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名言 百姓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百姓的名言65条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载孔子语。上知:上等的智者。下愚:下等的愚人。移:改变。本句大意是: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孔子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可见他认为上层的统治者都是生而知之的上智,而老百姓则是困而不学的下愚,而这种智和愚的状况又是改变不丁的。这表现了孔子唯心主义的天命观和轻视百姓的落后思想。历代的统治者都以此作为统治百姓的理论依据。本句可用来作为反面论点供批驳用。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阳货》宋·欧阳修《小说类》。俚言:方言俗语。巷语:街谦巷议。这两句大意是:方言俗浯,街谈巷议,也值得采取。俚青巷语.属于下层人民的议论.在封建社会一向被轻视,认为没有什幺价值。而实际上,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意愿和好恶受恨,自有其价值在;至于其中那些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的议论,更是不可忽视,值得汲取。古代的采风制度和郑子产的不毁乡校,说明开明的政治家们是懂得俚言巷语的重要性的。这两句可用于表示下层人民的议论也大有可取的观点。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小说类》《尚书·五子之歌》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邦:其实也是国的意思,在古代比国的概念要小。
《尚书》 《尚书·五子之歌》战国·荀况《荀子·富国》。下:指百姓。上:指政府、国家。这两句大意是:百姓贫穷,那么国家也贫穷;百姓富裕,那么国家也富裕。国库的财富由百姓供给,要使国库充裕,必须先使百姓富裕,没有百姓贫而国家富的。所以采取措施,鼓励生产,使百姓富裕,是国家富裕的基础。这两句可用于阐述民富与国富的辩证关系。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富国》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道:道理,方法。这两句大意是:作君王的道理、方法,必须先保存百姓。~是贞观初年唐太宗对恃臣说的话。有百姓才有君王,没有百姓也就无所谓君王。所以作君王的必须先使百姓生存下去,才能使自己存在下去。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与他行仁政,重人民有直接关系,这两句可用于劝导统治者要关心百姓的疾苦和存亡。
唐代史学家 吴兢 《贞观政要·君道》唐·王维《赠房卢氏琯》。达人:达观之人。过两句大意是:达观的人没有什么事想不通的,最要紧的是舍身忘己去爱黎民百姓。是作者赠给虢州卢氏令房琯的一首诗,意谓要作达观之人,忘却一己,身处顺境出仕为官时,要惠爱百姓,尽力做有益人民的事;处于逆境,也能不堕其志,时时不忘苍生。这两句可用于劝慰人要达观,要时时想着百姓。
唐代诗人 王维 《赠房卢氏琯》宋·洪咨夔《狐鼠》。这两句大意是:不管苍天有没有眼睛,只管有没有可刮的地皮。两句写贪官搜刮百姓,全无天理良心,以“天有眼”“地无皮”相对,又以“不论”“但管”两词相关联,写尽贪官搜刮之苛毒。可用以形容贪官搜刮百姓之心狠手毒。
南宋诗人 洪咨夔 《狐鼠》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没:沉没。这两句大意是:船没有水不能行走,而一旦水进入船内,船就会沉没。“舟”与“水”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互为依附的条件。就“行”来说,是矛盾双方相对稳定的结果。一旦超越“舟浮于水”的条件,矛盾双方向其反向转化,则会产生舟沉于水的结果。可用于说明矛盾转化的哲理,向人们提示处事的方法。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清·邓显鹤《沅湘耆旧集》载明代歌谣。案:案卷,官府处理公事的记录文件.这两句大意是:官府案卷上的一滴墨迹,凝聚民间百姓的千滴鲜血。两句形容旧对官府吏治黑暗,每一件公案,都侵透着人民的鲜血,揭示出封建官府无数冤案的血淋淋的事实。诗句把案卷之墨与姓之血相对照,以“一点墨”对“千点血”,揭刻满含愤怒痛恨之情。可用于痛斥旧时昏官酷吏制造冤狱、迫害百姓的罪行。
清代文献家、诗人 邓显鹤 《沅湘耆旧集》明代·黄溥《闲中今古录·台、温、处树旗谣》。天高:指僻远地区。相公:旧时对官吏的一种称呼。这两句大意是:处在僻远地区离皇帝远,老百姓少而官吏多。~形容封建社会边远地区的百姓在无法无天的环境中倍受黑暗政治的欺压,可用于表现旧社会边远地区官场、社会的极端黑暗。现在人们赋于“天高皇帝远”以新意,指有的人因为离中央政权或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明代学者 黄溥 《闲中今古录·台、温、处树旗谣》见《孟子·粱惠王下》。这两句大意是:以百姓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爱民利民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他认为:作为统治者,知道爱民,为百姓分忧解愁,当他有了困难时,百姓也会支持他,帮助他解决困难。可用于说明统治者为百姓解忧对于巩固自己统治的重要关系。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粱惠王下》唐·周朴《灵岩广化寺》。沧海:大海。因海水很深,其色青苍,故称大海为沧海。这两句大意是:明亮的太阳刚从海底升起,它的光明首先照临千家万户。白日刚刚脱离幽冷的海底,便把光明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的窗口门前,这种精神该是多么高尚!作者新奇的构思,颇能引起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所以这两句不仅可用来描写海日初升的景象,同时还可以用来形容和赞美那种自身一旦脱离困境,便关心并解除百姓疾苦的人们。
唐末诗人 周朴 《灵岩广化寺》唐·刘禹锡《乌衣巷》。王谢:六朝时世家豪族中最有势力的两大家族,世居乌衣巷。这两句大意是:王、谢家族早巳是人去室空,昔时在他们家堂前盘桓的燕子,只有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本诗通过世家豪门的衰败,抒发作者对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原诗为:“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末尾二句以鸟衣巷上空的飞燕已居住在普通百姓家这事实,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强调了今昔居民的不同,暗含对王谢世族衰败的感慨。语言浅显,含意蕴藉,读起来余味无穷,可用以抒发对沧桑变化的感慨。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乌衣巷》宋·陆游《五更读书示子》万钟,是古代高级官员的俸禄。一品,是最高的官阶。高官厚禄不足为念,有了机会就要去救助民众。 苏:拯救;解救 元元:指人民。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五更读书示子》宋·张唐英《蜀椅杌》。俸、禄:旧时朝廷给官吏的薪水。民膏民脂:老百姓的血汗。易虐:容易凌虐。这几句大意是:你的俸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是老百姓供养着你;休要知道:虽然下层的百姓容易欺凌,但上天难以欺瞒,你的所作所为天理不容。这几句可用于斥责受人供养,却没存无理良心,欺凌人民的官员。
唐代学者 张唐英 《蜀椅杌》《诗经·硕鼠》。硕鼠:大老鼠。无:不要。黍:谷的一种,此泛指粮食。三岁:多年,长时间。贯:侍奉。女:同“妆”。莫我肯顾:即莫肯顾我。过几句大意是: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再吃我们的粮食!多年来白白地侍奉你,我的死活你可从来不顾。这是一首讽刺剥削者不劳而获、坑害人民的诗,表现了先民们对这些人的憎恶与痛恨。老鼠是公认的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坏家伙,古今皆然。《诗经》最先把这种害人精写进文学作品里来,从此开了以老鼠喻贪官、恶人、剥削者的先河,后世写老鼠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本诗中尽管只出现喻体(硕鼠),未显露本体(剥削者),但读者完全可以根据二者极其相似的本质特点(不劳而食,贪得无厌)进行连类推想。这样的比喻贴切生动,词浅意深,讽刺性很强。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硕鼠》战国·墨子《墨子·非乐上》。这几句大意是:百姓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吃的,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动的人得不到休息。衣、食、息,这是人赖以生存的三个基本条件,连这些也不能得到保障,人将没有办法生存。这几句表现了墨子重视百姓的兼爱思想,可用来论述关心人民生活疾苦。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墨子·非乐上》见《荀子·富国》。是:这。蹶(Jué6决),跌倒。这几句大意是:田野荒芜而仓廪充实,百姓空虚而国库满盈,这就是即将倾覆的国家。田野为粮之本,仓凛为粮之末;百姓为粮之源,府库为粮之流。只有使百姓安居乐业,勤于生产,田野才能多收粮食,仓藏才能充实;只有百姓富足,国库才能富足。若不惜民悯农,百姓不能乐业,田野不能收获,而强行拽刮,使国库充实,这样的国家很快就会倾覆灭亡。这几句可用于揭露苛政。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富国》春秋·老聃《老子》第五章。不仁:不仁慈,残忍。刍(chú除)狗:古代祭杞时用茅草扎成的狗,祭后即弃去,喻轻贱之物。圣人:指国君。这几句大意是:天地不仁慈,把万物作为刍狗;国君残忍,把百姓作为刍狗。此乃老子有感于当时世乱民苦,而发其悲世悯人之慨。然而,天地无为,万物得各遂其性而成自然;国君责在平利民,岂能视人为刍狗,使百姓苦不堪言,命无所存?这几句可用于批判统治者视民如草芥,对百姓肆意践踏。
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老子》诸侯有三样宝:土地、人民和政事。如果错以珍珠美玉为宝,灾祸必定落到他身上。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下》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这几句大意是:经过秦汉故地,看到昔日的万间宫殿如今都化成了尘土,止不住内心伤悲。古今多少兴亡事,不论那个朝代兴也好,亡也好,都是老百姓受苦。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作者被征为陕西台中丞,治旱救灾。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吏,他对人民的苦难深为同情,在行经秦汉故地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作品。作者由眼前所见联想到历代王朝的变迁,看到了统治者与人民群众之间利益的截然对立,得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结论,对人民的苦难,表示十分的沉痛。曲句由抒情到议论,极其自然,思想纵贯古今,概括性极强。作者善于从一点生发开去,进行广阔的联想,作出极富概括性的高屋建瓴的结论,这些都是应该学习的。
元代散曲家 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宋·宋祁《杂税》。:发语词。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这几句大意是:人民,是国家的基础。五仞高的墙,之所以不倒塌,是因为基础厚实;之所以倒塌,是因为基础单薄。几句以高墙喻国家,以墙基喻人民。说明国家与人民的相互关系:高墙之倒塌与否与墙基之厚薄有关,国家之巩固与否与人民之安定与否有关。那么,要使国家富强,首先要使人民富庶安定。可用于说明国家与人民相依存的道理,说明国富与民富的辩证关系。
北宋文学家 宋祁 《杂税》春秋·孔子《论语》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注释】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丘:众。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粢(zi):稷,粟米。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下》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布阵,我善于打仗。’这是大罪恶。国君爱好仁,就会天下无敌。(商汤)征伐南方,北方的民族就埋怨;征伐东方,西方的民族就埋怨。埋怨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边?’武王讨伐殷商,有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王(向殷商的百姓)说:‘不要害怕,(我们是来)安抚你们的,不是来同百姓为敌的。’(殷商的百姓都跪倒叩头,)额角碰地的声音,像山岩崩塌一般。‘征’就是‘正’的意思。如果各国都有端正自己的打算,哪还用得着打仗?”[注释]陈:同“阵”。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下》《孔子家语·王言》曾参问:“请问什么是‘七教’呢?”孔子说:“上位尊敬老人,下民就更孝敬;上位重次列,下民就更顺长者;上位爱施舍,下民就更宽厚;上位亲近贤者,下民就选择交友;上位德行好,下民就不会隐藏错处;上位不贪利,下民就耻于争斗;上位廉洁谦让,下民就会耻于供上的太少,这就叫七教。这七种教化,是治理百姓的根本,政治教化有这样的基本原则,那么治民的根本就是正确的。凡是身居上位的人,都是百姓的表率,表率正,那么还有什么不正呢?所以,君王首先在自己身上树立仁德,这之后大夫就忠了,士讲诚信,百姓敦厚,风俗纯朴,男人朴实,女人正派,这六点是教化达到的结果,散布到天下四方,不会出现空隙,纳入到不大的屋民不会显得满塞。用礼来划分人的等级尊卑,用道义立身处世,用顺从礼法的原则行事,那么,百姓厌弃坏的,就像热水放入雪一样不相容。”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王言》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599835269.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百姓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