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理解寓意。
2、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
3、学会正确对待厄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寓言含义;难点是寓言的构思匠心。
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语有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当某一天灾难降临到我们的身上时,我们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警示。(板书标题)
二、检查预习
1、根据解释猜文中的词语。
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多愁善感。
指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禀告。
不幸的命运——厄运。
突然发生——突如其来。
把人抢走——掳。
穷困潦倒,漂泊外地——流落。
指人生的经历、遭遇(多指不幸的)——身世。
2、一词多义
左右:身边跟随的人。(其它义项:左和右两方面;支配,操纵;用在数目字后表示概数。)
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其它义项:大拇指和食指相连的部分。)
正色:态度严肃;神色严厉。(其它义项:纯正的颜色,指青、黄、赤、白、黑等色。)
三、介绍作者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作家。
四、感知课文
1、齐读课文。
2、以王子的口吻复述课文内容。
3、思考下列问题:
①王子都遭受了哪些苦难?战争为什么要以“突如其来”的方式出现?
②经历厄运后的王子性格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③文中三次出现“天哪,太可怕了”有什么作用?第三次出现时,后面用省略号,与前两次不同,为什么?
④文章是以“我”的口吻叙述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以王子的口吻叙述好吗?为什么?
(前2题要求独思完成,第3、4要求独思后,小组研讨)
4、学生独思、研讨、发言。教师点拨。
明确:
①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自己被掳,沦为奴隶,折磨致残,流落异国他乡,行乞度日。可以说王子的人生境遇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用成语概括:天壤之别,一落千丈。“突如其来”说明战争来得突然,出乎意料,没有心理准备。王子在短时间内遭受苦难,人生境遇变化非常大。对他的打击也非常大。
②王子的性格由多愁善感变得坚强。
依据:多愁善感——第一段中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还有“每当”这个词,表明王子多愁善感的程度之深。坚强——第五段中的“正色”表明王子态度严肃,神色严厉。说明他对“我”的话极不赞同。
王子变化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经历了厄运,决不能得出“厄运使人变得坚强”的结论,否则丐帮一定是最坚强的群体。使王子发生变化的是他对厄运的认识理解发生了变化。我们要从王子的语言中看到他对厄运的理解有什么变化。
第六段中的关键语句是什么?明确:“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进一步解释:“谁”指任何人,所有人,指出适用范围。“都”副词,表示全部、完全。再次强调了适用范围指所有人。“得”此处读“děi”,表示必须。它表明承受苦难是每一个人天经地义的事。“而且”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表明语义的重心在它之后。“得”此处读“de”,用在动词后表示可能、能够,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承受困难的能力。“更”字表明“活着承受苦难”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时的王子视承受苦难为容易的事,因此他变得十分坚强。
在此基础上,总结寓意。(见板书)
③这句话出现了三次,分别位于开头中间结尾,是行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呈现出一线串珠的结构。
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同情与不幸)在现实中的普遍性。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说:厄运在同一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所以人活着总要遭受灾难的。
第三次出现时,为什么用省略号代替“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第一用省略号说明灾难会不断的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有第四个,第五个,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余味无穷。另一方面,如果再出现“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就会强调受不了,会冲淡主题。
④用第一人称来写,说明“我”是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过对话,似乎不是寓言,而是一段亲身见闻,更让人觉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用王子的口吻叙述不可以,因为用王子的口吻叙述虽然也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但是文中“我”的不幸遭遇王子是无从获知的,因此就不能出现现在文章的结尾的内容,不利于表达遭遇厄运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五、质疑探究
展示学生质疑的要点:
1、乞丐怎会“相貌不凡”?你眼中的乞丐王子是什么样子?请用语言描绘一下落难王子的形象。
2、为什么作者选择让落难后的王子去行乞,而不让他去复仇、复国?
学生研讨、发言。
明确:
①眉宇之间,与身俱来的贵族气质。更重要的是经受了磨难的洗礼,坚定、顽强的性格外化在他的相貌上,使他非凡。(让学生们来说一说王子的外貌衣着。注意引导学生体现出王子的乞丐身份和相貌不凡。)这应该主要表现在眼睛上。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展示自己的相貌描写。)
②首先,王子沦为乞丐并不丢人。因为行乞是王子生存的唯一选择。他现在已经成了残废。注意辨析“残废”与“残疾”的区别。“残废”是指四肢或双目等失去一部分或丧失其机能。“残疾”是指由于躯体功能或精神心理的障碍,不能或难以适应正常社会的生活和工作。从程度来看,残废要明显严重于残疾。王子的残主要在腿上,已经丧失了行走的能力。由“撑”字可以看出来。文中为什么不用“拄”,而用“撑”。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行乞是王子生存的唯一选择。
其次,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乞丐。从他与我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落难王子的不卑不亢。我一定是给王子施舍了,但是王子依然坚持己见,在我面前正色,没有一点唯唯诺诺。
文中王子沦为一个乞丐,作者这样的安排有自己的用意。周国平是研究西方哲学的,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作者认为承受苦难和创造幸福属于同一种能力。所以在寓言他想表达的是遭受困难,能够活下来就是英雄,而并不是说经历挫折、厄运,一定要有轰轰烈烈的成绩。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贝多芬一样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那样的英雄是极少的,不具备普遍性。而并不是所有的厄运都能被我们所战胜,比如父母的离世,自己的死亡。对于这些厄运,我们只能承受,坦然面对。所以作者让王子去承受苦难,而不是去战斗。在作者心中王子从物质的意义上讲他不再是王子,但是却是精神上的王子。
③谁还有困惑提出来,大家交流。
老师的质疑:(1)第一个“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为什么不独立成段?与后两次相一致。若独立成段,则醒目显豁,突出这句话的重要意义。(2)第七段两句话,时间跨度大,为什么不分成两段,而且第一句末尾用省略号会更好,令读者深思,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看来也有疏漏。
六、知人论世
过渡:文中的王子、我、国王、王后是不幸的,其实作者周国平也是不幸的。请看幻灯片。
1、介绍作者的经历。
幻灯片出示:一千条理由让你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爱。
这段文字是作者写给他女儿的,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深深地爱,就是这样一个周国平挚爱的女儿,只在这人世间停留了一年半,当时作者听到了旁人的叹息,回想以前,别人遭受厄运时.自己也是一样的叹息,于是虚构了这则寓言。面对这样的厄运周国平是这样说的(幻灯片)
2、周国平关于苦难的观点:
我们总是想,今天如此,明天也会如此,生活将照常进行下去。然而,事实上迟早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打断我们业已习惯的生活,总有一天我们的列车会突然翻出轨道。
“天有不测风云”——不测风云乃天之本性,“人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把自己独独看作例外。
——《面对苦难》
当我们遭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我们忙碌的身子一下子停了下来。灾难打断了我们所习惯的生活,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迫使我们与外界事物拉开了一个距离,回到了自己。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个机会,肯于思考,就会对人生获得一种新的眼光。一个历尽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许多从痛苦中提炼的珍宝。
——《困难的价值》
七、教师总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课。
最后,老师把周国平的这句话送给大家,与你们共勉!(齐读下面的句子)
人生在世,苦难是寻常事,无人能担保自己幸免,区别只在形式。我相信,在苦难中,一个人能够更深地体悟人生的某些真相。
——周国平
八、布置作业
1、以“苦难就像┅┅”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对苦难的理解认识,不少于100字。
2、阅读推荐:请用课余时间阅读周国平的下列书籍中的任意一本: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成为你自己》、《享受生命》。
九、板书设计
落难的王子
周国平
构思精巧:人物:王子——典型性
“我”——真实性
情节:天哪,太可怕了!——普遍性
寓意深刻:苦难无法逃避,要坦然面对,勇敢承受。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