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
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安排了三项内容:一项是句子训练,编排的是反问句与陈述句互相变换的练习;一项是“拓展与交流”,展示的是丫丫的阅读日记;一项是“阅读平台”,编排的是连续观察日记《螳螂的启示》。
1. 句子
编排的是反问句与陈述句互相变换的练习,训练分两步安排:
第一步是先通过一组句子(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把第一句话变换说法改为陈述句),让学生体会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进而使学生知道,反问句与改后的陈述句一样,表达的都是肯定的意思,所不同的是,同一个意思用反问句来表达感情要强烈一些,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第二步是实践——改写句子。安排了两个句子,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要求给他们换个说法,但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1)我们怎能忘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
改成:我们不能忘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
(2)同学之间不能为一点小事闹不团结。
改成:同学之间怎能为一点小事闹不团结呢?
训练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2. 拓展与交流
这项训练以阅读日记的形式进行拓展与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从课文中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地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这里展示了丫丫的一则阅读日记。课文学完了,但丫丫的思考还在继续,并且她把自己的思考记在了日记里:我为什么也喜欢从没见过的珍珠鸟呢?是因为作者描写得细致,作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兴趣细致地描写它们呢?那是因为作者喜欢它们,要用自己的笔把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3.阅读平台
这里安排的是连续观察日记《螳螂的启示》。
本文由六则日记组成,写的是通过连续观察,了解到螳螂从孵化到成长直至产卵死去的过程,并悟到“只有战胜了困难的强者才能生存和繁衍”这一自然生存的规律。
日记记录了螳螂生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至三则:写孵化出来的小螳螂。
第一则:写去年大螳螂产在花架上的卵孵化出数百个小螳螂。“花架上‘开’了一朵又大又绿的‘花’”“我怀着好奇的心情仔细一看,原来是数百个小螳螂簇成的一个大团”写出小螳螂的数量之多,同时可以看出作者对事物观察得很仔细。
第二则写小螳螂的样子。从对小螳螂的描写仍然可以看出作者细致观察的能力和习惯:虽然螳螂的“身子小得像米粒儿”,却看得清清楚楚,不仅看到它们的颜色有绿色的,有黄褐色的,还看到它们“三角形”的头、“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举在面前的“大刀”,以及它们的行动——“爬得很快”“一跳能蹿出一尺多远”。另外从“一个个像战胜了严冬后凯旋的小战士”等对小螳螂夸赞的语句还可以看出作者浓厚的观察兴趣。
第三则写得简略,但记录了观察到的另一种现象——“有许多小螳螂死了”。这一现象引起了作者的关注,对小螳螂的生存产生担忧。
第四、五则写螳螂的成长。
第四则写螳螂经过蜕皮长成成虫。在观察中发现了自己了解得不太清楚的情况,带着问题去查资料,从而获得了更全面的知识:那皮壳是螳螂蜕的皮,螳螂要蜕三至十二次皮才能长成成虫。
第五则写螳螂长成成虫的样子。它们已经从“小战士”长成大“将军”了:长出翅膀,肚子又大又绿,举着大刀。同时,作者还细心地注意到,它们的数量可没有“小战士”那么多了,只在花架上“活跃着一些螳螂”。
第六则写螳螂一生的最后阶段——产卵后死去。并写了“我”从螳螂的生存和繁衍中得到了启示。
二、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介绍一种动物”。课本首先在导语中以五个疑问句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示了这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内容,也告诉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前要做哪些准备:如果对你要介绍的动物是熟悉、了解的,可以把自己知道的这种动物的体态特征、生活习性、处境等情况整理备用;如果你对他们的情况不太了解,则需要通过阅读、上网查找等手段,去搜集材料。
三、习作
这次习作内容是学写连续观察日记,内容范围比较广,除了可以写饲养小动物外,还可以写种植花草树木、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等。
《螳螂的启示》的时间跨度比较大,记录了“一代”螳螂“一生的经历”。首先值得赞叹的是小作者那强烈的观察兴趣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其次值得赞扬的是把观察与读书结合起来的求知精神。这样写出的系列观察日记既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又增长了知识,还从中受到启迪。
总之,写连续观察日记的好处太多了。第一,可以培养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兴趣和认真持久地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第二,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第三,有利于积累生活素材,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第四,培养我们对人、对事、对大自然、对生活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目标】
1. 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 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3. 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小组内介绍清楚这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 阅读《螳螂的启示》,认识连续观察日记,知道这种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
5. 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1. 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2. 介绍作品时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建议】
一、温故知新
1. 句子
这次训练分两步安排:
第一步是先通过一组句子,让学生体会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进而使学生知道,反问句与改后的陈述句一样,表达的都是肯定的意思,所不同的是,同一个意思用反问句来表达感情要强烈一些,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第二步是实践——改写句子。安排了两个句子,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要求给他们换个说法,但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训练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2. 拓展与交流
像丫丫那样把自己的学习收获随时记录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提倡学生们这样做。学生们可以先写下自己的收获,再读给大家听,也可以展示自己的阅读日记,与同学进行书面交流。
3.阅读平台
短文后有一道思考题,通过学习、思考,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并认识“连续观察日记”这种应用文。同时这篇阅读短文为下面的习作提供写作的范例。
二、口语交际
活动建议:
1. 这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使每个学生都有介绍的机会。每个同学只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可以是自家饲养的小宠物,可以是农村中喂养的家畜,可以是在动物园中观察得比较仔细的动物,还可以是从课外书籍中、网上查询中了解到的某种动物……
2. 课本中建议要介绍清楚这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如果是和自己比较亲近的动物,还可以介绍自己和它相处的情况。同时还要介绍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而产生的一些想法。
3. 每个人在小组中发言不超过3分钟。这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既要保证介绍要有充实的内容,又要保证有质量:内容不够具体,达不到3分钟,则需要充实内容;说话不够流畅、语言不够简练,或准备的材料过多则需要精简内容、锻炼自己的口才。这项要求是不容忽视的。
4.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来介绍。
5. 学生在准备和介绍时,要参照课本中的“活动评价”的标准做,以便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
6. 要重视“活动评价”,把评价作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一环。
三、习作
1. 建议这次“习作”与“阅读平台”结合起来进行。首先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确以下四点:
(1)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读了《螳螂的启示》以后,我们发现这六则日记写的是一件完整的事——记录了螳螂的生长过程,和“我”从观察中得到的启示。这种日记就叫做“连续观察日记”,也叫做“系列观察日记”。这是一种独特的观察日记,它的写法是由所观察的事物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2)为什么要学写连续观察日记。由于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连续发生在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之内的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我们需要连续观察才可以了解它,掌握它。这就需要把每天的情况,或有突出变化的几天的情况记录下来。这样记录的目的一是作为资料记下以免遗忘;一是随着完整地观察了解事物的全貌,随着记下自己的认识、收获、感受、乐趣等,这也是很有益的事。
(3)什么事适合用连续观察日记记录呢?比如:学做一件事(一种本领),做科学小实验,搞小发明创造,种植花草果木,饲养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或大自然中的某种现象,了解某个人的性格特点……就拿螳螂来说,螳螂不是一天长成的,它每天有每天的变化,作者就用连续观察日记记下了螳螂生长的全过程。
(4)要明确,这种日记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特点一:如实记录。
特点二:不必每天记录,写作时间、日记的篇数随所记的事情的情况而定。
特点三:不仅记录自己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还要写下了自己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心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特点四:几则日记之间衔接要紧密,显示出观察的连续性和事情的完整性。
2. 写作前最好提前布置学生选择观察对象,进行观察。
3. 要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讨论平台的提示,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梳理,使学生从内容到写法上有一个整体的考虑。
4. 写好以后,读给同学听,互相评议,然后修改。
教学资料
1. 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即观察记录。就是要求你深入细致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通过有目的的,细致的观察,把它按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可以写零碎的片断,不必讲究文章结构;也可以写得比较完整,类似一篇记叙文。经常写观察日记,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还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日记最适宜我们小学生记。
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目的要明确。观察,有多种多样的目的,或为了积累写作素材;或为了进行科学实验;或为了弄清楚某种“奥秘”……只有目的明确,观察才有方向,才有重点。就是观察同一对象,由于目的的不同,方法和角度就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2)观察要全面细致。全面,就是要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观察清楚;细致,就是要求观察深入、彻底,抓俗语事物的特点,规律和本质。
(3)观察要持之以恒。观察事物难于一次完成,需要反复进行。这就需要我们有恒心。
(4)观察日记的语言要准确。观察日记有很强的科学性。因此要求使用语言要准确,不能用“大概、差不多”这类似是而非的词语。
2. 如何写自然观察日记
写自然观察日记是新编自然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获得自然方方面面的知识,既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又培养了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勇于创造、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同时,也解决了作文“无米下锅”的难题。
学写自然观察日记应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确定内容,注意观察。自然观察日记内容广泛,动物植物、环境气象、天文地理,一切自然界存在的现象都是自然观察日记的内容。观察中,一定要注意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推移,生长的习性。动手实验从正面、侧面,比较、反复观察中,弄清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最后确定自己熟悉的了解的来写。
第二,掌握格式,真实具体。①题目。在第一行写。以往写日记不要求写题目,不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要新颖,观点要明确。如连续观察可在每段日期前再加一小标题。②题目下写清楚所在省、市、县(区)学校及年级,空一格写作者姓名。如果在自己日记本上写,可省去,如果将日记整理投寄报刊编辑,就相当重要了。③第三行写明日记的时间:即:×年×月×日,星期×,最好把天气情况稍带说明,以备日后查考。④正文。如查正文要写的内容比较多,可以像写其它文章一样,分成几个小段来写。篇幅长短取决于所记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正文的写法灵活多样,以二类见多,一是表格式和坐标式记录,如天文气象、生长变化、分类比较、统计数据等,其形象直观;二是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形式表达,如动物植物新现象新发现等。观察自然本身就是进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所记内容不能虚构,应依据观察的现象如实记录,其结论具有科学性,这对今后的查阅、参考才有作用。⑤有辅导教师,应在文末用括号注明教师姓名。
第三,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写自然观察日记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只有坚持不懈地记,才会取得惊人的成绩。因为写日记本身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坚持意志的培养。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 语文百花园二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