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品:老子
文章作者:老子
老子档案资料: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摘抄 老子经典语句 共收录老子的好词好段好句31条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两臂合拢。毫末:毛尖,喻极细微。这两句大意是:双臂合拢才能围往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长成的。事物总是由一定的元素构成。从发展的眼光看,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事物的生成总是从初始形态向成熟形态过渡。可用于说明事物自微变大的发展变化规律。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二章。这两句大意是:不与人争长斗短,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同他争斗。老子宣扬的是以退为进,勿与人争的哲学,今天对这句话要有新的解释。不与人相争,怎能立于不败之地?但争,要以雄厚的实力作后盾才行。“不争”不是放弃努力,相反,却要埋头苦干,做出实绩来。不作无谓的口舌之争,而以成绩和实力去争,那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六章》既然要为民众服务(欲上民),就必须处处以民众的需求着想(言谈举止都离不开民众的需求——言下);要领导民众前进(欲先民),在利益面前的“索取”、“取得”之上,必须把民众的利益摆在自己以及公务员的前面(身后)。
春秋·老聃《老子》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三章,轻诺:轻易答应。寡信:很少讲信用。多易:把事情看得很容易。这两句大意是:轻易许诺一定很少讲信用,把事情看得很容易,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人不可轻诺。轻诺的人往往对事情没有进行细致的考虑,而轻率地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做到,这样在实际去做时势必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困难重重,难以克服,事情办不到,就易于失信。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不可轻诺,也可用于说明对轻诺者不可多信。
春秋·老聃《老子》第五十八章。倚:倚存,依靠。伏:潜伏。这两句大意是:灾祸啊紧靠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这两句说明了祸福相依的道理。在社会人生中。祸患总是会不断发生的,倘若不被祸患所吓倒,而能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激励自己奋发进取,坏事往往会变成好事,一旦度过了难关,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社会人生中,也会有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充满了幸福的时刻,如果陶醉于幸福之中,忘乎所以,放松警惕,裹足不前,好事也会向坏事转化,一旦乐极生悲,意想不到的灾难就会发生。~两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二章。>见(xiàn献):同“现”,表现。自爱:爱惜自己的名誉。自贵:自以为了不起。这两句大意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不自我表现,爱惜自己名誉的人不妄自尊大。>这些古训有可取处,可用以自勉和勉人,因为谦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也有不足处,谦逊不是不要自我意识,假若国人做什么事都“不自见”,也“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五十八章),永远处于封闭状态,那么中国怎么才能走向世界,跨进先进国家的行列?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四章。自见(xiàn献):自我表现。彰:明显。这两句大意是:自我表现的人眼睛不明,自以为是的人视物不显。《老子》第二十三章中有“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之语,这里又反复申述。喜欢自我表现的人光见到自己的功劳和长处,看不见别人的优点;自以为是的人光知道自己正确,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们既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又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所以称为“不明”、“不彰”。可引用以批评骄傲,自满的人,也可用以自戒。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四章。伐:自我夸耀。矜(jīn今):自尊自大。这两句大意是:自我夸耀的人没有功劳,妄自尊大的人不会长进。物极必反,柔弱者居上,是老子学说的核心。他说圣人把自己放在最后,结果反而会占先。有了功名,不要以功名自居,才能水远保持自己的功名。相反,~,稍有点成就妄自尊大、炫耀自己的人,最容易停滞不前,因此他借以自矜自夸的资本也不会长久。这两句可引以戒骄。
春秋·老聃《老子》第十五章。敦:敦厚。朴:质朴,浑朴。旷:空旷,空豁。谷:山谷,象征空虚。这两句大意是:(体道之士)敦厚质朴啊,像未经雕琢的素材;空豁开旷啊,像深山中的幽谷。《老子》的这一章是对体道之士所作的描绘。老子的“道”深玄精妙,恍惚不可捉摸;老子心目中的“体道之士”也静谧幽沉,难以测识。~两句形容“体道者”淳厚、空豁、浑朴、恬静等人格修养和精神面貌。老子认为“上德若谷”,有德之人胸怀谦虚得像深山幽谷一样。成语“虚怀若谷”即从此而来,常用以形容襟怀宽大,谦虚宽容的人。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三章.善人:好人。不善人:坏人。资:借鉴。这几句大意是:好人可以做坏人的老师,坏人可以做好人时借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人可以成为知道悔改的坏人的榜样,以之为师,改恶从善,重新做人,坏人也可以成为好人的一面镜子,以之为戒,引起警觉,免媚坏人的覆辙。~说明事物都可一分为二,具有格言意义。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这两句大意是:谨慎地做到最终,就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办任何事情,自始至终都应慎之又慎,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大凡人们办事时,容易虎头蛇尾,开始时认真﹑细致、谨慎、严肃,久后则是敷衍、马虎、粗心、草率,这样,往往办不好事情。故老子“慎终如始”的名言告诫人们办事应有始有终,始终如一,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糟,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三章。图难:圈谋难事.这两句大意是:做难事应从容易处着手,做大事应从细微处着手。~二句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工作方法:先易后难,化整为零。无论办什么事情,必须从容易处着手,由易到难,逐步完成。只有将天下大事化整为军。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件一件去干,才能最终完成天下大事,不能企图一口吃成个胖子。可以这两句说明对待大事,难事的态度及方法。
春秋·老聃《老子》第三十三章。这两句大意是:善于识别人的人,可谓智慧;善于认识自已的人,可谓明达。常言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故知人很难,能知人者十分聪明;能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更十分困难,故人贵有自知之明。此二句以精练的语言指出知人难,自知更难;只有能认识别人又能认识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明智。它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春秋·老聃《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真诚的话。美:华丽。这两句大意是:真诚的话,不一定词藻华丽;华丽悦耳的话,往往不真诚。真实诚恳的话,其目的并不在取悦于人,而在于说出真实,道出真情,所以往往不以华丽的词藻来装饰;华丽动听的语言,往往是为了取悦于人,甚而对人欺骗,所以它须要以华丽来掩饰虚假。因而鉴别语言之真实诚恳与否,不应以是否华美为标准。这两句可用以辨别语言的是否真实可信,以揭穿虚假语言华美的外装。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六章。百谷王:指百川所汇集的地方。下:指处在下游而水能汇集。这两句大意是:江海之所以能汇集百川,是因为它甘于处在下游。~两句与《管子·形势解》所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李斯《谏逐客书》所说“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刘向《说苑》所说“江海无不受,故长为百川之主”意思相近,都可用以比喻谦虚自下,虚怀若谷,可以使人变得伟大;也可借以说明能够容纳众人,积微成巨的人,可以成就大事业或成为领袖人物。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累土:堆叠起来的土。这两句大意是:九层的高台,起于一点一点堆叠起来的土。这两句话清楚地显示了事物变化过程中质与量的关系:土的堆积(即量的变化)达到定的高度(即量变的一定界限),就构成了九层高台(即引起质的变化:“土”变成了“台”)。量变过程达到一定限度引起质的变化,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进入高级形态。可用于说明质与量的关系,也可用于说明任何事物的成功起始于细微工夫的积累。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本句大意是: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任何成功都起于具体的努力。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迈出第一步开始的。只有不懈地坚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做,才会取得成功和胜利。这两句话说明:由小而大的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变化,取得事业的成功。
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三章。至柔:最柔弱的东西。驰骋:腾越穿行。汉帛书甲本作“驰骋于”,乙本“于”作“乎”,义同。这两句大意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从功用的角度说,老子的哲学可以说是“守雌”、“守柔”的哲学,他非常强调弱的作用。三十六章说:“柔胜刚,弱胜强”,其结论是“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在这里,老子一方面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同时也看到了正反、强弱的相互转化。物各有长,也各有短,其用不一,这两句话正可说明这种道理。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九章注。天道:天理,即自然的规律。亲:亲近。与:给与。善人:好人。这两句大意是:天理公道,无亲昵,不偏私,常常使善良的人得福。这是一种不足为训的天道观,但人们常借它来说明善人总会得到善报,因为天理是最公道的,以此来安慰、劝勉那些受委屈,遭挫折,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好人。这句名言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的名言一样,代表了人们的愿望,也从宏观上、总体上说明了具有规律性的社会现象。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自然界的规律。损:减少。人之道:人类社会的处事原则。奉:奉献,供奉。这几句大意是:自然界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而补充不足的;人类社会的处事原则却不是这样,而是减少不足的去供奉有余的。作者用自然和人类作参照对比,意在说明“天道”公平而“人道”不公。后世常以“损不足以奉有余”说明富人、有产者对穷人、无产者的残酷剥削和压榨。
春秋·老聃《老子》七十三章。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形容非常广大。疏:指网眼稀疏。这两句大意是:主宰宇宙万物的天道之网广大无边,虽然它的网眼稀疏,但任何罪恶它都一点不会漏失。~意谓天道公平,任何犯罪作恶,都要受到天的惩罚;现多写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用以形容作恶多端的坏人,不管他多么奸诈和狡猾,显赫和不可一世,到头来都难逃人民的法网和正义的惩罚。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本句大意是:最大的灾祸来自轻敌。轻敌,就会过分迷信自己的实力,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轻敌,就不能正确地分析敌情,容易放松警惕,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因此,轻敌为古今兵家之大忌。此句可作为用兵者的座右铭,同时对每人也都具有警戒意义。无论干什么工作,松懈、麻痹、轻敌都会导致失败,甚至会引出不测之祸。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抗兵:对抗的军队。加:施。哀者:充满悲愤心情的一方。这两句大意为:两国举兵相加,受侵略而怀着悲愤心情的一方将会获胜。此二句写出了老子的战争观。老子认为:反侵略的战争一定能获胜。他认为:两支对抗的军队相遇,受侵略的国家的战士们满怀着义愤,决心和敌人拼命,一夫拼命,万夫难当,这样的军队自然能获胜.成语“哀兵必胜”即出于此。此二句可用以说明被压迫、受欺凌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
春秋·老聃《老子》第五章。不仁:不仁慈,残忍。刍(chú除)狗:古代祭杞时用茅草扎成的狗,祭后即弃去,喻轻贱之物。圣人:指国君。这几句大意是:天地不仁慈,把万物作为刍狗;国君残忍,把百姓作为刍狗。此乃老子有感于当时世乱民苦,而发其悲世悯人之慨。然而,天地无为,万物得各遂其性而成自然;国君责在平利民,岂能视人为刍狗,使百姓苦不堪言,命无所存?这几句可用于批判统治者视民如草芥,对百姓肆意践踏。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章。以:用。正:正常。奇:出人意料。这两句大意是:用正常的方法治理国家,用特殊的、变化的方法指导战争。这两句的重心在前一句。办任何事情的方法都有奇正之分。用兵是对付敌人,要用出人意料、变化多端的方法出奇制胜。治国则是处理国家内部事务,要用正常的方法,不多生变异,横生事端,还要符合人民的心理要求和愿望,民安则国家也得到安定。选两句多用于谈论治国之道。
春秋·老聃《老子》七十四章。奈何:怎么。惧之:使之害怕。之,代指“民”。这两句大意是:老百姓们不怕死,怎么能用死来威胁他们呢?过两句今天可用来斥责反动统治者对人民的威胁和迫害,也可用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于内而不争虚名,就不会有屈辱;知止于外而不贪得无厌,就不会有忧患。如此可以使身体健康长寿。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六章》知(zhi治):同“智”。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也有作另一种理解:智者是不向人民发号施令的,发号施令的人就不是智者。《老子·五十六章》这一章讲的是智者的修养方法及其效果。老子认为,智者不应是说教者,而应通过自我修养,言行一致,豁达大度,以取得人们的尊崇。
春秋·老聃《老子》飘风:暴风;朝:早晨。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比喻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骤:急速。急雨不会下一天。比喻坏人坏事不会长久。
春秋·老聃《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满足的快乐的。
老子的其他作品 经典语句
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ju/134468837917868.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作品:老子名言名句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