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名人名言

送别名言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送别的名言

送别名言 送别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送别的名言40条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君:你,对人的尊称。终:终归,到底。这两句大意是:送您选到千里之外,最后还是须有分别的时候。送别,送别,终有一别。这两句的意思在于说明不必远送了,也有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的。多用于劝人不必再远送,也可用于表示自己不再远送别人了。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送别名言

无名氏《别诗》。皆:都是。为:是。这两句大意是:天下人都亲似骨肉兄弟,谁是莫不相干的陌路人?本诗相传为汉李陵送别苏武所作的诗,不大可信。这是一首无名氏的送别诗。诗句说道:“~。况我连理树,与子同一身。”诗义旨在说明四海之内无特殊关系的人尚且视为兄弟,何况像我们这种情同骨肉的关系!诗歌巧妙化用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成句,并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现情感,文风质朴,语言流畅,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现可用于安慰即将远行的同志和朋友:不必为远离故多、前路孤独而担心,四海处处为家,天下人亲若兄弟,你放心去吧,旅途不会盛到孤单和寂寞。

无名氏 《别诗》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唐·张九龄《折杨柳》。一枝:指杨柳枝,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怜:爱惜。故园春:故乡的春天。这两句大意是:一枝杨柳并不足贵,但它代表着故乡的春色,值得珍惜。这是一位女子为情人送行的诗:“~。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说明大好春光不能长久,因而更要加倍爱惜“故园春”。诗句含蓄地表示了女子的青春也如故园春色一样不能久驻,盼望行者早日归来,莫辜负了春光。

唐代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张九龄 《折杨柳》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唐·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这两句大意是:你身靠长剑,情绪激昂,我为你高歌一曲.以壮行色。这是作者送友人出征之作。上句写友人赴边时的英姿,下句写自己送行时的豪情。这里没有叮咛周至之语,也不见留恋顾盼之态,字里行间充满着慷慨报国的意气和祝友成功的深情,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唐代诗人 王维 《送张判官赴河西》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唐·王维《齐州送祖三》。这两句大意是:天气寒冷,树木凋零,远处的山峦因萧瑟而显得空净;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奔流的长河显得更为湍急。诗人送别刚刚相逢又要匆匆分离的朋友,心中空寂、惆怅。这种心情外射到日暮天寒的江边景色上,再反作用于诗人的主观情感,更加重了胸中的离情别绪绪。所以,施补华评这两句是“用写景之笔宕开,而情在其中“(《岘佣说诗》)。这种移情的表现手法,含蓄蕴藉,今天写作时,仍可以借鉴。

唐代诗人 王维 《齐州送祖三》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关于送别的名言

唐·王维《齐州送祖三》。解缆:解开系船的缆绳。伫立:久立。这两句大意是;解开船缆,你扬帆启航已经驶得往远了,我还伫立在江边眺望着你远去的船影。写眼前事,质朴而真切。描写别情时可以引用。

唐代诗人 王维 《齐州送祖三》
片帆何处去,匹马独归迟。

唐·刘长卿《瓜州道中送李端公南渡后归扬州道中寄》。这两句大意是:友人船帆一片已不知飘到了何处,我独自倚马江边,久立仁望,迟迟才走上归路。这是诗人在瓜州送李端南渡长江后,于回扬州的路上写的诗,后两句是:“惆怅江南北,青山欲暮时”,意思是日暮时与友人分手,飘向江南的友人和留在江北的自己此时此刻都陷入无限惆怅之中。

唐代诗人 刘长卿 《瓜州道中送李端公南渡后归扬州道中寄》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唐·李白《江夏别宋之悌》。兴:本指兴味、豪兴一类意思,此处是作者故作旷达之语,表达蒙冤难诉,悲恨感慨,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这两句大意是:此地作别,人分千里,但友情绵长,两心是息息相通的;此情此景,生离死别,无限的况味,都在这一杯别酒之中。李白因受永王李璘事件的牵连被长流夜郎,贬途中经过江夏(今胡北武昌),与友人宋之悌挥泪饮别,写了这首诗。~两句在旷达中蕴含着难以言状的复杂感情,耐人寻味,被明人胡应麟称之为“超逸入神”的美句。应学习诗人锤炼字句,表达难以表达的感情的工夫。

唐代诗人 李白 《江夏别宋之悌》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唐·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离魂:犹言离别时的心情。宝刀:象征雄心壮志。这两句大意是:切莫为我们的离别而惆怅,应怀着雄心壮志,挥刀沙场,努力报国,觅取功名。本诗是作者送李侍御赴安西觅取功名之作,~两句充满豪情,充满信赖,充满期待,给即将远行的友人以激励和鼓舞,是写壮别的名句。

唐代边塞诗人 高适 《送李侍御赴安西》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送别名言

唐·杜甫《新安吏》。这两句大意是:暮色苍茫之中,白水任自东流,像一去不返的征人;而出征者和送行者的哭声还像在青山之间萦绕回荡。~两句用环境烘托的写法表现悲戚哀痛的感情,这种供托手法可以产生“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增强艺术感染力。

唐代诗人 杜甫 《新安吏》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唐·杜甫《发潭州》。这两句大意是:惟有岸上的落花飞着送客,只有桅杆上的燕子寄语留人。杜甫离蜀出峡,因时局动乱,北归无望,遂以舟为家,漂泊于岳州、潭州一带。后来,诗人离潭州赴衡州,写了这首《发潭州》。~一联写诗人扬帆启航时,唯有岸边飞花为他送行,樯桅上春燕呢喃作语,似在亲切地殷勤留客。写作上有“移情”手法,即把作者的主观感情移注于客观景物中,而使“物色带情”。这里诗人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使之“送客”、“留人”,情与景妙合无垠,具有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蔡梦弼《草堂诗话》称这两句“描写景物,意自亲切,所以妙绝古今。”

唐代诗人 杜甫 《发潭州》
坐看征骑没,唯见远山青。

唐·陈子昂《迸殷大入蜀》。坐:徒,空.征骑:指友人殷大骑的马。这两句大意是:徒然看着友人的坐骑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远山后面击了,眼前其留下远处青山的一片翠色。行者早已经不见了,送者仍在屹立伫望。在“坐看”、“唯见”之中,把依依惜别的友情曲曲传出,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意蕴相同。

唐代文学家 陈子昂 《迸殷大入蜀》
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

宋·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风高:风大。舟痕:船划过水面留下的波痕。这两句大意是:风大,帆影过得特别快;注目望着船只过去,留下的只有碧波荡漾。这首词写于南宋初年。当时,金兵大举南下,逼近长江,在这危急的情势下,词人送妻子去南方避难。这首词写江边送别的情景。妻子洒泪登舟后,作者依恋地在岸边久久凝望。“风高帆影疾”可能是实写舟行之速,也可能是作者因为不忍妻子远去而产生的一种错觉,仿佛帆借风势,走得特别快。“目送舟痕碧”说明舟上的人影已经望不见了,只有帆船留下的碧痕还在微微荡漾,这碧痕很快也将恢复平静,而词人却还在江边久久伫立。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情蕴词中,写水边送别时可作借鉴。

宋代官员 李弥逊 《菩萨蛮》
良友近别离,各在天一方。 关于送别的名言

汉·《别诗》,旧题《苏子卿诗》。选两句大意是:好友于此别离,将要远远地各奔东西,心中怀有无限留恋之意。相传汉人苏武、李陵离别时曾做诗言别,其情真挚感人,后人遂以此诗附会此事,不大可信。但诗文本身的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条便是其中的名句。诗句直接抒发别离感慨,毫不隐晦地向朋友发自心迹,给人以情真、意真的强烈感受。这种强烈的感情以质朴淡雅的语言托出,使诗文显得极为自然,毫不矫揉造作。

《别诗》 《别诗》
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宋·张先《江南柳》[隋堤远]。亭亭:同“婷婷”,美好的样子,一般形容女子,这里形容明月,赋予它美女似的情态。这两句大意是:愿我的身子能像美丽的月亮那样,陪伴着你千里远行。这首词写一个女子送别情人以后,登上城楼远望。此时,情人早已远去,只见“新月上西城”。她羡慕美好的月色千里朗照,一路伴随着自己的情人,产生了~的强烈愿望。这两句比一般直抒离愁者高出一筹,在美好的意境中,融合着抒情主人公的一片痴情。抒写离情可作借鉴。

北宋词人 张先 《江南柳》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唐·刘长卿《送严士元》。这两句大意是:日暮时分,友人解缆起帆随着江水远去,我的心也万里相随,飞到了碧草遍野的湖南。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市)人,作者的朋友。这是刘长卿送严士元到湖南去的赠别诗。上句写落日去帆,是送别时的实景;下句写朋友所往之地,是想象中的虚景。但无论是“江上孤帆”的眼前景,还是“草绿湖南”的意中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里面都渗透着真挚的友情和难舍的离情。

唐代诗人 刘长卿 《送严士元》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见唐·李白《送别》。云帆:白帆。这两句大意是:望着白帆远去直至消失不见,只见夕阳下的长江空自流来。这两句写送别,和他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但前者是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望着友人孟浩然顺江扬帆而下,人随水去消逝于水天相接之处;这首诗则是诗人在浔阳江头送友人溯江西上,“浔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是人、帆西去,长江东来。因此,不说“云帆碧空尽”而说云帆“不相见”;不说“长江天际流”,而说暮日照耀下的长江“空自流”来。

唐代诗人 李白 《送别》
寄语西河堤畔柳,安排青眼送行人。 送别名言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青眼:原指用黑眼珠对人正视,用以表示对人喜爱或器重,这里指柳叶,语意双关。这两句大意是:我心爱的人就要离我远行了,寄语西河岸边的柳叶,深情地望着他与我一起为他送行吧!这是老夫人准备送张生赴京赶考时莺莺的道白。西厢相会不久,老夫人就察知了莺莺与张生结合的事情,无奈把莺莺许配张生,然后又逼张生上京应试。情人相别,莺莺无限痛苦,对张生不尽地缱绻,万般的惜别之情无由发泄,唯有托于杨柳,请柳叶与自己一起为张生送别。此两句以有情托无情,更见有情者之挚情。可用以表现送别。

元代杂剧作家 王实甫 《西厢记》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淮上:此指扬州。潇湘:今湖南一带。秦:今陕西。这两句大意是:离亭别宴上笛子吹奏起象征离别的《折杨柳》曲,在沉沉暮霭中君向潇湘我向秦,天南地北,各自一方。这首诗全文是:“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羁旅飘泊,客中作别,已够令人悲愁;加之风笛暮霭、离亭别宴等物象,更加使人伤情;况且此地一别,南北异途,后会无期,怎不教人销魂!所有这一切都在这朴直的叙述语气的结句里得到充分的表达。如此结尾,别开生面。

唐代诗人 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唐·许浑《谢亭送别》。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安徽宣城北,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西楼:指送别之处谢亭。这两句大意是送别友人之后,因心绪不佳,不胜酒力而睡去。日暮酒醒,风雨满天,友人之舟早已远逝不见踪迹,自己怀着孤寂的心情,默默走下西楼。全诗是:“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不言别情,只写景物,通过风雨凄迷之景的烘托宣染,已把凄黯帐惘的情怀表现出来,这样的结尾更富含蓄性,有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写作当知此法。

晚唐诗人 许浑 《谢亭送别》
送君江浦已惆怅,更上西楼看远帆。

唐·韦应物《送王校书》。江浦:江边。这两句大意是:送君送到江边,人还未去已令人深感惆怅;诗人走之后,又登上西楼看那远去的风帆,愁苦之情更令人难堪。人未行已感惆怅,人已行则惆怅更甚;送人送到江边已见情谊之深,人走后卫登楼眺望,更见情直深长。诗人用更进一层的手法写离情,十分感人。

唐代诗人 韦应物 《送王校书》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关于送别的名言

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这两句大意是:满江的春色不肯把远行的客人留下,葱绿的青草伴随着马蹄送客远去。一江春水向东流,自然不会停下来劝客驻足,倒是青草有情,遍地皆绿,伴送行客的马蹄向远方走去。本写惜别,但不直言,而是通过眼前江春不留,青草相送的景色,曲曲道出,便显得生动有致,匠心别具。这种别致的抒情方法,值得学习。

唐代诗人 刘长卿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

唐·刘长卿《青溪口送人归岳州》。这两句大意是:友人的离帆随着夕阳一起消失在千里之外,眼前只剩下一片连接天涯的秋水。这两句诗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景写情,富于含蓄,可用来描写水边送别的情景。

唐代诗人 刘长卿 《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这两句大意是:微雨飘零,沾湿了人的衣衫,但雨丝细得看也看不见;轻风吹拂,树枝上坠下几朵残花,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原诗是以这两句渲染朋友惜别时相对无语、依依难舍的离情别绪的,在静默中有一种缠绵、惆怅的意味。现在可用来描写晚春景色,或用来抒写雨送落花时人们普遍感到的淡淡的春愁。

唐代诗人 刘长卿 《别严士元》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唐·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这两句大意是:今日为你送行,要尽兴而醉,明朝分手相忆,已经相隔遥远。今日送君,近在咫尺,还可以共饮一醉。“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情谊非同一般。而此地一别,天各一方,今日的共饮已成明朝相忆的内容,那时征途漫漫,相距遥远,相见已不可能。因此,今日饯别更显得宝贵,须尽杯中之物,一醉方休。此联与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境相近,惜别之情包含于劝饮之中,写送别之情可作参考。

唐代诗人 贾至 《送李侍郎赴常州》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送别名言

宋·辛弃疾《鹧鸪天》[唱彻阳关]。这两句大意是:江水连天,树影随流动的江水不断映入眼帘;远山绵延,被阴沉带雨的乌云遮去了一半。此词是词人送友时所发的人生感慨。其上片云:“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此条对仗工稳,炼字生神。“浮天水”对“带雨云”,“无穷树”对“一半山”,空间辽阔,气魄宏大。“送”、“埋”二字,别情依依,含而不露。两句既是触景生情,又是因情设景,故能气象雄浑,传情淋漓。这种方法,可为今天写作提供楷模。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鹧鸪天》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得春色过江南。

明·陆娟《代父送人之新安》。这两句大意是:千点万点的落花,落在那离人的一叶扁舟上;那一叶扁舟啊,把一片春色都载到江南去了。这两句是由宋代郑文宝《柳枝词》中“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两句演化而来。花落扁舟,则似春色载于扁舟。扁舟一去,则似春色也随之而去。春一走,剩下的当然是只有一片寂寞了。诗句是写送别,作者以“春”的过江寄托了人的别愁。托物抒怀,以景言情,情融于景,是这两句诗的重要特色。这种抒情方法应该学习,也可化用来抒写春日送别之情。

明代女诗人 陆娟 《代父送人之新安》
日落鹧鸪啼庙口,水清斑竹映船窗。

明·李梦阳《别徐子祯卿得江字》。啼庙日:鷓鸪在黄陵庙口啼叫。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胡畔。斑竹:紫竹,竹身有紫色或灰褐色斑纹。传说舜死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思帝不已,泪下沾竹,竹皆成斑,故又称湘妃竹。这两句大意是:日落黄昏时分,鷓鸪鸟在黄陵庙前啼叫,清澈的湘江水和斑烂的湘竹影映照在船窗之上。这是诗人送朋友去楚地,想象他到楚地后的所见所闻,诗中充满了惜别之情。因为鹧鸪啼叫的声音类似“行不得也哥哥”,诗人借以寄语楚地去不得,有盼其早归之意。

明代文学家 李梦阳 《别徐子祯卿得江字》
临歧莫动殊方感,余亦东西南北人。

明·边贡《送马欹湖赴河南提学》。这两句大意是:临近岔道即将分别的时刻,请不要触动羁旅异域的他乡之感;我同你一样浪迹四方,也是飘泊无定之人。用自己的遭际和亲身感受去安慰对方,比空洞的说教更亲切感人,容易为对方感情所接受。这是安慰人的一种方法。

明代诗人 文学家 边贡 《送马欹湖赴河南提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关于送别的名言

见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元二:作者友人,娃元,行第第二。安西:唐中央为统辖西域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阳关:在河西走廊尽西头,甘肃敦煌县西南,因居玉门关以南而名。这两句大意是:请你再喝干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往西行,穷荒绝域,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全诗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友人出使西域,长途跋涉,艰辛备尝。诗人临别再留,殷勤劝酒,这杯酒里浓缩着诗人依依惜别的情谊,渗透着对友人的深情体贴,也包含着对远行者前路珍重的祝愿。离别时有千言万语,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丰富复杂的感情统统由这一句简单的劝酒词表现出来。这首诗唐人已把它谱曲歌唱,后人称为“阳关三叠”,又称《渭城曲》。因为它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所以《阳关》、《渭城》几乎成了离别的代名词。它的知名度、引用率很高,现在写与友人惜别诗文时还常常引用它。

唐代诗人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见唐·王昌龄《送魏二》。潇湘:潇水、湘水在湖南零陵县境会合,称潇湘。这两句大意是:想你在不久的将来将于月夜泊舟在遥远的潇湘之上,清猿的长鸣会闯入你的梦乡,使你梦中也摆脱不了愁怅。这是作者贬官龙标尉时送友人所作。全诗是:“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前两句写送别时所见的实景,后两句不直写惜别之情,而是通过想象替友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夜泊潇湘,梦中听猿。夜泊潇湘已是想象中的虚幻之景,而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给诗增添了朦胧美,也深化了惜别的主题,在艺术构思上颇具特色。可用来表现惜别惆怅之情。

唐代诗人 王昌龄 《送魏二》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见宋·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翻新阕:谱写新的曲子。这两句大意是:且不要再给离歌谱写新曲,就这唱的一曲已叫人愁肠寸断了。这是欧阳修即将离开洛阳时在饯别宴上写的一首词,送行人是一个和他感情很深的女子。“离歌”指这次筵席上唱的送别之歌。这支新谱的歌比旧曲更使人伤感,直唱得离人愁肠寸断,所以词人恳切地叮咛不要再“翻新阕”了。可是这样就能使愁绪缓解么?非也。前句中的劝阻之辞,目的在于反衬“肠寸结”的深哀巨痛。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笔法。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玉楼春》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诗人 李贺
人情却似杨柳絮,悠扬便逐春风去。 送别名言北宋词人 晏几道
离心不异西江水,直送征帆万里行。晚唐诗人 许浑
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宋·张先《江南柳》[隋堤远]。分袂(mèi妹):分别。袂,本义为衣袖。关:关涉。这几句大意是:古往今来人们多在柳桥送别,看到别人分离,心底也会涌出愁思,何况现在关涉到自己的离情!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女子送别恋人和别后遥望之情。这几句先从古往今来的送别情景入笔,概括性很强;“见人分袂亦愁生”反映了抒情主人公多愁善感,极富同情心。这个看到别人离别就生愁的女子,现在自己却要在柳堤上与情人分手了,此时此地,情何以堪!作者没有在词中直抒女主人公的离愁,只是以“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作为衬托,以“何况”二字表递进,女主人公内心深深的离愁已展露无遗。

北宋词人 张先 《江南柳》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唐代文学家 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 关于送别的名言

宋·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这几句大意是:江山万里,不知你的归宿在何处?回顾以往,我们经常对床夜话,议今论古。你去的地方连大雁都飞不到,写成了书信又有谁可以托付?这是作者给志同道合的朋友胡铨写的送别词。当时,胡铨因力主抗金,受到投降派权相秦桧的迫害,被编管(削除官职,放逐到边远地区,受当地地方官管制)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张元干在词中既写了送别之谊,又作了不平之鸣,词意悲愤激切。这里的“万里江山”,指张元干编管之地十分遥远;“知何处”并非不知友人往新州,而是指他此去前途莫测,安危难卜,表现了对朋友命运的忧虑。在这前景茫茫的分离之际,作者回顾以往,两人常彻夜长谈互诉政见,情投意合;展望未来,远别万里,写成了信也没个寄处。相传雁能传书,但北雁南飞,止于衡阳,飞不到新州去,所以说“雁不到,书成谁与?”实际上这两句还有更深的含义:宋时朝臣受罚,流放远方,亲友多不敢通音讯,否则也会受到株连。这两句正是对这种政治现实的控诉。短短几句词,包含着深广的政治内容,流露着令人忧心的送别情谊,在古今送别之作中,实为难得。

南宋词人 张元干 《贺新郎》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宋·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一箭:喻舟行如箭。篙(gāo高):撑船的竹竿。“半篙”指其没入水中的部分。波暖:时值阳春,风和日丽,所以水波也暖和。迢递:遥远。驿(yì义):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人休息、住宿的地方。这几句大意是:令人发愁的是:风急水顺,篙速波暖,舟行似箭;回顾启程处,已经远隔好几个驿站;北望送行人,仿佛还伫立在遥远的天边。这几句写远行人的心情神态。当时友人离开京师,周邦彦到种满柳树的汴河边、隋堤上送行。依依告别后,友人登舟启程。时值阳春,风快渡暖,舟行似箭,一下子就穿过了好几个驿站。舟速愈快,舟行愈远,离人的愁绪愈增。这几句代被送的友人设想,以一个“愁”字引起以下数句,抒情色彩很浓。作者设想远行的友人正在愁苦中怅然北望,送行人早在视线之外,但在他的想象中,仿佛看到周邦彦仍在天北水边伫立凝望。虽然双方谁都看不见谁,但末句五个字却将一对离人的心理神态逼真地展现出来了。这几句情景交融,虚实相间,形象十分鲜明,艺术感染力很强。

北宋词人 周邦彦 《兰陵王》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唐·李白《送羽林陶将军》陶将军大驾楼船出使,威风凛凛。江面上旌旗飘飘,紫烟缭绕。你将远行万里,横戈试探虎穴。三杯酒后,拔出龙泉剑舞个昏天黑地。别说我是个词人,没有冲天胆气。在你临行前,我将把绕朝鞭赠送给你。

唐代诗人 李白 《送羽林陶将军》

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168711012.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送别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