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名言 爱国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爱国的名言153条
宋·陆游《病起抒怀》。位卑:指职位低下。本句大意是:地位低下仍不肯忘记忧心国事。这是陆游五十二岁时写的诗句。当时作者在范成大幕府当参议官,是个地位不高的闲职所以自称“位卑”。这首诗写他久病初愈,“病骨支离”,刚能起床就忧念国事,深更半夜还在挑灯细读诸葛亮的《出师表》,其忧念国事之心,由此可见。~确是老诗人心灵的写照,今天抒写忧国情怀仍可沿用。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病起抒怀》唐·韩愈《上李尚书书》。赤心:赤胆忠心。事:侍奉。上:君王。这两句大意是:忠心侍奉君王,忧虑国事就如忧虑家事一样。君国一体这是封建时代正直的人共有的思想;一方面是对国家的安危盛衰忧怀如焚,一方面是对君王忠贞不二。他们生活在君即是国的家天下时代,我们不必过多地苛求他们,而要看到他们爱国如家的高尚情操。这两句可用来表现封建时代忠君忧国之士的爱国精神,也可用“忧国如家”表现古今忧国忧民之人的胸怀。
唐代文学家 韩愈 《上李尚书书》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半夜无眠多次长叹,常常为国家命运担忧。
唐代诗人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杜甫《新婚别》。这两句大意是:你不用为新婚离别而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新婚别》一诗通过新妇的自怨自励,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真挚之情.此二句是新妇劝慰丈夫不要为新婚离别而难过,要想到这是为国从戎,为民平叛,希望你能努力杀敌,建立军功。诗句脱离了个人感情的小圈子,将国家的太事放在家庭之上,充分表现了劳动妇女对国家的热爱,对平息安史之乱的关心。
唐代诗人 杜甫 《新婚别》何香凝与其忍受屈辱地活着,不如为了报效祖国而英勇献身。
何香凝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列女传》。死国:为国捐躯。这几句大意是:谁能不死?为国而死,是大忠大义。人谁也躲不过死,但死有不同。有为己死,有为友死.而唯以为国而死最为高尚.是大忠大义之死。这几句表现丁对为国而死者的极高赞扬。
西晋史学家 陈寿 《三国志·魏书·杨阜传》唐·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河湟地:指黄河、湟水两流域。《新唐书·吐蕃传》:“渔水出蒙谷,抵龙泉与河合……故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不拟:不打算。这两句大意是,不收复被西戎盘踞的唐王朝的河湟地带,就不打算回头望一眼自已的故乡。唐朝进步的边塞战争以保卫国家,反对侵扰为目的,反映这类生活的边塞诗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进取精神。令狐楚这首诗:“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就使我们看到一种为国家为民族不借牺牲个人一切.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忠贞精神,令人感奋不已。
唐代诗人 令狐楚 《年少行四首》宋·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一。桑干:即永定河上游的桑干河,在今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古人认为过了桑干河就到了塞北边境。中流:指淮河中流。绍兴和议规定宋、金以淮河中流分界,界河以北全部割让给金。这两句大意是:何必到桑干河才是遥远的边境呢?淮河中流以北就是天边了!公元一一八九年冬,杨万里奉南宋王朝之命,去迎接金廷派来的使者。舟入宋,金分界的淮河,他触景伤怀,写下了以《初入淮河》为题的四首绝句,诗句以地理上的近反衬意念上的远;从地理上来看,桑干是远的,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却只是一水之隔,近在眼前;可是一条淮河却分隔着两个朝廷,原来的内河今已成了界河;原来的中原腹地,如今已成了异域,就像远在天边一样。在~的慨叹中,反映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流露出一种沉痛的感情。今天面对那种人为的“国境线”,仍然可以抒发这种感慨。
南宋诗人 杨万里 《初入淮河四绝句》宋·苏轼《闻洮西捷报》。放臣:苏轼时因“鸟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天颜:指皇帝的面容。这两句大意是:我被放逐外郡不能亲见皇帝欣喜的面容,但惊喜地看到草木忽然春意盎然,似因闻捷报而都“回春容”。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九月,陆延路经略安抚副使种谔在米脂寨击破侵扰宋境的西夏军八万人,获马五千匹,十月又攻下米脂寨,进驻银川。贬官黄州的苏轼听到从洮西传来的捷报,喜不自禁,遂写了这首诗。虽然作者身为放臣又时值冬天,但在欣喜的心情下,似乎大地回春,周围的草木都充满了盎然生机。草木无情,尚知为捷报传来而“回春容”,何况有感情的人呢?作者用感情移入法.借草木之喜写人之喜,把一片爱国忠君之情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北宋文学家 苏轼 《闻洮西捷报》宋·林逋《省心录》忧虑国事的人,不会考虑他自身的安危,爱护民众的人,不会欺瞒他的上级.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 《省心录》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如果。以:与。这两句大意是: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以生命相许,岂能因祸而逃避,见福就趋附呢?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民族英雄。他在兴修水利,禁止鸦片诸项事业上为国为民立下不朽功劳,也因此而屡遭贬谪。本诗就是他遭贬赴戊登程时留给家人的。~表现作者不计个人祸福,赤心爱国的高尚情操.读后令人感奋。
晚清官员,民族英雄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清·梁启超《读陆放翁诗》。集:指陆游的诗集《剑南诗稿》。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部分。亘(gèn)古:从古到今。放翁:陆游之号。这两句大意是:陆游的诗集中十分之九写的都是从军报国的欢乐,自古以来称得上男子汉大丈夫的要数这位陆放翁。陆游生当宋金对峙时期,宋王朝的江山多半归于金人,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陆游毕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立志投笔从戎,效命疆场,以杀敌报国为人生乐事,他诗集中的绝大多数作品就抒写了这种昂扬的斗志,所以梁启超读完他的诗集后赞扬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锖尽国魂空。~”,在对比中对陆游的爱国抱负和斗争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读陆放翁诗》南宋·陆游《书愤》我要是年轻的时候知道世事这么艰难,还不如趁着年轻去帮助国家收复失地,建功立业 ,也饱含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书愤》见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鲈(lú卢)鱼:一种体侧扁,嘴大,鳞细,肉味鲜美的鱼。脍:把鱼肉切细。“尽西风”二句:《晋书·张翰传》:张翰,吴中人,在洛阳居官。“翰(字季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这几句大意是:请不要说家乡的鲈鱼脍多么味美,尽管现在西风已经吹起,张翰可曾归去?(言外之意是:我不愿学张翰那样忘怀时事,心系桑梓,见西风起就弃官归乡。何况北国早已沦陷,我这个“江南游子”已经无乡可归了。)在中国原始宗教中有一种固执的“厚土”观念,受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重土轻迁,故乡之情特别浓厚。因此,在中国文学中,桑梓之念,莼鲈之思,故乡明月,霜鬓乡音已成为历久不衰的主题,思乡怀归之情成为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思想感情。而辛弃疾在这首词里,表示自己为了抗金复国,以国家时事为重,不以家乡为念,不愿学习张翰那样弃官归乡,希望有所作为,一片赤诚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作者借典故言志,不仅经济笔墨,丰富词的形象性,而且能加强表达效果和感染力,这种艺术手法仍可借鉴。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水龙吟》见宋·陆游《示儿》。元:同“原”。九州同:指全国统一。这两句大意是:死后原本知道万事皆空,只伤心看不到全国统一。这是陆游的临终绝笔。陆游享年八十五岁,毕生以抗金复国为素志,但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弥留之际,他明知死后万事皆空,一切都不以为念,唯一的遗恨仍是“不见九州同”。诗句以质朴的语言倾吐生死不渝的爱国热忱,感人至深。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示儿》见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之二。遗民:此指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区的人民。胡尘:指被金人占领后烟尘弥漫的中原地带。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这两句大意是:遗民在异族统治下哭干了眼泪,引领南望宋王朝的军队又苦等了一年。这首诗写于公元一一九二年,离北宋灭亡已经有六十五个年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宋王朝苟且偷安,不图光复,遗民们的爱国之心却不能泯灭,他们在敌占区一年年,一代代地盼望着王师北伐,盼望着回到故国的怀抱,等待他们的却是失望接着失望。他们的眼泪都哭干了,却依然见不到“王师”的踪影。宋王朝早已把他们遗忘,而他们却还在年复一年地盼望着。透过这样一幅令人心碎的典型景象,陆游讴歌了广大遗民的爱国热忱,谴责了南宋王朝的投降国策,也表现了自己深沉的感慨。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见宋·陆游《陇头水》。太白:星名,即金星,也叫启明星、长庚星。传说太白星主杀伐,诗文中多用以比喻兵戎。南宋小朝廷主张对金“和亲”,以屈辱求苟安,故以“太白收光芒”喻之。这两句大意是:夜间观察天象,太白星收起了光芒,国家不会有军事行动,我想以死报国.已没有了战场。陆游毕生以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为素志,以委身锋镝、裹尸马革为乐事,由于甫宋小朝廷以屈辱投降为国策,以至诗人壮志成空。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太白收光芒”比喻朝廷不修武备,不图光复,颇为确切。由此引出“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慨叹,也十分自然。确实,对一个满怀壮志的爱国志士来说,没有比“报国欲死无战场”更可悲的了。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陇头水》见明·海瑞《樵溪行送郑一鹏给内》。经国:治理国家。衽席:寝处之所,这里是安居乐业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大丈夫志在把整个国家治理好,希望天下的人都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海瑞是明代刚正不阿的清官,~表现他一心为国,志在天下的爱国精神和远大怀抱。写爱国抱负时可以引用。
明朝清官 海瑞 《樵溪行送郑一鹏给内》宋·陆游《书愤》。《出师》一表:即《出师表》。诸葛亮出兵伐魏之前,曾写该表给后主刘禅。名世:垂名于世。堪:能够。伯仲:怕为长,仲为次。这两句大意是:《出师表》真是传名于世,万古流芳,千年百代有谁能够与诸葛亮比肩呢?这是陆游晚年作品中的著名诗句。诗歌追述壮岁心情,自伤迟暮,感慨于世事维艰.小凡误国,想到诸葛亮出师北伐时写下的《出师表》,看到眼前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不可复得,更对诸葛先生增加了敬意,同时也就更显得慷慨悲凉。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书愤》宋·陆游《金错刀行》。楚虽三户能亡秦:战国时楚亡于秦。想复仇的楚国遗民唱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民谣,这里为陆游借用。堂堂:盛大貌,这两句大意是:楚国虽然只剩下三户人家,还能报仇雪恨,灭掉秦国,哪有堂堂中国无人抗金之理!这两句以对比、反问的笔法借古喻今,抒写了抗金复国的壮志,表现了对民族力量的自信,基调是高亢的。但从作者所借用的民谚中,从“堂堂中国”“空无人”的对比中,依旧可以体味到这种高亢的基调中仍夹杂着悲怆的音弦,带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气息。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金错刀行》宋·胡寅《酒边词序》。这两句大意是:(苏轼的豪放词风)一下洗去了当时士大夫们充满香泽胭脂气味和婉转柔媚情态的词风。这是作者为向子湮词集《酒边词》所写序文中的两句话。苏轼的词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樊篱,扩大了词的领域,开豪放一派,使一部分词人用词来表达爱国感情,摆脱了“花间词”的颓风,这在南渡前后汉民族濒于危亡的时代,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胡寅对苏轼的词作了充分的肯定,~成了评价苏词的名句,千古传颂。
北宋学者 胡寅 《酒边词序》唐·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陇山:或称陇坂,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宇文判官:作者的同僚,时为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属下判官.王事:犹言国事。塞垣:此处泛指边塞。这几句大意是:你为国事奔走于万里沙场,于自身一无所求。诚然也知道边塞的酷寒,征战的艰苦,但这一切难道是为了封侯觅爵,为自己的妻儿打算吗?这是诗人赞颂同僚的话,同时也是诗人自期自许之语。英风豪气、爱国激情、忘我精神洋溢于字里行间。这就是唐诗中所谓的“盛唐气象”。
唐代诗人 岑参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战国·尹文《尹文子·大道上》。理:道理。这几句大意是: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对治国治世没有好处.君子不讲这种道理;虽然有一定的办事才能,但对国事没有好处,君子不做这样的事情。这几句用于戒示人们不要尚空谈,发邪说.要谈有益于世的理论;不要轻举妄动.要做有益于实际的事情。
战国时代哲学家 尹文 《尹文子·大道上》明·戚继光《马上作》。这两句大意是:一年三百六十来天,我大多是拿着枪,在马上度过的。戚继光是抗倭名将,为了国家的安全,他东征西讨,很少有休息的时间,此二句便生动地写出了戚继光的戎马生涯。“横戈”二字,写出戚继光身为统帅,时刻警惕敌人来犯的责任心。“行”字点明作者转战南北的情景,也烘托出一个爱国将领为国事日夜操劳,终年辛苦的形象。
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 《马上作》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599485152.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爱国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