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名言 生活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生活的名言1279条
唐·杜甫《早发》。干请:有所请求而干谒。直性:耿直的本性,本句大意是:有所企求而去请求接见,损害了我耿直的本性。《早发》诗抒写了诗人为奔走谋生而匆匆早发的叹息。诗人说:“侧闻夜来寇,幸喜囊中净。艰危作远客,~”。前二句颇为幽默,后二句可谓伤心之极。杜甫认为自己既不能抗节高隐如怕夷、叔齐受首阳之穷饿,又不屑屈己逢人如张仪、苏秦之朝秦而暮楚.但艰危作客,在现实生活的逼迫下,又不得不去干请,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处世原则,违背自己的良心,去请求接见。此句生动地写出一个被扭曲了的心灵在痛苦的深渊中拼命挣扎的轨迹,读之令人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精练的语言赞叹不已。可用以抒发不得不去作些委屈违心之事时的心情,或说明作委屈违心之事,将会有损一个人的耿直本性。
唐代诗人 杜甫 《早发》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衣(yì邑):动词,穿。轻裘:轻暖的皮衣。这两句大意是:坐着由肥马驾的车辆,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子。这两句话是孔子形容他的弟子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出使齐国时坐的车辆和身上的穿戴。在孔子时代,人们穿着大袖子、直腰身的衣裳,不便于骑马,故经书中找不到骑马的文字,“乘肥马”也不能作“骑肥马”讲。到后世,骑肥马、衣轻裘已成为达官贵人优裕生活和华丽服饰的两种重要标志,如白居易就把轻裘肥马加以省略,以“轻肥”一词作为篇名,描写中唐十七宦官们的骄奢生活。“肥马轻裘”一词,现在仍活在人们的口头。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雍也》清·沈德潜《古诗源》引古谚《击壤歌》。作:,起。这两句大意是:太阳出来时起来干活,太阳落下后躺下休息。原诗相传为尧时击壤老人所唱的歌,这两句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单纯、质朴。后世常引用以形容往古之时人们生活条件的原始、落后,现在可供引用以描写有些人早起晚睡,生活很有规律;也可用以形容有些人自甘寂寞,不问世事。
清代诗人 沈德潜 《古诗源》南朝·朱·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这两句大意是:凭着内心兴致,欲走便走,欲止则止,兴致消尽就返归故里,不受礼节制约。《世说新语·任诞》曰:“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巾欲进则进,欲止则止,适性而往,任真无饰,是六朝人崇尚的人性美,表现出一任自然.旷达超迈的生活态度。诗句造语警约,表述传神,故能演变为成语,久为后人沿用。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见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这两句大意是:衣着不求华丽,饮食不厌蔬菜。这本是王安石在墓表中赞美长安县太君的话。这种俭朴的生活,在当今这个提倡艰苦奋斗的时代仍是可取的,赞美质朴无华的生活方式时可以借用。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长安县太君墓表》见《庄子·刻意》。这两句大意是:一般的人重的是物质利益,而廉洁高尚的人看重的是人格名声。~写出社会生活中两种人的两种生活态度。“众人”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为了个人私利不惜去干坏事,终为人们所不齿;“廉士”不贪得,不苛求,自爱自重,珍惜人格的尊严,结果会受到人们的敬重。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刻意》五代·南唐·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乍:忽然。皱:皱折,指春风漾起的波纹。这两句大意是:忽然拂过一阵春风,平静的池水荡出细细的波纹。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无法排遣春愁,盼望所思念的人到来的词。~语意双关;春风不仅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女子的春心。词句表面写景,而情思自至,遂流传千古。后人多用这两句形容平静的心境突然产生了波动;也用以说明一件新事物的出现打破了原来平静的生活,引起了新的变化。
五代南唐词人,官至宰相 冯延巳 《谒金门》唐·王维《酬张少府》。这两句大意是:自己到了晚年只喜欢清静,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了。王维早年原有过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也曾雄心勃勃,对现实充满希望。后来张九龄遭贬罢相,奸相李林甫弄权.忠贞之士一一受到排斥,他的政治理想也随之破灭。正直而又软弱的诗人既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面对黑暗的现实他又无能为力,加上他长期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认为只有退居园林,隐遁佛门才是跳出是非圈子的最佳选择。所以作者在这首诗中说:“~。自顾无长策,空知返归林。”后人评论王维晚期思想常引用这两句话,它是诗人晚年生活态度的典型概括。
唐代诗人 王维 《酬张少府》唐·李白《丁都护歌》。浆:供饮用的水。这两句大意是:虽然整天生活在水边,然而口渴时却无清水可饮,就连装在壶中的水也掺杂着一半泥土。~写拖船的纤走冒着盛夏酷暑辛勤劳作的情形。天气炎热,口渴欲饮,而装在壶里的河水却一半是土,这浑浊的泥浆怎么能饮用呢?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觋了纤夫生活条件的恶劣。可用来表现口渴而苦于无清水可饮的情形。
唐代诗人 李白 《丁都护歌》唐·杜甫《空囊》。囊空:衣袋空空,指没有钱。羞涩:难为情。看(kān刊):看守。这两句大意是:衣袋里空空如也,恐怕在人前感到难为情,所以留下一个小钱在衣袋里看守。诗人选取这样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细节,表现自己生活贫苦的处境,表面上的诙谐幽默,更能使人体察出其内心的愁苦程度。可用来描写自已经济窘迫,手头拮据时的情形。成语“囊中羞涩”即从“囊空恐羞涩”演化而来。
唐代诗人 杜甫 《空囊》宋·欧阳修《秋声赋》。这两句大意是:无数的忧患使人的心情感伤,无数的世事使人的身体劳累。作者以夸张的手法,极言客观现实对人的摧折,对人事忧劳发出悲叹,明显地存在消极倾向。但是结合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也可看出作者对当时政治生活的深沉感慨。其铺陈渲染的手法,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可用来表达对人生和世事的感叹。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秋声赋》清·方贞观《敝袍》。这两句大意是:因补丁多而觉得袍子加重,因人老身瘦而觉得袍子宽大。一件破袍,因补丁太多已感到重得压身,可是还在补还在穿;因人老身瘦已感到袍子宽大不合身,可是还不能换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的清贫和生活的艰难。从一件袍子的变化及个人的感觉,以小见大,反映出自己整个生活面貌,是这两句诗的艺术特点。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清代艺术家 方贞观 《敝袍》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兴:起。秽(huì会):荒芜。荷:肩负。这两句大意是:清晨就起来整理荒芜的田地,直到月亮高挂才扛着锄头、披着月光归去。此句描写典型的田园生活,朴实中含带恬淡自得的乐趣。写作上以赋的手法直陈农事,寄一种“拙趣”于其中。尤其后一句清丽可爱,每被后人改动字句去形容踏着月光归去的生活情趣。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归园田居》见王维《山居秋暝》竹喧:竹林深处传来的喧笑声。浣(huàn幻)女:洗衣的女子。这两句大意是:竹林深处传来阵阵歌声笑语,那是洗衣服的姑娘们回来了;荷叶忽然纷纷向两边摆动,那是渔人的小船顺流而下划来了。这两句勾画了一幅浣女、渔人晚归图。从优美的意境和竹林中传出的一片喧笑声中,可以看出这些勤劳纯朴的劳动者此时的心情是愉悦的。作者在这里没有让人物直接出面,只是写了他们的笑声、归舟以及他们活动的环境——一片翠竹,一池青莲。通过这些,人物已经呼之欲出,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这种写作方法,值得学习。可化用以描写劳动人民在和平环境中自由幸福的生活情景。
唐代诗人 王维 《山居秋暝》见唐·李白《塞下曲》。金鼓:古时军旅以金鼓为号,击鼓前进,鸣金收兵,以鼓声整齐步伐,节制进退。这两句大意是:白天随着金鼓的号令紧张地战斗,晚上抱着马鞍休息,随时待命出发。此二句极写边塞生活之紧张.白天要以金鼓为号,行军作战,令行禁止;晚上要百倍警惕,枕戈抱鞍,随时准备应战。一“晓”一“宵”,将紧张的军旅生活全部概括出来了。
唐代诗人 李白 《塞下曲》春秋·孔子《论语·微子》载楚狂接舆语。往者:过击的事。谏:劝阻,挽回。采者:未来的岁月。追:追赶。这两句大意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这两句可用以劝告人们不要沉溺于对以往错误的追悔,而要目光向前,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生活。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梧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之句即由此而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微子》清·黄宗羲《四明山九题考》。这两句大意是:文章产生于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产生于亲身经所。这是作者考证吟咏浙江名胜四明山的九个诗题的来历时说的话。他强调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应该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找灵感,寻找创作的源泉,切不可闭门造车,凭空臆想。
明末清初史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 黄宗羲 《四明山九题考》唐·刘禹锡《陋室铭》。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劳累身体。这两句大意是:没有音乐的声音来扰乱我的耳朵,发有官府的文书来烦劳我的形体。~二句写陋室生活的恬静与闲适。在作者看来.陋室生活好就好在没有丝竹钟鼓之声,没有官府的公务缠身。丝竹象征荣华富贵,案牍象征仕途烦劳。作者不羡慕这一切,安于淡泊、谧静的隐居生活,显示了作者的志向和爱好。可以此形容闲适的隐居生活。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陋室铭》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安:安乐。怀:关怀。这几句大意是:对于年老的,使他得到安乐;对于朋友,就信任他;对于年少的,就关怀他。《论语·公冶长》:“子路曰:‘愿闻子(孔子)之志。’于曰:‘~’。这几句表现了孔子以仁信对待所有人的志向,显出他广大的胸怀。可以作为人们生活的志向和修养的目标,也可以作为统治者施行仁政的具体要求。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公冶长》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这两句大意是:每天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是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不可一日或缺的物品。所以人们首先要为“食”而操劳。这句话多用以表现为生活而筹划奔波的辛劳。
元代戏曲作家 武汉臣 《玉壶春》唐·郑谷《淮上渔者》。鱼: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鱼。荻(dí笛):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似芦苇。这两句大意是尺把长的鲈鱼才钓来,儿孙们就在获花丛里引火烹食。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渔家乐的图景:老渔翁才钓得一条肥大鲜美的鲈鱼,儿孙们马上在荻花中做起野炊来。可以想见,祖孙三代品尝鲈鱼时该是多么惬意!寥寥十四个字,形象鲜明,容量程大。写作时必须善于选择镜头,捕捉形象,由此可见。
唐代诗人 郑谷 《淮上渔者》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箬(ruo若)笠:用箬竹编成的斗笠,蓑(suo梭)衣:用草或棕毛制的雨衣。这几句大意是:戴着青斗笠,穿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游钓,不想回家了。在斜风细雨的江面上,一个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的渔父.悠然自适,随水飘流,眼前淳朴自然的风景,是那样地迷人和宜人,致使他产生了“不须归”的愿望。这是渔父(也是诗人)对美的发现,对自由生活的赞美,对官场污浊的厌恶,终于坚定了他终老山水之间的决心。可用以描写渔人形象和水乡生活。
唐代道士、词人和诗人 张志和 《渔歌子》唐·张籍《野老歌》。输:缴纳,献纳。这两句大意是:由于遭到天灾,地里禾苗稀疏,而赋税又极其繁重,秋天所收获的有限的一点粮食,全都要用以交纳租税,送到官仓之中,任其霉烂,化为尘土,而自己却衣食无着。诗句以平易晓畅的语言,采用强烈对比的方式,表现租税繁重,民不聊生的情形。“苗疏”与“税多”的对比,“不得食”与“化为土”的对比,都加强了表达效果,越发深刻地揭示出赋税之繁重和劳动人民生活处境之艰辛。可用于表现旧社会农民极端贫困的生活境况。
唐代诗人 张籍 《野老歌》唐·张碧《农父》。这两句大意是:自己一年到头辛劳耕作,结果田里所收粮食全都用以交纳租税,致使一家人无法维持起码的生活,连自身尚且难以活命,妻子儿女更不知要抛到哪里去了。可用于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遭受残酷盘剥,生活极端贫困的情形。
唐代诗人 张碧 《农父》唐·元稹《遣悲怀》。甘:觉得味甜。藿(huò获):豆叶。仰:依靠。这两句大意是,采点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觉得味道香甜,添点落叶作柴,全靠那棵古槐。这是元稹回忆当年与亡妻贫困度日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亡妻安于贫困生活的深情赞美。这两句诗所反映的景况,与杜荀鹤《山中寡妇》中“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相近,后者是直陈劳动人民苦不堪言的生活,前者还反映了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阅读作品或反映生活,应注意这种同中之异。
唐代诗人 元稹 《遣悲怀》唐·王维《桃源行》。栊:此指养家畜的栅栏。这两句大意是:月亮透过青松筛下班驳月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从云彩中钻出来,鸡鸣狗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桃源行》是王维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改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计。~两句描绘了桃花源中的夜景与晨景,虽为世外桃源,却充满了人世间田园生活的气息,可以借用来表现人间宁静的村野景致和美好的农家生活。
唐代诗人 王维 《桃源行》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古时于边防要地筑高台,敌至则燃火报警,称为烽火。百尺楼:即置烽火的戍楼。海风秋:从青海湖上吹来带有寒意的秋风。这两句大意是:黄昏时独坐在城西高耸的烽火楼,青海湖上的阵阵秋风吹进了心头。本诗极写出征将士久戍思归的感情,原诗如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两句写一名出征的士卒,在黄昏时独自坐在高高的烽火台上,秋风飒飒,引起他无限的愁思,既是写景,又含抒情。在描写边塞生活,抒发思乡之情时均可使用。
唐代诗人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唐·司空曙《江村即事》。江村:临江的村落。正堪:正好。这两句大意是:日暮罢钓的渔翁,荡起渔舟回到江村,此时月亮已经落下去了,正是睡眠的好时刻。渔翁连小船也顾不得系,走进茅舍便酣然睡去。那么,难道渔翁不怕船被夜风刮跑吗?不必担心,诗的后两句已告诉我们:“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首小诗写一个寄身风,波的渔翁,日出而钓,日暮而归。他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与困扰,悠闲自得,陶然于渔趣之中。写由自在,恬然自适的渔家生活情趣,此名句的意境可供借鉴。
唐代诗人 司空曙 《江村即事》唐·皮日休《钓侣二章》其二。烟浪:暮霭中的水浪。枯蚌:干枯了的蚌壳。渔灯:渔舟上的灯火。这两句大意是:暮霭中水浪拍击着船头,浪花溅湿了船篷,寒气袭人,使人不能入睡;于是又把干枯的蚌壳拿来点上渔灯,在小舟中熬过这耿耿寒夜。写清苦的渔人生活,很有渔家特色和水乡风味。表现渔民生活时可以化用。
晚唐文学家 皮日休 《钓侣二章》唐·柳宗元《渔翁》。烟销:指早晨江雾慢慢散开。欸乃(ainai矮奶):形容摇橹之声的象声词,这里指渔歌。唐代民间渔歌有《欸乃曲》。这两句大意是:等到迷蒙的晨雾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下消散的时候,江证中已不见人影,只听得渔歌一声从青山绿水中悠悠传出。诗句描绘了渔翁闲适恬淡的生活.反映了诗人既愤世嫉俗,又自甘孤寂的思想情感。“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句,韩愈说它六字寻常一字奇,指的是一个“绿”字。当“烟销日出”幽寂无声的时刻,著此一字,既为山水生光,又给人以盎然生气,使诗句灵活飞动,为全诗生姿添色。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渔翁》唐·李颀《古从军行》。胡雁:西域的大雁。胡儿:此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这两句大意是:西域的大雁夜夜哀鸣飞走,西域的居民常常眼泪双流,远戍到此的征人更加不堪忍受。可用来描写西域凄冷苦寒的情状,或用以衬托从军生活的艰苦。
唐代诗人 李颀 《古从军行》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气岸:意气。这两句大意是:当年在长安时,意气风发,傲岸不,超过豪放任侠之士;风流倜傥,气度轩昂,不肯落于人后。本诗回顾了长安时的豪放生活,抒发了获罪流放时的苦闷,李白年轻时,爱好剑术,轻财任侠,此二句集中反映丁李白意气风发,风流倜傥,争强好胜,不示弱于人的性格特征,和超今迈古,不同凡响的志趣。可借以描写狂放不羁、风流倜傥之士。
唐代诗人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唐·郭震《宿渔家》。这两句大意是:渔翁夜间从海上归来,在灯前笑着告诉家人:虽然孤舟晚归,但并不寂寞,因为有明月照路,一起伴送到家。这是一首写渔家生活的诗:“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这个住在芦花丛中几代从事渔业的渔人,每天迎着朝霞驾舟出海,夜间伴着清风,披着明月从海上归来,一家人团聚在灯前欢言笑语共话渔事,充满了天伦乐趣和丰收的喜悦。诗人用拟人手法写明月、写出对明月的热爱,写出渔家生活的欢乐,生活气息很浓,渔趣盎然。
唐代诗人 郭震 《宿渔家》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衾:(qīn钦):被子。恶(wù悟)卧:厌恶睡,不愿睡。这两句大意是:一条盖了多年的破布被冰冷似铁。不懂事的娇儿不愿意躺进既冷又硬的被子里,胡乱踢蹬,把被里子也给踢裂了。诗句通过“娇儿恶卧”这一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把一个不懂事的小儿不肯钻进冷被窝的稚气动作活画出来,也使我们看到诗人生活已经陷入十分贫困的境地。
唐代诗人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客至》这两句大意是:草堂前后绿水缭绕,春意荡漾,一群群白鸥日日在四周飞翔。这首诗是杜甫居住成都草堂时所作,诗句点出了环境的清幽僻静。诗人用寓情于景的方法,从环境的幽静和“但见”群鸥日飞,不见客人来访的描写中,透露出他江村生活的孤寂,为下面写客至的喜悦作了铺垫。
唐代诗人 杜甫 《客至》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控:引弓。都护:唐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著:穿。这两句大意是:膂力过的的将军,居然拉不开被冰雪冻硬了的角弓,平时“金甲夜不脱”的都护,也因战袍冰冷而难以着身。通过人物的感受写边地的奇寒,又通过边地奇寒,反衬边疆将士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守边的豪迈精神。写边塞生活及北地酷寒可以引用。
唐代诗人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宋·张良臣《山房惠猫》。江海:即五湖四海,泛指四方各地。分诉:分辩诉说。这两句大意是:从外地谋生归来,猫儿绕膝而叫,一定是在诉说家中没有鱼吃。由猫无鱼,则主人家中贫困可知,这正是他江海远行的原因。江海归来,猫儿绕膝而叫,小小一个生活细节,却生发出一段生活艰难的感慨;而“绕膝”“分诉”等字眼,又充满着融洽、温馨的人情味,犹如小儿绕膝撒娇一般,充满生活的气息。可见诗人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眼力和技巧。这种在平凡中蕴含深意的写作方法值得体味。
宋朝诗人 张良臣 《山房惠猫》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这两句大意是:午睡初酲,嘴里还留着梅子的余酸,仿佛牙齿都软了;窗外芭蕉迎风婆娑,绿叶与绿窗互相掩映,仿佛把绿色分给了窗纱。“留”字不但写出梅子酸味之烈,还写出了梅子酸味之久:睡前以梅解醉,醒后仍齿有余酸。“分”字不但画出绿蕉和绿纱交相掩映的幽雅境界,还画出芭薰绰约摇曳的风姿。两句写出了初夏时梅子刚熟、芭蕉绽绿的特征,还表现了作者的闲适心境,无论写景、抒情都很传神。
南宋诗人 杨万里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食破砚:靠一只破砚吃饭,意思是说只靠写作维持生活。尔来:近来。这两句大意是:我一生没有田产家财,只靠一只破砚维持生活,可是近来连破砚也已枯干,磨不出墨来了。作者一生不置产业,只凭写作诗文维持生活,后来一贬再贬,处境更加艰难,愁思郁结,连诗文也写不出来了。这是作者要吐露的心里话,可是他却以“食破砚”、“砚枯磨不出”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进行表达,赋予抽象的思想以鲜明可感的具体形象,这种写作方法是能够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的。可用来描写失志知识分子生活窘困的情形。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宋·欧阳修《画眉鸟》。画眉:鸟名,背羽绿褐色,下体黄褐色,头有黑斑,眼圈白色,向后延伸呈眉状,常活动于低密树林中,善鸣善斗,可以笼养。这两句大意是:面眉鸟在万紫千红的山花丛中随意歌唱,在高高低低的树枝间自由飞翔。这是一首托物寄怀的诗,~两句极写画眉鸟在大自然中自由欢畅的生活;接着笔锋一转,借关进鸟笼的画眉“不及林间自在啼”,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樊笼生活的厌恶。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借鉴。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画眉鸟》宋·陆游《小园四首》其一。这两句大意是:躺着阅读陶渊明的诗没有完卷,又乘着细雨去田里锄瓜。这首诗写于公元一一八一年,当时作者五十七岁,正罢官家居。这两句写的是当时的生活情景。前一句写“卧读陶诗”.这是作者心情闲适的表现。陶渊明的许多田园诗颇能引起陆游的共鸣,因此他闲居期间特别爱读陶诗。一个“卧”字,更显出他悠然自得的情态。可是读未终卷,天忽然下起雨来,为了不误农时,又乘着微雨去锄瓜。这里的劳动,也充满了陶诗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见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的情趣。这两句诗生活气息很浓,主人公的形貌神志如在眼前。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小园四首》宋·洪迈《次韵蔡瞻明登中山》。这两句大意是:登山临水自然能得到江山的帮助,哪里是胸中有了不平才能引出诗情!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点,认为“物不得其平则鸣”,文学作品也都是作者的不平之鸣。洪适在这里表示异议,认为大于世界自能引起诗情,不必胸有郁结才挥毫作诗。这两句强调了客观事物对激起文思的积极作用,可化用以说明深入生活对创作的重要意义。
南宋文学家 洪迈 《次韵蔡瞻明登中山》宋·程颢《秋日偶成》。睡觉(Jué决):睡醒。这两句大意是:闲暇时任何事情都显得不慌不忙,东窗外红日高升才睡醒起床。两句表现闲散逍遥、无忧无虑的生活,可用来写闲逸懒散的情状。
宋代教育家 程颢 《秋日偶成》清·赵俞《踏车曲》。肘(zhǒu帚):这儿代指胳臂。这两句大意是:踏水车者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边踏边歌,歌声如泣如诉。这两句写出了踏车者的悲苦生活:一方面是辛苦劳作,一方面是少吃无穿,生活的艰辛化作哀苦的歌声,诉说着心中的忧愁和怨恨。可用来揭示封建社会人民生活的痛苦。
清代诗人 赵俞 《踏车曲》清·王士桢《真州绝句》其四。好是:最好的是。红树:指经霜而叶子变红的枫树。鲈鱼:鱼名,体长,侧扁,肉味鲜美。这两句大意是:真州最好的风光是清秋季节的傍晚时分,江上风定,夕阳斜照,岸边的枫树映红了半个江面,从满载归来的渔舟里传来卖鲈鱼的叫唤声。可用于表现秋天的江上风景和渔家生活。
清代诗人 王士祯 《真州绝句》清·黄景仁《都门秋思》。这两句大意是:天气转冷,而寒衣尚未备,全家都缺衣少食,生活在萧瑟的西风里。《诗》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暑退寒来,早备冬衣,是人的生活规律。然而作者却“~”。“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作者穷愁潦倒的生活跃然纸上,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这两句可用作旧社会穷苦人民生活的写照。
清代诗人 黄景仁 《都门秋思》见唐·柳宗元《渔翁》。汲:打水。清湘:指清澈的湘江水。这两句大意是:渔翁傍在西岩下过夜,清晨醒来,打来清澈的湘江水,烧起楚地的竹子煮水作饭。这里写一位渔翁的生活,表现他不同流俗的高洁的品格。这个渔翁的形象,实际上是作者的生活理想的写照。今天描写渔夫的生活时可以借鉴。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渔翁》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154210507.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生活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