场,既经不起风吹,也经不起日晒,转眼问网破露干,早被人遗忘了。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盖:句首发语词,无实义。文章:指诗、文创作。经国:治国。经,经营.治理。不朽:指永不消亡.这几句大意是:文学创作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伟业,是万世永不消亡的大事。曹丕强调了文章的价值,把文学提到与事功并立的地位,肯定文学要为政治服务这一功能,从而突破了两汉以来轻视文学的观点,这对魏晋以后文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名句可供论述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时引用。

三国政治家 曹魏开国皇帝 曹丕 《典论·论文》
欧阳当日文名重,更要推敲畏后生。

清·袁枚《遣兴六首》其四。欧阳:指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更要:还要。畏后生:欧阳修晚年还在不断修改平生所写文章,用思甚苦。他的拂人阻止他说:“何苦这样认真,难道还怕先生责怪吗?”欧阳修笑着回答;“不怕先生责怪,只怕后生们讥笑啊!”这两句大意是:欧阳文忠公是当日文坛领袖,名重当世,可他还要认真推敲平日所写文字,怕的是引起后生们的讥笑。袁枚诗句中引了欧阳修一则故事。欧公一代文宗,德高望重,文学成就很高,尚且如此谦逊,如此认真锤炼自已的文章,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清代诗人 袁枚 《遣兴六首》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

清·翁照《尚湖晚步》。“友如”句:此句用《庄子·山木》“君于之交淡若水”句意。这两句大意是:朋友之情应像作画那样力求笔墨清淡,山势应该像评论文章那样不喜欢平铺直叙。以画理比友情,比喻新奇;用山势比文章,见解不凡。“山似论文不喜平”已是文艺理论上的一句名言,形象地指出写文章忌讳平铺直叙,平庸无奇。

清代诗人,字朗夫 翁照 《尚湖晚步》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关于文章的名言

南京大学教授 韩儒林做学问的人要耐下心来坐十年板凳,毫无怨言。

南京大学教授 韩儒林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金·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绝》其四。文章:指诗歌的文辞。自得:自己独创。方:始,才。衣钵(bō波):原义是指佛教僧尼师徒相传的袈裟、钵孟等,后泛指师傅的学问技艺。真:真本领,真工夫。这两句大意是:诗歌的文辞靠自己悉心揣摩,独创得来才是最可贵的,老是因袭模仿前人,像佛门弟子接受师傅传授的衣钵一样,哪里是真工夫?原诗是批评宋代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的。江西诗派最讲究化用前人的诗句,并将这种诗文作法标榜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实际上是主张从立意到语言都要极力模仿前人。这两句可供引用论述诗文创作要意从已出,力求独创,切忌专事因袭,刻意模仿。

金代文学家 王若虚 《评东坡山谷四绝》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情深不自持。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
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北宋文学家 苏轼
文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 文章名言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文章体制本天生,模唐规宋徒自苦。清代官员、诗人 张问陶
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清代诗人 黄景仁
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唐代文学家 韩愈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司源到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关于文章的名言唐代诗人 杜甫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琦。南宋诗人 戴复古
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 《隋书》 《隋书》
白云山岳皆文章,黄花松柏乃吾师。 文章名言清代学者 王永彬
当其取于心而洼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唐·韩愈《答李翔书》。取于心:指经过刻苦学习,铭记于心的仁义之道,从心里取出来。这是形象的说法,意即酝酿文思,考虑成熟之后而表现出来。注于手:用手写出来,像从手头笔端流出来似的。汩汩(gū骨)然:水流急速的样子,这里指文思泉涌,得心应手。这两句大意是:当文章酝酿构思成熟后,从心中取出文思而将它灌注到手头笔端,就像冒出的泉水一样急流不息。~两句把融会贯通,酝酿成熟的文思像泉水般涌流出来的情况,描写得形象生动,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具体地展现于读者面前,可见可闻,可触可感,遂成后世形容创作活动中文思泉涌、得心应手情景的名句。

唐代文学家 韩愈 《答李翔书》
我觉其间,雄浑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宋·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其间:指扛西上饶境内的灵山之间。太史公:指汉代司马迁,曾任太史令。这几句大意是:面对灵山,就像面对司马迁的散文一样,感到其间雄深雅健。这是描写江西上饶境内的灵山的风姿的。“雄深雅健”,本是唐代韩愈对当代另一位散文家柳宗元文章的评语,是说柳文写得极有气势,深刻高雅,刚健有力,和汉代司马迁的散文相似。辛弃疾借用韩愈评论文章的话来形容灵山的风貌,极富创造性。这样奇特的联想,实在令人感到新颖别致,很能启发读者的文思。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沁园春》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宋·刘克庄《一剪梅》[束缊宵行]。酒酣耳热:形容酒兴正浓。说文章:议论文章,这里指议论文章中涉及的时事朝政。胡床:一种可以转缩、便于携带的交椅。这几句大意是:酒喝得正痛快,兴致正浓的时候,两人忘乎所以地评说文章,把邻居的墙惊倒了,把座椅也推倒了。这首词写刘克庄到广东赴任时,挚友王迈连夜相送,饯别长亭的情景。这两人当时都是受压抑的爱国志士,在此之前,刘克庄曾三次被削职,心中愤愤不平;王迈也有匡时救国之志,却因不合流俗而落职闲居。此时,两个具有英雄气质的朋友把酒话别,酒酣耳热之际,指点时弊,议论朝政,一吐胸中积郁。说到动情处,挥臂顿足,忘乎所以,把座椅也推倒了,把邻近的墙头也惊倒了。这里的“推倒胡床”是实写,“惊倒邻墙”是虚拟,三句词有叙述,有描绘,有正面刻画,有侧面渲染,活画出这一对豪士酣饮大醉时狂放恣肆的情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写酣饮醉态可资借鉴。

南宋诗人、词人 刘克庄 《一剪梅》
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 关于文章的名言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敷:铺陈,排列。殊:不同。这两句大意是:善于删削的人,文章中一些多余的字虽然去掉了,但意思仍保留下来;善于铺陈的人,文章中所用的辞藻各不相同,而意思愈来愈明显。古人写文章讲究熔炼剪裁,即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同时,又讲究铺张扬厉,即表情达意务求淋漓尽致。因此好文章有时泼墨如云,有时惜墨如金.可见“删”和“敷”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什么时候该简,什么时候该繁,要根据文章的内容面定。这两句可供论述文章要认真剪裁,力求繁简得当时引用。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
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晦塞:同“晦涩”,隐晦难懂。隐:指含蓄。秀:指精警。这几句大意是:把晦涩当作深,虽然奥秘却不是含蓄;用雕琢去求工巧,虽然华丽却不是精彩。文章如果故作高深,写得人们读都读不懂,正好说明它“虽奥非隐”,很可能还是故弄玄虚,用来文饰浅薄;文辞如果雕琢堆砌,虽然华丽却决不精辟,只能是华而不实之作。可见“晦涩”和“雕削”,都是文章的大忌。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络裁》。权衡:衡量。掼益:减少增加。斟酌:考虑。芟(shān山):腿除。弛、:解除。这几句大意是:衡量文字哪里要增,哪量要减;考虑笔墨哪里该浓,哪里该淡,删击多余的字句,剪除芜秽韵内容,使文章减轻负担,避免冗长累敷。~几句告诉戎们:文章写成后,要反复修改,去粗存精,删繁就简,务使文字精练,中心突出,这是创作的经验之谈,值得记取。粗率的急就之作,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络裁》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梁·刘《文心雕龙·熔裁》。疏:粗蔬,指文意联系不紧密,中间有多余的、无关宏旨的语。这两句大意是:文章中有可以删削的句子,足见其粗琉;文章中没有一个可以削减的字,才知道其精密。古人云,“文不惮改”,而在修改时,要注意尽可能地去掉那些多余的或可有可无的字句,这样,文章才会精练细密。这几句可供论述文章删削的基车原则时引用。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
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文章名言

《周易·系辞卜》这个人所做的文章,意境深远又富于文采,说的话婉转却很中立客观,事情说的很明白透彻但又比较含蓄。旨,是指意旨,也就是主题思想。旨远,是说文章的思想境界非常深、远,极有内涵。辞,是指修辞,也就是表现手法。文,用来说格式是指整齐和谐,用来说写做手法就是文雅,指文采华丽。辞文,是指文章用词考究,极有文采和韵律。曲,是说语句婉转;中,是指意思不偏不倚。言曲而中,是说对所述问题进行评价的时候,用词比较婉转而符合中道,不激烈不隐晦。肆,是指随意,引申为真实而普遍;隐,是指隐蔽,引申为保护、含藏。事肆而隐,是说所述的事情是比较明显比较常见,但具体的人和事又有所含蓄收敛。(意思是说事有所考,但作者是对事不对人)。

《周易》 《周易·系辞卜》
确保英语成功的秘诀就是彻底模仿一篇文章。疯狂英语创始人,全球著名英语口语教育专家 李阳
立意贵新,设色贵雅,构局贵变,言情贵含蓄。明末清初文人 沈谦
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见唐·杜牧《答庄充书》。意:意义,即现在所说的思想内容。气:气势。兵卫:卫兵。这几句大意是:写文章应以思想内容为主,以贯通全文的气势作为辅助,以好的文辞章句作为它的卫兵。作者认为,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有好的内容,好的气势,好的文辞。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意,其次是气,然后才是文辞章句。如果主脑不立,辅佐和兵卫也就没有了着落。这种见解是可取的。

唐代诗人 杜牧 《答庄充书》
凡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关于文章的名言唐代诗人 杜牧
文以纪实,浮文所在必删;言当从心,巧言由来当禁。

太平天国·洪仁玕(gān竿>等《戒浮文巧吉谕》。浮文:浮夸的文辞。这两句大意是:文章是用来记载真情实况的,浮夸的文辞一定要删去。太平天国提倡质朴的文风,写文章力求文字简明。反对浮靡文风时可以引用。

太平天国主要领导者 洪仁轩 《戒浮文巧吉谕》
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也。

宋·苏轼《与谢民师书》引欧阳修语。这几句大意是:好的文章如同精金美一样,有公认的价值。不是某些个别人能够随意褒贬确定贵贱的。文艺作品不像某些物质产品一样能够随行就市,根据人们的现实需要轻易地确定价值,它的价值往往是潜在的,相对来说比较水久,不随凡人们的信口褒贬而改变。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某些作品,在作家生前或以后的短时间内不被承认,直到过了很久,才逐渐显示出它的价值来,得到好评,而有些作品,尽管一出观就被吹捧得无以复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销声匿迹,再也无人提起了。这个名句可供引用说明凡是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都能够经受得住人们的批评和时间的检验.表现出它的价值来。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与谢民师书》
欧公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

宋·吕本中《吕臣童蒙训》。欧公:指欧阳修。窜(cuān篡)定:删改修订。这几句大意是:欧阳修写文章,写成后先贴在壁上,随时加以删改修订,有时改得通篇不留一个字。欧阳修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一代宗师,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许多名篇,流传千古。这样一位在诗歌、散文方面造诣高深的作家,写文章还要先打草稿,贴在墙上反复修改,甚至改得一字不留,我们有什么理由仓促成文、草率定稿呢?

南宋诗人,词人,道学家 吕本中 《吕臣童蒙训》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和刀。 文章名言北宋学者 汪洙 《神童诗》
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言中有物,故闻之足感,味之弥旨,传之愈久而常新。清代作家 方东树
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关于文章的名言北宋学者 汪洙 《神童诗·劝学》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雪,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唐代诗人 孟郊
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

见唐·杜牧《答庄充书》。止:只。是:这样。这几句大意是:写文章如果不首先确定思想内容,只用一些华丽的辞句前绕后捧,那么词句越多文理越乱。写文章先要确定主题思想和思想内容,如果光在堆砌辞藻上下工夫,就会越说越乱,使读者不知所云。学习写作者应以此为戒。

唐代诗人 杜牧 《答庄充书》
我们的一切字句,都是从心思的筵席上散落下来的残屑。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 纪伯伦
所谓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不存在一样。 文章名言日本小说家 村上春树 《听风的歌》
隔日一删,愈月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

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三。愈:通“逾”,越过。瑕瑜(xiāyú霞俞):比喻优缺点并存。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这几句大意是:隔一天删一次,过一月改一回,才能冲尽泥沙,得到金子,不会再有优缺点并存的毛病了。这几句告诉我们:文章不仅要多改,而且要常改,这样才能剔除缺点,保留优点,使文章成为精金美玉。可见写文章不能一蹴而就,改文章也不能一蹴而就。字字看来皆是血。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李渔 《闲情偶寄》
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纳领,驱万途于同归,负百虑于一致。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晋·陆机《文赋》文章体裁的区分虽都如上所说,也必须禁止立意邪曲,抑制文辞过度放浪。重要的是文辞能够充分表达文意,说明的道理能够成立,文章本不一定要写得冗长。

西晋文学家,书法家 陆机 《文赋》
不入于法,则散乱无纪;不出于法,则拘迂王而以尽文章之变。 关于文章的名言清初学者 魏际瑞
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彪炳:文采焕发。疵(Cī雌):缺点,毛病。明靡:明白细腻。玷(diān店):白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清英:清新英挺。这几句大意是:一篇文章文采焕发,是由于章节没有毛病;章节明白细腻,是由于句子没有缺点;句子清新英挺,是因为文字没有虚妄。刘勰认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因此,要使全篇好,必须“章无疵”;要使章节好,必须“句无玷”;要使句子好,必须“字不妄”。确实,要写出好文章,谋篇布局、炼字琢句的工夫不能忽视,粗制滥造是写不出“彪炳”之文的。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
要说我写诗的风格嘛,比较像顾城,写文章嘛,人家都说我像鲁迅。原名罗玉凤,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被人称为凤姐 凤姐
篇中不可有冗章,章中不可有冗句,句中不可有冗字,亦不可有龃龉处。

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冗:多余的。龃龉(jǔyǔ举羽):上下牙齿布配合,比喻互相抵触,矛盾,这几句大意是:一篇文章里不能有多余的章节,章节里不能有多余的句子,句子里不能有多余的文字,也不能有互相矛盾的地方。文章以简明通达为贵,多余的章节词句,理应删除;互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更不可保留。所以初稿写成后,还应在去粗存精、删繁就简上狠下工夫。

明代官员 吴讷 《文章辨体序说》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文章名言洪自诚 明朝道人 洪应明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战国·荀况《荀子·非相》。以:用。言:指善言。黼黻(fǔfú甫伏):花纹。文章:华美的色采。听人:使人听。这几句大意是:用善言赠送人,比金石珠玉还宝贵;用善言劝导人,比华美的色彩或花纹还美好;使人听取善言,比听取钟鼓琴瑟之音还快乐。赠人,不必皆是钱财宝物,美好的言语能激励人,鼓舞人,使人得到教育,受益终身,这比金石珠玉还要宝贵;劝导人,不必声色俱厉,威畏相逼,若以诚挚真纯的言语谆谆相劝,将比华美的色彩或花纹还美好;即使是一般的言谈,言语美好,也会使人听起来比钟鼓琴器之乐还要愉悦。这几句可用来说明赠言、箴言甚至一般言谈,言语美好,都会使人觉得宝贵而乐于听取,可见语言美之重要。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非相》
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碓于质。

宋·李涂《文章精义》二十一拙:笨.此指朴实。直;自然直率。粗:疏朗,指言简意赅。这几句大意是:写文章不难于奇巧而难于朴实.不难干曲折而难于直率,不难于细密而难于疏朗,不难于华丽而难于质朴。这几句通过一系列对比,指出优秀篇章与一般作品在内容、语言,结构、风格上优劣、难易的区别。可供引用论述创作一篇好文章之不易,也可引用论述作家创作时应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宋代文人 李涂 《文章精义》
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俄罗斯诗人 普希金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关于文章的名言

宋·苏轼《答谢民师书》。初:本。质:形体。文理:指文章的结构、脉络。这几句大意是:文章如云之行水之流一样,本无一定的样式,但其或行或止都符合一定的规律,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这样的文章才显得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这篇文艺书简,是他一生创作经验的总结,是一篇优秀的文论,表现出作者崇尚自然、反对雕琢的文艺主张。~以行云流水为喻,说明云与水时刻都在运动,虽无定形却有规律可循。如流水“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彤”(苏轼《文说》),写文章也同此理,因事物本身在不断流动变化,写作也要不断变化,不同模式,不拘一格。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流畅婉转,自然生动。这是苏轼的经验之谈,须悉心品味,方能领略其中奥妙。它道出散文创作的一般规律,体现出宋人文章的共有特点。

北宋文学家 苏轼 《答谢民师书》
一字不可增减,文之极则也,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清代文人 刘大櫆
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内容并不很多。 邓小平

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184311570.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文章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