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名言 荷叶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荷叶的名言10条
宋·王安石《秋夜瑟舟》。的皪(dili第力):光亮、鲜明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绿荷上明亮的露珠俯映着高天的星光,随着荷珠的滚动.疏星的倒影也在摇晃。这是写夜间泛舟所见的荷露,不仅写出荷上露水的昭亮圆润,而且还写出了星星摇晃的倒影.意境十分优美。细致的观察,形象的表达,精练的词语.都可以教法。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秋夜瑟舟》五代·南唐·孟贯《露》。鲛(jiāo娇)人:神话传说中居住在南海海底的怪人,眼能泣珠。真珠:即珍珠。这两句大意是:怀疑那是南海鲛人曾经哭泣过的地方,满池绿荷张开它团团的荷叶,捧满了颗颗珍珠。想象新奇,咏露别出心裁,将神话传说引入诗中,取喻又恰到好处。诗人的奇恩妙想及构思方法都值得学习。
五代·南唐学者 孟贯 《露》唐·王昌龄《采莲曲》。芙蓉:荷花。这两句大意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之中,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美丽的脸庞掩映在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芙蓉。这两句描写采莲少女的美丽形象。写人之美,以花映衬,手法极为成功。荷叶与荷花、罗裙与人面,这是两组相互映衬的美丽形象;而荷叶与罗裙、荷花与人面,过又是两组相互映衬的美丽形象。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里,采莲女的绿裙已经融入田田的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藏于鲜艳的荷花之间,人花也难分辨,采莲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这种描写既具有真淳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可用来描写采莲女子的美貌,而其映衬手法,尤其值得借鉴。
唐代诗人 王昌龄 《采莲曲》唐·来鹄《偶题二首》。荷:指荷叶。赚:诳骗。这两句大意是:寒霜一夜之间就把绿色的荷叶剪得破碎不堪,秋雨落在碎荷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晶莹的水珠。“一夜”“剪破”,状严霜威力之大。“剪”字比喻巧妙,“赚”字富有感情色彩,仿佛幸灾乐祸。这两句写秋雨残荷,却无感伤情绪,反有幽默意趣,好像秋霜有意与秋雨作对,剪破绿荷,不让秋雨在上面形成滚动的水珠。可用于描绘秋天残荷败叶的景致,也可学习以乐观的笔调来写哀景的写作手法。
又名来鹏 唐朝诗人 来鹄 《偶题二首》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二。这两句大意是:多少株绿荷满含怨意地互相偎倚,同时回过头来背对着西风。这两句写秋天西风初起时荷叶受风之状。满塘绿荷,青盖亭亭,簇拥水面。当西风吹来时,一齐摇来曳去,随风翻转,好像相互依偎着,背向西风,回首顾盼,充满了怅恨。其实,荷叶本自无情,也不应有恨,只是作者用充满感情色彩的眼睛去看荷叶,荷叶就呈现出愁情恨态,成了作者感情的载体。这两句可用于描写秋天风荷的神态,抒发美人迟暮的感慨,也是写作中拟人手法、移情作用的好例子。
唐代诗人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糁(sǎn伞)径:形容杨花散落于路面。糁,这里是撤落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漫天飞舞的杨花纷纷撒落在小径上,路面仿佛铺上一层白毡;团团青荷点染在溪水中,又像水面上飘浮着叠叠青钱。一句一景,写出了春末夏初时的自然景观,写初夏景色可作参考。“糁”、“铺”、“点”、“叠”四个动词,用得非常精到。
唐代诗人 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二首》其一。穷秋,深秋。雨(yù玉):动词,本指下雨,这里指降霜。这两句大意是:深秋九月荷叶已经枯黄,北风驱赶着大雁南飞,天空中降下丁寒霜。荷叶枯黄,北雁南飞,风寒霜降,都是探秋的特征性景物,作者把这些组合在一起,不仅措绘出一幅生动的九月秋景,字里行间,还透露出阵阵寒凉。一个“驱”字,赋予北风与大雁以人的情态,用得极妙。可用以描写深秋景物,其写作方法也可借鉴。
南朝宋文学家 鲍照 《代白纻曲二首》清·李渔《芙蕖》。异馥(fù附):特殊的香气。纳凉:乘凉。这几句大意是:荷叶的淡谈清香和荷花的特殊香味,闻了可以使暑热为之减退,凉气因而产生。~几句写芙蕖的香气不同凡俗。作者运用通感移情的修辞手法,写原本诉诸嗅觉的香气,竟能使人在触觉上产生消暑纳凉的精神效应,把触觉与嗅觉沟通起来,进一步引发和扩大了人的审美感受,从更深的层次上描绘了荷花的美学价值。描写林木花卉的浓郁馨香时,这种手法可供借鉴。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李渔 《芙蕖》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06177422.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荷叶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