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街小学 甄桂花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是一篇命题习作,主要是看图续写故事。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是一段文字提示,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第2部分是由故事开头的一段文字和以连环画形式表明的续写内容:妈妈病了,吴萍在照顾妈妈……习作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易于引发学生的想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对生活的感受应是学生作文的基础,体验生活更是积淀生活素材、使之成文的手段。习作教学应当在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下,树立作文教学的新观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发现与体验生活打开一扇“窗口”。因此,本次习作教学力求突出以下理念:
1 注重观察,感受亲情。利用现实生活,让学生学会观察家庭生活中亲人之间传达亲情的具体事例,感受生活中的亲情。
2 用心感悟,体味亲情。人是有感情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学会用心“说话”,这是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丰富、细腻情感的“有源之水”。本次习作教学,注重启发学生将自己平时观察体味到的亲情结合图示表达出来,做到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3 创造生活,畅写亲情。习作的生动丰富,还在于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再创作。这就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合理的想象,在观察、想象与交流的基础上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写下来。
教学目标
1 观察图画,表达清楚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
2 学会关心家人,力所能及地照料家人。在具体的事情中感受亲情的温暖,表达对父母的感恩情怀。
教学重、难点
能表达清楚图意,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
教具准备
相关教学课件、图片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文题,激发亲情
1 你生过病吗,关心与照顾你的都是谁呀?他们是怎样照顾你的?
2 今天妈妈病了,(板书文题)你应该怎样做呢?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捕捉亲情
1 自读提示,说明提示的内容与要求,明确这是一篇命题习作。
2 说开头,想后文。
(1)读故事开头的一句话,观察6幅图,对习作的内容形成初步概念。
(2)读要求,审题明意,了解习作内容。
三、观察图画,指导练说,传递亲情
1 观察图画,弄清图意。
出示图画,从整体上看讲了一件什么事?
(全面观察,形成整体意识。)
2 仔细观察每幅图中的吴萍和妈妈在干什么?她们的表情、神态各是怎样的?(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看到的画面。)
3 联系生活,展开想象。
同桌互说:吴萍会想些什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可以把“吴萍”变成“我”,“我”看到妈妈病了会怎样想?会对妈妈说什么?
(以“我”的口吻、“我”的身份来体会“我”的感受,才能情真意切,才能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
4 指导学生合理想象连环画中没有表现出的情景,并给故事加上合适的结尾,表达出母女深情。想象要合理、个性要鲜明、言之要有物、笔下要有情。
四、模拟情景,练说经过,表达亲情
1 练说。
在小组内练说,尽量说得具体、连贯、自然、流畅、完整。
2 师生互动,个性表演,表现亲情。
教师扮演“妈妈”,学生扮演“吴萍”,把事情的经过表演出来。师适当点拨引导,师生共同评价。(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演练活动中帮助学生准确具体地表达图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学生习作,教师巡视,畅写亲情
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在巡视中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学生用合适的词语进行个性化表达,避免千篇一律。)
六、评议修改,评选优秀,升华亲情
1 对照图画,自读自改,力争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情节合理,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 指名朗读习作,交流点评,指导修改。
3 小组内互读互评,再度修改。评选出小组“最佳习作”。
4 朗读各小组推荐的“最佳习作”,全班共同评议,交流学习。
(指导学生在互相交流评议中学习习作的修改方法,培养学生勤思考、善修改的习惯。)
七、扩展延伸,传达亲情
做一件向父母表达爱心的事,向他们传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相信爸爸妈妈一定会更爱你。
(作文即生活,生活即课堂。只有引导学生注意向生活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八、誊写习作,批改讲评(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