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孝名言 尽孝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尽孝的名言7条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的含义,孔子说:父母担忧子女生病,子女应体察父母心,以消其心头之忧,这就是尽孝。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为政》不孝有三种,无后代最为严重。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不告知父母为不敬),是因为当时他没有后人(结了婚才有可能生育),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是一样的。不告知父母自作主张是为不敬,不敬父母属于不孝,但比起“无后”这件重大的事情来说,就算不上什么了。由于只有结了婚才有可能生育后代,所以有见识的人认为,舜是因为要有后代,才不告知父母就自作主张结了婚,这和告诉了父母是一样的。因为这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问题:可以繁衍后代。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离娄上》《纪孝·行章》日常在家里的时候,要尽恭敬的孝心,早晚要问候请安,一日三餐,还有以外的饮食,都要敬意,不可有些怠慢。 养亲的时候,须要和乐的心情,时常现出和颜悦色,言笑承欢,使父母没有感到不安。 父母患病须要尽那忧虑的心。 求医诊治,以祈早日痊愈,如果还没见效的话,必要继续就医,不可放任才好。 万一不幸父母死亡的时候,当然尽着哀悼的心,悲痛哭泣,遵礼治丧,适合自己的力量。至于死后的祭祀,要尽人子女思慕父母的心,庄严肃静,回想父母生前容貌,宛然如在其上。以上五件,如果都能做到,方才可以叫做能够奉祀双亲啊。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纪孝·行章》《孝经·庶人》种田人的孝道,就是要会利用四时的气候来耕耘收获,以适应自然规律。分辨土地的性质,来根植庄稼、生产获益,以收地利之果。还要谨慎地保重自己的身体和爱护自己的名誉,不要使父母赋予的身体有一点损伤,或使声誉有一点败坏。要节省花费,不要把有用的金钱,作无谓的消耗。如果照这样的保健身体、爱护名誉、节省有用的金钱,使财物充裕、食用不缺,以孝养父母,这便是平民百姓的孝道。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有人担心自己不能做到孝,那是没有的事情。用天之道:天之道,指天气气节的变化,此处主要是指按时令变化安排农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分地之利:分,区别,分辨。利,利益,好处。分地之利,即区分各种不同的土质、地势以及当地的气候,因地制宜,种植适宜当地土壤生长的农作物,从而获得丰收。谨身节用:谨身,指行为举动小心谨慎。节用,指用度花费,俭省节约。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孝经》 《孝经·庶人》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08358144.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尽孝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