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名人名言

蝉名言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蝉的名言

蝉名言 蝉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蝉的名言30条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唐·陆龟蒙《蝉》。腹清:古人认为蝉饮露而不食,故称“腹清”。何甚:没有什么比之更超过。翎:鸟翅和尾上的长羽毛,这里指蝉的翅膀。这两句大意是:蝉的肚腹何等清澈,一双翅膀薄得像不存在一样。诗人夸张地描述了蝉腹的清澈和双翅的透明,给读者展现了一副玲珑剔透的形象,满含着诗人的称颂和叹赏。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 陆龟蒙 《蝉》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蝉名言

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这两句大意是:早晨清亮地吟唱在沾着露水的绿叶之下,傍晚愁苦地噪鸣在洒着夕阳的树枝之上。诗人在清晨和傍晚不同时间的蝉鸣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清晨凉爽,露珠莹莹,诗人由此而感到蝉的鸣叫也是清丽悦耳的,像是在歌吟一样。夕阳西落时分,经过太阳一天的暴晒,天气已经很热,令人烦躁,而太阳却仍然在照射着,不减余威,诗人由此而觉得蝉的鸣叫也充满着愁苦烦躁,像是在杂乱地吵嚷。这种融主观感受于客观事物的描绘方法应借鉴。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唐·李商隐《蝉》。这两句大意是:五更时分,悲鸣了一夜的蝉声稀疏下来,似乎已无力为继,但蝉栖身的高树却仍一片碧绿,对蝉的处境无动于衷。这是一首托物寓怀诗,借以表明诗人志行高洁,不遇于时,反映周围环境的冷酷,自己欲求助而无援。~两句不仅写出了蝉的感情、神韵。显示了高度的表现技巧,寄情寓怀也妙合无迹。

唐代诗人 李商隐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唐·李商隐《蝉》。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难饱:蝉餐风饮露,故难以自饱,暗喻自己的贫困。恨费声:蝉声悲切,似在怨叹自己的处境,但也无人理会,实属白费、徒劳。这两句大意是:蝉因高洁而食不果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咏物诗的特点是“体物为抄,功在密附”,意即在曲尽事物妙处的基础上来写人物的情思,做到形神俱似而又含蓄不露。李商隐的《蝉》实际是说自己为人清高,所以生活贫寒、潦倒,虽然向人陈情,希望得到他们帮助、引荐,最终却是徒劳。这首诗和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狱中咏蝉》,都是托咏蝉以寄意的咏物诗的上乘之作,但由于三人的地位、遭遇、气质不同,虽然用的手法一样,却写出了各具个性、面貌迵异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咏蝉”诗的三绝。

唐代诗人 李商隐 《蝉》
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唐·韩愈《荐士》。齐、梁、陈:指南朝的齐、梁、陈三代。隋:隋代。众作:指齐梁陈隋时代诗人们众多的诗作。蝉噪:知了嘈杂的鸣叫。这两句大意是:齐梁及陈隋时代的众多诗作,就像夏天知了嘈杂纷乱的鸣声。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齐梁时代,开始特别重视形式美,讲究声律,注重对仗,堆砌辞藻,雕琢字句,内容则空洞贫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陈、隋乃至初唐,后世斥之为“六朝浮艳诗风”、“形式主义逆流”。韩愈这里把那些诗作比作“蝉噪”,认为成就低下,一无所取,表达了他鲜明的批判态度。可供批评六朝诗歌时引用。

唐代文学家 韩愈 《荐士》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关于蝉的名言

唐·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这两句大意是:秋蝉集居在古寺中的树上,发出凄切的哀鸣;寒鸟从池塘上空飞过,水面留下一瞥清冷的鸟影。蝉声鸟影,古寺寒塘,秋意浓重,景物堪伤。描写秋天的村野时,可以借鉴这种寒冷的意境。

唐代诗人 杜甫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唐·戴叔伦《画蝉》。饮露:古人认为蝉“饮露而不食”。这两句大意是:宿风餐露何等高洁,对风吟唱韵致更长。诗人从蝉的饮露餐风而赞颂其清雅高洁,由蝉迎风而唱而赞颂其韵致悠长,从节操和风韵两个方面礼赞了蝉。从更深的意蕴上说,诗人是借咏蝉赞颂了品质高洁、独领风骚的贤人高士、志士仁人。咏蝉而又咏人,是这两句突出的特色。

唐代诗人 戴叔伦 《画蝉》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这两句大意是:残存的暑热被夏蝉的鸣声全部催走,清凉的新秋被南归的鸿雁带了回来。夏去秋来,是自然界的规律,这里却说残暑是蝉鸣声送走的,新秋是被归雁带来的,十分形象而富有感情色彩。可用于表现夏秋之交季节的变换。

唐代诗人 白居易 《宴散》
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

隋·卢思道《听鸣蝉篇》。这两句大意是:轻轻地蔽身在几片树叶之下,抱定一个树枝哀鸣不止。诗句紧紧围绕“听”而写,正因为听到蝉鸣,而看不到蝉的身群,由此推想蝉定然是轻轻地隐蔽在几片树叶之下;由蝉鸣声的位置不变,而推想蝉定然是抱定一个树枝而哀鸣不已。诗虽两句,却由声及形,内涵丰富。

隋代诗人 卢思道 《听鸣蝉篇》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蝉名言

宋·朱熹《南安道中》。这两句大意是:栖在高处的蝉多有悠远的声韵,茂密的树林中传出它们袅袅的余音。高则传远,障则婉转,诗人根据声音传播的这一规律,描绘了蝉处于不同地方的鸣声特点。高与茂相间,悠远与袅袅相和,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优美的群蝉大合唱的旋律,有如身临其境一般。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南安道中》
风蝉断还续,枝间终夕噎。

宋·陆游《七月十一日雨后夜坐户外观月》。这两句大意是:随风飘来的蝉鸣声乍断还续,在树枝间整夜地喧噪。这是一个初秋雨后的夜晚,暑热尚未完全退去,诗人移坐户外纳凉观月,然而蝉却不停地鸣叫,声声聒耳,此落彼起,喧嚷终夕。诗句中表面上只写蝉鸣,实际却含蕴着诗人的情绪。诗人也许思绪满怀,借观月以遣情,然而蝉却毫不知趣,喧嚷打扰,使诗人思绪更乱。诗句写物见人,含蓄有味。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七月十一日雨后夜坐户外观月》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这两句大意是:心里想捉住那树上鸣叫的“知了”,忽然闭嘴屏息,悄悄地站立起来。《所见》写一牧童骑在牛背上,信口唱着歌经过一片树林,“知了”的叫声立即诱发出牧童“意欲捕”的念头,为了不致惊飞“知了”,他立即停住歌声,跳下牛背,闭口静立,准备蹑手蹑脚地走近那可爱的小动物,两句诗把一个天真机灵的小牧童的心理状态,以及他捕“知了”时专注、神秘的神情,动作,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诗人善于捕捉饶有情趣的生活场面,并且能惟妙惟肖地把它描写出来,很值得学习。

清代诗人 袁枚 《所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两句大意是:听到蝉和鸟的鸣叫声,山林之中反而显得更加幽静。两句诗很有名,是以“动”写“静”的著名例句,其中蕴含着辩证的思想。为什么有“蝉噪”和“鸟鸣”,山林中反而显得更加幽静呢?这是与人声嘈杂的闹市相对而言的。正因为这里没有闹市中的人声嘈杂,所以蝉噪和鸟鸣之声才会分明可闻。由于这种反村手法运用得入情入理,因而常受到后人的赞赏和借鉴。

南朝梁诗人 王籍 《入若耶溪》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关于蝉的名言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别枝:斜出的小枝。鸣蝉:使蝉鸣叫。这两句大意是:明月照眼,惊动了斜枝上的鹊儿;清风吹拂,使蝉在半夜叫了起来。鹊惊而显月明,蝉鸣而见风清,夜之清明幽静可见。这种以动写静的创造意境的手法,值得借鉴。经·小雅·大东》中有“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的句子。箕宿形似簸箕,斗宿形似酒斗。此时天晴无雨,旱情严重,箕也无粮食可供簸扬,斗也无酒浆可以盛放,确乎徒有其名了。诗人写此夜景,意在“悯旱”,抒情婉曲。可用来形容天旱无雨的晴朗夜空,也可用来描写晴空如洗的夜色。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西江月》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宋·柳永《前霖铃》[寒蝉凄切]。寒蝉:深秋的蝉,鸣声低咽。长亭:古代驿路上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人休息,也是进别的地方。这几句大意是:耳听着寒蝉凄切的叫声,面对着骤雨初歇时的长亭晚景。《雨霖铃》是一首别情词。~几句通过季节(寒秋)、时间(傍晚)、地点(选别的长亭)、气候(骤雨初停)、气氛(蝉声凄切)等一系列景物描写,为后面淋离尽致地抒写别情作了充分铺垫。一十“对”字,把抒情主人公引入了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文学上常见的手法,~三句句句写景,句句舍情,是一幅绝佳的伤别图。

北宋词人 柳永 《前霖铃》
半柳斜阳半柳阴,一蝉飞去一蝉吟。

宋·杨万里《秋暑》。这两句大意是:在斜阳的照射下,柳树一面明亮,一面阴暗,一只蝉鸣声乍断,愤然飞去,另一只蝉鸣声又起。诗句一写柳树,一写鸣蝉。写柳则斜阳映照,半明半阴,色泽层次分明;写蝉则一去一留,一断一吟,有形有声。诗人善于捕捉一刹那间的生活景象,展示出自然的机趣。

南宋诗人 杨万里 《秋暑》
贪痴无底蛇吞象,祸福难明螳捕蝉。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贪痴:贪心狂妄。螳捕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句大意是:贪心狂妄,没有止境,就像蛇想要把大象吞下去一样;人的祸福难以猜测,就像螳螂捕蝉,而黄雀在后欲啄螳螂一样。一条细小的蛇要吞下一头大象,是多么贪心狂妄,而贪婪无比的人,也正像这想吞象的蛇一样。螳螂只知捕蝉,而不知黄雀又尾随其后,生命正遇到威胁;人们办事,只求得福,又有谁料到这时可能正暗藏着大祸呢?这两句讽刺贪心不足和利害莫辨的人,也有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均与此义同。前句多用来讥剌人心贪婪,后句多用于慨叹人们光顾眼前,不知后患。两个比喻十分形象。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莫依高枝纵繁响,也应回首顾螳螂。 蝉名言唐代农学家,文学家 陆龟蒙 《闻蝉》
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战国·屈原《卜居》。蝉翼:蝉的翅膀,喻极轻的东西。千钧: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喻极重的分量。这几句大意是:社会混浊,是非不清,把蝉翼视为重,把千钧当作轻。屈原生活在战国时的楚国,眼看着奸佞小人得势,贤人君子遭贬,内心万分忧愤,这几句以比喻的手法痛心地揭示了这种贤愚不分,忠奸不辨的黑暗现实,对自己怀才不遇深表感叹。比喻的运用,使作者的意思显得既易明又含蓄,也使语句含有了更丰富的容量。我们可以学习这种达意的方法,也可以用“蝉翼为重,千钧为轻”说明轻重颠倒,比喻是非不明,贤愚不分。

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 《卜居》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宋·王沂孙《齐天乐》[--襟余恨]。柯(kē棵):树枝。这几句大意是:蝉刚刚在寒凉的树枝上悲鸣呻吟,忽而又移身隐藏到昏暗的衰叶后面低咽啜泣。那凄切的叫声,好像在向人们再次倾诉满腹的离愁。词句写秋蝉的哀吟。作者抓住“咽”和“移”这两个动作,从声情两个方面刻画哀蝉的形象。无论是在寒冷的树枝上呜咽,还是移身向浓暗的枝叶间深藏,总是离愁满怀,余恨难已。曰“深诉”,曰“重把”,可见其“离愁”深切而无有尽时。联系作者的身世,秋蝉的形象未必不引起他对国家衰败、身世飘零的伤感。

宋代词人 王沂孙 《齐天乐》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禅客心应乱,游人耳愿聋。

唐·姚合《闻蝉寄贾岛》。这几句大意是:秋天到来,蝉的吟唱更为愁苦,半是哽咽而断,半是随风而逝。听到蝉的鸣叫,即使心如止水的和尚也会心乱,客游他乡的人更是宁愿聋了耳朵也不愿听蝉鸣。诗句紧扣“苦”字着笔。秋天到来,蝉似乎也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而鸣声更为凄苦。“半咽半随风”极其传神地绘出了蝉吟在秋风中倏断倏续的特征,而又蕴含着人的感受。后两句诗笔荡开,纯从人的感受写去,更有力地衬托了蝉吟之“苦”。这种侧面烘托手法可资借鉴。

唐代诗人 姚合 《闻蝉寄贾岛》
露涤清音远,风吹故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关于蝉的名言

唐·薛涛《蝉》。这几句大意是:经过露水的洗涤,蝉的鸣声清丽而悠远,因为风吹的缘故,树的叶子齐刷刷地倾向一个方向。蝉虽然各自栖在一枝树枝上,但它们的鸣唱一声乍止一声又起,像有意互相连接一样。诗句围绕蝉的鸣唱而写,一写其音质,一写其群鸣。写音质“清”且“远”,妙在以“露涤”相衬,似乎声音经过了清澈晶莹的露水的过滤。写群鸣声声相和,妙在以“似相接”形容,在有意无意之间道出群蝉的和谐配合。诗句清新雅致,别有韵味。

唐代女诗人 薛涛 《蝉》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风多:既描写蝉的处境艰苦,又比喻环境对自己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失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压抑。这两句大意是:露太重使你难以高飞,风太多使你鸣声易沉。骆宾王因事触忤武后,遭诬下狱,在狱中写了这首著名的咏蝉诗。作者以蝉自况,一语双关,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这两句诗字字在写蝉,也字字在写作者自己,蝉与我、物与我合而为一,混融不分,可谓“寄托遥深”。后人多引用这两句形容枉遭诬害打击,政治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

唐代诗人 骆宾王 《在狱咏蝉》
试逐微风远,聊随夏叶繁,轻飞避楚雀,饮露入吴园。

南朝·梁·萧子范《后堂听蝉》。聊:姑且。楚、吴:古代建立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两个国家,这里泛指江南一带。饮露:古人认为蝉“饮露而不食”。这几句大意是:尝试着追逐微风鸣声愈来愈远,姑且隐身在繁盛的夏叶之中,轻轻地飞翔避开楚地的鸟雀,饮露餐风在吴地的林园。诗句紧扣“听蝉”的题目入手,每一句咏一事,笔墨变幻,追新出异。随着诗句的吟咏,我们似乎听到了夏蝉的鸣声,看到了夏蝉的活动。

南北朝时期梁朝辞赋家 萧子范 《后堂听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见虞世南《蝉》。垂緌(ruí蕤):下垂的帽带,这里指蝉的触须很像士大夫们下垂的冠缨。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居高饮露。流响:长鸣的声音。这两句大意是:触须像冠缨般下垂,在高处饮着清凉的露水;那响亮的长鸣声,从稀疏的桐叶中传来。这是唐人最早的一首咏蝉诗。全诗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前两句写蝉的形状、食性与声音,借以比有身分的、高标逸韵的人。后两句写蝉声远扬,不藉秋风,借以比贤德之人自然声名远播,并不需要外在的凭藉。这是咏蝉,也是对人的品格美的赞颂,个中也带有自况的意味。学习比兴寄托,可从中悟出些道理。

唐代诗人 虞世南 《蝉》
落日无情最有情,偏催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无声。 蝉名言

宋·杨万里《初秋行圃》。咫(zhǐ旨)尺:距离很近。这几句大意是:将落的太阳看来好像无情却最有情,催促千树万树上的蝉在傍晚时一齐鸣唱。听来觉得近在咫尺,却找不到它藏身的地方;一旦寻到它的近旁,却又没有了声响。诗句充满着大自然有和无的辩证法。落日自照,暮蝉自鸣,相互间本无特殊的情意,但正是太阳的照耀促使暮蝉使劲地鸣叫,从这一层关系来说,太阳又是最有情的。循声寻蝉,从听觉上判断蝉就近在咫尺,但又怎么也发现不了它的身影;待发现了它大致藏身的地方,蝉察觉动静又停止了鸣唱,以致失去了寻找的目标。循声寻蝉确实存在着“探迷”一样的情趣。

南宋诗人 杨万里 《初秋行圃》
小园疏柳斜阳晚,凄然数声低唤,吸露频啼,迎风乍咽,迸出悲丝急管。

清·尤侗《齐天乐·咏蝉》。丝、管:弦乐和管乐,这里互文对举,泛指一切乐声。这几句大意是:傍晚时分,在一个小小的林园,几株稀疏的柳树,洒着斜阳的余辉。寒蝉发出几声凄然的鸣叫,像是低声呼唤;又吸吮几滴露珠,频频地悲啼,犹如迎风呜咽,骤然间迸发出急切凄厉的声响。词句运用环境烘托及想象、比喻等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秋蝉的哀鸣。斜阳临晚,疏柳难蔽,那低咽的蝉声,像是在呼唤伴侣,而呼唤得不到回声。只得迎风啜泣;最后又迸发出凄厉的哀鸣,犹如“悲丝急管”。这种听觉形象,自能引起人的共鸣。

明末清初诗人、戏曲家 尤侗 《齐天乐·咏蝉》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

宋·王沂孙《齐天乐·蝉》[一襟余恨]。枯形:衰枯的形骸。这几句大意是:病弱的蝉翅深感秋寒的威胁,枯败的形骸阅尽了世间的沧桑,这种病身残体还能禁得住几日西下的夕阳!词句紧紧围绕蝉与自然界的关系来写。蝉翼本薄,更加得“病”,时又值秋,此病弱之薄翼不能经受秋日之凄寒可知。对此,蝉如何不“惊”?“形”而“枯”,则此蝉已面临僵死之地,早已阅尽人间沧桑,再经历时序推移的巨变,又何能堪?“翼”而“病”,“形”而“枯”,其时日无多可知!作者以蝉自比,托物抒怀,流露封建士人对国家破败、身无所托的悲伤。

宋代词人 王沂孙 《齐天乐·蝉》
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唐·孙过庭《书谱》。或:有的。导:疏导,这里指笔势通达。顿:停顿。纤纤:细。落落:潇洒开阔。河汉:银河。这几句大意是:有的重笔像崩塌的云层,有的轻笔像薄薄的蝉翼;通达时像泉水奔涌,停顿时像大山安稳;纤细时像月牙从无边初升,开阔时像众星在银河排列。~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各种不同的笔势,或轻或重,或导或顿,或纤细或疏放,姿态横生,美不胜收,既是书法,又如绘画,虽未目睹,胜似目睹。

唐代书法家 孙过庭 《书谱》
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厌恶它歌声中的烦吵浮夸。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与飞鸟可以匹敌的翅膀,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着。那种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 关于蝉的名言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法布尔 《昆虫记》

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01265752.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蝉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