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名言 风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风的名言1259条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吴:指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本句大意是,吴道子画中的人物,衣带有当风飘举之势。吴道子,唐代画家,曾从王维、贺知章学习书法,绘画远祖张僧繇,近学张孝师。所画人物、神鬼、鸟兽、台阁都冠绝一时,后人奉为“画圣”。他“落笔雄劲”,“敷粉简淡”,变化丰富,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笔势圆转,所画人物的衣带有当风飘举之势,极富运动感和节奏感,为人称道。“~”和“曹衣出水”代表古代两种不同的人物画的风格,常常被人称引。
宋代书画鉴赏家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唐·杜甫《春归》。受风:被风吹动。本句大意是:轻盈的双燕迎风斜飞。紫燕双飞,其动作本已轻盈曼妙,和风吹拂,双燕迎风斜舞,更显得绰约可爱。句中的“受”、“斜”二字用得形象贴切,紫燕娇小玲珑,随着春风倾斜着身子轻捷飞行的模样仿佛可见。~和诗人的“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兴二首》其一)都是传世名句。可用以写燕飞之状。
唐代诗人 杜甫 《春归》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疾:猛烈。本句大意是。其有经过猛烈的大风,才能知道什幺样的草是最强劲的。~原是议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的话。“光武谓霸日:‘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后世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酷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唐太奈李世民《赠萧瑀》诗云:“~,板荡识诚臣。”意谓经历动乱之世,才能分辨出谁是忠臣。
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王霸传》清·魏禧歌颂友谊,相当于患难见真情
明末清初散文家 魏禧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本句大意是:听到某种传闻,不经核实就信以为真,甚而添油加醋,以风为雨。在现实生恬中,不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常常会风闻一些并不确凿的信息就盲目地信从。~反映了这种现象,而且含有批评的意味。
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本句大意是:东风轻轻地吹动着春寒。诗句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初春天气刚刚转暖,东风犹带寒意的时令特点。“轻扇”二字巧妙、别致,仿佛春寒是被东风轻轻吹起来似的。本句可用于描写早春乍暖还寒的气象。
金代文学家 段克己 《望月婆罗门引》见《左传·僖公四年》。风:指牲畜发情时雌雄追逐相诱。本句大意是:马与牛不同类,即使它们发情时也不会引诱追逐,碰在一起。据《左传》记载:齐桓公带领诸侯之兵攻打楚国,楚国派外交使节见齐桓公说:你们齐国在北方,我们楚国在南方,两地相距很远,~,没想到你们竞入侵我们的国土,这是为什么呢?楚国使者以~为喻,说明齐、楚两国了无瓜葛,毫不相干,何以兵戎相见,发动侵略?这句话现在已成日常成语,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没有任何共同点和相联系之处。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僖公四年》战国·屈原《九歌·山鬼》。填填:形容声音巨大。冥冥:昏暗。本句大意是:雷声隆隆震耳啊,雨下得地暗天昏。~写深山雷鸣电闪、风狂雨急的凄厉景象。填填、冥冥这些形容词现在还在使用。
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 《九歌·山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本句大意是:山雨快要到来时,大风已先吹满城楼。本句本是描写自然景物和急雨欲来时的气氛的诗,后来人们则赋予新意,常用来形容政治气候,预示时局动荡或重大事变将要发生前的征兆,成为知名度和引用率很高的名句。
晚唐诗人 许浑 《咸阳城西楼晚眺》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柳花:柳絮。本句大意是:东风吹拂,柳絮纷飞,满店扑鼻而来的,既有柳花香,又有酒香。七个字不仅描绘出一幅很有趣的春景,而且把东风的精神、柳絮的风韵、作者沉醉于旖旎春光的情调都表现了出来。可用于描写暮春景色。
唐代诗人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本句大意是:在不知不觉中,春风使柳条改换了颜色。冬天的柳技是干枯的,而春天到来的最早迹象,是柳梢上泛出一层新绿,所以诗人以~形象地表现出季节转换的特点。本句可用于描写冬去春回的景象,也可借来说明事物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的情况。
唐代画家 韩滉 《晦日呈诸判官》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本句大意是:骤起的塞风像刀子一般尖利,吹在脸上犹如刀割一样疼痛。原诗是作者居于轮台(旧址在今新疆米泉县境)时因主将出兵而写的送行之作,以亲身经历抒发了身当恶劣气候的真切感受。可用于对寒风的描写。
唐代诗人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宋·王安石《明州慈溪县学记》。本句大意是:道德教化可以使风俗更为淳厚朴实。教化的目的,是使人知书达礼,净化道德,使人有上进心,同情心。人人都接受了教化,则人人都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么,社会风尚岂不更为淳朴?良好的社会风俗,又鼓励人们去学习、去追求更高尚的品德、情操。可以此说明教化与风俗的关系。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明州慈溪县学记》宋·田为《南柯子》[团玉梅梢重]。本句大意是:帘儿低垂着,外边一丝风也没有,彩蝶双双起舞,相依相伴,四周悄然无声。这里静景与动景相互映衬,以外部环境表现人物的心境。“帘风不动”意味着主人与外界的隔绝,“蝶交飞”又反衬出主人的孤独无依。悄然的静景,流露着主人内心的寂寞。这种以景衬人的写作方法,可资借鉴。
宋代词人 田为 《南柯子》宋·苏辙《冯京加恩制》。涅(nie聂):染。不缁(zi姿):指染不黑,比喻品格高洁,不受外界污染。本句大意是:虽身处浑浊的环境而不受其影响,仍保持高尚的节操。可用来形容“出淤泥而不染”,在污浊的环境中仍然坚持高风亮节的人。
北宋文学家 苏辙 《冯京加恩制》宋·潘大临《致谢无逸书》。重阳:节令名,阴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本句大意是:满城风雨连绵的天气,告诉人们重阳节近了。这一句充分表现了临近重阳时风多雨稠的特点,很有诗意,可用以表现秋景。另外,“满城风雨”现已作为成语广泛地为人们所使用,常比喻某种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议论纷纷。
宋代诗人 潘大临 《致谢无逸书》宋·陈与义《清明》。本句大意是:杨柳在微风中摇曳,生出百种妩媚的姿态。柳丝摇曳,妩媚多姿,形象可爱,可以引发人们许多联想,诸如:“恰似十五女儿腰”、“枝袅轻风似舞腰”、“芙蓉如面柳如眉”,“弱柳从风疑举袂”……,语浅情深,给人以美感享受。可用来咏柳。
宋代诗人 陈与义 《清明》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回。此句大意是:别人开了头,就趁机顺着别人的意思办有利于自已的事,或接着剐人的话头趁机说有利于自己的话。可用以表现见风使舵,投机取巧,追名逐利等行为。
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南朝·粱·沈约《宋书·宗悫传》。乘:驾。破:冲破。这是用在大海中乘风破浪来比喻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业。这个比喻十分生动贴切。可用来形容怀有宏图大略的人施展抱负。
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沈约 《宋书·宗悫传》晋·乐府诗《晋白纻舞歌诗三首》其三。阳春:温暖的春天。白日:太阳。风花:随风传来的花气。本句大意是:仲春时节,艳阳高照,和风送来阵阵花香。本名句抓住几个典型事物,概括地表现出阳春季节的特点,虽语言浅近,形同白话,但一经吟咏,境界全出。可以用来形容三春时光日暖、风轻、花香的大好景色。
《乐府诗》 《晋白纻舞歌诗三首》金·元好问《李进之迂轩》。元好问的这句诗,写出了古往今来书生的生活特征,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远自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近至目前一般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均可以“清贫”二字概括。可贵的是书生能以清贫自守,不为利驱,不为物役,不求荣华,不慕富贵。创造典型的书生形象时,请不要忘记元好问所说的“书生风味”。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李进之迂轩》见宋·辛弃疾《鹧鸪天》[枕簟溪堂]。丘壑:指山水幽深的处所。本句大意是:这里的每一座山丘、每一道沟壑,都有着无限的韵味。辛弃疾遭到投降派排挤,离开官场闲居江西上饶农村,对那里的自然风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句以大笔总写山林风光,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鹧鸪天》见宋·辛弃疾《浣溪沙》[花向今朝]。本句大意是:东风吹落的细雨比灰尘还要轻,还这句词抓住了春雨“润物细无声”(见杜甫《春夜喜雨》)的特点,写出了春天和风轻柔、细雨迷蒙的景色。精细的观察是作者写景的基础,以灰尘的轻细来喻雨,也颇精当。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浣溪沙》见宋·李清照《浣溪沙》[绣面芙蓉]本句大意是:眼波刚一流盼,马上就被别人闲猜。这里写青春少女动人的风情,十分传神。眼波微微一“动”,便能表露多情而微妙的内心世界,胜似千言万语。“被人猜”推开一步,再从他人方面着笔,表现少女的深情幽思,显得格外真实生动。可用来描写青少年女子脉脉多情的样子。
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 《浣溪沙》宋·苏轼《石氏画苑记》。滑稽(gǔjī古机):指语言诙谐风趣。微:精妙,精探。中:符合,切合。这两句大意是:善于说幽默风趣的话,发言巧妙精到,切合事态。说话幽默风趣,以巧妙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这是一种艺术。可化用以形容喜剧演员、相声演员或其他语言风趣的人。
北宋文学家 苏轼 《石氏画苑记》战国·荀况《荀子·儒效》。移:改变。质:车质。这两句大意是:习俗风尚能改变人的志向,长期安居能转变人的气质。荀子《劝学》有:“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可以作此二句的注释,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志向,性格,品德,气质。人是社会的人,离不开其周围的客观环境,必然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可以此二句说明风俗、环境对人影响之大,强调移风易俗的重要。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儒效》元·姚燧《中吕阳春曲》。这两句大意是:人海广阔,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风波。人多事多。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心性各异,追求不同.更兼善恶正邪之殊,随时都会有矛盾和斗争发生。这两句以海之阔来比人之多,以海之风波无体无止来比人类社会时时都有矛盾斗争,比喻非常恰当,多用来感叹人世的复杂。
元代文学家 姚燧 《中吕阳春曲》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天马:神马,喻杰出人才。本句大意是:(萨天锡的诗)气魄恢弘,好像天马行空,风驰电掣,不同凡俗。这是一个可用来比喻诗文风格,也可用来褒扬人物的名句。“天马行空”形象鲜明,意境空灵,颇有神韵,喻人喻物,皆能给人以美的联想。
元代文人 刘廷振 《萨天锡诗集序》西汉·戴圣《礼记·礼运》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礼运》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碑》。这两句大意是:有像铁石样的坚强意志,又有像风云一样的轩昂气概。可用来形容为正义事业而坚毅斗争,具有凛然正气的人们。
唐代诗人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唐·王勃《刘石相书》。浇风:浮群的风气。淳化:淳厚的风俗。这两句大意是:轻薄浮靡的风气很容易蔓延,淳厚质朴的习尚很难于回复。古人认为风俗的淳薄.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因而对风俗十分重视。此二句提出;淳厚良好的风俗很难建立起来,而浮薄的风尚却很容易蔓延开来.因而应防微杜渐,在轻靡之风刚开头时就将其堵住,使浇风无立足之地,这样才能保持住良好的风俗。可用以说明应努力培养良好的风尚,批判,制止轻靡的风气。
唐代诗人 王勃 《刘石相书》唐·司空图《诗品·含蓄》。著:同“着”,写下。风流:风韵,风情、指作者希图表达的意思或情感。这两句大意是:字面上虽不留一丝痕迹,但却饱含着超逸美妙的神韵,意趣无尽。古人用诗文表情达意,是讲究含蓄蕴藉,即把自己意欲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深地隐藏在铸文中,虽不在字面上直接流露出来,但又能使读者在阅读时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得到,领略出无言之妙。因而,“~”往往是诗人词人们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可供论述诗文创作忌浅直、贵含蓄时引用,也可引用以评价与赞美某些委婉含蓄的诗词作品
晚唐诗人、诗论家 司空图 《诗品·含蓄》唐·房玄龄《晋书·苻坚载记上》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苻坚载记上》宋·周敦颐《拙赋》。这两句大意是:上级宁静安分,下级顺遂着上级,杜会弊端就会绝迹,风气就会清明。上级的带头作用是很重要的,许多风气都是由于上行下效形成的。好的如此,坏的亦如此。上级如果安分律,宁静守一,不做特殊、越轨的事情,下级也不敢做,一些社会弊端和歪风邪气就必不起来。这两句可用来强调领导的以身作则对形成好的社会风气、清除社会弊端的重要意义。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拙赋》宋·王安石《贺留守侍巾启》。泊(ji寄):及.到。薄俗:浮薄的风俗。敦,敦厚朴宴,这两句大意是;高风亮节所能到达的地方,那薄风劣俗就会变得敦厚朴实。唐朝韩愈认为“懿德茂行,可以励俗”(见《祭薛中丞文》】.与王安石的见解完全相同。王安石认为.邪不压正,高风亮节所到之处,轻靡浮薄的风尚自然为之所替代。当然.这个替代不是立竿见影式的,而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只要多宜传“懿德茂行”.多提倡高风亮节,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卑风劣俗终将为敦厚朴实的风尚所替代。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贺留守侍巾启》宋·苏轼《前赤壁赋》。进两句大意是:清风徐徐吹拂,江面上波平浪稳。作者写月夜泛舟赤壁之所见,写景之中流露出恬淡自适的心情。可用来描写风平浪静的江河,抒写自己畅适的心情。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前赤壁赋》宋·苏轼《后赤壁赋》。这两句大意是:青山有声,幽谷回应,秋风骤起,波涛涌现。此二句运用客观描写的手法,绘出赤壁景观。“山鸣”句写一呼一应,交相作用;“风起”句写一因一果,传导哲理,故九为后人称道。此句后来与《史记》中的“风起云蒸”(《太史公自序》)一语相结合,演为“风起云涌”这一常用成语,至今仍广为人们喜用。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后赤壁赋》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十七《裴堪》。系(jì季):结,此指拴住。捕:捉。这两句大意是:风不能够拴住它,影子也无法捕捉到。这两句比喻无法办到的事情。唐代韦应物《难言》诗有“持索捕风几时得?将刀斫水几时断”之句,则是说办不到的事情硬要去办,常常是事与愿违。日常还有“捕风提影”的俗语,那是指对毫无根据的事情胡乱猜疑。
宋代学者 李昉 《太平广记》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洒落:洒脱,不拘谨。霁:雨雪初停。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明净的景象。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豫章集·濂溪诗序》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章》其九。蹑(niè聂):追。景:日光。飞:指飞鸟。这两句大意是:骏马像疾风奔驰,像闪电飞逝,像追赶太阳,像追逐飞鸟。两句形容骏马飞驰的情景,连用四种事物作比喻,极写马的神速,这种修辞手法称为“博喻”。
三国魏文学家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章》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这两句大意是:体态轻盈,翩翩如鸿鹄惊飞;身姿优美,柔婉似游龙乘云。此名句以比喻手法表现宓妃的体态身姿,借鸿飞的矫健,龙腾的委婉,巧妙地写出美女的风韵,既生动形象又诱发想象,成为描写中国古典女性美的典范之句,后世“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名句,即化用此句意境,承继此句衣钵而成。可化用以描写女子轻盈矫健的美。
三国文学家 曹植 《洛神赋》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绰(chuò辍):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媚:美好。这两句大意是:情意缠绵,绰约多姿,谈吐从容,言语柔媚。此句正面描写洛神宓妃的谈吐与风韵。前句写身段形态,后句写音容笑貌,形容宓妃言语娓娓,姿态翩翩,笔法十分凝炼,声、态、形、貌俱佳。在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时有引用。
三国文学家 曹植 《洛神赋》明·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一。这两句大意是:相貌庄严大方,仪表整肃端庄,威严中有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这两句表现出英雄人物非同一般的仪容和内在气质。一般用於男子,其中“威风凛凛”也可用於巾帼英雄。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来源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释义: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北宋散文家 苏洵 《辨奸论》见唐·韩愈《祭薛中丞文》。懿(yl谊)德:高尚的品德。茂行:美好的行为。这两句大意是:高尚的品德,美好的行为。可以激励社会习俗的改进。对社会上的卑风劣俗,批判是必须的,不批判、不抵制,它就会迅速蔓延开来。与此同时,还应该提倡“懿德茂行”,因为榜样是有号召力的.可以激励人们树立崇高的品德,追求美好的理想,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世风自然变得淳厚朴实.可以此二句说明提倡“懿德茂行”可以改变世风,说明大力宣传真、善、美对改变世风大有益处。
唐代文学家 韩愈 《祭薛中丞文》见宋·王安石《风俗》。制:纠正。弊:弊病。这两句大意是:如果风俗的弊病是过于奢侈,则应用节俭的风尚去加以纠正。苏轼认为:“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见《上神宗皇帝书》),对于那种追求时髦.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风俗,必须加以纠正。否则国家的安危就成了大问题。王安石认为纠正的方法是推崇节俭,恢复淳朴的古风。可以此二句说明以淳厚朴实的风俗纠正浮靡奢侈的风尚的可行性。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风俗》见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萧瑟:形容草木被秋风欢拂所发出的声音。洪波:巨大的波涛。这两句大意是:秋风飒飒作响,大海涌起了巨浪。这两句诗以简洁而健拔的笔触勾勒出秋风劲吹、海涛汹涌的壮阔景象。气势雄浑。可用来描写大海和抒发雄心壮怀。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见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宋世风俗》。本句大意是,天底下没有不能改变的风俗习惯。风俗是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风俗的优劣,关系到社会的精神面貌,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因此,凡是有作为的执政者,都要通过教化有意识地倡导一种好的民风.当民风浅薄时,就要提倡移风易俗。~一语,说明了培养良好风俗的必要性和移风易俗的可行性。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 《日知录》春秋·管仲《管子·形势》。袭内:侵入体内。正色:健康的肤色。这两句大意是:不正之气侵入体内,健康的肤色就会衰褪。一切致病的不正之气,如寒、暑、风、霜、燥、湿等等,浸染了人的身体,人就会得病,而原先健康红润的肤色就会变为病容。要不得病,就要预防一切不正之气浸染人的身体。《管子·形势》云:“~。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是用这两句来比喻说明位高者如果作风不正,位低者也会不安分守己;要得下正,先得上正。这两句可用以说明人要不病,就须预防邪气的侵袭,也可用以喻指要使下级作风正派,首先要上级作风正派;要使国家的政事清明,首先不可使不正派的人掌权得势等等。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形势》《诗经·谷风》。习习:微风声。谷风:东风,或从山谷吹来的风。以阴以雨:等于说为阴为雨。这两句大意是:东风轻轻地吹,天气时阴时雨。《谷风》本是写弃妇的诗,这两句是以风雨起兴,形容丈夫的暴怒。现在人们常以“习习”形容和煦的风声。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谷风》《诗经·风雨》。晦:阴暗。已:停止。这两句大意是:风雨凄凄,天色阴暗,鸡鸣声没完没了,叫得人心烦意乱。原诗以这两句衬托女子盼望情人时的烦乱心情。同为鸡鸣,在不同的场合下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令人感到欢畅豪迈;风雨交加中的鸡鸣则另是一种况味。景物烘托的作用,在写作时值得注意。这两句诗后来在引用中被赋予了新意,可用来反映雄鸡忠于职守,纵然“风雨如晦”,依旧按时报晓;也可引申以表现人民在反动统治下盼望光明的心情。“风雨如晦”还可单独用来比喻一种不利的政治气候。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风雨》《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众也,在这指”大多”的意思;风,指病而言,风有内风、外风之别;掉,指肢体动摇不安的证候;眩,指头目眩晕,视物旋转的证候;全句意为肢体动摇不定和头目眩晕大多属于肝的病变.
《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五代·南唐·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乍:忽然。皱:皱折,指春风漾起的波纹。这两句大意是:忽然拂过一阵春风,平静的池水荡出细细的波纹。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无法排遣春愁,盼望所思念的人到来的词。~语意双关;春风不仅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女子的春心。词句表面写景,而情思自至,遂流传千古。后人多用这两句形容平静的心境突然产生了波动;也用以说明一件新事物的出现打破了原来平静的生活,引起了新的变化。
五代南唐词人,官至宰相 冯延巳 《谒金门》唐·李群玉《题竹》。森风:凉飕飕的风。森,寒冷貌。这两句大意是:一顷秋竹含深绿,十万株竹起森风。这里描绘的是竹林,是竹的群像,而不是竹的个体,森然生风的十万秋竹,给人以雄浑壮阔寒意袭人之感。可用来描写竹林。
唐代诗人 李群玉 《题竹》唐·李白《春思》。罗帷:丝织的床帐。这两句大意是:毫无干系的春风为什么进入我的闺房,还掀动我的床帐呢?这两句是思妇指责春风的话。无理而妙是古典诗歌一个常见的艺术特征。思妇责问春风似乎无理,但她空守春闺,本已愁苦万端,今见春风掀动床帷,似有撩逗之意,不免更生埋怨。这种特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令人感到真实可信。李白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刻画人物心理,可作写作上的借鉴。这首诗全文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唐代诗人 李白 《春思》见唐·杜甫《江汉》。苏:康复。这两句大意是:虽然我像红日西沉一样已到暮年,但雄心壮志犹在;面对萧索秋风,不仅不悲凉伤感,反而觉得病体就要康复。这两句表现出诗人虽到晚年,仍然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这首诗写于月夜,句中的“落日”是虚写,借喻自己已至暮年;“秋风”是实写,表现他漂泊流落到江汉时的季节.可用于描写某些人年老多病、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
唐代诗人 杜甫 《江汉》战国·宋玉《风赋》。青蘋(píng频):浮萍的一种,根生泥中,田字形小叶浮于水面。末:草尖,此指青蘋的叶表。这两句大意是:风从大地上生成,最初起自微小时青蘋的叶面。《风赋》非常形象地描写出风最初怎样产生,尔后渐渐猛烈,尔后又怎样小下去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准确。这两句可用以比喻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启发人们注意微小的开端。
战国时辞赋作家 宋玉 《风赋》元·萨都剌《用韵寄龙江》。海风:从海上吹来的风,此指大风。这两句大意是:大风掀起了急浪,把江上的暴雨吹洒到阁楼深处。可用于写急风暴雨。
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 萨都剌 《用韵寄龙江》唐末五代·贯休《奇宋使君》。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多三足两耳。这两句大意是:寒风在松林雪海深处怒吼,屋内炉寒灰冷,鼎中水冻成冰。闻林海风吼,想鼎中冰凌,已使人感到寒气入骨,其意象写隆冬酷寒时可作参考。
唐末五代著名画僧 贯休 《奇宋使君》唐·张子容《贬乐城尉日作》日易低:天黑得早。这两句大意是:天暖地温,花草容易生长发芽,山高太阳下得快,天也黑得早。《贬乐城尉日作》原诗为:“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溪。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故乡可忆处,遥指斗牛西。”这是诗人流放到乐城时,感慨环境恶劣,思念家乡时所作。此二句说乐城地暖岩高,与中原迥然有别。用以形容山区的风光,十分贴切。
唐代诗人 张子容 《贬乐城尉日作》唐·张谓《夜同宴用人字》。这两句大意是:竹风清爽,能令人酒醒;花月娇媚,能理解主人留客之心。~二句写得根美,表现了良辰美景带给人们的愉悦。本来诗人已醉了,但清爽的竹风吹到身上,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酒意全消。春花春月似乎懂得主人留客之心,花开得特别娇媚,月显得格外皎洁,令客人恋恋不忍离去。可以此二句抒写良辰美景带给人们的愉悦之情。
唐代诗人 张谓 《夜同宴用人字》唐·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这两句大意是:青竹节节,好似人的高风亮节,人人看重;竹竿中空,好似人的虚心谦让,世人皆知。诗人已将竹子完全人格化,在诗人笔下,竹节是人的气节的象征,竹竿是人们谦逊的象征,而“高节”、“虚心”也正是竹的特征。可以此二句写竹,也可借以歌颂有气节、知谦虚的人。
唐代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张九龄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唐·张蠙《登单于台》。这两句大意是:狂风过处,黄沙翻滚,瀚海沙痕俨如江河的波浪;急风怒吼,声震天地,使人疑为雷鸣的声响。写塞外风光,风急如雷鸣,沙翻似卷浪,极有声势,蔚为奇观。可遥于写边塞荒漠风景,或用以形容大风的声势。
唐代诗人 张蠙 《登单于台》唐·张蠙(bīn宾)《登单于台》。单(chán蝉)于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相传汉武帝曾率兵登临此台,这两句大意是:一轮白日,跃出平地;千里黄河,天外飞来。诗句写塞外风光。前句写太阳一跃而出,喷薄而上的动态;后句写黄河汹涌奔腾,源远流长的形象。“白日”、“黄河”对举,在寥廓苍茫之中给人以壮丽多彩的感觉。语句浑朴,境界辽阔,令人为之赏叹。这两句常用来状辽阔壮丽之风光,表蓬勃宏大之高趣。
唐代诗人 张蠙 《登单于台》唐·于武陵《劝酒》。花发:花开。这两句大意是:花开之后还要经过几番风雨的摧折,人生也要尝够别离的滋味。人生哪得长相聚?正像花开之后还要经受风吹雨打一样,人生也要经得起别离的痛苦,不可过于悲伤。这两句反映了一种达观的思想,含有解劝的意味,可在离别时用以慰入劝人或自慰自劝。
唐代诗人 于武陵 《劝酒》唐·于濆(fèn奋)《戍卒伤春》。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边疆地区。这两句大意是:东风用尽了气力,也吹不化阴山的积雪。原诗写阴山积雪很大,东风力气用尽,仍不能使阴山雪减少一点,这是为了表现边地戍卒的伤春情绪。戌卒苦于九戍不归,因而感慨边地春意甚微。这与王之涣《凉州词》中“春风不度玉门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类句子既可用来描写北国山间的春景,也可以引申一层灵活运用,比如用来比喻进步的力量一时尚且不足以驱除阴暗的气氛等等。
唐代诗人 于濆 《戍卒伤春》唐·雍裕之《柳絮》。这两句大意是:没有风(柳絮)才飘落到地面,一旦有了风它还会满空飞扬。这两句描写柳絮的轻飘无主,随风沉浮的特点。也可借柳絮这一物性,形容社会上的某种人,无所凭借时不得不沉沦下僚,寂寞无闻;一旦有了凭借,就青云直上,满空飞舞,傲时凌物,不可一世。这首诗的下两句是:“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唐代诗人 雍裕之 《柳絮》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渡口。墟里:村落。这两句大意是:夕阳西下,渡口边洒满了落日的余辉,村庄里升起了袅袅的炊烟。此条上句写渡头落日,下句写村落晚景,勾画出水边村野黄昏时的典型风光。一个将落而未落的“余”字和一个袅袅升腾的“上”字,使静的画面呈现出动感,动静结合,相映成趣。难怪《红楼梦》四十八回中,香菱大发感叹道:“‘~’,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
唐代诗人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使至塞上》。大漠:沙漠。孤烟直:燧烟直上升起。一说孤烟指塞外旋风卷起的烟沙。长河:黄河。这两句大意是:边地沙漠,浩翰无边,旋风卷起的烟沙直上青天,黄河在大漠间穿行,一轮圆圆的红日正徐徐下落。诗句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刻画出塞外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给人以苍茫辽远的感觉。同时,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可用来描绘西北边塞奇异壮丽的特有风光。
唐代诗人 王维 《使至塞上》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牗(yǒu有):窗户。惊:惊动,这里形容风雪摇动竹枝。这两句大意是:隔着窗户听到寒风吹打竹枝,发出沙沙的声响;开门一看,只见白雪覆盖了山峦。可用于表现寒冬景色。
唐代诗人 王维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次:出外远行所居止之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临江。风正:风顺。这两句大意是:春潮滚滚,江水浩淼,一眼望去,江面似与江岸平齐;风顺帆悬,直流远航,弘阔无际。写景要善于以小见大,即以小的景物显示大的景象,才能耐人寻味。“风正一帆悬”写的是小景,倘若船在弯曲的小河里,或在澎湃的三峡中行驶,需经常转弯,风既不能“正”,帆也不必“悬”,故从“船正一帆悬”的小景中,可以显现出平野开阔、大江驶舟的大景来。所以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这两句诗“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唐代诗人 王湾 《次北固山下》唐·王建《晚蝶》。砌:台阶。这两句大意是:带粉的翅膀细嫩透明如同清水,时而围绕石阶翩翩飞舞,突然又随风而起。诗人细腻、逼真地刻画了粉蝶的俏丽外形,翅嫩如水,设喻新奇,形象地状摹出蝴蝶晶莹、透明的双翅;忽绕砌,忽依风,把蝴蝶翩翩起舞的轻盈动态逼真地展现出来。栩栩如生的描画,十分传神。
唐代诗人 王建 《晚蝶》唐·王勃《咏风》。这两句大意是:当日落西山,山山水水都寂静下来进入梦乡时,她(风)又吹响了松涛,为您奏起了美妙的乐章。《咏风》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把风的动态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并赋予人的感情。风卷松涛本是自然现象,作者却说是“为君”奏乐,是有意识的行为,把风描绘得栩栩如生,脉脉多情,给诗增添了意趣。拟人手法运用得体,可使形象生动,平添诗情,写作上可作借鉴。
唐代诗人 王勃 《咏风》唐·唐求《友人见访不值因寄》。这两句大意是:晚风吹动竹林,翠竹的影子也随之摇曳;斜日沿山岭下落,山的影子也随之转阴。晚风习习,竹枝在晚风中摇摆,诗人却不写竹摇而写“竹影”为晚风所摇;斜阳冉冉,傍山而徐徐下落,诗人却不写日落而写“山阴”随斜日而转动。作者观察仔细,构思新颖。可用来描写山野傍晚景色。
唐代诗人 唐求 《友人见访不值因寄》唐·宋之问 《始安秋日》。这两句大意是:桂林的风景特异,桂林的秋天,就像洛阳的舂天。写桂林风景之美,不从描绘山青水秀着笔,却独辟蹊径,写“秋似洛阳春。”洛阳春光之美,牡丹之盛,早有定论,而且广为人知。桂林秋色堪与洛阳春光比美,其春色、夏景自不待言;就是冬天,想必也是气候宜人的。这一句五个字,就把桂林四季如春的奇异风光勾勘出来了。以桂林秋比洛阳春,这种比拟既新颖又恰切,可资借鉴。
唐代诗人 宋之问 《始安秋日》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这两句大意是:小池塘里残存的暑气正在消退,大树已把早秋的凉意带回来了。小池藏不下多少热气,而大树容易招风,它们最先知道暑尽秋来的消息,所以作者选择这两种典型景物来描写夏末秋初的风光。
唐代诗人 沈佺期 《夏晚寓直省中》唐·钱珝不要担心路途太遥远,自然有风吹着帆把你送到
唐代诗人 钱翊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这两句大意是:晚风送来荷花清淡细微的香气,竹露滴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此二句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夏夜的静谧和快感。晚风夹杂着水气,送来了荷花的幽香,使人心旷神怡。滴滴竹露发出清响,更显示出夏夜的宁静及诗人心境的淡泊。诗句达到的境界,“一时叹为清绝”(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以此二句形容夏夜的景致,描写幽静的环境,十分恰切。
唐代诗人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鸣:使动用法,使物发出响声。旧游:老朋友。这两句大意是:夜风吹响了两岸的树叶,明月照射着一条孤独的小船。这两句是表现旅途的孤寂情怀的,作者采取了以景写情的方法,故情景相生。就景物而言,所闻者唯有风吹两岸树叶发出的瑟瑟之声,所见者唯有月光照射下自己乘坐的一叶孤舟。就情而言,闻风声而不闻人声,见舟、月而不见旧游,胸中孤寂的程度,不言而可知。可用来写月夜行船的情景或抒写旅途思念亲友的心情。
唐代诗人 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唐·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白鹭》。青云:直上青云,这里比喻作高官。俄顷:很短的时间。这两句大意是:假如有得力人的援引,一定能很快就做高官,就像白鹭借助长风之力,转眼便飞入云端一样。以白鹭步入青云来比喻官场平步青云,可谓奇思妙想。可用来表现盼望早日升迁的心理。
唐代诗人 刘长卿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白鹭》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其二。好风:指春天和煦的暖风。这两句大意是:早春季节,温暖的和风吹了一夜,千万枝新花竞相开放。这两句既可用于描写新春景色,又可用于形容新生事物在合适的条件下不断涌现。
唐代诗人 令狐楚 《春游曲三首》唐·李世民《芳兰》。参差影:长短错落的影子。轻重香:或淡或浓的香味。这两句大意是:丽日照耀,筛下长短错落的兰影,珊珊可爱;清风过处,传来淡浓不一的幽香,沁人心脾。我国古人曾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然而松有叶而无香,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少叶。唯有兰,香、花、叶“三美俱全’。在古代的辞赋诗文里,兰是高洁的象征,节操的标帜,美好的化身,兰具有君子之风。因此,骚人墨客常借兰咏志,以兰自况,唐太宗李世民《芳兰》诗:“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即其一例。此诗前六句状物,后两句抒情,不仅写出兰花的色态品性,也蕴含着诗人的操守志趣。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 《芳兰》唐·李世民《赐萧蠫》意思就是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看一个人,只有在危难之中,在重大的考验面前,才能真正检验出他人格的底色。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 《赐萧蠫》唐·李频《风雨闻鸡》。鸡德:《尔雅翼》说鸡有“五德”,“不失时者”为五德之一。一何:多么。贞:坚贞。这两句大意是:不因为风雨变幻而改变自己报晓的本性,雄鸡的德操是何等坚贞!《诗经》上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雄鸡司晨,按时而鸣是它的本性。它不理会自然界的风雨变幻,有在黑暗中感知黎明将至的敏感与先觉,恪尽职守地向人们报晓,准确无误。这两句可用于写雄鸡,也可借以歌颂不管政治风雨如何变化,仍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唐代官员诗人 李频 《风雨闻鸡》唐·李峤《雨》。这两句大意是:横斜的树影经微风吹拂在遥曳中合拢,细细的雨点洒落水面,泛起圆圆的波纹,缓缓地扩散开来。写轻风细雨中的树影水波,摇翠漾碧,色态宛然,洋溢着动感。可用于写轻风细雨中的景物。
唐代诗人 李峤 《雨》唐·李白《清溪行》。清溪:在宣州。度:越过。这两句大意是游人在清溪泛舟,宛若行于明镜之中;鸟儿在山峦飞翔,恰如越过一道道屏风。这两句写溪水之清澈和两岸山峦之秀美,两个比喻都很贴切而又新颖别致。可用来描写山青水秀的美丽风光。
唐代诗人 李白 《清溪行》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指半山腰。天鸡:神话中的鸡名。这两句大意是:在半山腰上看到一轮朝阳正从海中升起,空中传来天鸡的啼鸣之声。这两句是写作者梦游天姥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具有神奇的浪漫主义色彩,可用来写清晨登山观日出的情形。
唐代诗人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咸阳:此指长安。这两句大意是:我的心随着狂风西飞,吹落在长安的树上。这首诗是诗人在金乡(在今山东省)送友人韦八回长安时写的送别诗。~两句平空起势,想落天外,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长安的深深眷恋之意。浪漫主义的想象显示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深受人们的喜爱。
唐代诗人 李白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七。这两句大意是:寒雪于梅花丛中渐渐消尽,春风从嫩柳条上冉冉归来。梅、柳是冬春之交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梅绽初蕊,预示着严寒的冬天即将过去;柳摇新绿,标志着温暖的春天终于归来。本句既可以用于描写冬去春回的景色,又可以用于表现人们送走艰难,迎来光明的兴奋心情,还可以用于论述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像冬春自然更替一样。
唐代诗人 李白 《宫中行乐词八首》唐·李白《初月》。爪:言初月弯曲如爪。眉:蛾眉,喻新月如女子细眉。这两句大意是:天际云边,清风生出玉爪;沙头溪畔,蛾眉漫濡水中。云边露出一弯初月,像是清风生爪;新月映入水中,疑是女于蛾眉。想象奇特,比拟巧妙,值得学习。
唐代诗人 李白 《初月》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镜:指波平如镜的鉴湖。这两句大意是:青竹滴翠,把剡溪溪底映成绿色;红荷吐芳,使鉴湖碧水溢出馨香。竹绿溪底,荷香湖中,剡中风景如画。写竹影,荷香及水乡风光时可作参考。
唐代诗人 李白 《别储邕之剡中》唐·皎然《浮云》。累:带累,拖累。这两句大意是:天上一片轻云,虽有形体却不拖累外物、它随风飘去,不留一点踪迹。诗人赞美轻云那种不累外物、来去无迹的飘然自得的品格,作者理想的处世哲学隐然可见。可用来描写浮云。
唐代诗僧 皎然 《浮云》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渭水: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东流至潼关入黄河。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时曾作为首都。这两句大意是:秋风吹动渭水,掀起层层波澜;长安城中落叶满地,一派萧瑟景象。这两句千古流传,极为有名,为后代不少名家引用过。如宋代周邦彦《齐天乐》中的“渭水西风,长安落叶,空忆诗情宛转”;元代白朴《梧桐雨》杂剧中的“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等,都是点化这两句而成的。今天除可直接用来描写西安深秋景色之外,也可像周、白等人一样化用其意。表现其它地方的秋景或抒发萧索冷落的心情。
唐代诗人 贾岛 《忆江上吴处士》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踔(zhuó酌)厉风发:形容谈论时神采飞扬,滔滔不绝的样子。率:太抵,通常。这两句大意是:谈论起来神采飞扬,滔滔不绝,总是压倒在座的其他人。可用来描写极为健谈的人。
唐代文学家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唐·韩愈《荐士》。齐、梁、陈:指南朝的齐、梁、陈三代。隋:隋代。众作:指齐梁陈隋时代诗人们众多的诗作。蝉噪:知了嘈杂的鸣叫。这两句大意是:齐梁及陈隋时代的众多诗作,就像夏天知了嘈杂纷乱的鸣声。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齐梁时代,开始特别重视形式美,讲究声律,注重对仗,堆砌辞藻,雕琢字句,内容则空洞贫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陈、隋乃至初唐,后世斥之为“六朝浮艳诗风”、“形式主义逆流”。韩愈这里把那些诗作比作“蝉噪”,认为成就低下,一无所取,表达了他鲜明的批判态度。可供批评六朝诗歌时引用。
唐代文学家 韩愈 《荐士》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04176740.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风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