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名人名言

说苑好词好段好句 经典语录

文章作品:说苑

文章作者:刘向

刘向档案资料: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说苑摘抄 说苑经典语句 共收录说苑的好词好段好句34条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汉·刘向《说苑·建本》。阳:鲜明,光亮。炳烛:燃烛照明。这几句大意是:人少小而好学,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光明鲜亮;壮年而好学,就像中午的太阳一样,光线强烈;老年而好学,就像燃烛照明一样,在黑暗中闪光。此条采用比拟手法,形象地概括了人生学习的三个阶段。它通过日出之阳、日中之光、炳烛之明三个比喻,表现出学习在人生道路中的极端重要性,其目的在于鼓励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共同投入学习。即使老年人也不要丧气,因为.老而好学,毕竟还能发挥出黑夜灯烛般的光亮。此条在两千年的中国教育史中每每被人引用,产生过相当积极的教育作用。

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辨害治,苟心伤德。 说苑名言语录

汉·刘向《说苑·谈丛》。快:称心,乐意。辨:通“辩”,能言善辩。苟:苟且,不正当。这几句大意是:小小的称心得意会损害大义,小聪明会短害大道理,小小的花言巧语会损害对事情的治理,不正当的行为会伤害大德。~几句是说,办什么事情,不能因小失太。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贪图“小快”,玩弄“小慧”,长于“小辨”,终将使事业、前途受到损害。可用以说明为人处事应该脚踏实地,老老实实,不可耍小聪明,做小动作,以小害大。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汉·刘向《说苑·杂言》。鞭扑:用鞭子猛打。从:听从。这两句大意是;用鞭子抽打来教育孩子,孩子就会不听从父亲的教训。用“棍棒教育”、“惩罚主义”强迫孩子就范,会促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作父母的对子女往往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当子女不能如自己想象的那样“成材”时,就会从百般宠爱走向另一极端:诉诸武力,加之以掌脚棍棒,结果会造成家庭不睦,父子失和,子女出走,甚而酿出悲剧。~的古训可引为鉴戒。

力胜贫,谨胜祸,慎胜害,戒胜灾。

汉·刘向《说苑·谈丛》。力:勤奋,努力。胜:克服。谨:谨慎。慎:慎重。戒:防备。这几句大意是:辛勤劳动可以战胜贫困,小心谨慎可以避免祸患,慎重警惕可以消除危害,防御戒备可以克服灾难。几句以简洁的短语,排比的句式,提出普通而又精警的命题,发人深思,促人警戒,至今仍不失为警语箴言。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汉·刘向《说苑》引《墨子》佚文。这几句大意是:饮食必须常常吃饱,然后才能进一步去要求精美;衣服必须常常穿暖,然后才能进一步去要求华丽;起居必须常常安宁,然后才能进一步去要求欢乐。衣、食、住是人的基本生活要求,这个要求是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一步步提高的,但必须首先满足生存的最低要求——饱、暖、安,然后再满足更高的追求,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这几句多用于说明人的生活必须逐步提高,不可像现在有些人为了追求超前消费,越级去追求不现实的生活享受。

高议而不可及,不如卑论之有功也。 说苑好句摘抄

汉·刘向《说苑·说丛》。高议:高深的议论。及:做到。卑论:题旨切近的议论。功:实效,这两句大意是:唱高调而做不到,不如说些浅近的话而能付之行动更有实效。议论要切合实际讲究效用,如果只是高谈阔论,华而不实,这样的议论即使再高深、再动听,又有什么用呢?浅近的议论,朴实无华,虽然听起来也许并不怎么美妙宏大,但能联系实际,卓有成效,那就不知比那些空泛的高调好多少倍了。这两句通过“高议”与“卑论”在实际功效上的对比,说明“高议”之可弃,“卑论”之可取,对比鲜明,弃取入理。这种在议论中加对比以突出观点之正确的方法可以学习,也可直接用这两句说明“高议”之应弃,“卑论”之可贵。

成大功者不小苛。

汉·刘向《说苑·政理》。小苛:在小事上苛求。本句大意是:想要办大事业的人,不在小事上过多地苛求。此句是谈整体和局部,主流和支流,大业和小事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作者看来,应以整体、主流、大业为重,不应在局部、支节、小事上过多地苛求。可以此句分析大事、小事的关系,劝诫人们着眼于大局。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

汉·刘向《说苑·说丛》。谋;谋划。先,先于。这两句大意是:先谋划好了再去行动,事业就繁荣昌盛;先有行动然后再击进行谋划,事业就会失败。作任何事情,事先没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预算.审慎的谋珞就盲目行动,或待行动之后再击谋划,结果没有不失败的,就像先施工再设计图纸,先打仗再制定作战计划,先动手术再拟订手术方案一样。~的古训,对工作马虎,心中无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人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

汉·刘向《说苑·敬慎》。这几句大意是:当你得到好处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弊害;当你为事业的成功面高兴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失败。《老子》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成败、利弊、得失,总是像双胞胎一样出现。因而在庆祝成功时,一定要想到潜伏着的危机,考虑到失败的可能。在有利时,一定考虑列不利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戒骄戒躁,谦逊谨慎,永远处于不败之地。以这几句说明应辩证地看待“利”和“成”。

糜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 说苑名言语录

汉·刘向《说苑·杂言》。鹫(jiù就):一种大型猛禽。这两句大意是:性情温驯的麋鹿,要是它们成群结队,即使凶恶的虎、豹都要躲避它们;空中的飞鸟如果列队成行,就是凶猛的鹰、鹫也不敢袭击它们。弱小的生物只要团结起来,同心合力,就能够变为强大的力量,即使是强大的敌人也奈何不得它。~的名句就说明了这种强弱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道理,启示人们团结就是力量。

鲍鱼兰芷,不同箧而藏。

汉·刘向《说苑·指武》。鲍鱼:咸鱼。兰芷:香草。箧(qiè妾):箱子。这两句大意是:腥臭的咸鱼和芳香的兰芷,应藏置于不同的箱子里。这两句以腥臭与芳香不可同器共存为喻,说明好人、坏人,贤良、奸佞……不能在一起共事,因为他们像冰炭、寒暑一样不能相容,不可共时。《韩诗外传》所说“鲍鱼不与兰茞同笥而藏”与~意同。

非其地而树之,不生也。

汉·刘向《说苑·杂言》。树:种植。本句大意是:在没有生长条件的地方种植的植物,不能生长存活。世间万物的生存,都有其生存的条件,而且一切事物都各有其特殊性。热带的植物移植到寒带难以生长,寒带的植物移植到热带也难以存活,因为缺少它们各自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说明一切事物都需因地制宜,都离不开其生存的条件。

树曲木者,恶得直景。

汉·刘向《说苑》卷一。树:种植。恶(wū巫):怎么。景(yǐng颍):同“影”。这两句大意是:种棵弯弯曲曲的树,怎么指望有笔直的树影呢?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两句比喻扶植了坏人,就不能指望他会有什么善行义举,会对社会作出什么积极的贡献。

水激则悍,矢激则远。 说苑好句摘抄

汉·刘向《说苑·说丛》。激:迅疾。悍:汹涌,势不可当。这两句大意是:水流迅疾,就变得汹涌澎湃,势不可当;箭受力强,初速迅猛,就会飞得远。这两句《鹖冠子·世兵》作“水激则旱,矢激则远”,《汉书·贾谊传》作“水激刚旱兮,矢激则远”。旱通“悍”。水疾就势猛,箭急能射远,事出有因,决非偶然。也可比喻困境能够激励人的斗志。

金刚则折,革刚则裂。

汉·刘向《说苑·敬慎》。金:金属。刚:坚硬。革:皮革。这两句大意是:金属坚硬了就容易折断,皮革坚硬了便容易破裂。世上事物过于坚硬和刚直,缺乏柔韧度,就像绷紧的弓弦一样,容易折断,这个道理启示我们:为人处世,也应该刚则刚,该柔则柔,刚柔相济,不卑不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倘一味刚愎自用,有刚无柔,非招致失败不可。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汉·刘向《说苑·杂言》。鲍鱼:成鱼。肆:店。这儿句大意是:和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如进八咸鱼店一样,时间长了,居然闻不出咸鱼的臭味了。在卖咸鱼的铺子中呆的时问长了,闻不出臭鱼的腥味,反而会以为这是一种正常的气味;与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看不出恶人行为之恶劣,反以恶行为善行,因为此时你已分辨不出香臭,判断不了善恶,自己已经浑身沾满了腥臭。这几句含义深刻,比喻恰切,形象地说明了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的影响,人受坏环境熏染久了,也会习以为常。“入鲍忘臭”的成语就是从此演化而来的。

将者,士之心也;士者,将之肢体也。

汉·刘向《说苑·指武》。这几句大意是:将领,是士兵的心脏、灵魂;战士,是将领的四肢、躯干。将领与士是是对矛盾,在刘向看来,将领是战士的心脏和灵魂,战士是将领的四肢和躯干。人无心脏灵魂自然无法生存;人若无四肢、躯干,也将无法行动。因而,将领和士兵必须配合默契,团结一致,方可使战争取得胜利。可以此说明官兵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 说苑名言语录

汉·刘向《说苑·政理》。王(wang旺)国:称王天下的国家。亡:通“无”。仓府:贮存钱粮的处所。这几句大意是:称王天下的国家使人民富有,称霸的国家使谋士富有,勉强存在的国家使大臣们富有,无道的国家只有仓库里富有。这几句是周文王向姜太公(吕望)问政时,姜太公回答周文王的话。国家应当积贮,否则无以富国,但国家的富应与人民的富同步,才是真正的国富民强。倘若无限制地苛征暴敛,国库充盈而百姓贫穷,这只能是无道的国家,得不到人民拥护和支持的国家。能称王天下的国家是国家和人民都富有的国家。

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

汉·刘向《说苑·政理》。这两句大意是:水混浊则鱼难以活动,政令苛则人民会叛乱。苛政繁令弄得民不聊生,动辄得咎,到不堪忍受时,人民就会造反叛乱。所以刘向说:“治国臂若张琴,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曰:‘急辔衔者,非千里御也。’”琴弦张得太紧就要断绝,把马缰绳马嚼子勒碍太紧的人,绝不是驾率远行千里的好御手,可谓治国经验之谈。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汉·刘向《说苑·政理》。临:面临。这两句大意是:面临着做官,没有什么比公平端正更得民心;面临着钱财,没有什么比廉洁不贪更为可贵。为政之理在于公正廉洁,不偏私,不贪财,这样才能深得民心,为人民所拥戴。有了这样操守,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隋侯之珠,国之宝也,热用之弹,曾不如泥丸。

汉·刘向《说苑·杂言》。隋候之珠:相传隋候出行救一蛇,后蛇衔夜明珠以报,此珠被称为隋侯珠。弹:弹射。这几句大意是:隋使珠是国宝,然而拿它击弹射,竟然不如泥丸。物品各有其使用价值,隋侯珠可以夜明,用于观赏,贵为国宝。然而用作弹射,却不如泥丸。隋珠、泥丸,一贵一贱。通过强烈的反差对比,揭示出才非其用将是极大的浪费的道理,不仅加强了说服力,而且易为人们接受,能引起人们的警戒。《庄子·让王》:“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与此意同。

和氏之璧乎?价重千金,然以之间纺,曾不如瓦砖。 说苑好句摘抄

汉·刘向《说苑·杂言》。和氏之璧:古代宝玉,相传是楚人卞和献给楚王的美玉。间纺:纺锤,古代纺织用瓦砾砖块做纺锤。这几句大意是:和氏璧价值干金,然而拿它做纺锤用,竟不如瓦砖好使。作者巧设比喻,说明对人才的使用要才用相当。才非其用,大材小用,将是最大的浪费。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汉·刘向《说苑·说丛》。寡:少。这两句大意是:君子的话少而实在,小人的话多面虚夸。判断一个人,不应以他言语的多少为标准,而要看他的话有没有实际意义。高尚的人重实而不重言,往往话少但很实在。品格低下的人重言而不重实,往往夸夸其谈,言多而虚浮。这几句可用于自我品德修养,说明要注重实际而不饰言,也可用于看人论人。

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汉·刘向《说苑·杂事》。重禄:看重俸禄。极谏:极力谏诤。这几句大意是:大臣只看重俸禄而不极力谏诤,近臣害怕受到惩罚而不敢说话,下面的情况不能如实地报告给皇上,这是国家的最大祸患啊!这是春秋时晋国国君晋平公向晋大夫羊舌肸(bì币)问政时,羊舌肸回答晋平公的话。羊舌肸把大臣们只顾个人私利,为保高官厚撮而不进谏;近臣们怕触逆鳞,明哲保身而不敢说话;下情不能上达,执政者两眼漆黑,视为国家的最大祸患,是非常有见地的。一个国君被一群阿谀奉承、唯唯诺诺的臣子们所包围,既不了解下情又听不到不同意见,这个国家非完蛋不可。春秋时的宋昭公,朝廷有一千多大臣,无不称颁他“国君圣明”,身边有九百多侍从,无不赞扬他“国军漂亮”,直到他亡国逃到边境时,才恍然太悟“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这些历史故事所揭示的深刻道理,是值得人们永远深省警戒的。

屋漏者,民击之;水浅者,鱼逃之;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

汉·刘向《说苑·说丛》。这几句大意是:房屋漏了,百姓就会离去;水太浅,鱼就会逃离;树木高大,鸟儿就会栖息在上面;为政者仁德深厚,士子就会归附他。这里的屋、水和树喻君,鱼和鸟喻士民。通过比喻说明君要得到士民的拥护,并为其所用,就要施行惠民政策,有德于士民,创造士民能够安居并乐为其用的必备条件。这几句用排比和博喻的方法,从正反两十方面加强说理,值得学习。

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说苑名言语录

汉·刘向《说苑·政理》。道:这里指方法。而已,罢了。这两句大意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过是爱护人民罢了。这是周武王向姜太公问治国方法时,姜太公作的言简意赅的回答。治国,是件大事,也是件难事。但治国者若能抓住根本,难事也就变得窖易了。这个根本就是“爱民”二字,因为治国,实际上就是治人。姜太公从正反两个方面—一列举了爱民的具体方法,最后归结说:“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耐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能够做到这一步,国家必然就会治理好。“爱民如子”的成语即来源于此。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汉·刘向《说苑·越人歌》。木:树木。这两句大意是,山上总有树木啊,树上总有枝条,心里喜欢您啊,可您却不知道。这是楚大夫对襄成君所讲故事中的歌辞。楚令尹鄂君子晰泛舟于新披,越人仰慕他的风采,停桨而唱了这首《越人歌》。写作上,前句采用起兴手法引出后句,后句再以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表现,既委婉又热烈,既平易可读又不显得外露、俚俗,从而使诗句独具别致的情韵,产生一种动人的艺术魅力。现在人们常舍其原义,而借用繁茂的术枝表露深挚的爱恋之情,并因不为对方所理解而深为惆怅。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汉·刘向《说苑·谈丛》。这两句大意是:秋风一起,天气骤凉,草木纷纷摇落,唯有耐寒的松柏依然郁郁葱葱。松柏能经受住风雪严寒的考验,孔子曾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古人常以松柏耐寒象征士大夫的气节和情操。可以此二句来赞美松柏,颂扬经得起考验、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汉·刘向《说苑·杂言》和善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开满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不觉得香味存在,那是因为自己和那种芳香融为一体了。和恶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卖渍鱼的商店,久而久之就不觉得臭味的存在,那也是因为自己和那种恶臭融为一体了。

为地战不能成王,为禄仕者不能成政。 说苑好句摘抄
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汉·刘向《说苑·杂言》干将:古时著名的宝剑。斤:斧子。干将极其锋利,名闻天下;但工匠用它来砍木头,还不如斧子。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楚弓楚得。 说苑名言语录

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刘向的其他作品 经典语句

《新序》

《战国策》

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ju/134468827417518.html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作品:说苑名言名句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