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洪燕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变化写景的手法。
3、体会贴切的比喻对表现景物的作用。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变化写景的手法
2、体会贴切的比喻对表现景物的作用
知识链接:介绍写作背景。
1962年春3月,著名作家峻青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胶东半岛上一个小小的山村。可爱的家乡山水,老革命根据地的光荣历史,牵动着作家的思绪。作者以美丽的山水为背景,用动人的景色作衬托,写成一组“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散文作品。《海滨仲夏夜》就是其中—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本文写的是海滨城市——威海的夏夜景色。、
课前导学:
一、利用网络,搜集整理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你认为应该掌握的生字有:
你认为应该掌握的词语有:
三、整体感知课文:
1.仲夏是什么时候?课文都描写了海滨仲夏夜哪些景物?
2.本文主要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海滨仲夏夜”的景色?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提示:此练习目的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在书中圈画出关键词语,注意随着时间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的词语。
第一组画面________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画面________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画面________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组画面________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组画面________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继续第三单元的学习,前几节课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江南春天的美景,伴着老舍先生一同去感受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将和当代作家峻青一道去领略《海滨仲夏夜》的迷人景色。
二、明确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变化写景的手法
2、体会贴切的比喻对表现景物的作用
三、检查预习:
1. 读准下列字音:
霍霍(huò)煞白(shà)闪烁(shuò)绯红(fēi)仲夏(zhòng)
广漠(mò)酣畅(hān)苍穹(qióng)休憩(qì)炙晒(zhì)
2. 解释下列词语:
霍霍:这里是闪动的样子 苍穹:天空
皎洁:(月光)明亮洁白 广漠:广大空旷
次第:一个挨一个 绯红:深红
3、走近作者:
峻青(1922-),原名孙俊卿,生于1922年,山东海阳县人,当代作家,画家。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黎明的河边》、《海啸》、《血衣》等小说。
4、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为我们描绘了那几幅画面?
三、合作探究:
1.、精读第1——3段:作者在这部分中写了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的哪些变化和特征来写?
教师示例:第一自然段写霞光,先从静态看,写出霞光“橘红”的颜色,再以晚霞与大海相互辉映,化静为动: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准确而又形象地表现出霞光映在波浪上不停地晃动闪光这个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2、3段的内容。
2、精读4-12段,文中写了哪些人的活动,有什么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了沙滩上的人? 这是什么写法?
3.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这些比喻起了什么作用?
教师示例:
比喻句: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作用: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作者以大海为背景,把晚霞比作火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霞光的色彩和动态。
学生合作交流。
4.品析词语
教师示例:
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燃烧”一词能换成“映照”吗?
用“燃烧”能给人以晚霞似火、烧得正旺的感觉,使语言增加形象感。而“映照”在程度上要逊色些。
学生合作交流。
五、迁移提高
仿照下面比喻句的句式,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注意内容的前后呼应。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友谊如__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谊如__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业:
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学校秋天的景物,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抓住景物特点,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我们校园最有特点的秋天景物。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