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名人名言

诗名言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诗的名言

诗名言 诗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诗的名言388条

诗品出于人品。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本句大意是:诗的品格格由人的品格决定的。在通常情况下,诗品反映人品,诗品和人品是一致的,思想境界高的作家,其作品的格调、品格也高。但也要警惕另一种现象:有些人品不高的作家,在写作时也可能把真实思想掩盖起来,所班作品尚可面人品不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在探讨作品和人品的关系时,应该区分一般情况和个别情况,不能一慨而论。比较科学的办法是“知人论世”,全面分析。

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艺概·诗概》
《诗》无达诂。 诗名言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诗》:指《诗经》。达:通达,通行不变。诂(gu古):原义是以今言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以标准话解释方言字义,此处是解释的意思。本句大意是:《诗经》中的诗并没有通行的、一成不变的解释。由于各个时代评论者的立场、观点不同,或所持的批评方法、批评标准不同,或审视的角度不同,因而历来对《诗经》中许多诗篇内容的解释颇不一致,甚至截然对立。现在这句话除了可供引用说明对《诗经》中的诗篇不必强求作一成不变的解释外,也可引用说明对其它文艺作品,亦应允许读者发挥合理想象或联想,作独到的理解和评价。

西汉哲学家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华》
志者诗之本也。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诗以风骨为要。清代文人 李重华
晚节渐于诗律细。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本句大意是:老来对于诗律的要求更加严格。用心精细,力求其工杜甫的诗歌在语言的锤炼科音律的运用上,都是下过苦工夫的。他曾说:“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新诗改罢自长吟”。正是通过反复的推敲、吟咏,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要求自己,才使他的诗歌艺术迷到高度精美的程度。

唐代诗人 杜甫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三分诗,七分读。 关于诗的名言

宋·周密《齐东野语》。这句话所在的原文大意是:有一个人仰慕苏东坡的大名,拿了自己的诗朗读给苏东坡听。读完之后问苏东坡他的诗能得几分,苏东坡说可得十分,这个人非常高兴。接着苏东坡幽默含蓄地说:“~”,意谓诗作本身并不佳,只能得三分,而朗读得很精彩,可得七分.揭了那个人的底。后世引用这句话时,大多抛开它的原意,而用来强调朗诵的重要性。因为在诗歌欣赏的整个审美过程中,朗诵是很关键的一环。朗诵得体,可以使本来很平常的诗增色不少。还可供引用说明要想真正领略一首诗的内容和艺术价值,必须反复朗读,用心体味。

南宋词人 周密 《齐东野语》
言有尽而意无穷。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本句大意是:语言完了而意味却无穷无尽。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含蓄的诗境,言虽尽而寓意无穷,耐人思索,耐人寻味。刘勰《文心雕龙》所谓“情在词外”,所谓“物色(风物景色)尽而情有余”,“辞已尽而势有余”,指的就是这种含蓄的美。无论写诗作文,都应追求一种深度和厚度,避免因过于直露而流于浅薄。

南宋诗论家、诗人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辩》
子美集开诗世界。

宋·王禹偁《日长简仲威》。子美: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本句大意是:杜甫的诗集向人们展开了一个诗的世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就像一幅辉煌的历史画卷,从各个方面展现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而且在形式上众体兼备,无所不长。至于表现手法、艺术风格更是多种多样。所以一部杜集,就是一座诗歌的艺术宝库,王禹偁用“诗世界”来概括它,是并不过分的。这个名句可供评价杜诗时引用。

北宋诗人 王禹偁 《日长简仲威》
诗出于民之情性。

宋·欧阳修《定风雅颂解》。情性:指真实的思想感情。本句大意是:诗歌出自于人们的真情实感。本名句可供引用说明不仅诗歌,时且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或用于说明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都能从中看出作者的思想和性格。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定风雅颂解》
诗家气象贵雄浑。 诗名言

宋·戴复古《论诗十绝》其三。诗家:指诗人的作品。气象:景象。雄浑:雄健浑厚。本句大意是:诗歌中的景象以雄浑为贵(不可过于雕琢或朴拙)。戴复古的这首诗全文是:“曾向吟边问古人,~。雕锼太过伤于巧,朴拙惟宜怕近村”。作者认为,诗歌的语言如果过于雕琢就伤于虚浮,如果过于质朴就近于村俗,而雄健浑厚则是最好的境界.这是作者对诗歌辞采的要求,这种文学主张可以借鉴。

南宋诗人 戴复古 《论诗十绝》
多病题诗无好句。

宋·陈与义《定风波》[九日登临]。题诗:作诗。好句:指感情欢愉的句子。本句大意是:多病的人写出诗来,自然没有轻松欢快的句子。这句虽是作者自言其身的,但也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可供说明作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对作品的影响。

宋代诗人 陈与义 《定风波》
诗不可无为而作。

清·薛雪《一瓢诗话》。无为:无意义,无目的。本句大意是:诗不可以无目的地去作。这一句说明创作必须有目的,有意义,要写出真情实感,有褒有贬,有爱有憎。可供强调诗文的社会功能时引用。

清代医学家 薛雪 《一瓢诗话》
诗言志,歌永言。

《尚书·尧典》。志:情志,思想感情。永:同“咏”,咏唱。这两句大意是:诗用来表连人的思想感情,歌是通过咏唱的语言,抑扬顿挫地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诗言志”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的基本功能。“志”是属于人们主观范畴的东西,但人们的“志”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并由一定的客观现实所激发,才不得不“言”,因而“言”了的“志”也就反映了社会现实。这一诗歌理论的提出,对我国历代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产生过积极影响,它是我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常为人们所引证。

《尚书》 《尚书·尧典》
诗是成熟的理性。 关于诗的名言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歌德
学诗须识味外味。元代文学家 字曼硕 揭曼硕
诗有说谎的特权。 蒲林尼二世
诗以人品为第一。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 李调元
不读诗书形体陋。 诗名言明末清初诗人 吴嘉纪
音乐是空气的诗歌。 保罗
舞蹈是脚步的诗歌。英国古戏剧家 德莱顿
诗歌是艺术的女王。18世纪英国小说家 托·斯普拉特
科学本身就有诗意。 关于诗的名言英国作家 斯宾塞
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天马:神马,喻杰出人才。本句大意是:(萨天锡的诗)气魄恢弘,好像天马行空,风驰电掣,不同凡俗。这是一个可用来比喻诗文风格,也可用来褒扬人物的名句。“天马行空”形象鲜明,意境空灵,颇有神韵,喻人喻物,皆能给人以美的联想。

元代文人 刘廷振 《萨天锡诗集序》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唐·司空图《诗品·含蓄》。著:同“着”,写下。风流:风韵,风情、指作者希图表达的意思或情感。这两句大意是:字面上虽不留一丝痕迹,但却饱含着超逸美妙的神韵,意趣无尽。古人用诗文表情达意,是讲究含蓄蕴藉,即把自己意欲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深地隐藏在铸文中,虽不在字面上直接流露出来,但又能使读者在阅读时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得到,领略出无言之妙。因而,“~”往往是诗人词人们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可供论述诗文创作忌浅直、贵含蓄时引用,也可引用以评价与赞美某些委婉含蓄的诗词作品

晚唐诗人、诗论家 司空图 《诗品·含蓄》
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宋·黄庭坚《答洪驹父书》。灵丹:神奇的丹药。点铁成金:比喻运用古人诗句,稍加变化,翻成新意。这两句大意是:好像一粒灵丹妙药,能把凡铁点化成真金.宋代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最讲究化用前人诗句,即把古人诗词中那些已经用过的句子,稍加变化,改头换面,翻出新意后用在自己的诗中.他们常常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才学,并把这种方法标榜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可供论述在诗文创作中巧妙地化用前人的词句,意思,使本来比轻平庸的作品变得神奇;也可供赞美某些作品能巧妙地点化前人的诗句。但这种方法不宜滥用,以免剽窃之嫌.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答洪驹父书》
诗要避俗,更要避熟。 诗名言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这两句大意是:诗歌要避免粗俗,更要避免滥熟。诗歌的文词以清新含蓄为贵,语言粗俗则流于肤浅,破坏了诗意;如果出之以陈词滥调,读后味如嚼蜡,实为作诗之大忌。~两句,学作诗者应该切记。

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艺概·诗概》
能理乱丝,乃可读诗。

明·杨慎《古今谚》。丝:“思”的谐音。本句大意是:能够整理纷乱的思绪,才可以开始读诗作文。这是一条古谚语。它讲述这样一个道理:只有能在纷乱的现象中剔除芜杂,抓住本质,整理思绪的人,才有可能读懂古训,付之实践。该名句采用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使句子既通俗又含蓄,具有言简意赅的特色。

明代文学家 杨慎 《古今谚》
诗不厌改,贵乎精也。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厌:厌烦。这两句大意是:诗不厌烦修改,可贵的在于精到。诗以精为贵,而精又有赖于反复修改,力求凝炼。哪怕是几句短诗,也不能忽略修改的工夫.诗圣杜甫尚且“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一般作者就更要在修改、锤炼上下工夫了。

明代布衣诗人 谢榛 《四溟诗话》
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围城》
诗以神韵为心得之秘。 关于诗的名言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 翁方纲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代学者 王永彬
诗如禅机,在于参悟。日本江户时代著名儒学家、教育家和诗人 广濑淡窗
诗不着题,如隔靴搔痒。

宋·阮阅《诗话总龟》。着题:切合题意。这两句大意是:作诗如果不能切合题意,就如同隔着靴子挠痒一样。隔靴搔痒,因为中间有一层障碍,自然难以挠到痒处,让人痛快。在诗文创作中,有时由于作者才学、修养不够,因而要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让人不知所云;要么说来说去,不得要领,让人总觉得隔了一层,没有把应该表达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两句用贴切,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写诗作文不仅要切合题意,围绕中心,而且要表达充分,淋漓尽致。可供论述上述道理时引用,也可用来评价那些不能切合题意或表选不够准确的诗文。

宋代诗人 阮阅 《诗话总龟》
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 诗名言英国犹太政治家 迪斯雷利
诗必兼才、学、识三者。清代作家 方东树
旭日衔青嶂,晴云洗绿潭。

唐·释寒山《诗》。旭日:早晨的太阳。嶂:高耸如屏障的山峰。这两句大意是:初升的朝阳被青峰遮住半边,好像衔在山峰的口中;晴空的白云倒映在绿潭里,好像被洗得更加明净。远处有山,山外有日。近处有潭,潭内有云。青峰衔红日,绿水洗白云,色泽鲜明。一个“衔”字,一个“洗”字,赋山水以灵性,给物态以动感。整个画面是立体的,有层次的,活动的,绚丽多彩的。这是诗,也是画。应吸取作者以画笔、画意、画理写诗的经验。

唐代诗人 释寒山 《诗》
句句夜深得,心从天外归。

唐·刘昭禹《风雪》在深夜里苦吟推敲才得到的佳句,心思有突然从天外归来的顿悟的感觉。

唐代诗人 刘昭禹 《风雪》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关于诗的名言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芙蓉:荷花的古称。这两句大意是:像刚刚长出清水而开放的荷花,具有无然的妩媚风韵,毫无人工雕琢妆饰的痕迹。李白以形象贴切的比喻,赞美了韦太守诗文的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对诗歌的美学见解与追求。纵观李白的全部创作,也可以看出诗人确实身体力行,实践了自己的这一主张。可供论述诗文创作应力求语言清新自然时引用,或用于赞美某些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假雕饰。

唐代诗人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唐·韩愈《荐±》。国朝:指唐朝。子昂:阵子昂,初唐著名诗人。这两句大意是:唐代的诗歌最为兴盛,而唐诗的兴盛是从陈子昂提倡诗歌革新才开始的。陈子昂反对齐梁以来偏重形式主义倾向的绮靡颓废的诗风,提倡汉、魏风骨。主张写诗要有兴寄,强调文学的现实主义,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生活,表选了对人民的同情,陈子昂是唐代现实主义诗风的奠基者,在唐代诗歌革新运动中起了启蒙作用。所以韩愈说:~。此名句可用于评价陈子昂在唐代诗坛的历史地位。

唐代文学家 韩愈 《荐±》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乃:才能够。有:有所得。这两句大意是:勤读诗书才能有所收获,学习不勤就腹中空虚。韩愈在此篇中说:“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这里以读书为准则,不仅确立了衡量一个人有无能力的标准,而且提出了如何实现这种目标,获得这种能力的途径——勤。通过“勤”与“不勤”进一对立的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后果,十分朴素地阐明了道理。其言具事,具体明白,理寓其中,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

唐代文学家 韩愈 《符读书城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两句大意是:一下笔就能使风雨为之惊动,诗写成后能使鬼神为之哭泣。这两句是杜甫连用比喻、夸张的手法高度赞美李白才华横溢,他的诗歌精妙绝伦,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可供引用论述诗文创作应力求有分量,有力度,能打动人心,也可引用形容某些诗文作品气魄宏太,感情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唐代诗人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诗名言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白:指李白。不群:杰出,不同凡俗。这两句大意是:李白的诗歌啊,在唐代无可匹敌,没有人可与伦比;他那萧洒的风度,飘逸的才思,真是不同凡俗,超然不群。这是杜甫对李白及其诗歌的高度评价,表现出杜甫对李白的景仰与怀念之情。评价李白的诗歌成就时可供引用。

唐代诗人 杜甫 《春日忆李白》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宋·张舜民《跋百之诗画》。这两句大意是:一首好的诗就是一幅无形的绘画,而一幅精妙的绘画就是一首有形的好诗。这两句说明了诗画本一律,异体而同貌的道理。苏轼《韩干马》诗云:“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云:“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可供论述诗、画一理时引用。

北宋文学家、画家 张舜民 《跋百之诗画》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这两句大意是:诗文与绘画的要求及艺术规律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以自然、天成、清新为上。前句用于说明诗与画异体而同貌,即诗为无形画,画为有形诗,二者道理相通;后句可用于评价诗、画等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宋·陆游《舟中作》。这两句大意是:每个村庄都可以入画,每个地方都有作诗的素材。陆游这首诗,本意是赞扬江山风物之美,可用以说明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文艺创作的素材。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舟中作》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关于诗的名言

宋·陆游《示子遣》。汝:你。果:果真。这两句大意是:你如果真正想学作诗的话,必须具备的素养应该在诗外去寻找和积累。文学创作本来就是件困难的工作,而诗歌由于语言、形式上的诸多要求,更是很难学成的文学体裁。同时,要想写出优秀的诗歌,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字工夫,而且首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要能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把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仅仅在诗歌技巧下工夫还远远不够。“工夫在诗外”是杰出诗人陆游在自己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对每个立志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有教益和启迪。这两句可供论述文学创作必须具备深厚的生活基础,具备多方面的素养,也可仅引用“工夫在诗外”以评价、赞美某些诗人、作家的高深造诣。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示子遣》
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这两句大意是:作人以正直为贵,而写诗作文以委曲青苗为贵。这两句以为人和写作相对比,说明写诗作文不宜过于直露,如果一饵无遗,就缺乏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杂力。对作诗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清代诗人 袁枚 《随园诗话》
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

清·叶燮《原诗》内篇下。胸礤:抱负。这两句大意是:诗歌的根基,是作者的胸襟抱负。作者的胸襟抱负,思想品格,在作品中有直接自反映,对作品格调的高下往往起决定作用,所以叶燮称为“诗之基”。论述作家思想修养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

清初诗论家 叶燮 《原诗》
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一。奇文:新奇、精美的诗文。疑义:指诗文中的疑难之处或见解分歧的地方。相与:互相。这两句大意是:得到新奇、精美的诗文,便与朋友、邻居们共同欣赏,遇有疑难问题或意见分岐,就互相分析、讨论。原诗是表现作者归隐田园后的闲适自得生活的,这两句写自已日常与朋友谈诗论文的欢乐。可供说明阅读文学作品时应经常与别人交流看法,以加深理解,提高鉴赏能力。也可只引前一句反用其义,以“奇文”指代那些奇谈怪论,讽刺某些人经常散布一些破格之谈;以“共欣赏”指让大家共同见识,分析批判。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移居二首》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诗名言

晋·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这两向大意是:春秋之季,丽日和风,明媚澄碧,佳日自多,登临高山之巅,吟诗浩歌,使人适意畅怀,乐而忘返。此条“直是口头语,乃为绝妙词。极平淡,极色泽”(蒋薰评《陶渊明诗集》)。“登高”、“赋诗”,虽不正写诗人肖像,但一个迎风长啸、引吭高歌、欢乐自若的诗人形象惟妙惟肖,如站目前。这种善于捕捉人物神态的写法今天仍可借鉴。可引用以抒写登临时的喜悦之情。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移居二首》
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见唐·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四夷:指四方边远之地。这两句大意是;吟咏的诗歌流传干古,名声惊动了四方。这两句是赞扬李白、杜甫的诗歌的。从时间上说,其诗可流芳千古;从空间上说,其诗可名动四夷.足见影响之大。可用来赞颂影响大的诗人或其他作家。

唐代诗人 白居易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国作家 法朗士
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关于诗的名言北宋诗人 梅尧臣
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清代文学家、史学家 赵翼 《闲居读书作六首》
世间何物贵,无价是诗书。唐代僧人 王梵志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清初诗论家 叶燮
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 诗名言明代文学家 徐祯卿
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值。南宋诗人 杨万里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宋代诗人 普济
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唐代诗人 刘叉
古诗贵质朴,质朴则情真。 关于诗的名言明末清初诗人 徐增
二年得三句,一吟泪双流。唐代诗人 贾岛
乃公马上得天下,安用诗书!汉朝开国皇帝 刘邦
律诗要法:起、承、转、合。

元·杨载《杨法家数》。律诗:又称近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严格讲究平仄、对仗的诗体,分五律、七律等。起:开头。承:承接。转:转折。舍:收束。本句大意是:创作律诗最重要的法则是要求各句在结构上依照起、承、转、合的次序。律诗是一种很难写作的诗体,除内容、语言及字音、形式上的诸多要求外,诗句的结构顺序也必须符合固定的模式,这句便是主要强调律诗在结构上的普遍法则的。律诗每两句为一个单位,四个单位的意思在顺序上要分出起、承、转、合来。元代范椁的《诗法》说:“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可为这句作注脚。本名句可供论述律诗的创作法则时引用,也可用于强调诗文在结构上要注意起伏趺宕、曲折变化与整体照应。

元代诗人 杨载 《杨法家数》
宗教和诗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诗名言美国哲学家、诗人 桑塔亚娜
幽默被公正地誉为最佳诗才。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 托·卡莱尔
所有俚语都是比喻都是诗文。英国作家 切斯特顿
俚语是一条源远流长的诗河。英国作家 切斯特顿
歌与诗是对天生和谐的姐妹。 关于诗的名言英国诗人 弥尔顿
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清代诗人 袁枚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宋·朱熹《诗集传》卷一注。赋:诗经三种表现方法(赋、比,兴)之一。敷陈:铺叙,详细地叙述。这两句大意是:赋就是对事物进行铺叙,直截了当地把它说明白。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中,赋是直陈,是铺叙,适合于淋漓尽致地表情达意。叙事性的诗歌及篇幅较长的抒情诗,常采用赋的手法。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诗集传》
情在词外日隐,状溢目前日秀。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之佚文。状:人物的情态或事物的形状。溢:充满,此处是充分展现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所抒发的感情见于语言之外叫作“隐”,所描写的情状能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叫作“秀”。作家们创作诗文,历来讲究所渭“言外之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旨”,也就是说,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既寄托在诗文之中,又不在字面上表现出来,而是让读者在阅读时通过自已的思索、揣测、想象、联想去领会或休味。文学史上那些最优秀的篇章,便往往具有这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特点。同时,作家们在描写人物情态和事物的形状时,还要尽可能地细致准确、真实生动,力求能使读者觉得那些人和事物仿佛就在目前,具体可感。因此,“情在词外”、“状溢目前”或寄托遥深,或描写传神,是历代作家共同的追求。本名句可供引用论述作家进行创作时,应力求描写生动传神并尽量使作品具有更深隐的含意,也可仅引用“情在词外”、“状溢目前”来评价、赞美某些作品。

南宋学者 张戒 《岁寒堂诗话》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诗名言

晋·陆机《文赋》。绦:循,这里指表情达意。绮靡:美丽细致,这里指华美细腻。赋:古代的一种文体。体物:状物。浏(liū刘)亮:明朗。这两句大意是:诗是用来抒情的,因而要写得精美华丽;赋是用来状物的,因而要写得清楚明朗。我国古代文体繁富,各种文体都有比较固定的抒写内容和语言风格,这两句指出了诗和赋的基本职能与特点。可能引用说明各种文体分别有不同的职能,人们对它们的艺术风格也各有不同的要求。

西晋文学家,书法家 陆机 《文赋》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春秋·孔子《论语·泰伯》兴:开始。(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泰伯》
一个人的年轻时代是诗的时代。丹麦作家 安徒生
古代诗人去妓院是去谈恋爱的。牛博网创始人 罗永浩
乌托邦主义者是迷了路的诗人。 关于诗的名言 威廉·拉尔夫·英
诗无神气,犹绘日月而无光彩。明代布衣诗人 谢榛
诗文字画,大抵从胸臆中流出。南宋学者 张戒
诗人必自成一家,然后传不朽。宋代诗人 王直方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诗名言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华:同“花”。实:果实。这几句大意是:所谓诗,感情是它的本根,语言是它的苗叶,声律是它的花朵,内容是它的果实。诗人在这里以果木的生长过程为喻,说明了诗歌的四个要素。这四者是密不可分的,而内容尤为重要,因为诗歌如内容空虚,就像是无实之花一样,虽然鲜艳美丽,却徒然悦目而无实用。~表现了白居易的史学主张,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有重要影响。常被人们援引。

唐代诗人 白居易 《与元九书》
人的首次经历就是最美妙的诗篇。美国作家 爱默生
有灵魂的人可以在诗中找到知己。英国19世纪作家 乔·梅瑞狄斯
情景相融而成诗,此作家之常也。明代布衣诗人 谢榛
每一个陷于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 关于诗的名言 杜薇
爱好文雅,广延诗赋,以知得失。西晋史学家 陈寿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此身:诗人自指。合:应该。未:这里表疑问。细雨骑驴:唐代一些诗人经常骑驴吟诗,好些名诗人也到过四川,晚唐诗僧贯休还曾从杭州骑驴入蜀;诗人此时在细雨中“骑驴入剑门”,很自然地由自己的形象联想起前代诗人,引起自嘲。剑门:关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这两句大意是:我这个人就只应该是个诗人吗?在蒙蒙细雨中骑着驴子进了剑门关。陆游毕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他“耻作腐儒常碌碌”,渴望过“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戎马生涯。公元一七二年初,陆游由四川调到陕西南郑前线,满以为自己的夙愿可以实现了。可是不到一年,朝廷又把他调回成都,诗人驰骋疆场,“谈笑扫胡尘”的希望又遭破灭。他怀着壮志难酬的抑郁心情入蜀,在途经剑门关时写了这首自嘲诗。全文是:“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在后两句中,第一句自问,表现了自己不愿当诗人而又不得不当诗人的难堪处境,不平之气隐现笔端;第二句叙事,也是对前一句的自答,诗人的自我形象十分鲜明,对前代诗人的联想也很自然。这一问一答,趺宕有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味十分深长。可化用以表述不甘于只做一个文人,希望从事更能施展自己报负的工作的心情。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剑门道中遇微雨》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

唐·元稹《酬孝甫见赠十首》其二。怜:爱,喜欢。渠:他,此指杜甫。不着:不使,不让。心源:佛家语,佛教认为心为万法之本源,此指思维的根本。傍:依靠。这两句大意是:我最喜爱他径直运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进行创作,不让自己的思维仅仅局限在古人的诗句中。历来评价杜甫的诗歌,认为“无一字无来历”,强调杜甫尊重古人,师法前贤,能充分吸收和借鉴前人的创作成果和创作经验。但正因为杜甫用而能变,不亦步亦趋,专事模仿、抄袭,所以杜诗能翻出新意,青胜于蓝,取得高超的成就。元稹这两句诗首先肯定了杜诗往往运用现实生括中通俗易懂的活的语言,然后称赞他勇于创新,不拘泥于古人,这两点或许正是杜甫成功的秘诀。可用于评价杜诗时摘引,也可供论述文学创作应用通行语言,并要力求创新。

唐代诗人 元稹 《酬孝甫见赠十首》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诗名言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家:诗人们。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这两句大意是:诗人们喜欢新春的清秀景象,这个时候柳树梢头才星星点点地露出些淡黄嫩的颜色。三春美景,最引动诗兴,酿出佳作来,所以诗家特别渴望春天来临,偏爱“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早春时光。这两句不仅道出了诗家偏爱新春的共同心理,而且点出了新春景色的美好,既是抒情,又是写景。后一句可单独引用,描写早春景致。

唐代诗人 杨巨源 《城东早春》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唐·齐己《海棠花》。这两句大意是:人们爱怜海棠花的格调与众花不同因而屡屡赋诗赞美,蝴蝶也爱恋它花香浓郁因而连夜纷纷飞来。海棠在寒食节前、社日之后开放,虽与桃、李、梅同时却“繁于桃李盛于梅”,虽比不上牡丹艳丽却开在牡丹之前,因此人怜其格异,蝶恋其香多。可用来描写、赞美海棠花。

唐代僧人诗人 齐己 《海棠花》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唐·李白《江上吟》。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沧洲:泛指扛海。这两句大意是:诗兴酣畅之时,落笔行文力撼五岳;挥毫成诗之后,笑做人间气凌江海。~两句写李白文思酣畅,气度非凡,落笔成篇,撼山凌海,充分表现出李白的文学才能和作者的高度自信。此句既可描述李白卓越的艺术天才,也可借以褒扬其他作家卓越的艺术成就。

唐代诗人 李白 《江上吟》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站痒处抓。

唐·杜牧《读韩杜集》。杜诗:指杜甫的诗。韩集:指韩愈的文集。倩(qiàn欠):请。麻姑:据《神仙传》载,仙人麻姑手似鸟爪,尖而多叉,最适合用来搔痒。这两句大意是:在忧愁苦闷时读杜甫的诗和韩愈的文,就像请麻姑在身上痒的地方抓挠一样痛快。杜诗韩文,是诗歌、散文领域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阅读它们,往往能使人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杜牧这两句诗以奇特而精妙的比喻,说出了人们阅读杜诗韩文时的审美感受,深刻、贴切而又富于幽默诙谐的意味。既可用来评价杜诗韩文的高度成就,又可化用其义,形容人们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痛快淋漓的心情。

唐代诗人 杜牧 《读韩杜集》
却看妻子愁何在,浸卷诗书喜欲狂。 关于诗的名言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儿女。浸卷:胡乱卷起。这两句大意是:回头看看妻子儿女,他们脸上的愁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自己哪还有心伏案读书?胡乱地收抬起书本,筒直欣喜欲狂。原诗中,这两句紧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表现了诗人在“初闻”喜讯、悲喜交加之后又转为狂喜的情态。不仅诗人自己欣喜若狂,而且跟随他飘泊千里,备尝艰苦的妻子儿女也一个个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悦又反过来感染了诗人,使他喜不自胜,以至于要急切地收拾行装,返回家乡。这两句可用于表现人们在艰难的处境中忽然听到好消息时按撩不住的喜悦与激动的心情。

唐代诗人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合:应当。时:社会现实。事:具体的事件.这两句大意是:文章应当针对某些社会现实而写,诗歌应当针对某些具体事件而作。这是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时提出的著名口号,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理论纲领。他要求诗文创作应从具体事件有感而发,要为现实社会政治服务,而不能仅仅抒写个人的情怀,成为流连光景的工具。他个人不仅从理论上极力强调,而且以大量的诗歌创作实践了自己的主张。现在虽不必强调诗文创作必定全都从某些具体事件出发,机械地图解政治,但仍要注意抒发真情实感,要尽可能地使作品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这两句在我国文学史上曾产生过深广的影响,现在可供论述文学创作要有明确的创作目的以及内容务必充实时引用。

唐代诗人 白居易 《与元九书》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宋·朱敦儒《鹧鸪天》[我是清都]。躺(shang伤):古时称酒杯为觞。着:这里是“用”的意思。侯王:指选官贵人。这几句大意是:吟诗万首,饮酒千殇,我自疏狂度时光,何曾正眼看过那些有权有势的侯王?这几句写抒情主人公沉湎诗酒、蔑视权贵的狂放性格。“万首”、“千殇”极言其多,以“几曾”作反同,使他的狂傲不羁表现得更为突出。作者前半生过的就是这种疏狂放达的隐逸生活,这几句诗是他当时自我形象的生动写照。

宋代词人 朱敦儒 《鹧鸪天》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便有诗。

宋·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其一。征行:远行。这两句大意是:关起门来寻觅句子不是作诗的方法,只要出门远行便能写出好诗。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写不出好的文学作品;只有深人生活,才能获得创作的素材,引出创作的情思,从而写出好作品来。在说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时可以化用。

南宋诗人 杨万里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
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 诗名言

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其一。听天:听任天然。这两句大意是,(张文潜笔下的)春天红花、秋日朗月和严冬冰雪,都一如自然天成,他不用前人、古书上的陈词滥调来雕琢描绘,而依仗着现实生活触发的创作激情,自然地予以展现。张文潜即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崇尚自然,反对雕琢,主张为情造文,不能为文造情,他的艺术追求是一个“真”字。杨万里的诗歌主张和张耒现实,所以他对张来的诗十分喜爱。这两句可用于说明要从生活出发,以真实的感情从事创作,不可因袭别人的陈词滥调编织自己的作品.

南宋诗人 杨万里 《读张文潜诗》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

宋·辛弃疾《定风波》[少日犹堪]。少日:年轻时。这两句大意是:年轻时还能经受话别的忧伤,年老后却怕写送行的诗行。“多情自古伤离别”(见柳永《雨霖铃》),无论对青年或老人,离别都是忧伤的。但是对年轻人来说,来日方长,后会有期,因此离愁是有限的,其承受能力也强;而老人年事已高,精力衰退,在心理上已承受不了重大的忧伤,何况在风烛残年之际离别,重逢的机会越来越少,说不定就成永诀,因此一说送行,倍觉神伤,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老年人不忍离别、害怕离别的特殊心情,上了年纪的离人可以化用。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定风波》
君诗何以解人愁,初日红蕖碧水流。

宋·王安石《示俞秀老》。君:指俞秀老,是与王安石同时代的一位隐士,诗以林泉为主,风格清新疏朗。初日红蕖:《南史·颜延之传》载:鲍照评谢灵运诗为“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蕖,芙蓉的别称。这两句大意是:您的诗何以有令人解愁消忧的魅力呢?因为它像朝目映照下的红荷亭立在清溪碧流之中。这是王安石赞美俞秀老的诗美妙天成,清新可爱,同时也代表了作者晚年对诗歌的美学见解和审美情趣。这种以巧妙的比喻论诗的方法,值得学习。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示俞秀老》
空腹有诗衣有结,温薪如桂米如珠。

宋·苏轼《洗溪沙》[半夜银山]。衣有结:指衣衫破旧。薪如桂:形容柴价昂贵。桂:桂木。米如珠:形容米价昂贵。这两句大意是:腹中除了诗之外并无食物,衣衫破烂不堪,柴米的价格都昂贵得惊人。这里形容日用品价格昂贵,自己生活贫苦的情形。比喻和夸张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可用来描写作家、诗人艰苦的物质生活。后一句缩成成语“米珠薪桂”,专门用来形容日常生活用品价格昂贵。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洗溪沙》
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关于诗的名言

宋·苏轼《送任伋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厌:满足。这两句大意是:分别十年来,你努力学习,读书破万卷,诗歌作得更工、更美。此句出自赠友诗,本义是对友人任伋等的赞美。但是,诗文通过对任氏实践的描述,揭示出学习与创作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首先,要想“诗愈美”,必须是学而不厌,刻苦攻读;其次,只刻苦,如果学识不广博,也难于写出好诗,因此需要“读破万卷”。由此看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书与“诗愈美”之间,有一种线性因果关系。此句明为叙事,暗为说理,手法巧妙。文风质朴,有如白话,用在赠友诗中十分自然。

北宋文学家 苏轼 《送任伋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诗。

宋·苏轼《瀑布诗》.谪仙诗;指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这两句大意是:庐山瀑布是天帝让银河垂落下来形成的,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古来只有李白的最好。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千古名诗,受到苏东坡的激赏。明人杨荣《李白赞》也说:“匿庐之山,神秀所锤。瀑布千尺,宛然飞虹,伟哉谪仙,银河在目。咳吐天风,灿然珠玉。”

北宋文学家 苏轼 《瀑布诗》
棋逢敌手难藏行,诗到重吟始见功。

宋·僧人·释普济 《五灯会元》卷十九《台州护国此庵景元禅师》在棋艺相当的人面前,难隐藏布子的意图;好诗要反复吟咏,才体会到它功底的深厚。

宋代高僧 释普济 《五灯会元》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宋·陆游《小园四首》其一。这两句大意是:躺着阅读陶渊明的诗没有完卷,又乘着细雨去田里锄瓜。这首诗写于公元一一八一年,当时作者五十七岁,正罢官家居。这两句写的是当时的生活情景。前一句写“卧读陶诗”.这是作者心情闲适的表现。陶渊明的许多田园诗颇能引起陆游的共鸣,因此他闲居期间特别爱读陶诗。一个“卧”字,更显出他悠然自得的情态。可是读未终卷,天忽然下起雨来,为了不误农时,又乘着微雨去锄瓜。这里的劳动,也充满了陶诗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见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的情趣。这两句诗生活气息很浓,主人公的形貌神志如在眼前。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小园四首》
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 诗名言

宋·陆游《衰疾》。这两句大意是:百年的岁月有一半在饮酒中度过,一生的事业大略只保存在诗歌中。这是陆游晚年的作品.回顾平生。诗人心里充满了悲凉。陆游确实常常饮酒.那是他壮志难酬、借酒浇愁的表现,他对此曾作表白:“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见《送范舍人还朝》)。陆游也确实是诗人.但他的素志是作一名驰骋疆场的“马上破贼手”,不愿意“吟诗长作寒螿鸣”。而现在,作者老病交加,雄心壮志尽付东流,“一生事业略存诗”,怎不使他感到辛酸!可以看到,在这两句貌似平静的诗句背后,激荡着作者起伏的心潮。梅尧臣主张诗歌应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两句就是明证。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衰疾》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人卷来。

宋·陆游《秋思》。并刀:古时并州出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称为“并刀”或“并州翦”。卷:指诗卷。这两句大意是:诗情就像并州的剪刀帮样锋利,把大自然的秋色剪裁到了诗卷中来。陆游在这里以形象的比喻,说明诗人要以十分敏捷的文思,捕捉生活中充满诗情画意的题材。这与苏轼所说“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是一个意思,既强调了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又指出了文思对创作的重要。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秋思》
行遍天涯等断蓬,作诗博得一身穷。

宋·陆游《贫甚戏作绝句》。等:等于,同于。断蓬:被风吹断的蓬草。这两句大意是:一生四处辗转流徒,简直同被风吹断的蓬草一样;虽然经常作诗,换来的只是穷困潦倒而已。以“断蓬”比喻飘流四方的生涯,确切。可用来形容虽有壮志和才华,却无由施展的知识分子。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天机云锦:古代传说天空中锦缎般绚丽的云霞,是天帝的孙女用巧手在织机上织出来的。这两句大意是:(诗歌反映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有生活、有感受的作者自然会写出好诗)像神女织出来的锦绣任凭自己随意取用,剪裁时根本不需要剪刀和尺子。这是诗人陆游总结诗歌创作体会的一首诗。他用一个巧妙而美丽的比喻,形容作家有丰富的生活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自会挥洒自如,写出浑然天成的诗文来,决非凡人刀尺所能剪裁。把干巴巴的写作理论写得如此富于文采,足见作者的艺术功力。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君看夏木扶疏句,还许诗家更道不。 关于诗的名言

宋·陆游《读陶诗》。夏木扶疏句:指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诗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还许诗家”句:意谓像陶渊明这样的句子,后来的诗人们还能写得出来么?不:通‘否”。这两句大意诗:请您看“夏术扶疏”这样的诗句,还有别的诗人能做得出来吗?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田园诗天然浑成、清新淡远,不假雕饰,自成风格,并开创了田园诗派。陆游主张以陶为师,对陶渊明十分景仰,晚年尤甚。~两句仅表现出陆游对陶诗的景仰,同时也表现出作者晚年崇尚清新自然、闲适恬淡的艺术情趣。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读陶诗》
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

宋·陆游《长相思》。皤(pó婆):白。直:通“值”。这几句大意是:虽有满腹诗书,却毫无用处,到晚年还是贫穷潦倒,只落得满面憔悴,鬓发斑白。写自己虽有报国壮志和超人才学,却不为统治者所重,抑郁不平。可用来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长相思》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宋·陆游《长歌行》。哦(é俄):吟咏。寒螿(Jiāng江):寒蝉,鸣声低咽。这两句大意是:难道我这个马上破贼的能手,只能老是吟唱一些像寒蝉悲鸣一样的诗歌?爱国诗人陆游以抗金复国为己任,一直想驰骋疆场,“手枭逆贼”,收复旧京。但被投降派把持的南宋小朝廷却一直对他排斥打击,使他壮志难酬,抑郁终生。中年时期,他曾到过前线,有过短暂的军旅生活,自以为实现素志的时机巳到,但不久即被调离,杀敌报国的理想又成泡影。于是他在《长歌行》中发出了~的自嘲。正因为作者志在从军,不甘心在国难深重的时期作一个只能“纸上谈兵“的文人,才发出了这种不平之音。通过这个反问,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沉痛、悲愤的心情。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长歌行》
诗人安得有春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宋·刘克庄《戊辰即事》。和戎:与戎人议和。缣(jian尖):双丝的细绢。这两句大意是:我这诗人哪里还有丝织的衣服穿呢?今年为和戎而进贡的丝绸就有上百万匹。战争给人民带来无数灾难,软弱无能的宋王朝年年向金人贡献岁币,更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以诗人的身份,尚无春衫可穿,普通人民的生活更是可想而知。诗人以无春衫这一件小事情,反映出战争、战败给人民带来苦难这一大课题,讽刺了统治者无能、腐朽,只会剥夺、欺压人民。以此二句反映战败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十分恰切。

南宋诗人、词人 刘克庄 《戊辰即事》
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诗名言

宋·刘克庄《兰》。挹(yì译):取出来。这两句大意是:兰花孤傲高洁,可以取入书房;兰花素淡清香,可以点缀卧室。此二句赞美了兰花的高洁淡雅,据说兰花的每根茎只开一朵花,为淡黄绿色,清香异常,因而诗人说兰花品格高洁,可在书房与诗卷为伴,可在内室伴君子入眠。寥寥两句,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了。此二句可用以描写兰花或其它清素淡雅的花卉,一说“供诗卷”、“入卧屏”指入诗入画,亦可。

南宋诗人、词人 刘克庄 《兰》
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其十二。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天趣:自然的情趣。这两句大意是:诗歌应写出自然界的真实声音和充分的自然情趣,好诗的标准不过是近于人情。作者主张诗歌要崇尚自然,反对矫揉造作和格律束缚,真正写出人的真性情真怀抱,去伪存真,不要人工雕琢,这样才算音乎“天籁”、“天趣”,“近乎人情”的好诗。~揭示出诗歌创作中的一条基本的艺术规律——自自然然地写真情实感,这是对写作者的重要启示。

清代官员、诗人 张问陶 《论诗十二绝句》
写出此身真阅历,强于饤饾古人书。

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其三。真阅历:亲眼所见,亲身所历的生活实践。饤饾(dīngdòu订豆):也作“饤饾”,本指供陈列而不供食用的食品,后用以比喻罗列辞藻,堆砌典故.这两句大意是:生动活泼地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真情实感,才是好诗,比因袭古人,亦步亦趋,类似抄书的作品好得多。张问陶是乾隆进士,他继承和发展了袁枚的“性灵说”,主张诗歌应抒写性情,反对模拟。这首论诗绝句“胸中成见爆消除,一气如云自卷舒。~”不仅针砭了当时诗歌创作中寻章摘句、模拟古人、门户之见等诸多弊病,也指出了诗歌创作中普遍应该注意的问题。

清代官员、诗人 张问陶 《论诗十二绝句》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清·袁枚《遣兴六首》其五。由来:从来。落笔:下笔。这两句大意是:由于爱美求好,我写作时从来都感到下笔是很困难的事,一首诗总要反复修改千次才觉得心安。袁枚和蒋士铨、赵翼号称“乾嘉三大家”,是当时诗坛盟主,可是他晚年写诗还要千百次修改,才觉得心安。此诗的后两句是“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意谓作品不经反复修改,就像没梳妆好的女子一样,不许步出闺阁,抛头露面,让人看见。由此可见袁枚创作态度的谨严,也可见写作中修改、锤炼的重要。

清代诗人 袁枚 《遣兴六首》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关于诗的名言

清·孙洙《唐诗三百首序》。这两句大意是:只要熟读了《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的人也能吟上几句诗。这是一条流传甚广的名句。《唐诗三百首》是唐代诗歌的精华,真能领悟诗意,而且把握住各类唐诗的基本形式,也就学会吟诗了。~指出了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感性经验的重要作用,号召人们熟读多记,在读与记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由知识到技能的转化作用。这是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古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能成为劝学的常用名句。

清代文人 孙洙 《唐诗三百首序》
新诗魂奇异境生,更搜欧亚造新声。

清·康有为《与菽园论诗兼任公、孺博、曼宣》新诗开辟了不同于旧诗的奇妙异常的意境,还要吸收外来的文化创造出自己的新诗。

近代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兼任公、孺博、曼宣》
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引汤惠休语。谢:指谢灵运。芙蓉:荷花。颜:指颜延之。错:涂饰。镂:刻镂。错采镂金,原指绘面和雕刻色彩绚丽,雕琢精美,后用以形容诗文辞采华美。这两句大意是:谢灵运的诗如同刚刚出水的芙蓉,清新自然;颜延之的诗如同精心雕绘的工艺品,秾艳绚丽。谢灵运与颜延之都是南朝刘宋时代的著名诗人,虽当时齐名,世称“颜谢”,但他们诗歌的风格则大不相同。谢诗语言自然,风格清淡;颜诗则词藻华美,风格艳丽。因而《南史·颜延之传》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这段话与~虽指出了颜,谢诗歌的不同特点,但并没有褒此贬彼的意昧,所以可供引用论述诗文作品虽风格各异,但都能成为佳作,或用以说明在诗文创作中,应努力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南朝文学批评家 钟嵘 《诗品》

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157410619.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诗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