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盘龙二小 甘红枝
教材分析:
《春游湖》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古诗诵读课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是《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古诗阅读的总目标。本册教材说明中也明确指出“‘古诗诵读’在教材中自成体系,采用诗配画的方式呈现内容……一方面,古诗词语言凝练而优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可以通过诵读,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这种呈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借助图画大致了解诗句的内容和意境,避免教师的过细的讲解与分析。”
这是宋代诗人徐俯的一首七言绝句。清新优美、婉转流丽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湖光水景。燕子双飞、桃花映水、春雨断桥、柳荫扁舟,这些寻常景物在诗人以游湖觅春的行踪和心理为线索的巧妙布局下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有动有静、情趣盎然的春景图。
教学目标:
1、会认“几、夹、岸、断、舟”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
4、通过看图读诗,感受春天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案设计:
这首古诗语言浅近,班上大多数学生借助拼音就能读通。但要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语言的优美,读出其中的情和味来,我还必须利用图画与提问式、添词式、插叙式的各种引读,带着学生在读中想像诗人游湖觅春的行踪和心理。因此,我想指导学生读会、读懂这首古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诗景之明媚可人美,在读中感悟诗境之清雅幽深美,甚至在读中体会中国古诗词一波三折、曲径通幽之美来,是难点。基于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层次清楚,目的明确,有较强指向性的读。力求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读,多种形式的读中,了解文本内容,感悟语言,体验情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在入情入味的读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
教学过程与方法:
课前活动:诵读春天的诗。
一、激趣导入,解题明意。
1、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天,不仅在“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上,不仅在“处处闻啼鸟”的花丛中。春天还在美丽的水边湖畔呢!(板书:“湖”)
宋代诗人徐俯(板书:“宋、徐俯”)就在“春风花草香”里去湖边游玩。把湖边美景都写在了这首《春游湖》里。(板书诗题:“春游湖”,“春’字只写上半部分)
2、读题悟题:
预设:①“春”字下边怎么写呀?老师忘了。
②“春”里边的这个“日”字,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说)
③在温暖、美丽的春天去湖边游玩,你的心情怎样?(指名说)
④那么,带着春天温暖的感觉,带着我们愉快的心情,读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一)自读古诗
1、指导学法
春天的湖畔有多美呢?我们想不想自己把古诗中美丽的景色读出来?
预设:①光想不行,得拿出方法来。(总结以往学古诗的方法,出示读诗方法歌:“借助拼音读准音,细听范读找节奏。读到什么想什么,边读边想有感情。”)
②那我们首先来借助拼音读古诗,把字音读准吧!
2、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3、组织学生合作识字,互相正音。
(二)检查自读
1、趣味闯关游戏
预设:
①第一关,变出个字给大家认!(出示“夹”的卡片)这个字多有趣呀,两横夹两点,两点夹个人,真是个大夹子。我们一起读读!
②告诉大家,中国字有趣的多得很。不信,我再画个字给你们看。(边画边说)一条小河弯又弯,(画“厂”形的河)河边地高就像山,(在河上画“山”)它呀,就是河水爬呀爬不上去的岸,岸上没水特别干。(在河下写“干”)谁认识它?(指名认,认对了师出示生字卡片。)
③第二关我们比比谁是识字小能手。(出示卡片“舟”“断”和“几”)认识它们吗?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指名说)真是个识字能手!
2、开火车游戏
①先开个单轨火车。(开火车读生字)
②再开个双轨火车。(开火车词,同桌一起读)
③最后开一列横轨火车。(开火车读句子)
3、听读欣赏,感受节奏
祝贺大家顺利过了字音关。接下来,咱们再怎么读?(指板书“读诗方法歌”上的“细听范读找节奏。”)
①师范读古诗
②师手势导读古诗
③指名读、齐读
过渡:多么动听的大合唱呀!怪不得人们把诗叫诗歌呢!
三、品读古诗,读出感情。
1.自由读诗,想像诗意
诗呀,不仅像歌一样动听,还像画一样美呢!刚才读诗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看到一些美丽图画了?没看到也别急,我们自己再读读,注意(指板书“读到什么想什么。”)
2.全班交流:孩子们,看到诗中那些美丽图画了吗?(指名说)
3.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过渡:燕子、桃花、断桥、小舟,多美的游湖图呀!想不想当一回诗人,享受一下游湖吟诗的乐趣呢?
指导读“双飞燕子几时回?”
1.借助图画和想像入境
(课件显示“双飞燕子图”)
整整一个冬天没看见咱们的老朋友燕子了,今天,它们那可爱的身影成双成对掠过湖面,突然映入我们眼帘,你真想说——(指名说)
2.指名读古诗第一行:
诗人徐俯看见小燕子也和我们一样惊喜!他在诗里是怎么问候小燕子的?(指名读)
根据指名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
预设:
①现在你就是诗人,看到好久不见的小燕子,你惊喜的问——
②(指名读,贴板书)还有哪个小诗人想问候问候小燕子?(指名读)来,问出你的惊喜来?(指板书)
3.齐读古诗第一行
引读:是啊,好久不见的燕子你们是什么时候(课件显示“几时”)回来的呀?盼望已久的春天你又是什么时候(指课件上的词语“几时”)来到这美丽湖边的呢?我们带着自己的惊喜一起问问小燕子——(课件显示“双飞燕子几时回?图句”)(生齐读)
指导读“夹岸桃花蘸水开。”
1、借助图画和想像入境:
①想知道“双飞燕子几时回?”的吗?跟着小燕子去看看就知道啦!
②多美的桃花!我们看,它们开在哪儿?指名说,(相机显示词语“夹岸”)
③仔细看湖两岸的桃花是怎样开着的?(出示课件“桃花蘸水图”)(指名说)(相机显示词语“蘸水开”)
2、指名读古诗第二行
引读:(课件显示“夹岸桃花蘸水开”)春天多雨,湖水涨起来了,一朵朵桃花轻轻贴着水面,水灵灵地开放着。美吗?
创设情景,体会诗境:
你就是那朵轻轻贴着水面的小桃花!小桃花,贴着水面开放的感觉怎么样?(指名说感受,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行诗)
你就是那朵探着身子,把湖水当镜子照的小桃花!小桃花你看见什么啦?
(指名说感受,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行诗)
引读指导:
预设:a、这是多么娇柔的桃花呀!它轻轻地贴着湖上的柔波。那柔嫩的花瓣还蘸着一两点的水珠呢!来,读轻一点、柔一点,别把花瓣上的水珠碰掉了。
b、看,满湖春水在满岸桃花的倒影里是多么艳丽!满岸的桃花在满湖春水的滋润下又是多么娇美!我们美美地读——
3、男女生比赛读古诗一二两行
引读:原来是在这夹岸桃花蘸水开的时候,(贴板书:“夹岸桃花蘸水开”)小燕子回来了。女生们用这两行美丽的诗句欢迎欢它!(指板书:“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齐读)男生能不能比女生读得更美!
指导读“春雨断桥人不度”
1、借助图画和想像入境:
①瞧,小燕子听我们读得这么美,想带我们去湖那边看更美的景色呢!我们赶紧过湖去看看。
②哎呀,连绵的春雨把小桥冲成了——(课件显示词语“断桥”)这真是——(课件显示句子“春雨断桥人不度”)
2、品读感悟
①悟诗情:桥断了,不能过湖,你的心情怎样?(指名说感受,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行诗)
指导读“小舟撑出柳荫来”
过渡:春雨断桥人发愁,我们怎么才能过湖去看更美的景色呢?(指名说)
1、借助图画和想像入境:
瞧,真的有一叶小舟从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荫深处撑出来了?(课件显示词语“小舟撑出柳荫图”)
2、品读感悟
①悟诗情,读诗句: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②指名说想法读诗句,根据学情预设如下:
例如:是的,你马上可以乘着小舟过湖了!心情怎样?
是啊,马上可以过湖去了!激动吗?请看着小舟欢呼一声——(画上出现诗句“小舟撑出柳荫来”)
(师相机点评,引导学生读出欢呼般的感觉)
3、齐读“小舟撑出柳荫来”
引读:小诗人们,快看,撑出柳荫的小舟,已经划向宽阔的湖面,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高兴地喊——(课件显示动画小舟)这叶小舟,马上就要带咱们去湖那边看更美的春景。我们激动地欢呼——(指课件“小舟撑出柳荫来”)
4、齐读古诗三四两行
引读:哎呀,刚才还在为不能过湖发愁呢!(板书:春雨断桥人不度)现在渡咱们过湖的小舟已经划过来了。(板书:小舟撑出柳荫来)这真是——(指板书:“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
3、配乐齐读全诗
湖边景色美,游湖多快乐!请个小导游用美丽的诗句带着我们到湖边再游一次,好吗?指名读(课件显示配乐全诗组图)
想读的都站起来,跟老师一起来赞美赞美这湖上明媚的春光吧!齐读(课件显示配乐全诗组图)
引读:好久不见的燕子成双成对的飞回来了!我们惊喜地问——(生齐读第一行诗)
看看湖两岸的桃花蘸着春水开得多娇艳呀!真是——(生齐读第二行诗)
春雨冲断了小桥,我们不能过湖,只好着急的说——(生齐读第三行诗)
别急别急,看,谁来帮我们了?(生齐读第四行诗)
四、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1、开“诗歌背诵诗会”背古诗。
①指名诵读
②评读
③配乐齐声诵读
五、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过渡:大家读得如歌如画太美了!(边说边帖板书“读诗方法歌”的最后两句“古诗如歌又如画,画面美丽歌动听”)
1、诗歌欣赏
孩子们,喜欢这如歌如画的诗吗?那我把自己写的诗也送给大家一首,请大家用我们的自读古诗法读读它!
出示古体诗:
春游茶山
翠雾盈盈香袅袅,
白螺小手拈玉硝。
笑语纷纷携香散,
雪鹭翩翩蘸翠飘。
2、总结
孩子们,写诗其实并不难。诗人徐俯从小就爱读书,喜欢把自己看到的景物用笔写下来,他七岁就能写诗了。相信我们多读书,多练笔,也能写出好诗来!
六作业设计:
a、我们班的小朗诵家们,可以把教室后黑板积累栏里的新诗美美地读一读。
b、我们班的小作家们,可以在你的观察日记本上。写一写自己平时观察到的美丽景色,然后配上美丽的图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