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名人名言

鸟名言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鸟的名言

鸟名言 鸟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鸟的名言222条

鸟有比肩行。唐代诗人 刘叉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鸟名言

宋·陈亮《南歌子》[池草抽新碧]。本句大意是:春光就在繁花深处的鸟语声中。在姹紫嫣红、五颜六色的花丛深处,在悠扬宛转、悦耳动听的鸟语声中,人才最能体会到春天的存在,所以词人说“~”。可用来表现春天的喧闹和生机。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诗人 陈亮 《南歌子》
鸟穷则搏,兽穷则噬。

春秋·孙子《孙子兵法·军争篇》陈嗥注。穷:陷于绝境,没有出路。噬(shi释):咬。这两句大意是:鸟逼急了就要啄人,兽逼急了就要咬人。这两句说明“困兽犹斗”的道理,以此比喻在战争中对敌人不要逼得太紧,穷追不舍,否则敌人会和你拼命,使你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对此,兵法上叫“穷寇匆追”。《荀子·哀公》有“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之句,与~同义。

名孙武,春秋时期军事家 孙子 《孙子兵法·军争篇》
穷鸟入怀,仁人所悯。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评书表演艺术大师 单田芳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关于鸟的名言

战国·庄周《庄子·庚桑楚》。厌:厌恶,引申为“嫌”。这两句大意是:鸟兽不嫌山高,鱼鳖不嫌水深。战国·庄周《庄子》的原文是:“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罔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故~。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其本意是告诉人们:巨兽离山,不免遭到罗网;大鱼失水,蝼蚁也能侵害。鸟兽不厌高,鱼鳌不厌深,都是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以保护自己,所以人也应该有一个“不厌深眇”的藏身之地。按照庄周的理解,这个藏身之地就是隐遁于山林之间。这个意思本不足取,现在可以反其意而用之,以~比喻人也应该寻找一个适合于自己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以便发挥才智,干出一番事业来。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庚桑楚》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西晋·陈寿《三国志》三国·阮籍《咏怀诗》孤鸿(天鹅)在野外哀号,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西晋史学家 陈寿 《三国志》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漠漠:形容天气微雨,水气氤氲。帆来重:帆经雨后湿而重。鸟去迟:飞鸟入雨,振翅不速,故称“鸟去迟’。这两句大意是:在迷蒙的微雨中,来船的帆显得很沉重;在苍茫的暮色里,远去的鸟飞得很迟缓。这两句写江上暮雨景色。诗句把烟雨、暮色、重帆、迟鸟铺写渲染,交织成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这正与诗人伤离惜别的情怀相吻合,那沉重的来帆,迟飞的归鸟,正是远行人和送行人沉重心情的写照。这两句可用来描绘江上暮雨景色,也可用以烘托沉重抑郁的心境,其铺写渲染的艺术手法也可借鉴。

唐代诗人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曹》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这两句大意是:月亮从东边的山头出来,皎洁的月色惊醒了栖息在山林中的鸟,时不对地从春涧中传出鸣叫声。这两句用了一种特殊的手法写山林之静:正因为静,所以山鸟不是被声音惊醒,而是被“月出”惊醒;正因为静,所以春涧中啁啾(zhōujīu周究)的鸟鸣声听得格外清楚。在一定的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所表达的正是以动寓静、动中见静的艺术辩证法。这两句可用以描写山林月夜之明朗宁静,更要注意学习这种动中见静的表现手法。

唐代诗人 王维 《鸟鸣涧》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鸟名言

唐·王维《木兰柴(zhài砦)》。余照:夕阳之光。这两句大意是:秋山收敛了落日的余光,鸟儿前飞后逐结伴归来。诗句把秋山、夕照、飞鸟组成一幅图象,从地上到空中,富有立体感,景物多姿多彩,秀丽而有生气。可用以写山野秋日暮景。

唐代诗人 王维 《木兰柴》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唐·王维《从岐王过扬氏别业应教》。歧王:唐睿宗第四子李范,初封郑王,继改卫王,后改封岐王。别业:犹别墅。应教:魏晋以来,人臣以文字与天子属和曰“应召”,与太子相属和“应令”,与诸王相属和曰“应教”。这两句大意是:(作者随岐王游杨氏别业,饮酒谈天)因坐得久了,树上啼鸟换了,地下落花多了.不觉游兴阑珊,倦意袭人。两句诗写出一片闲适之情。《艇斋诗话》说:前人诗言落花有思致者三:王维“~”。李嘉祐“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荆公“细数落花应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诗句所表现的意境,读者需细细体味。

唐代诗人 王维 《从岐王过扬氏别业应教》
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

唐·王建《夜闻子规》。这两句大意是:杜鹃不停地啼叫,到早晨它的嘴应该啼破了。杜鹃鸣叫时,声如啼哭,《本草纲目》引《本草拾遗》曰:“人言此鸟(指杜鹃)啼至血出乃止。”这里的杜鹃又是在夜间“啼不歇”,更给人以悲苦之感。诗人设想说,像这样叫到第二天早晨,只怕要把嘴叫“穿”了吧!可用来写杜鹃悲切的啼声。

唐代诗人 王建 《夜闻子规》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唐·李白《清溪行》。清溪:在宣州。度:越过。这两句大意是游人在清溪泛舟,宛若行于明镜之中;鸟儿在山峦飞翔,恰如越过一道道屏风。这两句写溪水之清澈和两岸山峦之秀美,两个比喻都很贴切而又新颖别致。可用来描写山青水秀的美丽风光。

唐代诗人 李白 《清溪行》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关于鸟的名言

唐·贾岛《疆李凝幽居》。本句大意是:在月光下,僧人敲着庙门,这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原诗是写作者访问朋友李凝的经过.“僧”指诗人贾岛自已。“敲”字用得很成功,不仅能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而且也可唤起读者的听觉感受,从而收到寓静于声,反宏环境幽静的艺术效果。据说,作者起初用“推”字,又想改为“敲”字,当时正骑着驴走在路上,只顾在驴背上做着手势斟酌到底用“推”还是用“敲”.不觉撞入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中。韩愈问明缘由,建议贾岛连用“敲”字。这就是“推敲。~词的来历。后人常用“推敲”表现反复斟酌,寻求最佳选择的心理活动;贾岛字斟句酌的精神也传为佳话,常被引用为炼字的例句,并启示人们写作时必须一丝不苛。

唐代诗人 贾岛 《疆李凝幽居》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碎:细碎嘈杂,形容鸟儿众多。重:重复交叠,形容花枝繁茂。这两句大意是:薰风和暖,群鸟的鸣声细碎喧闹;日升中天,繁花的影子重叠交错。这两句可用于表现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三春景物。

唐代诗人 杜荀鹤 《春宫怨》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淑气:早春的和暖气息。黄鸟:黄莺。晴光:晴朗的阳光。蘋(pín频):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茎横卧浅水泥中。这两句大意是:早春的和暖气息催促着黄莺歌唱,明丽的阳光使水上的蘋草转成了绿色。两句写出了早春时特有的景象。此时,严冬刚刚过去,阳光显得特别和煦,那融融的暖意给禽鸟带来了活力,给草木带来了生机。一个“催”字,一个“转”字,写出了黄莺始啼、春草初绿的早春风光,用词十分确切。

唐代诗人 杜甫的祖父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唐·杜甫《羌村三首》其一。柴门:以树枝编结的门。噪:嘈杂地呜叫。归客:诗人自指。这两句大意是:傍晚时分,鸟雀在柴门上叽叽喳喳地噪叫,我终于从千里外回到了家门。这两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结束了漫漫行程回到家中的情景。前一句描写黄昏景色,具有浓郁的乡野气息,不仅表现了家庭的贫寒,居处的简陋,而且也暗示出经过安史之乱后广大农村的萧条荒芜。后一句抒发千里归来的感情,其中混合着欣喜、庆幸、兴奋与如释重负之感,十分耐人寻味。可供引用表现人们离家多日,有幸归来的情景。

唐代诗人 杜甫 《羌村三首》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鸟名言

唐·杜甫《绝句二首》其二。江:此指四川成都锦江。逾:更加。这两句大意是:锦证碧波荡漾,白色水鸟掠过,对比中更显洁白;春山青翠欲滴,红艳艳的山花盛开,掩映间似火被燃。两句十字,写出了江、山、花、鸟四景。碧绿、青翠、火红、洁白,四色相映生辉。江流、鸟飞、山翠、花燃,生机盎然,动态如见。杜甫诗深得画理,这两句既是诗,也是画。可用于描写春景。

唐代诗人 杜甫 《绝句二首》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唐·杜甫《倦夜》。宿:陆鸟曰栖,水鸟曰宿。水鸟相呼:《春秋繁露》:水鸟,夜半水生,感其生气,益相呼而鸣。这两句大意是:月已西沉,大地转暗,飞萤闪着点点微光为自己照路;溪边夜宿的水鸟,感到水生而互相呼叫。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首诗中,杜甫是以“情眼”观景、摄景的。~是诗人情中之景。从萤火可见、鸟呼可闻的景物描写中,不仅诗人一夜未眠的景况可知,他的孤寂困倦、忧国伤时之情也从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

唐代诗人 杜甫 《倦夜》
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唐·杜甫《进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书记》。这两句大意是:(练兵场上他)就像一只鸟儿一掠而过,身子显得很轻;手中的铁枪上下翻动,引起万人的喝彩声。以“鸟过”喻其矫健轻疾的身影,以“万人呼”侧面烘托其武艺高强,很富于表现力。可用来描写练兵、比武或武术表演等精彩的场面。

唐代诗人 杜甫 《进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书记》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唐·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这两句大意是:秋蝉集居在古寺中的树上,发出凄切的哀鸣;寒鸟从池塘上空飞过,水面留下一瞥清冷的鸟影。蝉声鸟影,古寺寒塘,秋意浓重,景物堪伤。描写秋天的村野时,可以借鉴这种寒冷的意境。

唐代诗人 杜甫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关于鸟的名言

唐·杜甫《北征》鸱(chī痴)鸟:猫头鹰一类的鸟,昼伏夜出。野鼠:一种大田鼠,见人则交其前足而立,状如人之拱手,又称拱鼠。拱乱穴:拱立于荒野乱穴之间。这两句大意是:猫头鹰在黄桑丛中鸣叫,野老鼠拱立在田野乱穴之间。这两句是杜甫于安史之乱中从凤翔放还鄜州探家,途中所看到的战祸带来的惨景:山野荒林,人烟稀少,傍晚来临,猫头鹰在黄桑丛中鸣叫,大田鼠于荒野乱穴间拱手而立,见了人也毫无惧色。通过两个典型镜头,从侧面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唐代诗人 杜甫 《北征》
暮鸟归巢急,寒牛下陇迟。

唐·陈甫《村居》。这两句大意是:暮色里鸟雀急急归巢,寒风中耕牛缓缓地从田陇上走下来。鸟归巢,牛下陇,一派和平的田园气氛,生活气息浓重。可用来描写农村傍晚景象。

唐代诗人 陈甫 《村居》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宋·余靖《子规》。这两句大意是:子规每啼叫一声,就使春天衰残一分,那声声啼叫都含有万古冤情。子规,也名子鹃,其声如啼,似有冤情。传说周代蜀帝杜宇含冤而死,死后化为子鹃鸟,终日啼叫不已,故后来称子鹃为杜鹃。这里说杜鹃的啼鸣声声含冤,且冤情极深,是万古之冤。诗句从古代传说中吸取营养,进行文学创作,这一点可给今人以启发。

北宋官员 余靖 《子规》
羸牛归径远,宿鸟傍檐翻。

宋·苏舜钦《晚意》。羸(1éi雷):瘦弱。这两句大意是:瘦弱的耕牛从田中归来,因举步迟缓而显得路长;鸟雀回巢,聚于一处,在屋檐边翻飞嬉闹。作者描写乡村晚景,选取行动迟缓的羸牛和动作敏捷的飞鸟两个镜头,颇富特征性。可化用来描写乡村傍晚景象。

北宋诗人 苏舜钦 《晚意》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鸟名言

宋·欧阳修《送惠勤归余杭》“人情”句:王粲《登楼赋》:“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怀±,怀念故土。“飞鸟”句:《古诗·行行重行行》:“越鸟巢南枝”.意为南方的鸟依恋故乡,栖在向南的树枝上。这两句大意是人们都有很重的怀念故土的感情,就像飞鸟思念故乡的旧巢一样。这两句诗带有格言意味,可用于写思乡之情。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送惠勤归余杭》
百舌语空林,关关催欲晓。

宋·道潜《庐山杂兴》。关关:鸟雀和鸣的声音。这两句大意是:百舌在空林中鸣叫,这关关和鸣之声催促着天色破晓。鸟雀此起彼应的“关关”和鸣之声,能催得天色“欲晓”,颇富想象力。可用来描写百舌凌晨的叫声。

北宋诗僧 道潜 《庐山杂兴》
冻雀栖檐角,饥乌啄草芽。

宋·戴复古《立春后》。这两句大意是:寒雀在屋檐角下栖息着,饥饿的乌鸦正在啄食草芽。雀为“冻雀”,乌为“饥乌”,因天寒而“栖”于檐角,因腹饥而啄食草芽。作者观察细微,描写也很细腻。可用来描写春寒中的鸟雀。

南宋诗人 戴复古 《立春后》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三国·魏·阮籍《咏怀》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三国魏诗人 阮籍 《咏怀》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 关于鸟的名言

清·彭端淑《白鹤堂集》。限:指限制人。这两句大意是胡涂与平庸,是可以限制人而义不可以限制人的(东西)。有的人天生比较平庸愚笨,智力不及他人,当然是获取知识的不利因素。但只要不自惭形秽,自暴自弃,而能把自已的短处变成激励自已奋进的动力,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笨鸟先飞”,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劳动,结果也会作出超乎常人的成绩来,这就是事物转化的辩证法。所以彭端淑说:“~。不自眼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清朝官员、文学家 彭端淑 《白鹤堂集》
云中见祥凤,百鸟无文章。

清·黄景仁《和容甫》。文章:指羽毛上美丽的花纹。这两句大意是:在云中忽然看见吉祥的凤凰,顿时觉得人间的百鸟黯然失色,全说不上美丽和漂亮。传说凤凰身有五色,华贵无比,凡鸟自然远远比不上,即使锦鸡、鹧鸪等,也相形见绌。这两句可用于描写凤凰,也可用于形容某些品德特别高尚,才能特别出众的不同凡响的人物。

清代诗人 黄景仁 《和容甫》
斜阳浮远水,归鸟下疏林。

南唐·李中《江南重会友人》。这两句大意是:斜阳浮于远处的水面上,归鸟飞入稀琉的树林中。傍晚,日正下落,鸟正归林。诗人描写夕阳下落的景象,以“浮远水”状其将落而未落之态,一个“浮”字,设想新奇。而一个“下”字,又将归鸟自空中阵落的情景写得朴实而逼真。可用来描写傍晚景色。

五代南唐诗人 李中 《江南重会友人》
瞻云望鸟道,对柳忆家园。

南朝陈·阴铿《和侯司空登楼望乡》(向着云彩望鸟飞,对着柳树思家园.描写对故乡的思念.

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诗人、文学家 阴铿 《和侯司空登楼望乡》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鸟名言

南朝·齐·谢朓《游东田》。这两句大意是:鱼儿在荷塘里嬉戏,触及亭亭新荷微微颤动;鸟儿从花枝上散去,抖动枝上残花纷纷落下。鱼在水中戏。荷在水上动,水面还泛起轻轻的涟漪;鸟往天上飞,花往地下落,花香四溢,整个画面都含着动意。描写暮春美景可以借鉴。

南朝齐诗人 谢朓 《游东田》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喧鸟:鸣声喧闹的鸟群。覆:遮盖,这里是落满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杂英:杂花。芳甸:芳香的郊野。这两句大意是:喧闹的鸟群,落满了春意盎然的小洲;五颜六色的鲜花,开遍了散发着芬芳气息的郊野。诗人以明快的语言,从动与静、声与色几个方面表现江郊充满蓬勃生机的旖旎春光,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这两句不仅可以直接引用,描写渚边江畔绚丽的春色,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开阔思路,在写作时注意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多色彩地描绘特定景物。

南朝齐诗人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两句大意是:听到蝉和鸟的鸣叫声,山林之中反而显得更加幽静。两句诗很有名,是以“动”写“静”的著名例句,其中蕴含着辩证的思想。为什么有“蝉噪”和“鸟鸣”,山林中反而显得更加幽静呢?这是与人声嘈杂的闹市相对而言的。正因为这里没有闹市中的人声嘈杂,所以蝉噪和鸟鸣之声才会分明可闻。由于这种反村手法运用得入情入理,因而常受到后人的赞赏和借鉴。

南朝梁诗人 王籍 《入若耶溪》
孤鸣若无对,百啭似群吟。

南朝·梁·刘孝绰《咏百舌诗》。这两句大意是:百舌独自鸣叫时像是并无同伴,可是当它百啭千啼地鸣叫起来,又像有成群的鸟在一起唱歌。有时“若无对”,有时又“似群吟”,使人想到口技,真是名副其实的“百舌”。

南朝梁学者 刘孝绰 《咏百舌诗》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关于鸟的名言

南朝·陈·阴铿《渡青草湖》。青草湖:又名巴丘潮,在洞庭湖南,水涨则与洞庭湖相接。逗:停止。度鸟:此指飞度青草湖的鸟。危樯(qiāng墙):挂风帆的桅杆。这两句大意是:行舟越驶越远,就像停在远树边不动了;飞鸟难于一气飞度青草湖,中途常在帆船的桅杆上休息。以上两句写作者在青草湖中所见之景,现可用来形容湖面的广阔。

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诗人、文学家 阴铿 《渡青草湖》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气:气象,景象。日夕:傍晚。相与还:结伴归巢。这两句大意是:山中傍晚的景色很美,一群一群飞鸟都结伴归巢了。诗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污浊的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傍晚山间幽静的景色,结伴归巢的飞鸟,都与诗人辞官归田的欣然之情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情与境会,真淳自然。可以用来描写山间幽静的环境和表现作者恬淡的心境。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饮酒二十首》
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两句大意是:仰望白云看到高空中的鸟自由自在地飞翔,为自己忙于仕途经济而羞惭;来到水边见到游鱼悠然自得地戏水,为自己在尘世日夜奔波而心愧。这是陶渊明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时期写的诗句。诗人有感于仕途的奔波与官场的束缚违反人的自由本性,羡慕鱼、鸟的自由自在,由此产生联想.准备归隐田园。诗句以对比手法摹写心理,十分微妙、生动、细腻。一“惭”一“愧”,既有肯定又有否定,既有追求又有厌弃,文笔自然而意蕴深刻。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羁鸟:养在笼中的鸟。这两句大意是:圈在笼中的鸟依恋出生的森林,养在池中的鱼思念出生的深渊。此名句采用比兴手法,引出下两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羁鸟”、“池鱼”暗比受官场束缚的自己。鸟、鱼尚有向往自由的林、渊之思,自己弃官归隐便是十分自然的了。诗文借物作比,巧妙地表达了对本性的追求和对田园自然风光的向往,于冲淡宁静中寄寓了强烈的主观感情。句法工整对仗,句式同一反复,客观上也起到了突出情感的作用。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疏烟沉去鸟,落日送归牛。 鸟名言

金·元好问《山居杂诗》。这两句大意是:疏淡的炊烟隐没了宿鸟的踪迹,落日的晚照伴送着耕牛缓缓回村。诗人写宿鸟归巢,以“沉”字形容其渐渐隐没在烟雾里;写耕牛回村,以“送”字形容落日与耕牛相伴“归”去的情景。用语新颖,设想奇特。可用来描写乡村傍晚景色。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山居杂诗》
看花饮美酒,听鸟临青山。

见唐·李白《饯校书叔云》。晴山:晴日的山麓。这两句大意是:饮着美酒欣赏春花,登上晴山聆听鸟鸣是十分高兴的事。~二句是劝慰友人,也是劝慰自己:勿以分别为怅恨,徒生烦恼。应看看花开,喝喝美酒,听听鸟叫,浏览晴日山麓的风光,自己为自己寻找欢乐,可以看出,诗人的欢乐,全在大自然中。可以此二句写游赏之乐。

唐代诗人 李白 《饯校书叔云》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见李白《独坐敬亭山》。这两句大意是:山间的众鸟皆已高飞而去,山头的孤云也悠然离开,只有一座敬亭山不假雕饰地立在那里。诗人突出这样一座清幽绝俗的敬亭山的形象,是为了衬托作者自己孤独的处境和高洁的人格,所以他接着写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可用来描写山中鸟静云闲的幽静景色和表达作者的孤高品格。

唐代诗人 李白 《独坐敬亭山》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北国之马。越鸟:南方之鸟。过两句大意是:北国的马对北风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之情,南方的鸟飞到北方,总要把自己的窝筑在朝南的枝杈上。此名句采用比兴手法,以胡马依恋北风,越鸟筑巢于南枝为喻,寄寓人的思乡之情:禽畜尚且如此,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可想而知。此处比喻巧妙,寓意深远,再加上句法对仗整齐,从内容到形式达到很好的统一,因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关于鸟的名言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这两句大意是:积水成渊,鱼才会聚拢;树茂林密,鸟才会集栖。成事须先务本,不具备成事的基础和条件,就很难把事办成功。这两句可用以比喻要罗致人才,就须先创造人才乐于荟萃的环境、条件。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说山训》
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唐代诗人 岑参
怪禽啼旷夜,浪白风初起。唐代诗人 贾岛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唐代政治家 魏徵
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 鸟名言唐代诗人 孟郊
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吴戈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战国·屈原《九章·哀郢》。鸟飞返故乡:古时传说鸟儿不管飞得多远,临死时总要返回它出生的旧巢。首丘:把头朝向山丘。古时传说狐狸不管跑得多远,临死时必定把头指向它出生的山丘的方向。这两句大意是:鸟飞再远总要返回旧巢,狐狸死时头必定朝着出生时的山岗。这两句以禽兽尚且知道恋旧作为衬托,表现了诗人在流放到沅、湘后日夜思念故土---楚国首都的感情。可供引用抒发怀乡思家的感情,也可以学习这种运用对比、衬托来加强抒情效果的艺术表现手法。

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 《九章·哀郢》
云朵是唯一永远不眠的小鸟。法国作家 雨果
天赐食于鸟,而不投食于巢。 关于鸟的名言 霍兰顿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回。这两句大意是:蛇没了头就不会行走,鸟没了翅膀就不能高飞。这是两句俗语,却含有深刻的哲理。前句说明:一个群体少不了一个带头人,否则就无法统一行动;后句说明:干什么事都少不了得力助手和群众帮助,单枪匹马犹如无翼之鸟,什么事都难以成功。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岫(xiù袖):山穴。这两句大意是:白云无意间从山穴里悠然飘出,鸟儿飞倦了自然知道返回山林。这是陶渊明初归田园怀着喜悦心情所看到的自然景物,表现了作者淡泊闲逸的心境和清静恬适的生活情趣。两句可用于写宁静的山景。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古希腊哲学家 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
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 鸟名言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鸟择高枝而栖,士择明主而仕。春秋时期官员 宁戚
快马先死,宝刀先钝,良木先伐。管理培训专家 余世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五代·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鸟:喻传递信息的使者。丁香:一名鸡舌香,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这两句大意是:不见青鸟传送远在天涯的亲人的音信,惟见春雨中丁香空结的花蕾,令人愁怅。这首诗写思妇的伤春恨别之情。~两句一写鱼沉雁杳,远人不归;一写雨打丁香,空自悲愁。那雨中时丁香结无疑就是思妇心中的幽怨“结”,“雨中愁”不过是思妇心中愁的外现而已。

南唐第二个皇帝,其子李煜 李璟 《摊破浣溪沙》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关于鸟的名言

唐·郑谷《鹧鸪》。鹧鸪:形似雉鸡,体大如鸠,俗以其鸣声近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声抒发逐客(被贬的官吏)流人(流放在外的人)之情。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帝妃娥皇、女英溺于湘江,后人立祠于水滨,称黄陵庙。这两句大意是:鹧鸪鸟在黄昏时分冒着风雨从青草湖边飞过,栖息在落花纷飞的黄陵庙里哀啼。荒江、野庙、昏雨、落花,此时此刻传来鹧鸪的哀鸣,令人断肠。它使人联想到此地骚人流落,帝舜野死,二妃沉江,其啼声又融合着迁客流人的愁绪,显得更加凄婉伤神。~妙在写出了鹧鸪的神韵,成为千古咏鹧鸪的名句,郑谷因此获得了“郑鹧鸪”的雅号。

唐代诗人 郑谷 《鹧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唐·郑谷《鹧鸪》。芜:丛生的草。锦翼:指鹧鸪五彩斑斓的翅膀。品流:等级。山鸡:鸟名,雄者毛羽色彩美丽,有长尾。这两句大意是:在春天睛暖的日子里,鹧鸪色彩美丽的双翼长得更加丰满整齐,它们在如烟的绿草丛中嬉戏,斑斓的色彩几乎比得上美丽的山鸡。鹧鸪喜暖,畏霜露,故言“暖戏”;鹧鸪羽色斑斓,故言“锦翼”;接着又与人人熟悉的山鸡作比较,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两句诗把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都勾勒出来了。

唐代诗人 郑谷 《鹧鸪》
老尽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鸟怨东风。

唐·张继《金谷园》。这两句大意是:春光不管名花衰败殆尽,只按自己的意志运行;唯有啼鸟年年以哀怨的鸣声,埋怨着春风无情。《金谷园》原诗为:“彩楼歌馆正融融,一骑星飞锦帐空。~”。这是诗人游览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有感于绿珠堕楼而死,石府因此衰败的故事,作此诗以抒怀。诗人以名花喻绿珠,以冷酷的春风喻好色的孙秀,以“啼鸟”喻年年来此凭吊绿珠、谴责孙秀的游人。这两句充满了感伤、凄麻的情调,尤其后一句,哀怨、同情的感情更加鲜明。杜牧的《金谷园》诗中有“日暮东风怨啼鸟”之句,显然是受此句影响而成。可以此二句形容暮春景色,抒发感伤情怀。

唐代诗人 张继 《金谷园》
此禽轻巧少同伦,我听长疑舌满身。

唐·严郾《赋百舌鸟》。同伦:同类。这两句大意是:这种鸟声音轻巧多变,很少有同类能与它相提并论;我听到它的叫声时,常常怀疑它舌头长满全身。以“轻巧”二字形容百舌鸟善鸣的特点,并强调其无与伦比,然后又极为形象地说它“舌满身”。想象新奇,夸张手法也运用得很成功。

晚唐诗人 严郾 《赋百舌鸟》
星未没河先报晓,柳犹粘雪便迎春。 鸟名言

唐·严郾《赋百舌鸟》。没:隐没。河:指银河。这两句大意是:星辰尚未隐没于银河之中,百舌先来报晓;柳树还粘着雪花,百舌便已迎春。百舌似是一个使者,它的叫声可“报晓”,可“迎春”,描写很富于想象力。可用来歌咏殷勤啼唱的百舌。

晚唐诗人 严郾 《赋百舌鸟》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唐·薛涛《筹边楼》。西川:唐方镇剑南西川的简称,治所在成都,辖境相当于今成都平原及以西以北和雅砻江以东地区。四十州:据《新唐书·地理志》,剑南道,州三十八,“四十”是举其成数而言。这两句大意是:(登上筹边楼)可以平视白云和飞鸟,推开窗户四望无际,八方秋色;筹边楼雄居西川首府形胜之地,气势之壮威镇远近四十州。筹边楼在成都西郊,是李德裕于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所建,目的不单是为了登临,而且与御敌守边的军事有关。薛涛这两句诗直接写筹边楼:先以登楼所见实写楼之崇高巍峨;次以楼建在西川首府,威镇四方,虚写楼之气势雄壮。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写“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把写景与抒怀结合起来,通过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的今昔变化,表达了诗人抚时感事,忧深思远的心情。

唐代女诗人 薛涛 《筹边楼》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唐·王维《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解:懂得。这两句大意是:花儿为人的喜气所感染,一齐含笑开放;鸟儿懂得人的欢心,也纷纷飞来歌唱。花朵开放。鸟儿啼鸣,本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而这两句则通过花、鸟善解人意。来表达诗人被赦罪复官时的喜悦和兴奋。可用来描写人逢喜事,感到万物可亲的心情。也可学习、模仿这种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感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唐代诗人 王维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春行即兴》。芳树:开满芬芳鲜花的树。这两句大意是:山中的花树无人观赏,任其自开自落;春天的山路上只有鸟儿在白白地啁啾啼鸣,无人聆听。原诗中这两句以乐写哀,以闹衬静,表现了安史之乱后原本繁华、喧闹的著名风景区变得冷落荒凉,阒无人迹。或可引用描写暮春山野的优美风光。

唐代文学家 李华 《春行即兴》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关于鸟的名言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宣城:在今安徽省宣城县。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因每年春末杜鹃鸟啼鸣时盛开,故名。蜀国:此指蜀地,即四川,为李白家乡。子规鸟:即杜鹃,蜀中最多,相传古代蜀帝杜宇让位于其相,归隐后化为杜鹃.因此杜鹃也可称为杜宇。此鸟春暮而鸣,鸣声凄切,其谐音为“不如归去”。这两句大意是:我以前曾在四川听惯了子规鸟的啼鸣.现在又在宣城见到了杜鹃花。这两句写作者由宣城的杜鹃花想起家乡的杜鹃鸟,耳边仿佛又听到杜鹃鸟“不如归去”的悲鸣,于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诗的后两句是:“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诗歌触景生情,联想自然,把杜鹃花和杜鹃鸟的关系.杜鹃鸟的鸣声及其和蜀国的关系都涉及到了。

唐代诗人 李白 《宣城见杜鹃花》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唐·杜牧《金谷园》。堕楼人:指西晋富豪石崇的歌妓绿珠,因孙秀通婚,跳楼而死。这两句大意是:傍晚时东风送来啼鸟的哀鸣,那飘落的春花就像当年的堕楼人。金谷园的故址在今洛阳车站跗近,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盛极一时,唐时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诗人在红日西斜时来到这荒芜的名园,自然沉溺于思古幽情之中,因而东风仿佛带有凉意,鸟鸣显得凄凉悲切,一切都蒙上了浓重的感伤色彩。尤其是那一片片飘然下坠的落花,使人想起此处曾发生过绿珠堕楼的悲剧,更引起诗人无限的遗想。一个“似’字,渗透着诗人多少追念、怜惜之情,揭示了绿珠与落花在不能掌握自己命运方面的相通之处,比喻贴切自然,意味隽永。此二句可借以抒发惜春怀古之情。

唐代诗人 杜牧 《金谷园》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日水流曲折而得名,是当时长安第一胜地。“细逐”:极写落花轻盈无声。“时兼”:写出飞鸟的欢跃和鸣。这两句大意是:曲江池边,桃花、杨花相随飘落,黄鸟、白鸟相伴飞翔。两句写出了曲江一派暮春风光。在写作上,此联用了“自对格”,不仅上下句相对仗,本句中某些字句也相对。如桃花对杨花,黄鸟对白鸟。鸟分黄色、白色,用的是明对;花有桃花(红色)、杨花(白色),用的是暗对。应学习诗人设色、对仗的写作手法。

唐代诗人 杜甫 《曲江对酒》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唐·杜甫《登高》。渚(zhǔ主):水中间的小块陆地。回:回翔,盘旋。这两句大意是:长江峡口,天高风急,哀猿长啸,空谷传响;长江内,渚清沙白,水鸟在江上渚头来回飞翔。《登高》是诗人流寓夔州时重九登高所作。在诗里,无边无际的秋声秋色,和诗人老病孤愁的感伤融合为一。~两句写出了秋日长江峡口一片凄清风景,不仅上下句相对,而且句中自对,字字精当,无一虚设,达到奇妙难名的境界。秋天游览三峡,自然会想到杜甫这些名句,讲律诗的对仗精工,也多举此诗为例。

唐代诗人 杜甫 《登高》
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 鸟名言

唐·陈咏《隔岸水牛浮鼻渡》。这两句大意是:一头水牛露着两只鼻孔从对岸潜游过来,溪边的沙鸟对它频频点头,围随而行。这是水乡溪边一个极其平常的场面,诗人却写得很有情趣。碧绿的溪水波光粼粼,忽然间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原来是一头青色的水牛露着两只大鼻孔从对岸潜游过来。溪边正在戏嬉的沙鸟被为有趣的情景所吸引,它们频频点头,啾啾欢鸣,好奇地围随着水中的青牛。沙鸟那“点头行”的状态,水牛那“浮鼻渡”的神情,莫不浸染着动物的“情感”。诗句刻画细微,摹写逼真,带有一种幽默诙谐的意蕴。

晚唐诗人 陈咏 《隔岸水牛浮鼻渡》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穷荒绝漠:极远而寸草不生的荒漠。碛(qì气):沙石积成的浅滩;也指沙漠。梦犹懒:言道路极其遥远,自己在梦中都懒得回归家乡,实写思乡之切。这两句大意是:在荒寒绝域的大沙漠,连鸟都不愿飞过;平沙茫茫,山岭重重,即使梦中也因路远难通而不愿想到家乡。这两句诗可用来描写沙漠绝域的荒凉。

唐代诗人 岑参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唐·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火山:指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色红如火,气候炎热。君:指作者的僚友判官刘单。这两句大意是:盛夏五月,火焰山炎威赫赫,行人稀少,目送您一骑如鸟,掠野飞驰,直向火焰山奔跑。以鸟形容马,不仅写出其快如飞,又通过其小反衬出原野之壮阔。火山本是“鸟飞千里不敢来”的,而今这只不畏烈焰的“鸟”却勇敢地向火山扑去,令人肃然起敬,这就形象地歌颂了刘判官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作者用叙事、写景的方法抒发别情,既歌颂了僚友,又为他壮了行色,送别之意也自见其中。

唐代诗人 岑参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唐·岑参《火山云歌送别》。火云:夏日的红云。山:此指火山,在今新疆吐鲁番境内。这两句大意是:火山上笼罩着凝结的火云,炽热无比,连千里之外的飞鸟也不敢往这里飞来。这两句诗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西北边地火山地带所特有的奇热气候。可用来描写火山的炽热,也可化用以形容某地的炎热。

唐代诗人 岑参 《火山云歌送别》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关于鸟的名言

宋·张耒《和周廉彦》。这两句大意是:暮色降临,飞鸟归林,新月已从飞鸟以外的东方天边升起;夕阳下沉,晚霞一直映照到夕阳以西。东有新月升起,西有夕阳下沉,再以飞鸟与落霞来衬托,黄昏景物便构成了美丽的画图。

北宋文学家 张耒 《和周廉彦》
斜日明边回白鸟,晚烟深处迷鱼艇。

宋·袁去华《满江红》[画栋珠帘]。两句大意是:夕阳西斜,映出白鸟归巢的影子;晚烟浓重,使归来的渔舟迷失了方向。者形容傍晚暮色苍茫的景象,以“斜日”、“白鸟”、“晚烟”、“鱼艇”构造画面,色彩鲜明,富有诗情画意。可化用来描写田园或水乡的傍晚景物。

宋代学者 袁去华 《满江红》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宋·王庭珪《移居东村作》。这两句大意是:鸟儿不停地啼叫,更显得天地的幽静;花儿开得晚,可见山地偏僻,气候寒冷。鸟鸣水止,可见远离尘嚣,人烟稀少;只闻鸟声而不闻人语,愈显得天地的寂静;诗人从看到的多是晚发之花,进而推知此处的偏僻。鸟多啼,花晚发,天更静,地应偏,诗人从不同角度,用多变的手法,写出了山村的幽静。

宋代诗人 王庭珪 《移居东村作》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见(xiàn):同“现”,这里是出现的意思。红蕖:红色荷花。蕖,美蕖,荷花的别称。这两句大意是:白鸟在蓝天飞翔,时时映入眼帘;红荷与绿水映照,送来细细清香。这两句写出了蓝天、白鸟、绿水、红荷等多种景物,且各具特色,有动有静,有色有香,体现了苏轼的高度艺术概括力,可甩于表现夏景。

北宋文学家 苏轼 《鹧鸪天》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鸟名言

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这两句大意是:冬天,西湖的水落下去了,湖边的石头显露出来,在清澈的湖水里游鱼历历可数。孤山上林深人寂,只有鸟儿在互相呼唤。可用于写冬令山水。

北宋文学家 苏轼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

宋·欧阳修《浣溪沙》[湖上珠桥]。游丝:春天昆虫所吐的细丝,因在空中随风飘荡,故称游丝。萦(yíng迎):缠绕。这两句大意是:游丝当路飘荡仿佛要萦拦醉客,啼鸟隔着花枝鸣唱好像在呼唤行人。作者赋于游丝、啼鸟毗思想感情,仿佛它们有意要与人们结伴,共享美好的春光,这就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陶醉于春光之中的情感。这两句可用于描写春景,或表现春色迷人。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浣溪沙》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丰乐亭:在滁州(今安徽省滁县)西南丰山北麓,琅琊山幽各紫薇泉上,为欧阳修所建。交加:此指树木枝叶交叉重叠,形成绿荫。这两句大意是:绿影婆娑的树木,枝叶重叠交错,山鸟在万绿丛中愉快地啼叫;和煦的春风在丽日下吹拂,片片飞红从枝头纷纷坠落。绿树掩映,山鸟啁啾,晴风荡漾,杂花乱飞,用以写暮春景色,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三首》
鸟啼一夜劝归去,谁道东川无杜鹃。

宋·范成大《邻山县》。东川:四川东部地区。这两句大意是:有鸟啼鸣一夜劝我归去,谁说东川没有杜鹃呢?范成大曾在四川做过制置使,后来因爱国之志无由施展,产生了思归之念。他在夜里听到杜鹃啼叫,因杜鹃又名“催归”,便想到杜鹃也善解人意,知道我有欲归的念头,也“一夜劝归去”。诗人因景生情,景物与心情结合得很巧妙。可用来咏杜鹃鸟,表达思归之情。

南宋诗人 范成大 《邻山县》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关于鸟的名言

宋·戴复古《江村晚眺》。这两句大意是:水边一对白鸟悠闲地站立在芦苇塘边,有人走过惊动了它,扑楞楞飞入芦花深处。诗人用白描手法绘出一幅水鸟生活情态图。从情来看,由悠闲到惊起;从态来看,先静,后动,最后又转入静,淡淡写来却充满诗意,读之如身临其境。

南宋诗人 戴复古 《江村晚眺》
牛蹄彳亍牛尾摇,背上闲闲立春鸟。

清·王恕《牧牛词》。彳亍(chìchù斥触):慢慢走路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老牛摇着尾巴慢慢地迈蹄行走,春鸟安闲地站立在它的背上。好一派田园风光!老牛摇尾漫步,神态安详;春鸟闲立牛背,既增添了画面的情趣,也更显出老牛行步之慢之稳。作者观察细致,状物毕肖,老牛及春鸟的情态宛然如见。

清代大臣 王恕 《牧牛词》
林外声声啼布谷,青郊应及试春耕。

清·宋照《白云寺阁次壁间张使君韵》。布谷:鸟名,又叫大杜鹃,亦称“郭公”。这两句大意是:树林外传来一声声布谷鸟的啼鸣,绿色的郊野里应该及时尝试春耕。关于杜鹃的啼声,一般都着重写其悲凄,因杜鹃又名布谷,故作者另立新意,从“布谷”着笔而又联想到春耕,如此取材,角度新颖,难能可贵。

清代学者 宋照 《白云寺阁次壁间张使君韵》
年年啼遍欲残春,午夜枝头血满唇。

清·沈绍姬《杜鹃》。欲残春:指暮春。午夜:半夜。杜鹃啼鸣彻夜不停。血满唇:传说杜鹃悲啼不已,能啼出血来。这两句大意是:年年暮春季节,杜鹃在枝头彻夜悲鸣,滴滴鲜血,流满了它的嘴唇。正是由于杜鹃啼血的传说,古人写出了不少富于想象力的诗句,唐人雍陶《闻杜鹃》诗有“高处已应闻滴血,山榴一夜几枝红”之句,宋代作家欧阳修也有“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之词(见《玉楼春·子规》)。看来,在文人笔下,杜鹃的啼声总是和悲切愁恨相关联,而它所啼出的斑斑血迹,又染红了杜鹃花、山石榴……。杜鹃鸟的这些特征,一定也能启发我们自文思。

清代学者 沈绍姬 《杜鹃》
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 鸟名言

清·崔岱齐《岁暮送戴衣闻还苕溪》。这两句大意是:鸟儿到了将近黄昏的时侯都要绕树而飞准备归巢,人到了年终岁暮的时候必定会起思乡之情。诗句以黄昏而鸟归巢,来比兴岁暮而人思乡,抒发鸟尚恋巢,人更思家的心情。这种以鸟兽的生活规律来比兴人的心境的方法值得学习,也可直接用来表达岁暮思乡之情。

清代官员 崔岱齐 《岁暮送戴衣闻还苕溪》
沉鱼落雁鸟惊暄,羞花闭月花愁颤。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这两句大意是:杜丽娘容貌之美,使鱼、雁、鸟都相形见绌,惊恐地回避;花、月也自惭形秽,感到羞愧和愁苦。这是用拟人手法来形容女子的美丽。“沉鱼落雁”之典原出《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原意是说鱼鸟不辨美色,惟知见人惊避。后人改鸟飞为雁落,以“沉鱼落雁”形容妇女的美貌。“羞花闭月”亦作“闭月羞花”、“羞月闭花”、“闭花羞月”。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是非:纠纷。出头:显露自己。这两句大意是:纠纷都是因为多说话惹出来的,烦恼都是因为硬要出头招致的。前一句强调说话要小心谨慎,认为话语多了会引起纠纷,惹出麻烦。后一句强调为人处事要注意收敛锋芒,认为硬要出头露面会得罪别人,招致烦恼。这两句多用来劝人少说话,少出头,带有不分是非,明哲保身的意味。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见刘安《淮南子·说山洲》。致:招引。树木:植树。这两句大意是:要想招引游鱼就得先通水,要想招引飞鸟就得先种树。这两句启迪人们:想要办成一件事,必须先创造条件;你去创造条件而想坐享其成,必然一无所获。文句以浅显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富有教育意义,在写作方法上也可资借鉴。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说山洲》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关于鸟的名言

汉·司马迁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死了,猎狗就要烹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中国当代书法家、美术教育家 李苦禅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鸟已飞过。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南北朝文学家 庚信
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 鸟名言唐代诗人 刘长卿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 屈大均
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地到尽时天不断,人能来时鸟难过。清代学者 沈受宏 《渡海》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关于鸟的名言 《省世格言》 《省世格言》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唐代诗人 杜甫
没有知识的旅游者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伊朗诗人 萨阿迪
高天之鸟死于美食,深渊之鱼死于芳饵。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意中人,人中意,则那些无情花鸟也情痴。 鸟名言

清·洪升《长生殴·窥浴》。中(zhong众)意;满意。这是唐明皇与杨贵妃共浴华清池后合唱的词。这几句大意是:你是我的意中人,我是你的意中人;你中我的意,我中你的意。即便是那些不懂得爱情的花鸟也要为我们的美满结合而情痴。爱情是幸福的。当两个情人互相满意,互为意中人的时候,便觉得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随着这种情感的外放,意念所至,甚至于觉得连那些没有情感意识的花花鸟鸟,也为他们的幸福结合而羡慕。两句充分表观出李、杨二人两情相悦的心情,以有情移无情的手法对渲染这种情感起了很好的作用,在描写爱情时,这种情感的境界和移情的手法可以作为借鉴。

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洪升 《长生殴·窥浴》
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波斯诗人 萨迪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走兽。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鹦鹉:鸟名,羽毛美丽,舌圆而柔软,能模仿人说话的声音。猩猩:猿类,形状略似人。这几句大意是:鹦鹉虽能模仿人说话的声音,但它仍是飞鸟;猩猩虽也能模仿人说话的声音,但它还是走兽。巧嘴的鹦鹉和猩猩,虽善于学舌,有“能言”之名,却仍然改变不了它们作为禽兽的本质。比喻看问题不能只看形式而重在看其实质。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曲礼上》
南山有鸟,名曰啄木,饥则啄树,暮则巢宿。

晋·左芬《啄木诗》。南山:泛指住地以南的山。这几句大意是:南山中有一种鸟,名字叫作啄木。饥饿的时候梆梆啄树,到了晚上就飞到树上的巢里歇宿。啄木鸟又名山啄木,为树栖攀禽,喙部强直尖锐,能啄开树皮;舌细长,能伸缩,尖端列生短钩,适于钩食危害树木的各种害虫,是一种益鸟,被人们誉为“森林医生”、“森林卫士”。古代咏啄木鸟的诗不多,所咏多歌颂其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这几句描写啄木鸟的习性。

西晋女文学家 左芬 《啄木诗》
糜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 关于鸟的名言

汉·刘向《说苑·杂言》。鹫(jiù就):一种大型猛禽。这两句大意是:性情温驯的麋鹿,要是它们成群结队,即使凶恶的虎、豹都要躲避它们;空中的飞鸟如果列队成行,就是凶猛的鹰、鹫也不敢袭击它们。弱小的生物只要团结起来,同心合力,就能够变为强大的力量,即使是强大的敌人也奈何不得它。~的名句就说明了这种强弱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道理,启示人们团结就是力量。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杂言》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春秋·孔子《论语·泰怕》这几句大意是: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说出的话是善良的。人将死的时候,其心境是很复杂和微妙的,一般都会对人世和人生表现出无限的依恋,在悲哀之余,会觉得自己对他人的关心太少了,甚而也会对过去自己做过的一些错事感到后悔,对别人过去对自己的不恭表示宽容等等,不一而足,故其言也善。这几句以“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比兴,喻指人之将死时的这一心理状志,准确地表达出一般的人性,所以成为千古名句。这种以物喻人的手法值得借鉴,后人也多用这几句来表达将死之人在临终之前的善嘱,或用“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表达将死之人临终前的悲哀之情。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泰怕》
鸟翼系上黄金,这鸟便永远不能在天上翱翔。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单靠自己的双翅,鸟儿是很难在高空翱翔的。19世纪英国诗人 威·布莱克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鸟名言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这两句大意是:好似食已吃尽,飞鸟投林四散,其剩下一片白茫茫大地,干干净净,一无所有。这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女为他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最后一首《收尾·飞鸟各投林》的最后两句,此曲暗喻家败人亡各奔东西,总写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等的不幸结局和贾府最终“树倒瑚狲散”的衰败景象。贾府“事败抄没”后,“子孙流散”,“一败涂地”,贾宝玉“弃而为僧”,叛离了封建家庭。《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写贾政扶贾母灵柩到金陵,归途中天降大雪,遇见出家当了和尚的宝玉与他拜别,继而随着一僧一道飘然离去。贾政急忙追赶,已倏然不见,“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这种结局与~所写完全吻合。现在常借用这两句形容某些没落的事物由盛而衰,最后落个“树倒猢狲散”,一切皆空的结局。

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丽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唐·张九龄《人庐山仰望瀑布水》。鲜:鲜艳的样子。这几句大意是:瀑布从青青山崖上洒落下来,闪闪发光,在阳光映照下,更显得皎洁鲜艳,这美丽的水流沾湿了山间的行云,溅出的水沫惊动了林中的飞鸟。“闪闪”“鲜鲜”状瀑布,前组叠字为人常见,后组叠字却独具机杼;形容瀑布“湿行云”“惊飞鸟”,后者在情理之中,前者却运用了夸张手法。可用来描写瀑布。

唐代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张九龄 《人庐山仰望瀑布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这两句大意是:暮春季节,春困袭人,一觉醒来,天已大明,只听得处处啼鸟,远近应和,婉转啼鸣,悦耳动听。这是孟浩然极有名的一首诗,后两句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春睡初醒,屋外送来春声阵阵,虽然还在床上,但通过听觉形象,已让人感知室外的春意。小诗平易自然,浅显如话,意境却含蓄深厚,颇得大自然的真趣,因此千百年来传话不已,被前人评日“风流闹美”。可用以表现闲逸之情。

唐代诗人 孟浩然 《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人踪:人活动的踪迹。灭:消失,不见。这两句大意是:严冬,千山万岭中飞鸟绝迹,纵横交错的山间小径上,看不见行人的踪影。原诗下二句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见~两句是写老渔翁在江上独钓时所看到的幽寂寒冷的景象,一般用于形容大雪封山时的冬景。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江雪》
拂林花乱影,响谷鸟分声,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关于鸟的名言

唐·李世民《咏风》。披:散开。罗:一种质地稀疏的丝织品,此喻轻云。织文:喻波纹;“文”同“纹”。这几句大意是:拂过树林繁花起舞,花影缭乱;响起山谷群鸟啁啾,此伏彼扬;吹开云层行云流动,形离影散;掠过水面涟漪顿生,微波荡漾。李世民即唐代第二个皇帝唐太宗,兼备文才武略。这首《咏风》诗通篇不见一个“风”字,而句句写风,分明受到前人诗歌的影响,而境界则开阔得多。首句写风拂树林,次句写风过群山,第三句写风吹云层,第四句写风入江河。四种不同的景象构成四幅生动的画面,从高空到大地,从视觉到听觉,把无形无影的风写得活灵活现,亲切如见。咏风时可作借鉴。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 《咏风》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唐·畅当《登鹳雀楼》。迥(jiōng窘):远。这几句大意是:(鹳雀楼)远在飞鸟之上,高出尘世之间。登楼四望,天势笼盖着平旷的原野,滚滚南去的黄河流入了劈开的断山。鹳雀楼故址在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楼共三层,建在城西黄河中的同阜上,“前瞻中条,下瞰大河”,为游人登临胜地,原楼已被河水冲没。~四句,前二句以夸张之笔写楼的高远挺拔,有超尘绝世之概,连飞鸟都无法飞临其上;后二句写登楼所见:苍天笼平野,大河入断山,境界十分壮阔,不愧为咏鹳雀楼的名作。

唐代诗人 畅当 《登鹳雀楼》
岂无寸草心,珍重三春晖,仰看林间鸟,绕树哑哑飞。

清·蒋士铨《远游》。寸草:小草,比喻游子。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这几句大意是:难道没有小草珍重春天阳光的心意?仰头看着树林间的慈乌,它们正在绕树而飞,哑哑而啼呢!前两句化用孟郊《游子吟》,后两句用的是“慈乌反哺”的故事,诗人在这里是借小草报春晖,乌雏反哺表达游子思亲的感情。小草有报春之心,乌雏有反哺之情,何况是人呢?可用来抒发思念父母、感戴父母之情。

清代戏曲家,文学家 蒋士铨 《远游》

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11909310.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鸟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