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街小学 朱丽俊
教材简析
《出塞》是盛唐时期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吟咏了出征人守边的战斗豪情和对和平生活的祈盼。《春望》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前4句写景,借景抒情;后4句叙事,借叙事抒情。全诗表达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情感。《马上作》是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的七言绝句,表达了一个军人为国尽忠的豪情和戎马生涯的英雄本色。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主线,通过解题、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意,初步进入诗的意境;通过品析文眼、佳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诗的意境中悟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感。
教学目标
1 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3 认识双线格内的7个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2个字。
教学重、难点
1 读懂诗的意思,能背诵这三首古诗。
2 诵读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这三首诗的资料,以及诗人的其他诗篇。
2 挂图或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 导入:我国的古诗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你能背几首吗?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诗。教师板书:古诗三首。
2 学习第1首《出塞》。
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
1 简要介绍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15年(727年)中进士,授校书郎、汜水尉、江宁丞、龙标尉,也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起,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以擅长七言绝句著称。他的七绝多用乐府旧题,或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或表现宫女思妇的愁怨,在简短的篇幅中能容纳多种景象,融进复杂的情感,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他的诗语言简洁洗炼,韵味深长。
2 解诗题。
塞:边塞。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文,做到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诗句。
4 教师范读。
5 指导学生读好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1)学生朗读,读好节奏。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学生互读互评。
(3)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6 自读自悟,结合注释及有关资料了解诗的大意。激励学生大胆质疑。
7 集体交流。
结合历史知识理解诗句的含义。提出疑问,梳理共性问题。
三、品读诗句,入境悟情
1 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2 播放课件,出示边塞的风光图片,感受边关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
3 指导朗读前两句。
4 讲述李广将军的故事,为学生理解后两句诗作铺垫。
5 体会“不叫胡马度阴山”中诗人表达的人们世世代代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
6 指导朗读后两句。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 自由组合练习读。
2 展示个性指名读。
3 师生互动背诵读。
五、回顾全诗,归纳升华
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六、拓展延伸,积累提高
1 收集一些王昌龄的诗读一读。
2 收集其他诗人的边塞诗读一读。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介绍诗人及《春望》的写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义人。他生在一个“奉儒守官”、兼有诗歌创作传统的家庭里,这对他养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终生以诗歌关注国计民生的伟大现实主义大师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少研究者把杜甫的生平分为四个时期,即读书与壮游期,困守长安期,战乱流离期和飘泊西南期。756年6月,“安史”叛军下唐都长安。7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鹿阝州的羌村,自己前去投奔,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诗人在长安城内忧虑国家命运,惦念家人下落,于公元757年3月写下了这首《春望》。
2 板书《春望》,解题。
春望:春天在高处远眺。
二、感情朗读,体会情感,培养想象力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文,做到把字读正确,读通诗句。
2 教师范读。
3 指导学生读好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在读中初步认识“溅、恨、抵”三个生字。
(2)学生互读互评。
(3)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4 自读自悟,结合注释及有关资料了解诗的大意,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
5 体会情感,培养想象力。
(1)读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诗人看到这些景象,是怎样的心情?(凄怆之情)
(2)美好的春景,在诗人看来却“花溅泪”“鸟惊心”,这是为什么?
(3)指导朗读前四句。学生自读,自评,评后再读。
(4)国家沦陷,忧虑国家命运;无法和家人团圆,倍感思亲;诗人“白头搔更短”,直至“浑欲不胜簪”这种愁,这种痛,你能体会出来吗?
(5)带着这种愁,这种痛,感情朗读后四句。
三、背诵全诗,总结归纳
1 学生自由练习读。
2 展示个性指导读。
3 师生互动背诵。
4 总结全诗的表达方法:前4句写景,借景抒情,后4句叙事,借叙事抒情。
四、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课外收集、阅读杜甫有关忧国忧民的诗篇。
第3课时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 指名背诵前两首诗。
2 介绍诗人的生平。
本诗是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的诗作。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人。戚继光出身将门,从嘉靖34年(1555)开始,他招募“戚家军”,在浙江抵抗倭寇,成为抗击倭寇的主力,在抗倭的战斗中连连大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后辞官归乡,病死于家中。戚继光堪称军事家,对练兵、冶械等都有独特创见。
本诗是戚继光为数不多的诗作之一。他以浅显的笔调,描绘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表达了一个将帅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之志。“马上作”即骑在马上吟出的诗作。
3 引导学习《马上作》。
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 学生自读,认识“驱、驰、戈”三个生字。
2 教师范读。
3 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都是横戈∥马上行。
4 小组合作,根据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意。
5 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无比自豪之情。
6 想象一下这位将军在战场上作战的情景。
三、朗读、背诵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 背诵。
四、拓展延伸,迁移练习
仿照戚继光的《马上作》,替海军名将邓世昌写一首《舰上作》,表达他的爱国情怀。以填空形式完成。(参考:劈波斩浪白云蓝海乘风舰上行)
舰上作
( )报主情,( )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 )。
五、识字、写字
1 出示生字卡,巩固识记生字。
教师示范,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字:塞秦恨欲驱横戈。
2 学生描写生字后,独立书写。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